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人爱竹趣谈李盛仙古往今来,不少文人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以竹为题材,或画竹,咏竹,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趣闻轶事,而且成为我国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爱竹成癖,他每到一个地方居住,不管久暂,都要叫人在宅旁种竹。有人问他:...  相似文献   

2.
纵观文人园林的发展,从起源到形成、兴盛、极盛,无处不存在着竹的身影,可以说竹始终贯穿着发展的始末,其与文人园林的本身特性是分不开的,但也与竹子被文人所赋予的高尚、节操不无关系,而文人对竹子的种种赞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竹文化。  相似文献   

3.
竹类盆景     
竹子种类甚多,大者高逾数丈,小者身形数寸,其叶色苍翠, 姿态潇洒,深受人们喜爱。中国的文人,视竹为清高、刚直的象征,喜欢与竹为伴。东晋王徽之有竹癖,即使暂住他人宅室,亦不忘种竹,自谓“不可一日无此君”。宋代苏东坡爱竹,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竹的郑板桥,更有诸多咏竹的名诗佳  相似文献   

4.
竹子种类繁多,姿态婀娜多姿,其迷人的生态美、色彩美、风韵美。深受人们喜爱,故在中国园林中。几乎无园无竹。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是清高、刚直、虚心和气节的象征,故中国的文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甚至到了“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程度。即使寻常百姓,也大多择地而种竹,享受着修篁绕屋、尘氛不入的清幽和宁静。  相似文献   

5.
植树爱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今许多有名的文人、学者喜欢根据环境和个人志趣,在居室和书斋周围植树种分,并以此给居室、书斋起个富有深刻内涵而又雅致的室名,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么北宋名画家文同,以爱竹画竹著称,他在故乡和任职地,无不种竹画竹。在邓州今四川邓味)任通判时,他的城南官邱东院,周围遍植修分,并命名其院为“竹轩”。明胡正言也是因在书斋种竹十余棵.故名其室曰“十分表’,无名画家黄冕,隐居浙江绍兴九里山,桂梅千株,自题所居为“梅花书屋”,自本“梅花屋主”。晚清文人周庆云游杭州灵峰不见昔日梅林…  相似文献   

6.
漫步宝月公园,喜看茂林修竹,碧绿葱茏,婵娟挺秀,雅致清幽。竹是我国民族传统喜爱的植物,也是历代文人赞颂的题材。古往今来,竹被人们誉为刚直、虚心和高洁的象征。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赞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由此可见,前人何等爱竹,今人亦然。三十年前,陶铸同志曾到台山视察,他勉励人们,群策群力,广植竹子,变荒山为绿海。他临别之时,还语重心长地赠言:“祝大家成为竹  相似文献   

7.
竹是绿色的,火是红色的,这绿与红的结合,使竹有了新的颜色,也有了新的用途。在中国,竹素以君子著称,是文人笔下的挺拔风骨。中国人爱竹有着很深的传统,当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画竹,留下了胸有成竹的佳话。竹子碧绿、中空、笔直,表面光滑,观之让人心旷神怡。风漫过竹林,众竹俯下身躯,如波涛翻滚,更是别有一番景致。倘若身处竹林,与竹为伴,那优雅的意境也就随着幽深的竹林凝聚而成。中国人爱竹,中国也多竹。浙江是中国主要产竹地区之一,浙江的竹子大多属于毛竹,一根根伸向天空,如同向上的手臂。在浙江的很多地方,都有毛竹漫山遍野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竹子终年常绿,高风亮节,用途广泛,是历代文人用诗歌、绘画咏费的植物之一。竹类固其分形扶疏,园林绿化易于成是,景观优美,且费工较少、管理简便,经济效益好,故人们常将诗情画意逐渐融入园林造景之中。不同竹种可营造不同的园林景观。一般来说,可营造大面积竹林景观的,有楠竹、淡竹、桂竹、刚竹、粉单竹、慈竹、绿竹、青皮竹、撑篙竹、麻竹等大型竹种。点缀园林风景的有大中型竹种,尤以秆形奇特、姿态秀丽的竹种为佳。如斑竹、紫竹、方竹、黄金间碧玉、碧玉间黄金、佛肚竹、龟甲竹、罗汉竹、粉单竹、花毛竹、金分等。绿篱用竹以丛…  相似文献   

9.
九嶷三宝     
“九疑三宝”即斑竹,香杉、石机,是宁远县九盛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三种濒危珍稀植物。“九换三宝”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历来为文人骚客吟诗传咏,深受旅游者喜爱。三宝之一首推斑竹,又嫩B竹、湘妃竹,是苦竹的病态株,主要是由附着在竹壁的苔流植物,分泌一种腐蚀酸,浸入竹内肌体,而在竹表形成许多病斑。根据竹表病斑的颜色、形状,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扶泪竹,竹表面有赤色,黑褐色的椭圆形或三角形病斑。另一种为罗泪竹,竹表面有红褐色的直立椭圆状病斑,并且在病斑内有许多发白色的同心椭圆形圈,呈指纹状。病斑大小不一,小的如针尖…  相似文献   

10.
竹子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能陶冶和升华人的高尚情操。竹文化是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的一部分,以其丰富而又独特的内涵,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意识和伦理道德,对民族的精神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应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原理和方法,分析中国竹文化精神象征、竹与文字、诗词、绘画和生活等的密切关系;从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竹文化的领导、竹文化在实践中发展、竹文化与时俱进竹文化教育和竹文化宣传方面等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晒晒竹文化     
苏祖荣 《福建林业》2019,(3):15-15,20
竹是人类最早经营的经济林,素有第二森林美称。广大山区其村舍背后皆有竹,竿竿绿竹,荫蔽山村。山民们的衣、食、住、行、用、艺等,皆赖于竹,真“不可一日无此君”也。竹既是生活生产资料,又是文化载体,衍生诸多鲜活的文化产品,供人享用。以竹为衣,有竹布、竹冠、竹鞋、竹帽、竹簪。竹帽又称“竹巾”“竹皮巾”,白居易诗“萝襟蕙带竹皮巾,虽到尘中不染尘”竹帽防晒防尘,应是竹笠的前身。以竹为食,有竹笋、竹荪、竹实、竹虫、竹沥、竹茹、竹黄、竹叶。竹笋乃百姓平常菜谱,文人僧家也嗜竹成癖。竹荪被誉“竹女”“白裙公主”,常现身国宴,有“山珍之王”美称。以竹为行,有竹车、竹轿、竹筏、竹船、竹索桥。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竹小蜂、竹蚜虫、竹介壳虫对食用菜竹的为害非常严重,并逐年加剧。估计由于虫害使竹笋减产减收达20%。竹小蜂藏在竹小枝内腔中,竹蚜虫在叶片的背面,竹介壳虫有一层蜡质的外壳,用喷雾法,效果不好,而且蔡竹林竹高林密,喷雾法常常搞得满身是药水,对人也不安全。近几年来,推广竹腔注射法,对虫害防治有显著的效果。但竹腔注射法常常对嫩竹造成伤害。现介绍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治虫新方法,徐刷竹秆法。具体操作要点如下:1.选用甲胺磷或氧化乐果等内吸性农药。2.在新竹刚成林时,效果最好,此时新竹幼嫩,吸收率强,同…  相似文献   

13.
正水墨山水,文人意趣。中国古代文人多善于绘画,藉此抒发情怀。松竹梅兰是传统绘画中常见题材。当绘画艺术与竹相遇,除了水墨画作之外,也有一部分文人另辟蹊径,就地取材,将各色画作直接雕刻于竹材之上,形成了一脉独特的竹刻艺术。可惜竹刻艺术几千年来偏居艺术界一隅,少见相关论著。为了不让自然、古朴的竹刻艺术在当代世人眼中渐行渐  相似文献   

14.
《湖南林业科技》2006,33(5):F0004-F0004
湖南省林科院竹木制品研究开发中心有高级研究人员4人、中级4人、技术工人8人,试验车间800平方米。从1993年开始研究、开发竹制品专用设备,环保胶粘剂,竹元素饮料等,其竹加工设备经过不断改进,已研制出第五代新型设备,  相似文献   

15.
宋人苏轼在《于潜绿筠轩》中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云南人不但居有竹,而且食有竹,用有竹,真是幸福极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吾心如竹     
山里人爱竹,自然对竹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作为生在竹林下,长在竹林中的我,生与竹同,意与竹通。思竹、想竹、爱竹、恋竹,那份情,那份爱,总是埋在心灵深处。记得故乡的屋后就有一片毛竹,青翠欲滴,如诗如画。常听老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居家过日子,的确也离不开竹。每当想起那清冽甘甜的竹筒水,想起那洁白香喷的竹筒饭,想起那安稳舒适的竹摇篮,还有那竹楼、竹床、竹椅、竹篱笆……宋祖英一曲《小背篓》唱红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勾起了多少人童年的回忆、童年的憧憬、童年的梦幻……我的孩提时代也是在小背篓、吊…  相似文献   

17.
作为杭城名人纪念馆之一的杭州苏东坡纪念馆,其景观设计以竹景为主,彰显了苏东坡的文人气质,可使游览者对竹是苏东坡性情的外在化表现产生共鸣。通过回顾苏东坡与竹相关的诗文、绘画、植竹造园,力证了苏东坡对竹的喜爱;通过分析纪念馆庭园竹子植物景观营造及馆内竹元素的巧妙应用,表明纪念馆内外的环境营造应与名人的气质相吻合,从而为今后的名人纪念馆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竹类植物一次栽培成活,3、5年成材,以后只需精心培管,即可年年受益。目前竹已成为不少竹乡人民的经济支柱之一。然而,原竹出售、单一利用、粗放加工现象仍很普遍,严重影响了竹的加工增值和经济效益。为使竹文化和竹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认为,必须改单一利用为多途利用,改物理利用为兼顾生物、化学利用,改茎的利用为茎、叶、枝、蔸、鞭的全部利用,改纯竹利用为竹空间、竹环境的利用,开创竹资源综合利用新途径。1竹的生物、化学利用1.1竹汁饮料的提取和加工据分析测定:竹子内含丰富的铁、钾、钙、镁、锌等20多种人…  相似文献   

19.
阳春三月,在融安县雅瑶乡到处都可见到忙于种竹的民兵。雅瑶乡以盛产竹子而远近闻名,素有“毛竹之乡”称谓,境内有毛竹、假捕竹、篙分及各种笋用竹等ZO多种。雅瑶人用竹子加工制造出来的竹席、竹垫、竹帘等产品远销区内外,使雅瑶人大获“竹”利抓住这个优势,该乡党委、政府向全乡民兵发出号召,搞以民兵为主体的突击性战术,大力发展竹子,并及时调整林种结构,把目光投向经济效益高、生长周期短的假搞竹、篙竹和毛竹。对河边、沟边、村边、屋边、被边、地边进行统一规化,力争在三四年内全面实现以竹子资源为主的经济林生产规模,并…  相似文献   

20.
湖南是全国竹子的主要产区,有竹类19属、116种和44个变种。“九五”以来,通过新造和扩鞭,全省竹林面积由90年代初的574万公顷增加到725万公顷,年均新造竹林2万公顷,垦复抚育竹林面积533万公顷,立竹每公顷1575根上升到2070根,立竹总量达1407亿根,胸径普遍提高1厘米。随着竹资源的增多,竹业加工不断发展,全省有一定规模的笋竹加工企业800多家,家庭作坊4万多个,有5万余农户、52万余人参与竹子加工,年消耗原竹8400万根。还先后建立了多个竹制品批发市场,造就出一支5万余人的专业营销队伍,年销售量在65亿元以上。竹业已初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