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瓜菜》2019,(8):134-138
西瓜子房产生大量胚珠,但只有部分发育为成熟种子,其余均在发育途中败育,因此用显微技术对西瓜种子败育进行了胚胎学观察。结果表明,开花当天,部分胚珠缺少胚囊,成为无胚囊胚珠,这些胚珠没有花粉管进入;部分含胚囊的胚珠也未有花粉管进入,花后1~2 d仍未有花粉管进入。授粉后10 d,部分种子无胚,部分含有球形胚,部分含有心形胚,部分含鱼雷形胚。果实成熟时,仍然有部分种子不含胚,部分含球形胚,部分含心形胚,部分含鱼雷胚,约半数含有成熟胚。显然,西瓜种子败育有3种方式(:1)胚珠不产生成熟胚囊(;2)不能实现受精作用(;3)胚在发育中途停止发育。  相似文献   

2.
以长春密刺黄瓜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黄瓜胚胎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解剖学观察表明:黄瓜从雌花显蕾到种子发育成熟需经历60d左右,其间雌配子体发育经历18~20d形成成熟蓼型胚囊,开花前10d进入单核胚囊期,开花前7d左右出现二核胚囊,开花前3d出现四核胚囊,开花前1~2d形成八核成熟胚囊。受精过程在授粉后第2~3天完成。胚胎的发育经历3个阶段,授粉后2~11d为原胚期,11~25d为胚器官剧烈分化期,25~40d为胚器官的进一步充实分化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胚乳被吸收,最终形成无胚乳种子。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早红宝石’从萌动期至谢花期的花芽发育特征及胚珠多糖定位,进一步探讨高温造成甜樱桃胚囊败育原因。结果表明,在同一物候期,露地、温室、破眠剂处理的花芽发育特征及胚珠淀粉粒定位一致;在同一物候期,温室‘早红宝石’胚珠淀粉粒数量多于露地和破眠剂处理的,分布区域也大于后两者;破眠剂处理的花后2 d胚珠淀粉粒数量多于对照,分布区域也增加。分析认为,温度是决定甜樱桃花芽发育进程、胚珠多糖数量及分布的重要因素。高温加速花芽发育,却抑制胚珠多糖水解,难以满足胚珠、胚囊快速发育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最终胚囊败育。破眠剂可提早花芽发育进程,有效提高胚囊发育质量,其生物学效应类似于某种高温逆境逃避机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石蜡切片、压片等方法观察研究同源四倍体西瓜授粉、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发现:(1)同源四倍体西瓜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畸形现象,生长速度缓慢,授粉后12小时到达花柱基部,比对照二倍体西瓜慢3小时;(2)四倍体西瓜的正常发育成熟胚囊为标准8核胚囊,自交受精过程正常,但有花粉管进入的胚囊数少,仅35.0%(对照为97.5%):(3)四倍体西瓜自交部分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球形胚阶段败育,只有少部分能发育到成熟,形成有活力的种胚。以上三方面是造成同源四倍体西瓜低稔性的主要胚胎学原因。  相似文献   

5.
鹤顶兰胚珠发育过程及受精前后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 (Aiton) Bl.]授粉10 d出现指状突起,20 d形成胚珠原基,24 d大孢子母细胞发生,30 d功能大孢子形成,41 d发育为成熟的八核胚囊,而后完成双受精发育成早期球形胚。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研究鹤顶兰从指状突起出现到早期球形胚形成的全过程中酯酶(Est)、酸性磷酸酶(Acp)的变化发现:这一过程中酯酶(Est)表达有7个同工酶位点,酸性磷酸酶(Acp)有5个同工酶位点,两者均在八核胚囊时期变化最显著。Est-7和Acp-4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都有表达;在八核胚囊时期特异表达的位点有Est-4和Acp-3;而Acp-2只在这一时期不表达。Est-1在八核胚囊时期和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I中期表达。授粉后Est和Acp的酶位点变化说明与胚珠发育相关的一系列基因表达有时序性,位点Est-4、Acp-2和Acp-3是否直接参与了八核胚囊发育的控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同源四倍体西瓜的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石蜡切片、压片等方法观察研究同源四倍体西瓜授粉、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发现:(1)同源四倍体西瓜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畸形现象,生长速度缓慢,授粉后12小时到达花柱基部,比对照二倍体西瓜慢3小时;(2)四倍体西瓜的正常发育成熟胚囊为标准8核胚囊,自交受精过程正常,但有花粉管进入的胚囊数少,仅35.0%(对照为97.5%);(3)四倍体西瓜自交部分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球形胚阶段败育,只有少  相似文献   

7.
采用4个遗传背景高度一致而种子数量明显差异的甜橙品种为材料,从花后25d到花后185d,分阶段对胚珠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观测分析,以寻找柑桔种子发育和数量形成的关键期。结果显示,在花后25d和35d时,同一品种单果间胚珠数量无明显差异,但品种间胚珠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在花后35d时,单果内胚珠可区分为明显发育胚珠(ODO)和滞后发育胚珠(DLO),并且ODO数量在品种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后续观察中,各品种ODO数量有小幅波动,但平均数与成熟果实中的最终种子数基本一致,表明种子数量在花后35d胚珠明显分化时已确定。品种间的ODO总体发育趋势和最后大小基本一致。DLO发育启动时间晚、发育时间更短,其最终大小仅约成熟种子的1/10~1/6。  相似文献   

8.
槜李雌蕊形态及早期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槜李雌蕊形态和早期胚胎发生发育进行了研究,以期从生殖生物学角度探讨影响槜李低产的原因。结果表明,槜李花柱实心,子房1室,横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雌蕊胚囊在盛花时仍处在2~4核期。观察的材料中,绝大部分胚囊在盛花后3d发育为成熟胚囊,胚囊蓼型。合子约休眠2~3d后开始分裂。胚乳在盛花7d后出现,八分体原胚出现在第12天。胚胎发生发育过程中有珠心珠被退化、成熟胚囊结构异常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的贮藏花粉时间与受精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花粉低温冷藏技术与常规石蜡制片技术研究了大花君子兰的贮藏花粉寿命以及受精过程,为其杂交育种提供基础资料。结果如下:新鲜花粉结籽率为35%;-21℃贮藏70 d的花粉结籽率为22%;贮藏140 d的花粉结籽率为4%;贮藏180 d的花粉结籽率为0。两个精细胞具有二型性。成熟胚囊里次生核位于反足细胞端。胚珠发育不同步,胚珠没有受精与胚珠败育成为结籽率低的内部原因。君子兰受精过程经历时间为:人工异花授粉2 h左右花粉萌发;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26 h左右;花粉管在子房腔内生长12 h左右;授粉后42~50 h雌雄性细胞融合;授粉后44~46 h初生胚乳核分裂;授粉后的第6~7 d,合子进行分裂,合子休眠期为4~5 d。  相似文献   

10.
胚珠发育与荔枝花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晓东  吴定尧 《园艺学报》1999,26(6):397-399
通过荔枝胚珠发育观察发现,胚珠发育特点同花蕾外部开矿及不同花类型密切相关,提出了荔 枝不同类型花歧化发育的假设模式:胚珠在孢子母细胞时败育,严重萎缩,导致雄花的形成;若胚珠在功能大孢子出现前后败育,则在胚珠形成椭圆的、内含皱折的空腔,决定雄能花的形成;若胚珠能通过2核胚囊期,则建成雌蕊结构完整的雌能花。  相似文献   

11.
红宝石无核胚珠败育的直观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宝石无核和谢花红为试材,系统研究花后不同时期胚珠败育数量、形态特征及不同时期胚珠的体积和重量变化.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胚珠发育前期都会因授粉受精不良引起部分胚珠发育不良,产生畸形胚珠,所不同的是红宝石无核花后34 d时畸形胚珠率急剧上升至81.48%,随后在较短时间内胚珠全部畸形,且这些畸形胚珠与前期授粉受精不良引起的胚珠畸形在外观形态上存在差异.与对照相比,红宝石无核的胚珠体积和重量也是在花后34 d达到顶峰,随后呈下降趋势,而谢花红胚珠体积及重量在46 d达到高峰,随后基本稳定.因此,花后34 d是研究和利用红宝石无核非常重要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对椪柑的雌配子体发育及授粉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雌配子体子房上位,通常9—10室,每室多个胚珠,中轴胎座;胚珠倒生,珠心厚,双珠被,大孢子四分体纵向排列在珠心组织中,合点端的大孢子具有功能;胚囊发育属蓼型。湿型柱头,开放型花柱。授粉后1d,花粉管长入柱头,3d抵达花柱中部,5d抵达花柱基部,7d进入于房腔或胚囊。  相似文献   

13.
油茶异常落花落果现象的生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年正常开花结果和异常落花落果的油茶样株为试材,采用碘-碘化钾溶液测定其花粉活力,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花粉管生长情况,石蜡切片观察胚囊和雌配子体的发育,同时通过自然授粉和异花授粉试验观察各样株的坐果率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正常开花结果的油茶树花粉活力、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比例都明显比异常落花落果的油茶树高。方差分析表明,油茶坐果率与不同开花结果性状的样株显著相关,与授粉方式不相关。异常落花落果样株与正常开花结果样株相比,雌配子体发育更易出现异常和退化,致使胚珠畸形,导致花后落花落果严重,坐果率极低。  相似文献   

14.
柿胚胎发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钟云  刘勇  蒋侬辉  刘善军 《园艺学报》2004,31(3):353-356
 以甜柿品种‘卡迟莎’和涩柿品种‘高安方柿’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胚胎发生发 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柿胚珠倒生,双珠被,薄珠心,单孢原细胞;大孢子四分体为直线型,仅合点端的一个具功能作用;蓼型胚囊,两个助细胞具角状丝状器,两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3个反足细胞呈“品”字形排列;胚胎发育属于茄型,合子约休眠两周后开始分裂;胚乳为核型,花后3 d开始分裂,在球形胚早期开始形成细胞壁,在子叶形胚期胚乳组织基本形成。在胚胎发生发育的过程中有胚乳退化,合子不分裂等败育现象。  相似文献   

15.
黄岩  邢世岩  付兆军  李真 《园艺学报》2013,40(2):205-209
 通过树脂半薄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叶籽银杏(Ginkgo biloba L. var. epiphylla)叶生胚珠和 正常胚珠授粉期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发现:授粉前,正常胚珠各组织已分化完全,珠被迅 速生长,在珠心顶端逐渐靠拢;而叶生胚珠此时没有珠托和珠心分化,仅有脊状的突起,主要靠突起内 的维管束供给营养,随着突起不断发育,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授粉期,正常胚珠有珠心组织 分泌的授粉滴和珠心发生程序性死亡形成的贮粉室;而叶生胚珠未发现授粉滴的存在,已有珠心和珠被 的分化,珠孔呈喙状,珠孔道伸长,但在珠孔道的下方没有发生细胞的退化,因此不能形成贮粉室。授 粉后,叶生胚珠和正常胚珠进入雌配子体游离核阶段。与正常胚珠相比,叶生胚珠外观形态体积明显偏 小,呈不对称发育。对叶籽银杏败育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周润生 《落叶果树》2006,38(4):55-58
1促进果实发育 果实从小到大要经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和细胞膨大体积两个阶段,只有细胞数量多、每个细胞都膨胀到足够大,果实个头才大。因此,促进果实发育的着重点一是促使细胞分裂,使其有尽量多的细胞;二是使更多的营养物质流人果实,把已有的细胞个个充满,使其体积尽量增大。在果实发育过程中,从开花前后至花后25~30天,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阶段,此期要求有足够的贮藏营养,要创造良好的授粉条件并通过疏花疏果合理负载,集中营养供给果实发育,  相似文献   

17.
由实验结果得知,日本梨不同花令其自交不亲和反应不同。蕾期授粉(开花前3—6天)对克服自交不亲和性是有效的,但从三年的试验结果看,其多数有效时期是变动的。在花芽发育末期授粉座果率减少,在花芽发育末期前和开花后授粉则不能座果。虽然蕾期自花授粉其充分成熟的种子百分率比杂交的低,但通过蕾期自花授粉获得的果实,其形成的多数种子发育成熟,它们的发芽率是一致的,从花前四天到花后四天的花期进行一致的授粉管理,可充分座果。  相似文献   

18.
西瓜生殖细胞原位转化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瓜有性生殖过程,将常规提纯的质粒DNA稀释后,涂抹在授粉后的柱头上,使其随花粉管伸入胚珠过程中形成的通道进入到生殖细胞,形成的合子胚在适宜的发育条件下,在植株原位发育成熟,从而得到转化种子。  相似文献   

19.
陈立丰 《果农之友》2001,1(3):51-51
金太阳杏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1993年从欧洲引进,引种编号N93-8,峄城区左庄乡园艺场1998年春从省果树所引进定植到大田,在鲁南地区表现如下:一、物候期金太阳杏在枣庄地区3月上旬萌动,盛花期3月18日,花期持续6~7天,果实5月中旬开始着色,5月24日成熟,果实发育期60天,成熟时金黄色,比凯特杏早20天,比玛瑙杏早27天,11月18日叶片背面开始发红,11月下旬落叶,年营养生长期230天左右,比试管杏系列长10天。二、抗虫性首次发现金太阳杏有抗虫性,2000年6月23日在久旱无雨的情况下,突…  相似文献   

20.
早熟无核葡萄杨格尔的胚珠可正常受精。绝大多数受精旺在花后27~33天开始败育,仅个别胚可继续发育至大球形胚甚至心形胚。当胚发育最为充分而又尚未败育时取胚珠进行培养,存活胚的比例较高。胚珠培养的培养基内附加低浓度秋水仙碱对无核葡萄胚珠内胚的离体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胚珠培养萌发成苗的技术尚需要进一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