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农业科技》2005,(2):61-61
柑桔红蜘蛛(全爪螨)是我省柑柑上的最主要害虫之一。在我省,红蜘蛛一年发生20多代,世代重叠,基本无越冬现象,一年之中有4~6月和9~10月两个盛发高峰期。根据全省各地监测点近期调查.红蜘蛛虫叶率已达70%~100%,平均每叶虫口数有1.18~27.5头.高的达63头多,天敌数量仍然很少。预计4~6月份柑桔红蜘蛛将在三明、南平、宁德和福州偏重发生,其它地市中等、局部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植物检疫的对象.近年来在有的稻区上升为晚稻的主要病害,2005年是继1997年以来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稻区都偏重发生。防治不及时的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3.
2006年水稻栽插以后,7-8月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降雨高温天气过程,比较有利于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到8月10日止,全省稻瘟病呈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地区重发生趋势,叶瘟发生面积67.13万亩,有21个县叶瘟发生面积超过5000亩,局部县区出现百亩以上田块落塘的情况。全省水稻白叶枯病呈中等偏重发生,沿江河流域、大暴雨和洪涝灾害严重地区呈重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4.
芹菜根结线虫病,主要在局部地区发病率高,轻者达20%~30%、重者可达50%以上、甚至100%土温25~30℃,相对湿度40%~70%、发病重。根结线虫寄主多,轮作困难,一旦有线虫发生,为害越来越严重。疏松砂壤土通气好发生重。  相似文献   

5.
随种植业结构调整,金山区近三年大棚葡萄种植约1700亩,主栽品种主要是“无核白鸡心”、“藤稔”、“奥古斯特”、“8611”等,约占大棚葡萄栽培面积的90%。2003年,本地区大棚葡萄白粉病中等发生,欧亚种品种达中等偏重发生,欧美杂交种发病率在0~4%左右,欧亚种一般发病率在10%左右,重发生发病率达30%,造成大量儡果、裂果,经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6.
江都地区小麦常发性病虫害种类主要有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由于受品种的抗(耐)病性、作物长势及感病生育期间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2016年总体上病害表现为中等偏重发生,虫害表现为中等发生。其中小麦纹枯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赤霉病中等发生,早播田块偏重发生;白粉病见病迟、后期发生快、发生重;小麦梭条花叶病、锈病零星见病;蚜虫、粘虫发生轻。  相似文献   

7.
芝麻茎点枯病,俗称“黑秆疯”、“黑根疯”,除为害芝麻外,还为害豆类、红薯、大麻、黄麻、高梁、烟草、花生等作物,在全国各芝麻产区都有发生,一般发病率10%-20%左右,严重时可达60%-80%,发病重时,千粒重降低50%以上,是影响芝麻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近几年我们对芝麻茎点病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加以总结,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一、发生情况 1.菌核病 菌核病在我地常年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0万亩。一般年份产量损失10%~20%,重病达50%。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气温8~20℃,湿度70%~80%菌核大量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以孢子侵入花瓣和老叶为害,以后病部长出的菌丝通过接触传染为害茎杆。  相似文献   

9.
永丰县鹿冈乡自2000年从浙江引进草莓进行大棚栽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至2003年已达20多公顷。但草莓灰霉病发生较为普遍.发病率高达80%,轻的减产20%~30%.重的高达50%以上,既制约了草莓的大面积发展,又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对其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稻飞虱发生区划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广东省1986年以来不同地区稻飞虱发生程度的差异及其气象,地理位置,地形等环境因素关系的基础上,以统计分析和专家经验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将全省稻飞虱发生区划,早造分为粤北重发生区,粤中,粤西中等偏重发生区,粤东中等发生区,晚造分为粤北,粤东中等偏重发生区,粤中粤西中等发生区,并提出了广东省稻飞虱区域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玉米青枯病又名玉米茎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发生的整株很快青干枯死的突发性病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危害玉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遍及全国玉米产区,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分布广,危害大,一般发病率10%左右,重的20%-30%,更重的达60%以上,甚至全田枯死,被育种家称为玉米头号病害,被我国列为抗病育种主要对象。2006年濮阳市玉米大面积不同程度的发生了玉米青枯病害,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对玉米青枯病的发生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预防和控制玉米青枯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同时还能危害高梁、谷子等作物。玉米是新民市的主栽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都在6.67万hm^2左右。轻发生率一般减产玉米8%-10%,重发生率可减产20%-30%以上。特别是2000年、2002年玉米螟在沈阳市属于大发生年,玉米平均受害株率高达900/0以上。仅此一项,沈阳市损失玉米5千万kg。由于玉米螟为害重,玉米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3.
我们通过对2011年大豆食心虫中等偏重发生情况因的计算分析,预计2012年我县大豆食心虫总体上为中至中等偏重发生,虫源基数高的县(市)将偏重发生。预计虫发生盛期略早于常年,约在8月5日-15日。并提出切可行的防治建议和方法。大豆是我县栽培的主要油料作物,大豆食心虫的为是影响大豆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县有大豆培的区域均有大豆食心虫发生,部分地区虫食率达510%,造成粮食损失4-15%。如对大豆食心虫进行有效治,可使虫食率降低15-20%,挽回粮食损失6-13%,提大豆等级1-2级。  相似文献   

14.
稻飞虱近年来已上升为宾阳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几年来受害面积正在逐年增加,2008年发生面积达28000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9.4%,属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特别是2008年阴雨天气多,导致该虫在宾阳县大面积偏重发生,根据2009年5月5日宾阳县植物保护站人员的多点实地田间调查发现,一般田块百丛虫量2000~3000头,部分田块4000~5000头,是防治指标百丛虫量1000头的4~5倍。目前,宾阳县在大面积防治稻飞虱方面存在诸多问题:①高效新型农药替代传统农药速度慢,20世纪60年代推广使用的敌敌畏,叶蝉散和80年代推广使用的吡虫啉,扑虱灵还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5.
稻飞虱是昭平县水稻生产上发生最为严重的害虫,近年来一直呈偏重发生态势。该虫发生面积大、迁入期早及峰次多、迁入量高,造成田间虫口密度高,为害重。该虫偏重发生原因与虫源基数高、气候、栽培方式、抗药性增强及施药技术密切相关,为此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腐烂病为梨树毁灭性病害。自1996年在库尔勒地区发生大冻害后,腐烂病在香梨种植区呈发生态势,但未引起果农的重视,2003年再次发生冻害后,该病逐年加重。2007年5月20-28日对2003年发生冻害严重的几个果园调查发现,1974年定植,株行距3×5米,管理水平高的果园,病株率在10%-20%;管理水平中等的病株率20%-30%;1986年定植,株行距3x5米,管理水平高的果园,病株率在18%-30%;管理水平中等的果园,病株率在30%-40%。  相似文献   

17.
北方棉区棉铃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朝阳为北方特早熟棉区。棉铃虫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是棉花的最主要害虫。近年来连续重发生。1992年为特大发生,使棉花减产50%以上.有的地块绝收。1993—1998年均为偏重发生和大发生。防治棉铃虫已成为棉花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水稻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在我县水稻种植区域均有发生,尤其以抵季乡、摆榜乡、长安乡等日照少、雾露持续期长、水源条件较差的山区乡镇发生较为严重,一般造成减产10-20%,重的达到40-50%,局部田块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9.
今年小麦白粉病在平山总的发生特点:一是发生早,流行时间长。5月3日始见病株,5月中旬达流行盛期,流行时间长达30天;二是发生面积大、范围广。无论山区、丘陵、山前平原,高、中、低(扩浇地、水地)产麦田均发生白粉病,无明显的发生规律:三是发生程度重。全县25万亩冬小麦,其中20万亩发生白粉病,占总面积的80%,一般病株率70%~80%,严重的病株率达100%,个别地块因受白粉病为害,株高不足60厘米,远望一片灰白。植株、叶片、麦芒提前干枯,产量甚微。  相似文献   

20.
棉花红茎叶枯病是对棉花品质、产量影响较大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该病自2001年开始在我省发生以来,病情逐年加重。尤其是2004-2005年在全省大流行,发病面积占总植棉面积的60%-70%。一般田病株率15%-18%,严重田达50%-80%。永济市是我省最大植棉县,常年棉花播种面积在40万亩左右。2005年棉花红茎叶枯病发病面积占植棉面积80%以上,严重田块95%以上植株干枯,造成铃数减少、铃重降低,提前结束采收。全县因红茎叶枯病损失棉花3000吨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