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垦丰种业为了更好服务于农场水稻生产,给大家今后选择水稻种子提供一些参考,开展本试验,试验主要选择适合本地区栽培的6个水稻品系进行综合性状对比试验,试验品系有11叶垦稻08-1086、垦稻08-924、垦08-1716、垦稻09-2883,12叶垦09-1741、垦稻09-1987。采用旱育稀植和叶龄诊断技术进行栽培管理。试验结果显示产量及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系依次为垦稻09-1987、垦09-1741、垦稻08-924、垦08-1716、垦稻08-1086、垦稻09-2883。  相似文献   

2.
为发展绿色优质稻米产业核心区建设,选择适合生态积温区域种植的寒地早粳稻优质米新品种,本试验对17个水稻品种的品质、熟期、抗逆性、丰产性和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农大4号、垦稻10、垦香08—169、绥锦香07-783生育期较长,活动积温较高,龙粳41、绥锦香07-783株高较高,垦稻4号、垦稻10、垦香08-169倒伏严重,垦稻10、龙粳41、莲香1、莲粳09-09、绥锦香07-783、育龙1号、育龙2号,产量较低的品种有农大4号、绥香08-5080。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三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选用10、11、12叶的15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潜力最大的为10叶品种三江1号和11叶品种垦稻17,其产量分别为11 070和10 875kg·hm-2,分别增产12.8%和10.9%。产量最低的为垦稻16和垦稻12,产量为7 740和8 820kg·hm-2。综合分析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推荐在三江地区生产中可以大面积种植的10叶品种为三江1号,11叶品种有垦稻17、垦稻22和三江3号,12叶品种垦鉴稻6号。  相似文献   

4.
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拟物(SODM)液肥为八一农垦大学提供的水稻调节生长类叶面肥,主要作用为调节生长,防止倒伏与促进增产.2010年在黑龙江八五○农场应用,既可作为农场提供相关产品在该区的应用的试验数据,又可为新产品未来的应用提供展示窗口.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于2010年设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水稻科技园区,该园区地势平坦,土质为草甸白浆土,耕层18~20cm,土壤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含量3.86%,pH值5.98,适合水稻全生育期生长,符合试验要求.供试水稻品种为垦稻12号.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稻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 供科学依据,将黑龙江省垦区6个水稻品种(系) 种植在6个不同生态点,利用AMMI 模型对水 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每穴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 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 明:基因型(G)×环境(E)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显;本试验中的各水稻品 种(系)在不同地点种植,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稳定性存在差异,垦稻08-924产量最稳定 ;850农场和军川农场较适合水稻进行区试试验;二次枝梗数和穗长除与结实率、产量相关 性不显著外,与其他指标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产量除与穗数达显著正相关外, 与其它性状均未达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比较不同品种在相同栽培措施下表现的丰产性、稳定性、抗逆性、品质等特性,八五○农场进行了品种展示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水稻品种有三江16号、垦稻26、垦稻32、龙粳31、龙粳46、龙粳50、龙粳51、龙粳53。采用大区对比法排列。20行区,36m长,行距0.3m,小区面积216m2,插秧规格为30cm×13cm。  相似文献   

7.
对参试的13个水稻品种(品系)和空育131的生长特征、生理特性、适应性、抗逆性及产量品质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与空育131相比增产的品种有5个,其中产量最高的是垦稻08-1716,为720.8kg/亩,增产率14.3%;其次是垦稻08-1086、垦稻08-924,亩产量分别为692.4kg、684.6 kg,增产率达9.8%、8.6%,再次是龙粳31、龙粳36,亩产量分别为670.5kg、664.7kg,增产率达6.3%、5.4%。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三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选用10、11、12叶的19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本掌握了品种特征特性,及在本地区的适应能力。其中增产潜力最大的10叶品种是三江1号、11叶品种垦稻20号和12叶品种垦稻23号,产量分别为9879.0 kg&#183;hm-2、10057.5 kg&#183;hm-2和10134.0 kg&#183; hm-2;分别增产11.0%、13.0%和13.9%。产量最低的为垦稻25和垦稻12号,分别为8901.0 kg&#183;hm-2和8451.0 kg&#183;hm-2。综合分析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推荐在生产中可以大面积种植的10叶品种为三江1号,11片叶品种有垦稻18、垦稻20、垦粳2号和三江3号;12片叶品种垦稻23及垦鉴稻6号。  相似文献   

9.
正1试验材料与方法a.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水稻科技园区,园区地势平坦,土质为草甸白浆土,土壤pH值为5.98,有机质3.86%,碱解氮134.00mg/kg,速效磷27.80mg/kg,速效钾147.00mg/kg,土壤肥力中等,耕层18~20cm,秋翻地,春季旋耕水整地。b.试验材料供试水稻品种:空育131、龙粳20、龙粳26、龙粳31、龙粳35、龙粳39、龙粳41、三江5、垦稻20、垦稻21,共10个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指导稻农进行水稻混合种植,以垦稻12与绥粳4号为供试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寒地水稻混合种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垦稻12与绥粳4号混合种植时,不同处理对水稻影响较大的是结实率,氮肥量大小与种子混合比例直接影响分蘖力,抗倒伏能力,致使产量变化;对产量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氮肥量与种子混合比例互作氮肥量种子混合比例;氮肥量116.7kg·hm-2,垦稻12和绥粳4号混合比例6∶4互作时产量最高,为8 933.3kg·hm-2。  相似文献   

11.
新型复合肥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评价新型肥料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效果,利用大田区域联合试验的方法,通过将新型复合肥与常规肥料进行对比,研究新型复合肥的施用对不同积温带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处理较常规对照在佳木斯增产4.08%,在哈尔滨减产7.49%,且差异显著,在二九一农场减产5.18%。由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下降引起减产,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导致增产。在成熟期,施用新型复合肥使佳木斯的干物质增加5.15%,而哈尔滨和二九一农场的干物质分别下降4.95%和3.89%。与常规对照相比,复合肥处理使佳木斯的氮肥偏生产力增加4.08%,而哈尔滨和二九一农场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降低7.49%和5.18%。表明,该新型复合肥在黑龙江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域的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针对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的农业生态特点和土质气候条件,进行了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4个适宜该地区栽培的高产玉米品种,增产幅度达10.5%-22.4%,对促进本地区玉米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在黑龙江省种质资源中的分布状况,利用已建立的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显性分子标记对72个黑龙江省主栽品种和优异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合江21、龙粳4号、龙粳10号、龙盾D904、龙花00—485、佳禾早占、龙粳29、龙粳31、龙盾105、龙粳39、垦99639、松粳5号、龙盾306、东农428、东农430、芦苇稻、莲育7—91、龙香稻2号和绥香08—5080共19个品种(系)含有Pi-ta基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江北农场二分场布置中稻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江汉平原地区氮、磷、钾肥对中稻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改善了作物的经济性状,增加了单株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提高了中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中稻施用氮肥的效果最好,最高增产可达2395.5 kg/hm2,最高增收可达4487.1元/hm2;钾肥次之,最高增产可达912.0 kg/hm2,最高增收可达1766.4元/hm2;磷肥效果最差,最高增产可达672.0 kg/hm2,最高增收可达1259.5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中稻最高产量的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211.5、67.5、51.0kg/hm2,最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75.5、52.5、48.0 kg/hm2。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垦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根据2004~2006年黑龙江垦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试验资料,分析了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对水稻的节水效果。选择农垦牡丹江分局858农场267hm2水稻种植典型示范区为试验点,得出控制灌溉较常规灌溉全生育期少灌水3~4次,节水2400m3·hm-2,增产398kg·hm-2。同时,水稻米质,抗倒伏、抗病虫害效果比常规灌溉都有明显提高。发展水稻节水控灌技术,可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对垦区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寒地核心种质抗病基因组成,利用日本7个单基因鉴别菌系(P-2b、研53-33、稻72、北1、研54-20、研54-04、稻168)接种鉴定了丽江新团黑谷×龙粳10号、丽江新团黑谷×垦稻10号组合10套F3系统,采用"累积分布曲线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粳10号对P-2b、研53-33、稻72和北1四个菌系的抗性是由2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对研54-20的抗性是由3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对研54-04和稻168的抗性是由2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垦稻10号对研53-33的抗性基因是由2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对研54-20的抗性基因是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对研54-04的抗性是由2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龙粳10号、垦稻10号可作为寒地水稻抗稻瘟病的核心种质,为抗病育种者选择亲本提供优质粳稻抗瘟源,并为寒地水稻核心种质库构建打下良好基础,在生产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北方寒区奶牛高产高效益配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北方;寒区奶牛高产高效益配套技术;我们受农业部和农场总局委托,“八五”期间在8511农场,香坊农场,852农场,850和克山农场奶牛群,根据北方寒区特点,在奶牛选种,后备牛的培育,饲养管理,饲料选择和调制,配种和疾病防治等方面采取了全方位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优质香稻品种松粳香2号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粳香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于2001年以五优A(香米)为母本,松98-131为父本,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食味清香,并具有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1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水稻产量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及生态类型区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方差分桥和稳定性分析法,研究了两年共9个水稻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产量变异中环境效应最重要,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次之,基因型效应居第;产量基因型值和环境效应值在年份间变化趋势一致,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在年份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在多地点上的稳定性因年份不同而异;不同基因型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不同,桂朝2号在这两方面最好,A311次之,两年结果一致。本文还在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以多个基因型平均产量为指标划分生态类型区的可行性,并用系统聚类分析法把18个地点分为4个生态类型区,结果与中国稻作区划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