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硝基肥是含有硝态氮的复合肥,不含尿素中的缩二脲,不会对作物有毒害。和尿素比,尿素不能直接被作物根系吸收,需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碳酸铵后才能被吸收。所以在小麦返青期追施尿素,往往要半个月后才能见效。如果用硝基肥做追肥,则不需要转换,直接吸收,3天就能见效。硝基肥溶解性非常好,而且硝态氮移动性好,所以硝基肥在旱田上具有肥效快,利用率高的  相似文献   

2.
陈熙 《中国农资》2014,(20):17-17
<正>硝基肥料内外优势显著什么是硝基复合肥?吴礼树解释说,硝基复合肥是指以硝酸铵为氮源,添加磷、钾等复合肥原料,生产出的氮磷钾高浓度复合肥料。比如硝酸铵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各一半,成为硝铵态氮肥;而硝酸磷肥和硝酸磷钾肥等复合复混肥料中的氮素养分也有硝态氮和铵态氮,连同硝酸铵在内,可以统称为含硝态氮肥料。从硝基复合肥的特点上看,吴礼树介绍说,硝基复合肥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硝基肥的外在品质好,比如颗粒大小、颗粒  相似文献   

3.
酸性茶园土壤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氨挥发是土壤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利用大型水泥槽田间试验,采用通气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对茶园土壤氨挥发的影响,同时测定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结合气象因子进行偏相关分析,探讨了氨挥发的影响因素。设置CK(未施氮)、N1(减量化施氮、225 kg·hm~(-2))和N2(常规施氮,450 kg·hm~(-2))共3个处理,春季追肥、秋季追肥和冬季基肥比例为3∶3∶4。结果表明:茶园土壤氨挥发损失量为13.01~60.85 kg·hm~(-2),氨挥发损失率为10.63%~12.42%;施氮既是氨挥发峰值出现的主要原因,也能显著增加土壤氨挥发量(P0.05),N_1和N_2处理增幅分别为214.78%和367.72%,其增幅效应在冬季基肥期更显著;不同施氮时期对氨挥发量影响很大,冬季基肥期挥发量约占全年氨挥发损失量的50%,与冬季基肥期间土壤铵态氮浓度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有关。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氨挥发与铵态氮含量、地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水分和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硝态氮(NO_3~-)为氮源,采取正常供氮(全氮)和缺氮(三分之一正常供氮)处理,以2个基因型油菜品种(6号和27号)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油菜体内硝态氮、铵态氮的分布及转化差异。结果表明:6号铵态氮地上部比地下部低12.7%,硝态氮低44.3%;27号对应的铵态氮地上部比地下部高6.0%,硝态氮低36.2%;总的硝态氮比铵态氮含量高273.6%。不同施氮水平下缺氮处理对应的铵态氮、硝态氮地上部比地下部分别低15.7%和42.1%;全氮处理对应的铵态氮地上部比地下部高9.3%,硝态氮低39.2%。在没有铵态氮作为氮源的前提下,作物本身可以利用吸收到的硝态氮(仅有NO_3~-)在体内转化为铵态氮,在由硝态氮转变为铵态氮的过程中,植株体内可利用的氮素含量决定了硝态氮与铵态氮的分布与含量差异,以及对应的转化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明不同基追比(基肥和追肥比例)氮肥形态对烤烟产质的影响。[方法]在云南保山烟区,采用大田小区研究法,根据硝态氮和氨态氮在基肥和追肥中所占比例,设置6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就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而言,处理T3(基肥硝态氮40%+铵态氮60%,追肥硝态氮60%+氨态氮40%)、处理T4(基肥硝态氮60%+氨态氮40%,追肥硝态氮40%+铵态氮60%)效果最好;就烟叶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而言,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处理T3和T4有利于烤烟植株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干物质积累,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  相似文献   

6.
在肥料运筹中,氮钾肥的基肥与追肥的比例和追肥中的铵态氮与硝态氮的比例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均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于2006年在湖南常宁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氮钾肥基追比3:7和铵态氮与硝态氮各占50%的处理(A3B7 -)有利于株高、茎围、节距、叶面积的增加,而氮钾肥基追比7:3和铵态氮与硝态氮各占50%的处理(A7B3 -)产值、均价最高.  相似文献   

7.
土壤中无机态氮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有时还有少量的亚硝态氮存在。其总和称为土壤速效氮。一般只占土壤全氮量的1%~5%,它们含量尽管不多但变化很大,但由于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因而对植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春播前肥力较低的土壤硝态氮含量约为5~10mg/kg,肥力较高的土壤有时可达几十个mg/kg。铵态氮在旱田土壤中比硝态氮变化小,一般含量很低。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总和约为5~80mg/kg之间。我们从甜菜不同施肥水平入手,探索草甸黑土氮素释放规律:NH4-N和NO3-N释放高峰分别在6月末和7月上旬,此期正值甜菜生长繁茂期,也是需肥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选用水稻铝敏感品种'Kasalath'和耐铝品种'Koshihikari'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铝处理方式(先铝后氮和氮铝同时处理)对水稻铵态氮/硝态氮吸收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铝敏感品种,铝主要抑制铵态氮的吸收,低浓度铝甚至促进对硝态氮的吸收;对于耐铝品种,铝预处理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的影响很小,只有在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过程中存在铝,无论铝浓度高低,铝都会抑制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铝敏感品种对硝态氮的吸收速率高,而耐铝品种对铵态氮的吸收速率高,这与OsAMT1;2、OsNRT2;1和OsNRT2;2的相对表达丰度存在对应关系.因此,铝对水稻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的影响取决于水稻的耐铝能力、铝浓度和铝氮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冀谷38为材料,采用蛭石养苗法给谷子幼苗分别浇灌无氮、铵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硝态氮混合营养液,通过对谷子形态、干物质重和氮素含量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不同形态氮对谷子生长发育和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态氮促进谷子生长,提高其株高、穗长、根长、根面积、根茎叶部干物质重,但降低穗部干物质重和穗氮占比;铵态氮延缓谷子生长,抑制根系对钾离子的吸收,但有助于提高穗部干物质重、各器官氮素累积量和穗氮占比;铵态氮-硝态氮混合处理时,植株生长、穗部发育和氮素累积较为均衡。这表明铵态氮是谷子较易利用的形态氮,谷子对铵态氮的吸收高于硝态氮,硝态氮促进谷子营养器官的生长,铵态氮促进谷子氮素累积和提高穗部产量,铵态氮-硝态氮混合处理对谷子生长、穗部产量、氮素利用均有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选用水稻铝敏感品种‘Kasalath’和耐铝品种‘Koshihikari’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铝处理方式(先铝后氮和氮铝同时处理)对水稻铵态氮/硝态氮吸收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铝敏感品种,铝主要抑制铵态氮的吸收,低浓度铝甚至促进对硝态氮的吸收;对于耐铝品种,铝预处理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的影响很小,只有在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过程中存在铝,无论铝浓度高低,铝都会抑制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铝敏感品种对硝态氮的吸收速率高,而耐铝品种对铵态氮的吸收速率高,这与OsAMT1;2、OsNRT2;1和OsNRT2;2的相对表达丰度存在对应关系。因此,铝对水稻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的影响取决于水稻的耐铝能力、铝浓度和铝氮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产品特点⑴源头型硝基肥生产工艺,全封闭式环保技术,高塔造粒,品质卓越。⑵均含硝态氮和铵态氮,双氮协同,前期见效快,中期肥效稳,全程供给作物营养。⑶利用率高,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靓果提质效果明显。⑷能有效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疏松土壤,提升地力。⑸含作物生长需要的中微量元素,增强光合作用、增加作物自主修复能力。⑹水溶性好,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为解决稻田氮素低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双季稻田间试验,采用动态室法监测基肥和穗肥施用不同用量氮素后的土壤氨挥发特征及田面水氮形态含量特征.[结果]早稻基肥期土壤氨挥发损失峰值于施肥后第5d出现,第9d接近对照水平;晚稻同期及穗肥期土壤氨挥发损失峰值均于施肥后第1d出现.基肥氨挥发损失量低于穗肥,晚稻高于早稻.早、晚稻平均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12.99%和21.79%.施氮提高氨挥发损失量和累积损失量,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现不同程度地增加.氨挥发损失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相关分析表明,氨挥发损失量和磷肥施用量均与田面水铵态氮、硝态氮和溶解性总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直线正相关.[结论]施氮通过提高田面水氮含量促进稻田氨挥发损失.通过合理施肥、改变肥料特性等措施降低施肥后田面水中氮含量降低,从而减少稻田土壤氨挥发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产品特点。①源头型硝基肥生产工艺,全封闭式环保技术,高塔造粒,品质卓越。②均含硝态氮和铵态氮,双氮协同,前期见效快,中期肥效稳,全程供给作物营养。③利用率高,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靓果提质效果明显。④能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疏松土壤,提升地力。⑤含作物生长需要的中微量元素,增强光合作用、增加作物自主修复能力。⑥水溶性好,强度高,能根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形态对草莓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红颜’草莓砂培苗为材料,采用无氮、硝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铵态氮处理,通过对株高、功能叶和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生理指标的测定,探讨不同氮形态处理对植株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态氮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果实品质,成熟果色泽佳,糖酸比为14.58,多酚含量为2.77%;铵态氮延缓植株生长,但有助于叶片色素合成和果实产量提高,平均单果重可达12.64g,成熟果可滴定酸含量达1.12%,多酚含量为0.47%;硝态氮-铵态氮处理时,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较为均衡,平均株高可达32.47 cm,单果重可达11.07 g,成熟果干物质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2.12%和13.10%,糖酸比为14.22,多酚含量为2.32%。在草莓生产中,施用硝态氮有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硝态氮-铵态氮处理对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提升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氮肥形态及运筹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川北烟区进行了氮肥形态及其运筹对烤烟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铵态氮基肥与追肥比例7∶3处理烟叶产量、产值均最高。上中等烟叶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50%铵态氮+50%硝态氮100%硝态氮100%铵态氮。随铵态氮肥用量减少,烟叶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有增加趋势,而总植物碱、总氮、钾和氯含量有降低趋势。综合考虑烤烟产量、产值及品质等因素,试验区域内,烤烟优质适产最佳施肥方式是铵态氮与硝态氮各一半配合施用,基肥与追肥比例为7∶3。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硝态氮与铵态氮的质量分数动态与关系及对施肥的响应,选取秦岭北麓中龄(21 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定期取样测定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质量分数动态。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的硝态氮与铵态氮的质量分数具有相关关系,生育前期人工林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相关关系呈直线相关, R2达到09.0;随着生育期的延长,直线相关性逐渐下降。施肥对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的质量分数变化的影响基本一致,施肥量越大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的质量分数越高;磷肥的施用会增加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质量分数,随着施肥时间的延长,硝态氮与铵态氮的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其中,硝态氮的质量分数变化相对于铵态氮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糯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铵态氮和硝态氮累积及其土壤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氮可增加产量,过量施氮不仅没有增产、甚至造成减产,氮肥利用率降低,糯玉米的氮肥效应方程,Y=879.26+28.50X-1.66X2。施氮量可显著影响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和分布,但对铵态氮的影响较小。当施氮(N)量达到18kg/667m2水平时,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远高于其他施氮水平,增加了土壤硝态氮的残留,同时,因降雨或灌溉的作用而向下层土壤移动,造成硝态氮的淋失,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8.
以南方运动场常用草坪草兰引3号结缕草为材料,用不同形态氮配制的营养液(T1:100%硝态氮、T2:75%硝态氮 25%铵态氮、T3:50%硝态氮 50%铵态氮、T4:25%硝态氮 75%铵态氮、T5:100%铵态氮、T6:100%酰胺态氮)进行砂培试验,通过分析草坪盖度、草坪密度、草丛高度、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研究了不同形态氮对草坪草生长和草坪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硝态氮、铵态氮和酰胺态氮都能促进兰引3号结缕草的生长;硝态氮、铵态氮以及硝态氮 铵态氮混合处理之间,对草坪草的生长和草坪质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酰胺态氮处理的草坪草,其密度、盖度、草丛高度、草坪草地上部及地下部生物量都明显低于硝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 铵态氮混合处理;75%铵态氮 25%硝态氮可以作为兰引3号结缕草氮肥施用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9.
该文在无菌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无机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和有机氮(氨基酸态氮)对绿豆幼苗养分吸收及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铵态氮能抑制植物的生长;单一硝态氮处理,浓度增加,植株生物量降低;氨基酸态氮与铵态氮配比处理,生物量高于铵态氮单一处理;氨基酸态氮、硝态氮的比例为1∶2时,N素含量最高;硝态氮、铵态氮在125mg/L促进P素的吸收,而氨基酸态氮抑制P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正>氮肥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铵态氮的挥发损失和硝态氮肥的淋失及反硝化作用所造成的,为了减少化肥有效成分的损失,可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分配:氮肥应用在增产效果好的土壤上。根据试验结果证明,一般在地下水质好、基础产量较低的贫瘠低产型土壤上利用率较高,增产效果较显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