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油松优树子代测定和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年生46个油松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对生长、结实量和适应性等6个性状的遗传变异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育种值评分法、综合选择指数法评选优良家系。研究表明,油松优树家系间的各性状遗传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油松优良家系各生长性状间遗传相关比较紧密,结实量和适应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显著;家系树高遗传力0.68。通过综合选择,选出优良家系5个,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比对照大13.84%,42.81%和79.97%,遗传增益分别为7.42%,15.29%和36.34%。  相似文献   

2.
油松自由授粉家系分阶段测定与选择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阶段测定油松自由授粉家系间差异和选择油松优良家系,对82个油松家系(22年生)进行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分析树高和胸径的年-年遗传相关、表型相关及历年的遗传方差和环境方差、遗传及表型变异系数、遗传力的同时,研究不同林龄树高和胸径与22年生时材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油松家系间树高、材积等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结合早期选择效率和选择正确率及去劣错误率,认为油松优良家系选择是可以在早期进行的,其初选年龄应是9年生时。此外,在22年生时以材积育种值为选择指标,筛选出24个油松优良家系,其单株材积实际增益分别较对照28、95和106增加了36.54%、8.92%和18.63%。最终选出速生优良家系和二代优树 61株,子代测定林入选二代优树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较对照28、95和106增加了57.74%、25.81%和37.03%。所选出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可作为油松育种材料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油松数量性状在家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准,家系内的方差分量也较大,达到53%~78%。油松胸径与材积、结实量和干形通直度性状间遗传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胸径与材积的遗传相关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4.
以9年生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51个家系为研究对象,进行生长性状分析结果显示:(1)树高、胸径、材积3个生长性状在家系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并达到极显著水平;(2)地点、家系及地点×家系交互作用对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的影响均达极显著程度,其中以地点对生长指标影响均最大,其家系胸径、树高、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820 4、0.887 9、0.817 5;(3)各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指标与试验点的自然概况因子间相关性均不显著,表明大叶栎家系具有较强的地理区域适应性;(4)以入选家系的遗传增益20%同时胸径、树高生长量不低于家系平均值为标准,选出8个优良家系分别CW08、CW05、PY08、YF02、RS06、RS03、RS09、TD09,入选家系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比总体平均值分别提高5.69%~13.82%、7.62%~14.29%、17.78%~39.85%;胸径、树高、材积遗传增益分别提高6.39%~11.45%、6.55%~12.26%、20.23%~32.55%。  相似文献   

5.
水曲柳种子园10年生半同胞子代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之间差异极显著;在参试的15个家系中树高有13个超过对照,生长量最大的是对照的1.15倍。胸径均超过对照,生长量最大的家系是对照的1.41倍。材积均超过对照,生长量最大的家系是对照的2.40倍;树高、胸径、材积家系遗传力分别是0.11、0.40、0.20,以材积显著大于对照为主要依据,参考树高、胸径两性状的表现,综合评选出7、4、9号3个优良家系,分别比对照,树高提高12.4%~14.8%,胸径提高32.7%~41.1%,材积提高120%~140%。7号家系各项指标均排在第一位,为最优家系;从15个家系中选出1个、2个、3个优良家系,其实生后代10年生时,树高能获得0.7%~0.9%的遗传增益,胸径能获得5%~7%的遗传增益,材积能获得6%~8%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6.
日本落叶松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及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26个日本落叶松半同胞家系10年生林分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家系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优良家系的初步选择.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上存在显著差异,家系生长性状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并受高遗传力控制;综合各性状选出5个优良家系,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2.27%、6.10%和16.28%.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陕西陇县八渡97个优树自由授粉子代进行遗传测定,结果表明:油松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家系内个体间方差分量也较大,个体变异明显;生长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较大,为材积间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而环境相关系数反映了油松生长家系对环境反应比较敏感;采用独立淘汰法选择出优良家系17个,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增益达到5.6%、11.5%和28.2%。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开化县林场闽楠家系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情况,对其进行了生长性状的调查。通过选取保存完整的59个家系分析了其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增益等遗传参数,筛选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家系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6.71%,17.78%和39.10%,高径比和冠径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6.36%和16.79%。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32.75%、47.11%和52.71%;优选出8个生长表现好的家系;并初选出53个优良单株。优良家系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为4.14 m、5.37 cm和0.0052 m~3,比群体平均值提高了16.29%、16.99%和44.44%;优良单株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为4.82 m、6.78 cm和0.0096 m~3,遗传增益8.9%、21.09%、76.16%。此次优良家系及优良单株的选择,可为今后闽楠种子园建设和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19年生火炬松家系的生长性状和遗传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胸径、树高和材积等3个主要性状在火炬松家系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具有较高遗传力、受中等或中等以上遗传控制,说明各性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有较大的改良潜力。从参试的25个家系中选出5个优良家系,其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22.08 cm、14.25 m、0.2660 m~3,分别比群体平均值高8.72%、11.85%、29.66%,遗传增益分别为5.77%、10.57%、22.18%。  相似文献   

10.
2018年10月对营造在福建省邵武市二都国有林场的杉木第3代种子园家系子代幼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测定。通过分析其生长性状指标,筛选速生型优良杉木家系。结果表明:5年生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生长性状指标家系间差异极显著,且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和中等的变异程度。以材积生长性状为依据,采用比较选择法优选出8个幼龄期生长表现良好的杉木家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值比对照分别提高19. 01%、22. 36%和75. 57%。  相似文献   

11.
对5年生的柳桉种源/家系试验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柳桉种源、家系间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但主干通直度没有差异,而在主干明显度方面,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家系间则没有差异;采用综合指数选择法选出了优良种源3个和优良家系20个,并从优良家系中选择优良单株20株,可作为无性繁殖的母本材料。  相似文献   

12.
在福建省马尾松优良种源区内选择10个有代表性的县(市),每个县(市)各选1片林分,按优树。优势木和平均木3种不同选择水平进行选择,采收各自的自由授粉种子进行子代测定试验,9年生树高生长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林分间和不同林分不同选择水平的差异极为显著;同一林分不同选择水平的差异不显著。马尾松遗传改良要特别注重种源和林分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选择。  相似文献   

13.
泡桐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4.
国内主要针叶树种优树选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近10 a来国内主要针叶树种优树选择技术研究现状,当前国内优树选择主要应用了优势木对比法、生长量绝对值法和小样地法,对数量指标主要选择的是与材积量相关的因子,如树高年增长量和胸径年增长量。在此基础上对优树选择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新的观点:①系统调查地理变异,兼顾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使选择指标定量化,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选择;②对多用途树种应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分指标评价和选择,必要时也可再进行综合性选择多用途目标的优树。  相似文献   

15.
林木育种中的早期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近期国内外所开展的林木早期选择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了早期选择的主要途径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认为对林木进行早晚期相关选择是卓有成效的 ;未来早期选择的发展方向将是常规选择与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同时对早期选择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昌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野外试验,对44个木麻黄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从胸径、树高和保存率三方面对参试无性系进行评价和选择,从中选择出5个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无性系,并分析了一些优良无性系在试验中保存率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Time and motion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selective cutting type on Chainsaw productivity in Caspian forests,the selective cutting performed as single and group selection cutting in the region.The selective cutting was performed on a 42-ha tract with an average slope of 30%.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elling time for per tree is most affected by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the distance among harvested trees in single-tree selection method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in group selection method.The production rate in single and group selection cutting were 21.2 m 3 h-1 and 28.4 m 3 h-1 for one person,respectively.Considering the gross and net production rate in single and group selection cutting,the unit cost was 1.11 USD m-3 and 0.88 USD m-3,respectivel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roup selection cutting can be more profitable than single-tree selec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18.
云南松优良无性系早期选育关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对云南松的遗传改良一直沿着有性方式的方向进行,虽然积累了丰富的有性改良材料,却忽视了无性改良的优越性.针对这一问题,在回顾有性改良工作的基础上,对无性改良的可行性汗丶侍饨辛颂教?如育种群体的建立、早期选择年龄的确定、如何提高无性繁殖系数等.针对缩短育种周期、提高单位时间遗传增益和选择可靠性的目标,提出了无性系早期选择的程序.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产、抗寒力强的亲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抗寒前哨苗圃抗寒性的选择和初级系比、高级系比,以及生产性试验系统资料的鉴定,云研77—2和云研77—4在生长、产量、抗性等方面优于GT1,特别是云研77—4抗寒能力强。推荐在云南省西部植胶区的重寒区中规模种植;东部植胶区中寒区试种。  相似文献   

20.
豫林一号泡桐的杂种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永  朱文书 《林业科学》1989,25(5):467-471
豫林一号泡桐是从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天然杂交种中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是在河南郑州、睢县、禹县等八个地区,先后将三十多个泡桐种、变种、优树,类型等进行区域性对比,抗逆性,适应性试验和生物学,生态学的观察研究筛选而成的。8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证明该泡桐生长快,平均单株材积比当地主要栽培的兰考泡桐(Paulownia elongata)大50%以上,并具有干型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是生产上很有价值的泡桐良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