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大利 《蜜蜂杂志》2020,40(3):34-35
蜂脾关系,简单地说就是蜜蜂和巢脾的关系,如果说蜂箱是蜜蜂的房子,那么巢脾就是蜜蜂的床和厨房,是蜜蜂日常生活、繁衍育子和贮存食物的场所。蜜蜂主要在巢脾上生活,而所谓的蜂脾关系是指蜜蜂在巢脾上爬、覆的多少,也就是密集程度。养蜂生产上常用蜂脾相称、蜂略多于脾、蜂多于脾、蜂略少于脾、蜂少于脾来表述。通常所说的1框蜂是指1张巢脾上的蜂呈蜂脾相称状态。蜂脾相称就是1张标准巢脾上两面均匀而不重叠地爬满工蜂,一般3000只左右;而所说的蜂略多于脾是指1张巢脾上的蜂量比1框蜂多10%~20%;蜂多于脾,是指1张巢脾上的蜂量比1框蜂多30%左右;蜂略少于脾是指1张巢脾上的蜂量比1框蜂少10%~20%;蜂少于脾是指1张巢脾上的蜂量比1框蜂少30%左右。  相似文献   

2.
喀尼阿兰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 Pollmann)(卡尼鄂拉蜂),以下简称喀蜂。喀蜂有许多的亚种,如喀尔巴阡蜂、安纳托利亚蜂、乌克兰蜂和马其顿蜂等都被认为是喀蜂的亚种。喀蜂是世界上四大(欧洲黑蜂、意大利蜂、喀尼阿兰蜂和高加索蜂)最  相似文献   

3.
分蜂是蜂群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种族繁衍生息的需要。在外界蜜源丰富的春季,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群势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发生自然分蜂,自然分蜂的蜂团往往集结在蜂场周围的高处,蜂群回收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分蜂效率低;若分蜂后回收不及时,分蜂群还会发生迁移,造成蜂量损失。因此,规模蜂场一般通过有计划地人工分蜂来扩大种群,并采取措施控制自然分蜂。浙中地区常用的中蜂人工分蜂方法有异地分蜂、人为控制分蜂、原地分蜂和桶养中蜂分蜂,本文对人工分蜂方法和春季饲养管理要点进行总结,蜂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分蜂方法。  相似文献   

4.
花粉蜂     
花粉蜂全世界共有2万多种蜂,而蜜蜂只有6种。其余的都是花粉蜂,也叫野蜂或独居蜂。花粉蜂是蜂,是不贮蜜的蜂。它们非常温驯,极少刺人,以小群聚居。它们采起花粉来象发疯似的,是果树和牧草的重要传粉蜂。花粉蜂不是黄蜂,也不是胡蜂。它们是地蜂、隧蜂、熊蜂、角额...  相似文献   

5.
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坤密尔提公社杨增辉问:我们内蒙这个地方大部分是意大利和东北黑蜂,希望多介绍一些“意蜂”和“黑蜂”的知识。答:养蜂书刊上介绍的管理知识除写明中蜂外,其余文章都是指西方蜂种而言。其中包括意蜂、喀蜂、东北黑蜂、高加索蜂等。这些蜂种在饲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20,(1):32-33
<正>本地雄蜂的复杂性和随机性西方蜜蜂引进我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都存在着品种混杂现象,这种混杂现象是随着引种换种和转地放蜂而形成的,是长期以来人们控制不了的趋势。就我国现在蜂种血统结构来看,有意大利蜂(本意、美意、原意、澳意等)、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东北黑蜂、新疆黑蜂、高加索蜂、安纳托利亚蜂、塞浦路斯蜂、乌克兰蜂;还有黑环系、白山5号、松丹双交种等。总体来看,除了极少数偏僻地区和蜂种保护区之外,蜂种血统混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生产中利  相似文献   

7.
盗蜂犹如人类社会中的强盗分子 ,有蜂群的地方或多或少都会潜在盗蜂。有些养蜂人认为盗蜂主要是由蜂种决定的 ,我们认为并非如此 ,养蜂人的管理才是决定因素。诚然 ,采集力不强的蜂种不容易起盗 ,但我们养蜂人需要饲养高产出的、采集力强的蜂种 ,只要我们掌握采集力强蜂种的生活习性 ,在无蜜源或零星蜜源期注意加强防范 ,盗蜂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以成功饲养采集力强的蜂种来获得高产稳产。引起盗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及时防治是关键 :1.部分盗蜂是取浆移虫时引起的 :有很多养蜂员在移虫时舍不得把盗蜂捏死 ,任其一只只落在移虫脾上盗蜜 ,蜂…  相似文献   

8.
平湖意蜂地方品系(种)的形成历史及技术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湖意蜂又称平湖王浆高产意蜂或平湖蜂种,俗称平湖"浆蜂",是意大利蜂经平湖养蜂者长期群众性大规模定地饲养、定向选择和种群集团繁育,形成的具有平湖地方特征的王浆高产型意蜂.该蜂不但对大面积油菜花蜜源采集力强,而且能充分利用零星蜜粉源,可持久表现出极好的产浆性能,是我国蜂业推广应用的著名地方蜜蜂遗传资源[1,2,3].  相似文献   

9.
王继法 《蜜蜂杂志》2014,34(11):41-42
<正>蜂疗在国际上已经引起医学研究者和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蜂疗主要是把源自天然的蜂产品用于人类营养和医疗保健事业中。蜂疗是蜂产业与医疗产业的交叉学科,具有疗效显著、适应症广、经济适用等特点。当代蜂疗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1979年后,先后成立了中国养蜂学会蜂疗保健专委会、中国中医蜂疗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蜂疗专委会。山东的蜂疗从业人员起步早,起点高,在全国影响较大。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在医院工作的杨汝伟、闫宪森大  相似文献   

10.
江名甫  江勇 《蜜蜂杂志》2003,(11):10-10
蜂群越冬是养蜂周年过程中一大难关。在我地 ,越冬蜂死亡率往往在 30 %~5 0 % ,有的蜂群甚至“全军覆没”。这些非正常死亡的状况及原因 ,一般是冻死、饿死、病死、受害致死等。下面谈谈笔者的一点观察和浅见。1 冻死a.箱内受冻致死的蜜蜂 ,一种是散挂在箱壁或蜂团以外脾面上 ,在暖包装群中死蜂数量多 ,这可能是蜂团散团的次数多、时间长 ,离团的蜜蜂回不到蜂团上 ;弱群比强群死蜂数量多。二是蜂团外“剥皮”死亡 ,常见的是外侧脾外面的一撮蜂及弱群 (4脾蜂以下 )。强群或蜂团间蜂路小于 1cm的群则多能存活。脾间“剥皮”死亡多见于弱群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