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分窝前的准备工作仔貂分窝前,首先要将所要使用的笼箱进行1次检查,破损的进行修补,然后全部消毒备用。再将所需食盘、水盒清洗后消毒,待貂分窝后使用。2 第1次分窝仔貂分窝应进行2次,第1次将日龄达到40~45日龄,体重达到250g以上的(注意体重达不到250g弱小仔貂暂不要急于分出去,让母貂再代养一段时间。这样做既能使弱小貂迅速赶上分出去的健壮仔貂,又不因仔貂全部分出去而使母貂受惊)的仔貂,要2~3只装在1个笼箱里饲养。这样做有2条好处:一是通过仔貂之间相互的体温来提高小室的温度,防止仔貂受凉。二是要让过惯了群体生活的仔貂逐步…  相似文献   

2.
仔貂的分窝     
及时进行仔貂分窝,既有利于仔貂生长,又确保母貂身体健康。1分窝前的准备工作仔貂分窝前,首先要将所在地使用的笼箱进行1次检查,破损的修补,然后全部消毒备用。再将所需食盘、水盒清洗后消毒,待子貂分窝后使用。2第1次分窝仔貂分窝应进行2次,第1次将日龄达到40~45日龄,体重达到250克以上(注意体重达不到250克弱小仔貂暂不要急于分出去,让母貂再带养一段时间。这样做既能使弱小貂迅速赶上分出去健壮仔貂,又不因仔貂全部分出去而使母受惊)的仔貂,要2~8只装在1个笼箱里饲养。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通过仔貂…  相似文献   

3.
<正> 正确、及时地进行仔貂断乳和分笼,既有利于仔貂生长,又可确保母貂身体健康。1 准备首先将所要使用的笼箱进行检查,破损的进行修补,然后全部消毒备用;再将所需食盘、水盒清洗后消毒,待用。2 断乳将日龄达到40~45日龄、体重达到250克以上的仔貂断乳,每2~3只装在1个笼箱里饲养。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通过仔貂的体温来提高小室的温度,防止仔貂受凉发病;二是要让过惯了群体生活的仔貂逐步适应环境,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体重达不到250克的弱小仔貂暂不要急于分出去,让母貂再带养一段时间。这样做既能使弱小  相似文献   

4.
及时进行仔貂分窝,既有利于仔貂生长,又确保母貂身体健康。 (一)分窝前的准备工作 仔貂分窝前,首先要将所在地使用的笼箱进行1次检查,破损的修补,然后全部消毒备用。再将所需食盘、水盒清洗后消毒,等仔貂分窝后使用。 (二)第1次分窝 仔貂分窝应进行2次,第1次将日龄达  相似文献   

5.
<正> 一、饲养管理要点(一)断乳分窝仔貂在40—45日龄时,即可断乳分窝。断乳过早,仔貂尚未具备独立生活能力,会导致发育不良甚至死亡。断乳过迟则易造成互相争食咬斗,影响母仔健康。断乳前要准备好笼箱,并用火焰喷灯、1—2%火碱溶液或3—5来苏尔溶液消毒。窝内铺絮干燥柔软的垫草,做好防雨、防暑措施。断乳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次断乳或分批断乳两种方法。如母貂体质瘦弱,仔貂发育比较均衡,可以一次全部断乳;如仔貂发育不均衡,而母貂体质尚好,则可先将部份仔貂分出,使发育差的仔貂多留几天。分窝时可先将2—3只仔貂同笼饲养,7—10天后再单笼饲养。  相似文献   

6.
<正>1.保持产箱底部温度。产箱底部外面用草垫上,产箱室内垫足消毒好的软草,产箱要有走廊、隔板,防止风直接进入。2.检查仔貂。当产后发现窝内有仔貂叫声,2 ̄3小时后可对仔貂进行第一次检查,把母貂引出窝箱外,立即插上出入口的挡板,打开窝箱盖用窝内的垫草搓手(以防止把异味带到仔貂身上),然  相似文献   

7.
产箱环境对母貂母性行为和仔貂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探讨了产箱环境对母貂母性行为和仔貂存活、生长、发育的影响。4种新型产箱类型有A、AB、AC、AD,B型为传统产箱。通过母貂的做窝行为和对5日龄仔貂的取回试验判断产箱环境对母貂母性行为的影响,通过出生重、出生个数、仔貂死亡率、平均体重、体表温度来判断产箱环境对仔貂存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仔貂的出生重和出生个数不受产箱环境的影响;AC型产箱能够增强母貂的母性,提高1~14日龄仔貂的存活率和平均体重。新型产箱在保温性能和产仔保活方面都优于传统产箱。  相似文献   

8.
1.产后发现窝内有仔貂叫声,2~3小时可对仔貂进行第一次检查,把母貂引出窝箱外,立即插上出入口的挡板,打开窝箱盖用窝内的垫草搓手,(以防止把异味带到仔貂身上),然后检查仔貂的数量,哺乳及健康情况,健康而吃饱奶的仔貂全身干燥,体躯温暖,在窝箱内聚集成团,握在手中挣扎有力,全身紧凑,圆胖红润;不正常和吃不饱的仔貂,胎毛潮湿,体躯较凉在窝内四处乱爬,握在手中挣扎无力,全身松弛,体躯干瘪,腹部平凹。  相似文献   

9.
搞好水貂产仔泌乳期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貂产活仔数,提高泌乳能力,促进仔貂生长发育和提高仔貂成活率的重要保证。为此,笔者现将水貂产仔泌乳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产前准备1.1消毒配种结束后,对小室要进行消毒,最好用喷灯进行火焰消毒;也可用1%~2%苛性钠或3%~5%的来苏儿水消毒。1.2垫草小室消毒干燥后,先铺少量柔软、干燥、干净的垫草(铺前经过日晒),使其习惯,再铺足垫草(稻草、麦草、山草均可,但要砸软),帮助造窝,对有缝隙的小室需用纸糊严。1.3笼具笼底铺设两层网(网孔0.5cm×0.5cm),以防仔貂落地。1.4备品准备好难产的催产药…  相似文献   

10.
正确、及时地进行仔貂断乳和分笼,既有利于仔貂生长,又可确保母貂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母貂产仔后,哺乳期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仔貂成活率。 一、产前准备:母貂临产前必须做好产室的保温和消毒工作,产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上;运动场底部要加二层网,以防仔貂爬出落地冻死。 二、产仔过程:母貂产仔前后有1~2次少吃或  相似文献   

12.
母貂产仔后,哺乳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仔貂的成活率。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产前准备:在母貂临产前做好小室的保温和消毒工作,使小室的温度保持在25℃以上。运动场底部要加两层网,以防仔貂爬出落地冻死。 二、产仔过程:母貂在产仔前后有时有1~2次  相似文献   

13.
出生 3~ 5日龄的仔貂极易被母貂压死或是爬走远离母貂冻饿而死 ,其原因是母貂分娩前由于腹痛 ,几顿不能进食 ,母貂产后 ,饲养人员怕母貂吃不饱会影响泌乳量 ,即喂给大量适口性强的饲料 ,母貂吃足食后 ,加之产仔的疲劳 ,便昏头大睡 ,由于仔貂觅食在其身旁拱动 ,母貂在调换位置时 ,极易将觅食的仔貂压住 ,初生仔貂无力挣扎 ,就会被母貂压死 ;爬远的仔貂得不到母貂的保护也会被冻饿而死。因此 ,为了确保仔貂的成活率 ,在母貂产仔5日内 ,应让母貂食 9成饱为宜 ,使母貂时有饥饿感 ,这样母貂就不会只顾自己大睡而不顾身旁的仔貂了。而母貂在妊娠…  相似文献   

14.
一、作好产前准备:产前对地面、食具、笼舍进行消毒处理,搞好清洁卫生,预防疾病。由于仔貂恒温机制不健全,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产前要在产箱内铺足够的垫草,严防仔貂感冒或患肺炎。 二、对乳量不足的采取找“奶妈”代养:对产仔多,产后无乳的可找“奶妈”。“奶妈”要乳量充足,母性好、产仔较少、两窝仔貂的日龄和个体大小相同或相近。代养时,把被代养的健康仔貂放在代养母貂小窝门附近,仔貂嘶叫,母貂就会把仔貂叨入窝中。也可将母貂赶出窝,用隔板挡住,直接把仔貂放入窝中,为使寄养成功,可将仔貂身上涂上“奶妈”的奶液或尿液。注意动作要轻、快、静,手上不能带有异味,不破坏窝形。对落  相似文献   

15.
窝箱温度对初生仔貂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水貂分娩前和分娩后窝箱温度变化与初生仔貂死亡率的关系,对处于不同环境气候条件下的分娩前和分娩后1~5 d的共计4组140个母貂的窝箱温度,采用红外测温仪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分娩后1~5 d内仔貂的死亡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1)分娩前1~5 d的窝箱温度始终在12℃以下变化,变化幅度大小主要受窝箱所处周围风力和光照的影响;分娩后1~5 d的窝箱温度逐渐升高,至第3~5 d达到或超过12℃,达到或超过12℃所需时间长短主要受母性强弱的影响。(2)分娩后的5 d内各组仔貂的平均死亡率为13.87%。分娩后1~5 d各天仔貂死亡率高低主要受窝箱温度高低的影响,以分娩当天窝箱温度最低,死亡率最高为5.61%(P<0.05),以后各天随窝箱温度逐渐升高,死亡率逐渐下降,至分娩后3~4 d窝箱温度达到或超过12℃时,死亡率为0。  相似文献   

16.
从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4月末至6月下旬)。在此期间养殖户的中心任务就是以提高仔貂成活率和保证仔貂正常生长发育为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窝箱不同加热方式对1~7 d仔貂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了150只已成功交配的一岁母貂(标准黑貂),平均体重为( 1084.2±169.6) g,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分别是对照组(无加热无笼网结构)、试验Ⅰ组(底部电热板19 ℃)、试验Ⅱ组(底部电热板15 ℃)、试验Ⅲ组(笼网结构加热10 ℃)、试验Ⅳ组(笼网结构不加热,<10 ℃)。结果表明,各组间产仔个数、出生活仔数、出生成活率、7 d活仔数无显著差异(P>0.1),但7 d成活率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Ⅰ组7 d后的仔兽成活率显著高于Ⅲ组,而与其他各组间虽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其他各组,Ⅲ组妊娠天数要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而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Ⅰ、Ⅱ组的仔貂聚集度要明显低于其他各组,Ⅰ组混合度最高(20.8%),Ⅱ组的仔貂分散度最高(26.34%),Ⅳ组的仔貂分散度最低(4.55%);对照组的营救时间最短(5.24 s),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得出对于1~7日龄仔貂,窝箱底部电热板加热方式要优于笼网结构加热,当底部加热至19 ℃时,对仔貂成活最有利。  相似文献   

18.
从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4月末至6月下旬)。此期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仔貂的成活率,保证仔貂正常的生长发育。仔貂生长发育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母貂的泌乳能力,因此,供给产仔母貂营养全价的日粮,满足其泌乳的需要尤为重要。此外,水貂产仔较多,往往一胎所产的仔貂超出其  相似文献   

19.
从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4月末至6月下旬)。此期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仔貂的成活率,保证仔貂正常的生长发育。仔貂生长发育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母貂的泌乳能力,因此,供给产仔母貂营养全价的日粮,满足其泌乳的需要尤为重要。此外,水貂产仔较多,往往一胎所产的仔貂超出其抚养能力,因此,需要加强人工护理仔貂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仔貂是指从出生至45日龄断奶分窝的小貂。仔貂是在发育不完善状态下产出的,消化功能弱、生长发育快、体温调解机能差是仔貂的主要生理特点,仔貂的饲养管理应根据其生理特点,采取相应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产仔成活率、培育体格健壮、生活力强的仔貂。1产前准备母貂产仔日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在4月中旬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1.1小室的消毒与保温在4月中旬要做好小室的消毒与保温。先将小室内的陈积垫草全部清除,打扫干净,用喷灯火焰消毒。保温用的垫草要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