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合浦沿海文蛤大批死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合浦沿海文蛤大批死亡情况 自2001年4月中旬开始,广西合浦县沿海各镇养殖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陆续出现死亡,最初西场、沙岗镇沿海养殖文蛤出现少量死亡,接着蔓延至党江镇。进入5月份,廉州、党江镇沿海养殖文蛤出现大面积死亡。据调查,全县文蛤死亡涉及4个沿海镇,死亡总面积1713hm2,占全县文蛤养殖面积的23.3%,死亡率达79.5%,较往年一般死亡率10%~20%严重得多。文蛤死亡有4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广西文蛤主产区的廉州湾文蛤养殖始于1987年,现年产量10多万吨。文蛤养殖的快速发展,给沿海群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但在近年来的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文蛤养殖密度过大,引起病害增多,特别是2001年以来,文蛤养殖中出现一些病害,死亡的情况较为突出,直接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目前,山东省文蛤网围养殖主产区总面积已达4633hm^2(69500亩),其中:潍坊市1967hm^2(29500亩),东营市l333hm^2(20000亩),滨州市1333hm^2,已初步形成了文蛤规模化养殖。从2002—2004年,我们在寿光市兴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沿海滩涂分别进行了133hm^2(2000亩)、167hm^2(2500亩)、200hm^2(3000亩)大面积文蛤养殖和不同密度养成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cus)在辽宁的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辽宁省现有文蛤资源面积18万亩,现存资源量4.26万吨,1991年全省养殖产量为1.4万吨。目前我省的文蛤养殖主要采取自然附苗、人工看管的方式。近两  相似文献   

5.
辽宁文蛤滩涂养殖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蛤(Meretricx meretrix)是我省沿海一种重要经济贝类,文蛤滩涂养殖以其投资少、见效快、生产稳定、技术简单、管理方便、利润率高等特点,被众多投资商和经营者所接受,已成为我省沿海渔区一项支柱产业.但苗种不足和病害不断发生以及生产技术滞后,严重制约文蛤生产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本文对其养殖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蛤养殖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文蛤(MeretrixmeretrixLinnaeux)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文蛤属,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文蛤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文蛤养殖以其投入少、见效快、效益好、技术管理方便等优点,极大地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沿海各地区的文蛤养殖业发展迅速。南到广西北海,北至辽宁各地,文蛤养殖已成为我国沿海渔区加速实现农村小康和现代化进程的一项支柱产业。1 文蛤的养殖现状我国沿海均有文蛤分布,其中辽宁省的辽河口附近、山东省的渤海湾、江苏省南部沿海…  相似文献   

7.
宝应县河蟹人工养殖起始于1994年,当时从南通启东、上海崇明等地收购天然大眼幼体或幼蟹进行粗放养殖,面积仅为366 hm~2,产量不足30 t,而截至2005年底,面积已发展到1.7万hm~2,产量突破3万t,全县3.3万hm~2的水产养殖面积河蟹占了半壁江山,如今已成为我县农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创收的重要手段,短短的10余年,河蟹产业为何如  相似文献   

8.
<正>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科,俗称车螺、花蛤、黄蛤、海蛤,栖息在潮间带及浅海区沙泥底质,是沿海渔民开发滩涂、发展贝类养殖的理想对象,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畅销国内外消费市场。文蛤滩涂养殖以投资少,见效快,生产稳定,技术简单,管理方便,利润高等特点,极大地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广西本地苗种不能满足当前的苗种养殖需求,购买文蛤苗养殖已成为当地养殖业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蛤(Meretrix metrix Linne)是我国沿海常见的大型经济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湾、莱州湾、辽东湾及江苏、广西的沿海。近几年,山东沿海滩涂养殖的文蛤发生大批死亡,给养殖生产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现将造成死亡的原因及其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皱肋文蛤(Meretrix lyrata)又名越南文蛤,属帘蛤目,帘蛤科,主要分布于越南和我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区域,常栖息在潮间到10m水深处以及泥沙底.其肉质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市场价格比其他品种文蛤高,而且其对环境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是我国南部海域贝类养殖的优良品种,具有大规模化养殖潜力,市场前景良好.适宜我国南方地区滩涂养殖的面积很大,种苗的市场需求量大,可由于种种原因育苗产量仍不稳定,制约了养殖规模.笔者这几年从事皱肋文蛤育苗生产工作,掌握和累积比较完整的技术资料,现总结其育苗的关键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蛤池塘养殖几种模式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是一种埋栖性贝类,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一般生活在河口附近沿岸内湾潮间带沙滩或浅海细沙底质以及泥沙滩中,广泛分布于我国4个海区,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也是我国及我市出口创汇主要水产品之一。因此文蛤池塘养殖发展前景良好。但因文蛤池塘养殖产业起步晚,种苗来源杂,养殖技术不规范,导致养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量高低不一、病害爆发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出口创汇效益。为此,笔者从2001年开始对慈溪市文蛤池塘养殖有关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开展文蛤幼苗培育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于2003年9月-2004年10月,在慈溪市龙山海水养殖区文蛤养殖基地进行了文蛤池塘养殖几种模式对比试验,并通过生产试验进行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台湾省1965年软体动物的产量为12,519吨,1982年增至53,630吨,其中人工养殖的占93%。养殖的面积约1.9万公顷,品种有13种以上,包括牡蛎,丽文蛤,菲律宾蛤仔,杂色鲍和淡水蚬,其中以牡蛎的产量为最高,占地11,500公顷,次为丽文蛤,菲律宾蛤仔,杂色鲍。丽文蛤,菲律宾蛤仔,杂色鲍和淡水蚬近几年来产量增长很快,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广西沿海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2006年—2007年对广西沿海钦州茅岭近江牡蛎增养殖区、合浦廉州湾文蛤养殖区进行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在监测和评价的环境质量因子中,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沉积物中重金属锌、砷等,这些监测指标在贝类养殖区局部出现超标情况;分析无机氮超标的原因来自养殖区外源污染而非贝类养殖的自身污染。  相似文献   

14.
张锡佳 《齐鲁渔业》2008,25(5):68-69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适应环境能力强,肉质鲜美,是经济价值高的双壳类,在我省西部主要分布于渤海湾、莱州湾沿海,是主要的滩涂经济贝类之一,亦是我省名、特、优水产增养殖品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在水产品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位置。据统计潮间带面积约26.7万hm^2(400万亩),已养面积7.85万hm^2(117.7万亩)。由于投资省,见效快,生产稳定,管理方便,投资利润高等特点,正吸引众多从事海洋渔业增养殖的人们增加投资,扩大滩涂增养殖规模。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养殖模式,养殖过程中存在死亡率高、滩涂利用率低等问题,文蛤养殖发展的潜能还有待挖掘。现将山东省西部沿海文蛤发展的潜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滦南县在稳定恢复及发展养虾业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一步调整养殖结构,大力发展浅海滩涂贝类养殖。尤其是杂色蛤养殖发展迅猛,到目前全县开发利用浅海滩涂养贝面积达2.13万hm~2,其中管养面积1.93万hm~2,精养面积0.2万hm~2。共投放贝类苗种17000t,累计投资2698万元。1998年养贝总产量13950t,总产值2680万元,创利税1835万元,其杂色蛤产量、产值、利润占总量  相似文献   

16.
青蛤与虾蟹池塘混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蛤为我国南北沿海习见蛤类,在江苏南部沿海的产量仅次于文蛤及四角蛤,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经济价值高,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是颇具发展前途的养殖贝类。近年来,为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我们开展了养殖新模式的探索,利用1.67hm2(25 亩)海水池塘进行了以青蛤为主的脊尾白虾、梭子蟹、贝类混养生产试验,获得成功。现将近2年生产的基本情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刺参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参,被列为“八珍”之一,在海参中最为名贵。营养价值极高。刺参在我国适宜于生长在辽宁、河北、山东及江苏北部沿海,是一种最主要的食用海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然生长刺参资源的不断减少,产量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我国北方沿海养虾面积很大,约有几百万亩,由于虾池不断老化,养虾业呈下滑趋势,利用虾池养殖刺参、加适当的投入就能收到相当可观的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已成为养殖对虾和虾池养殖文蛤之后又一养殖热点。在3~15米海域则是进行筏式和海底沉箱养殖刺参的优良区域。一、刺参养殖现状2003年我国干海参总产量3…  相似文献   

18.
文蛤是一种栖息在中低潮线及浅海区域、以沙为主的沙泥底质的双壳类软体动物,适宜在含沙量为70%左右的滩涂中生长。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广西沿海以合浦县资源最丰富。 近几年来,广西沿海人工养殖文蛤发展较快,1993年养殖面积达83000亩,亩产量一般在1000公斤以上,高的达1500多公斤,亩获利  相似文献   

19.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cus)是日本、朝鲜和我国常见的经济贝类。在我国沿海分布较广、资源丰富,从辽宁营口到广西防城均有出产。从七十年代起,我国山东省掖县、江苏省启东县、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先后开展了人工养殖(或暂养)。本文就北海市海水养殖场在文蛤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辽宁沿海滩涂文蛤围网养殖技术及其主要技术参数。试验结果显示:在适宜滩涂中、低潮区设置围网面积3.33 hm2,6-8月分别向网内投放平均壳长3.28 cm的文蛤苗共计5100 kg,至10月14日历时65 d取样定量,网内文蛤现存量为10500 kg,平均壳长4.55 cm,平均壳长日生长195.38μm,成活率(存留率)86.29%;不同密度试验结果显示:文蛤滩涂开始投放密度在2493.90~3723.75 kg/hm2较为合适,在试验密度范围内日增重与养殖密度的函数关系式为Y=41.97e-0.0015X;文蛤的平均体重与平均壳长的函数关系式为Y=0.000222X3.056;对文蛤在潮汛期移动试验观察得知4 cm以上的文蛤移动活跃,1.26 cm以下小苗在观察时间内很少移动,另从环境条件的改变观察到,刮南风天文蛤很少移动,北风天移动较活跃,特别是3 cm以上文蛤更有较强的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