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北京地区8个紫花苜蓿品种产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试验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年降水量在550~660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6.4mm,北京地区热量条件好,年平均气温在11~12℃,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为-4.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5.8℃.日照射时数为2084~2873h,大部分地区在2600h左右.最低气温大于2℃的无霜期在200d左右.  相似文献   

2.
蓬莱葡萄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掌握葡萄生育期蓬莱的气象条件和规律。[方法]对蓬莱葡萄全生育期的温度、降水、日照、热量等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蓬莱4月中、下旬、5月下旬和6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1.5、13.9、19.1和20.6℃,6月初到9月中旬白天大部分时间的温度在25℃以上,8月上旬至10月上旬的平均气温为17.4—25.4℃。蓬莱冬季的平均气温为-0.4℃。蓬莱的年平均降水量为618.6nm。4月中旬到10月上旬的降水量为515.4mm,占全年降水量的83.3%;4月中旬至6上旬的降水量为89.4mm,占整个葡萄生长期降水量的17.3%;6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降水量为300.9m,占整个葡萄生长期降水量的58.4%。蓬莱葡萄生长期的日照时数为1598.6h。[结论]整体上,蓬莱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海安县地处江苏省沿江、沿海结合地区,年日照平均值2144.4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2天.年平均降水量1033.84mm,其中4、5月份平均降水量153.55mm,占总降水量的15%。地势平坦,地面真高2.0~2.5m,地下水位高1.37m.土质较沙,有机质含量0.9~12%,全氮0.06~0.12%。速效磷4~8mg/k,速效钾10~60mg/kg。2002~2003年实施国家双低油菜基地项目。  相似文献   

4.
辽西半干旱地区农业需水满足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林  梁群  宗英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988-16990
[目的]对自然降水农业需水满足度分析,给农业结构调整、趋利避害夺丰收提供气候依据。[方法]应用积分湿度指标和气候倾向率研究农作物需水满足度及其趋势变化。[结果]辽西各地衣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呈下降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一8.660~-18.560mm/10a,近50年趋势减少降水量43~93mm。自然降水农业需水满足度平均为72%-88%,满足度在80%以上的占30%~60%,缺水概率为68%~90%。朝阳、凌源、北票、降水满足程度最低,南部的建昌、北部的建平相对较高。总体农业需水满足度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490~-3.863%/10a,50年趋势下降12%~19%。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农作物需水满足度的降低,辽西地区有向干旱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1 生态条件。海安县地处江苏省沿江、沿海结合地区,年平均日照值2144.4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2天,年平均降水量1033.84mm,其中4、5月份平均降水量153.55mm,占总降水量的15%。我县地势平坦,地面真高2.0~2.5m,地下水位高1.37m,土质较沙,有机质含量0.9~1.2%,全氮0.06~0.12%,速效磷4-8mg/k,速效钾10-60mg/kg。2003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优质弱筋小麦示范县。  相似文献   

6.
吴忠市引黄灌区菜用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山川兼具,辖一市二县二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开发区、利通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260.7mm,年蒸发量2018mm,平均气温9.4℃。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雨雪稀少,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2955h,无霜期163d,是全国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揭示黄土高原中心地带甘肃省陇东地区植被完全毁坏(或严重破坏)的代表区域庆城县和华池县的生态气候效应。[方法]利用庆城和华池县气象站观测资料与作为原生态气候本底标准的子午岭林区太白镇气象站同步观测气候资料,通过比较分析月平均气象要素差值的年变化曲线和资料序列的方差F统计检验。[结果]庆城县各月与华池站1、3~12月的平均气温明显高于子午岭林区;5~7、9~10月降水量、降水日数和空气湿度明显少(小)于林地;盛夏6~8月平均蒸发量明显大于林地。[结论]植被完全毁坏或严重破坏的黄土高原中部陇东地区具有明显的干暖化和水分利用率降低的生态气候效应特征。  相似文献   

8.
河西地区近58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翔宇  周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559-5561,5607
[目的]分析河西地区近58年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依据河西地区1951~2008年月降水资料,运用滑动平均、小波分析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河西地区近58年来降水的变化规律。[结果]河西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0.4 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59.08%,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2.57%。河西地区降水年代际变化不剧烈,各年代平均降水量为120.8~139.0mm。河西地区1951~2008年降水系列存在5、10、21和32年左右的周期。未来,河西地区年、春、夏及冬季降水将呈小幅增加趋势,其中,疏勒河流域年降水增幅较大(5.231~0.062 mm/10a);黑河流域南部和东南部比西北部增幅相对较大;石羊河流域年降水增幅最小,为3.280~0.098 mm/10a。[结论]该研究可为当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晚熟哈密瓜对气候因子的敏感度,揭示气候条件的影响方式和影响量.[方法]利用新疆北部阿勒泰1998 ~2013年晚熟哈密瓜引种至大面积种植的调查资料,结合同期气候资料,采用相关系数t检验法,分析计算了64个气候因子,并应用t检验原理,逆向分析气候条件敏感度方法,研究了气候条件的影响方式和影响量.[结果]应用t检验方法筛选出4级(α=0.01、0.05、0.10、0.20)气候因子;对哈密瓜年景影响显著的关键因子有5个,分别是7月平均气温、6月上旬降水量、6月上旬>1.0 mm降水日数、6月上旬~8月上旬降水量、7月下旬降水量,其敏感度分别为0.6℃、6.7 mm、1.1d、20.0 mm、5.4 mm.[结论]生长期的降水量和大降水日数是影响哈密瓜年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精细化气候预测产品的制作方法及效果检验。[方法]以国家地面观测标准资料和采用距离权重插值法获得的二级资料库为依据,建立气候预报模型,集合多种预报方法和人工订正,做出定时、定点、定量的气象要素精细化气候预报,并参照气象部门制定的相关评分标准,对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目前,广州市精细化气候预测系统常用于制作该市lO个站点的6个气象要素(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雨量、平均气压、日照)的逐日、候、旬、月、季、年的气候预测。对近5年(2006—2010年)广州市10个站点的气象要素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预报检验平均得分为:月雨量75.o分,月平均气温94.5分,月最高气温98.6分,月最低气温88.9分;句雨量77.1分,旬平均气温90.6分,旬最高气温90.1分,旬最低气温82.8分,均达到广东省气象台的目标管理要求。[结论]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农业气候灾害预报以及大型水库、新机场、核电站等定点预报。  相似文献   

11.
阜新烟区主要气候因子与烤烟化学品质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2008~2011年阜新烟区烤烟季降雨量、日照时数、月均温和烤烟化学品质的关系分析,表明阜新烟区各气候因子变异系数的大小依次为:大田降雨量>大田期总日照时数>大田期均温,其中大田降雨量变异系数最高,是该烟区较不稳定的气候因子。7月份的降雨量与中部叶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56),与上部叶和中部叶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0.974和-0.953),与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65)。烤后中部叶烟碱含量随着日照总时数的增加而减少,受生育期各月份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小。8月份均温与烟叶总糖含量和糖碱比呈显著正相关(r=0.977和r=0.974)。  相似文献   

12.
三明市近20年春季气象资源分析及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三明地区11个县市1992~2011年的3~6月份平均温度、平均降雨和平均日照资源,并研究了春季气象条件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百色烟区土壤含氯状况及烟叶氯素特征,为指导该烟区土壤平衡施肥及优质特色烟叶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PS定位技术,在烤烟尚未施用底肥和移栽前采集耕层20cm土样,按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土壤氮素含量特征。同时选取对应植烟地块烟叶C3F烤后样本,采用莫尔法测定其氯素含量,并对氯素营养丰缺状况进行评价。【结果】百色植烟土壤含氯量较低,平均为19.80mg/kg,且集中分布在10~30mg/kg范围;不同土壤类型氯含量依次为红壤〉黄壤〉水稻土〉石灰土,且有75%以上的土壤样本氯含量分布在10~30mg/kg范围。百色烟区烟叶含氯量平均为0.10%左右,且变异程度在30%以上;各植烟县烟叶含氯量大多处于低-缺范围,其中隆林、田林、西林、乐业4县缺乏程度高达90%以上。【结论】百色烟区土壤和烟叶含氯量均较低,不利于发展优质烤烟生产,建议加强含氯肥料施用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研究,以改善烟叶质量,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平顶山烟区不同移栽期条件下的气候状况,通过定量估算气候适生性指数(CFI),合理评价了烤烟种植的气候适生性,并对该烟区不同移栽期的气候条件与国外优质烟区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1)移栽期在4月30日之后的大田期温度符合优质烟叶对气温的要求。7个移栽期处理≥10℃·d的活动积温和大田期日照时数均能满足优质烟叶生长需要。不同移栽期处理伸根期和旺长期降雨量符合优质烤烟对水分的需求,成熟期降雨量偏多。(2)随着移栽期的推迟,气候适生性指数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5月5日的适生性指数最高。(3)平顶山烟区与美国、巴西和津巴布韦的相似距离最小的移栽期分别为:5月5日、5月15日和5月10日。  相似文献   

15.
娄雪冬  康冰  胡理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09-7613,7648
[目的]研究秦岭西部地区近41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方法]根据秦岭西部17个气象站1967~2007年间观测数据,分析了秦岭西部近41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过去41年间,秦岭西部的平均气温增幅为0.30℃/10a(P0.000 1);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冬季增温速率最大(0.42℃/10a)。年平均月极端最高气温上升趋势显著(0.31℃/10a,P0.05),冬季平均月极端最高气温上升最快(0.54℃/10a,P0.05);年平均月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显著(0.36℃/10a,P0.05),夏季平均月极端最低气温上升最快(0.45℃/10a,P0.005)。41年间平均年降水量为802 mm,变化趋势不显著,但春季降水量显著下降(-13.68 mm/10a,P0.05);年日照时数和年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平均年日照时数为1 864 h;年蒸发量呈增加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从地域差异上看,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相对湿度都呈现由南部向北部地区递减的趋势,年日照时数和年蒸发量则呈现由南部向北部地区递增的趋势。[结论]该研究可为秦岭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程晓辉  刘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22-423,428
[目的]分析近40年来邢台地区日照时数变化趋势。[方法]选取邢台、沙河、内丘1971~2010年的逐年及季总日照时数资料,采用折线图、趋势图以及气候变率分析年、季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1971~2010年邢台、沙河、内丘的年日照时数均呈现出系统减少的趋势,3站平均以77.7 h/10 a的速率减少,以邢台减少最为显著,内丘次之;3站的春、夏、秋、冬季的总日照时数均呈现出系统减少的趋势,以邢台减少最为显著,3站平均分别以10.7、18.7、21.6、26.6 h/10 a的速率迅速减少;无论年还是四季总日照时数均以邢台最为显著,体现出城市的浑浊岛效应特征;就3站的40年平均而言,冬、春、夏、秋季的季总日照时数为485.5、691.4、631.7、551.1 h,说明春季的日照最为充足,其次为夏季,冬季的气层稳定,日照时数最少。影响日照时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城镇化发展及污染物排放的加剧。[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云南保山烟区气象因子与烤烟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描述统计、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保山烟区主要气象因子与烤烟化学成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保山烟区气候条件适宜,气候特点有利于优质烤烟的种植;②光、温和水气象因子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气温>降雨量>日照;气象因子对蛋白质、钾氯比、还原糖和总氮影响较大,其中7月的气象因子对化学成分含量影响最大;③烟叶蛋白质与5~7月气温、9月日照时数和7~8月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还原糖与5月降雨量和5~9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7月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氮与5月气温、9月日照时数和7~8月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钾氯比与8~9月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7月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气温、降雨量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分别为:还原糖>总氮>蛋白质、总氮>还原糖>蛋白质。  相似文献   

18.
谭祥  吉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08-410
[目的]分析近57年本溪山区日照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本溪市草河口气象站1954~2010年逐月日照时数以及与相关的总云量、水汽压和≥0.1 mm降水日数等气候资料,运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57年本溪山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日照减少的可能气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近57年来,本溪山区除冬季日照时数呈不显著增长趋势外,其他年、季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在1971年发生突变。总云量、水汽压和≥0.1 mm降水日数对日照时数影响比较明显,但日照时数并不是简单随着云量和≥0.1 mm降水日数的减少而增加,说明影响日照时数变化影响因素比较复杂。[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山区光能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广西猪流感病毒H1N2亚型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猪群中猪流感(SI)的流行情况,为科学防控广西SI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猪流感病毒(SIV)HIN2亚型毒株为抗原,采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3月在广西12个市采集的997份猪血清进行SIV的血清学调查。【结果】2009年的H1N2亚型抗体阳性率为33.4%,比2010年和2011年1-3月的高;广西各市的H1N2亚型抗体阳性率为0—83.1%,其中河池和百色两市的H1N2亚型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3.1%和51.1%,崇左市为零,其他市的H1N2亚型抗体阳性为4.0%~32.1%。【结论】广西地区猪群在2009~2011年均受到猪源H1N2亚型不同程度的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左权核桃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左权县1961~2010年气温、降水量、日照气象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左权核桃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近50年左权县气温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冬季增暖尤其明显;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秋季减少最为显著;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各气象因子发生变化最显著时段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气候变暖,左权核桃种植适宜区域范围扩大,且引发核桃萌芽至开花物候期提前,遭遇低温冻害的几率和强度增加;降水量减少,大大增加了核桃遭受春旱、夏旱的可能性,对核桃正常生长和产量的稳定不利;日照时数减少,光照强度下降,影响核桃的品质和产量。[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最大程度地减轻气候条件对左权核桃生长发育不利的影响提供决策和服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