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历程及资源现状研究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7  
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共分4个阶段,即自发引种阶段、自觉引种第一阶段、自觉引种第二阶段和自觉引种第三阶段。迄今,引种地区已涉及22个省区市,但主要集中在亚热带东部和长江流域。据初步调查,现有该树种资源数量约7万株,多呈零星分布。美国山核桃在我国各地的适应性不尽相同,在亚热带东部、长江流域和云南等地生长、结实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中、南亚热带区域引种栽培的3个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进行系统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优良品种在云南中、南亚热带区域表现良好,丰产性、生态适应性和抗病虫危害性较强,坚果品质优良,营养成分丰富.提出薄壳山核桃在云南省该区域内的适生环境,为该区域大力发展种植抛尼(Pawnee)、卡多(Caddo)、肖尼(Shawnee)3个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美国山核桃是著名优良干果油料树种。从浙江、云南等省引进性状表现优良的6个美国山核桃品种在长江三峡库区兴山县栽培试验,观测其引种表现,并对树体生长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及丰产性抗性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产量和质量与原产地基本相同,适宜于三峡库区兴山县栽培。  相似文献   

4.
林木前期引种效果是引种栽培区划的辅助依据.对美国山核桃在我国的适生情况、栽培管理水平、生长结实表现以及坚果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并与原产地美国作了相应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树种在我国的整体适应性较好,在亚热带东部和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生长发育正常,小面积坚果产量和品质达到甚至超过了原产地的水平.但是,我国目前大面积美国山核桃产量低、结实迟,这主要是栽培管理水平较低所致.  相似文献   

5.
不同美国山核桃品种的发芽及开花习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2006年2月下旬至5月下旬的观察材料,从芽的类型及着生部位,芽的抽生状况、开花物候期、开花特性等方面,论述了种植于漾濞研究站美国山核桃丰产示范林和种源收集圃中的Jinhua、Shaoxing、Shawnee、Pawnee、Caddo 5个美国山核桃品种的发芽及开花习性.据此对美国山核桃的发芽及开花特性作了归结.  相似文献   

6.
在江淮丘陵地区首次较大规模引进薄壳山核桃的育苗过程中,为提高引种成功率和苗木生长量,在种子处理、土壤改良和苗期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技术措施,并分析不同处理因素对苗高、地径、树冠生长及成苗率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粘盘黄棕壤为主的江淮丘陵地区,可以进行薄壳山核桃引种育苗;土壤改良有利于提高苗木生长量;间隔不长的不同播种时间对苗木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同批次的大粒种子生长量比小粒种子大。  相似文献   

7.
美国山核桃在湖北省引种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笔者通过比较美国山核桃生态位宽与湖北省新生境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理化性质,得出了湖北省基本适宜美国山核桃生长且发展前景广阔的结论,同时建议湖北省引种美国山核桃首先考虑恩施、宜昌地区,其次考虑武汉、荆州地区。引种过程中需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建园,同时要充分考虑微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8.
美国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美国薄壳山核桃,属胡桃科山核桃属植物。它自然分布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商业化栽培主要在密西西比河谷冲积平原,属典型的亚热带树种。对于这一世界著名干果,我省从1974年以来我省相继在40多个试验点引种种植,现已有24个点引种成功,引种效果为全国最好。禄劝县于1999年春引种种植的美国山核桃,已经开花结果,现把我们种植美国山核桃7年的经验,作一总结介绍,供业内人士参考。1立地条件选择1.1适宜的气候带引种种植的实践证明,种植在海拔1300m以下的南亚热带气候区的美国山核桃树,树体生长好,果大、粒重、含油量高…  相似文献   

9.
薄壳山核桃,又称美国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是国外引进的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坚果壳薄易剥,核仁肥厚,富含脂肪,味香甜,为干果食用及榨油的原料之一。薄壳山核桃原产美国,于1900年引入我国,目前引种范围较广,近年来引种地区逐渐增多。2011年,江苏省东海县石湖林场栽植了50亩薄壳山核桃,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美国山核桃在云南的引种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总结了云南53a来对美国山核桃引种、选种、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苗木繁殖、丰产栽培、虫害防治的研究进展和示范推广情况。认为美国山核桃市场潜力大,在云南栽培效益高、适栽区域广、符合该省经济林树种结构调整需要,将来定会得到大力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毛赤杨在甘肃小陇山林区28年的引种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毛赤杨在小陇山林区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和较强的适应性,26年生毛赤杨平均胸径23.8 cm,树高13.5 m,已开花结实,繁殖新的苗木。实现了从种子-苗木-种子的引种过程,毛赤杨在甘肃小陇山林区引种初获成功,可在小陇山林区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12.
引入"构件"一词来表述植物体的不同组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发展为种群构件理论,极大地推动了植物种群生态学的发展(Bazzaz et al.,1978;Halle et al.,1978;Harper,1977;1980;钟章成,1992)。对木本植物而言,其地上部分枝或茎的顶端分生组织和侧生分生组织通过不断重复的、持续的活动产生新的分枝,构成了复杂的枝系构件和多样的外部形态特征。克隆种群对环境因子的反应首先表现在种群个体的构件结构上,对克隆植物构件的统计研究可涉及个体(基株)、分株和枝系3个水平(董鸣,1997),从构件间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  相似文献   

13.
水分胁迫对美国山核桃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Wangenh.)K. Koch.)又名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属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 Nutt.)[1-2].  相似文献   

14.
生长激素处理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用不同质量浓度GA3和PP333溶液分别喷施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叶面,用不同质量浓度GA3溶液涂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茎基部;同时在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旺季初期分3个时期摘心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GA3溶液能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苗高生长,但对增粗生长无影响。不同溶度GA3溶液涂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茎基部、不同质量浓度PP333溶液喷施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叶面及不同时期摘心处理都能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苗的增粗生长。GA3茎基部涂抹处理相比对照地径增粗26.90%~76.55%,PP333处理相比对照地径增加21.70%~66.04%,摘心处理地径增粗仅为3.79%~23.48%。600 mg/L的GA3溶液涂抹茎基部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发育效果最好,300 mg/L的PP333溶液喷施叶面能有效促进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增粗,比对照地径分别增粗71.12%和66.04%。  相似文献   

15.
美国山核桃叶片性状及其与苗木生长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以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采穗圃中的美国山核桃为试材,系统测定了8个品种美国山核桃的叶片基本性状及生长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叶片特征值及叶面积、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及各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种实生苗苗高与地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及各组分与叶形指数星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苗高、地径均与叶片几个基本性状呈正相关,且与叶绿素(a/b)值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不同坡位对天然筇竹无性系种群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坡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的筇竹无性系种群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坡位不同对筇竹无性系种群生长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坡位的增加,筇竹无性系分株的高度、枝下高、节长、胸径、分枝长、分枝角、叶长、叶宽、叶面积、鞭节长、鞭径、鞭芽数、活芽数、隔离者长度、隔离者节长、隔离者直径相应减少,隔离者总长度则相应增加。在水分和养分资源有效性不同的生境中,筇竹无性系表现出趋利避害的生态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该文报道了薄壳山核桃大田播种育苗和火箭盆、无纺布、塑料钵容器等育苗方式对苗木生长及根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苗方式对薄壳山核桃苗木高度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其中火箭盆容器培育的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大,为39.14 cm和0.96 cm;无纺布容器苗和大田播种苗次之;塑料钵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小。多重比较分析表明,不同育苗方式对薄壳山核桃苗木的主根长度、主根直径、1级侧根数、1级侧根平均长度、根鲜质量、根干质量、茎鲜质量、茎干质量、根茎鲜质量比和根茎干质量比等指标影响显著,火箭盆容器和无纺布容器培育的苗木侧根系发达,根系质量好;而大田播种苗和普通塑料容器苗的主根发达,侧根少,根系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9.
在对湖南省郴州市引种栽培的常山胡柚对新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发育情况及产量品质表现进行观测的基础上,总结了常山胡柚引种栽培技术,并分析了其在郴州市引种栽培的适应性。常山胡柚在郴州市生长发育情况正常,产量稳定,品质风味不变;病虫害较少,且都可控、易防治;生态、经济价值高。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完全适应郴州市的气候环境条件,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长山核桃嫁接苗的生长规律,以1年生嫁接苗为研究对象,对其嫁接成活后穗粗、砧粗、枝粗和枝长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观测,并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了其生长模型。结果表明:(1)长山核桃1年生嫁接苗的穗粗、砧粗、枝长、枝粗等性状指标均呈快速升高后逐渐放缓生长的变化曲线,4—5月为新梢萌动期,5—8月为其生长盛期,8月以后其生长速度放缓直至停滞;(2)长山核桃嫁接苗的生长模型以平方和三次方曲线为主,其中穗粗和砧粗的生长模型均以三次方曲线生长模型拟合的为更优,其拟合精确度分别达到99.29%和97.76%,枝粗和枝长的生长模型均以平方曲线生长模型拟合的为更优,其拟合精确度分别达到98.82%和92.90%;模型拟合的精度较高,表明该生长模型可运用于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