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近年来棉子壳价格上涨,平菇价格下滑,栽培户几乎无利可图。特别是一些柄长,叶小、兜大菇形不好菇更是难以销售获利。为此本人进行墙式开袋两端直接出菇、袋两端套颈圈出菇,袋不开口打孔出菇似黑木耳,三种出菇方式比较。 结果表明:两端开口出菇,比较方便,出菇时头潮菇产量较高,但料内失水较多,头潮菇后料较干燥,以后出菇较小、总产量不高,菇兜较大;保留颈圈出菇,菇形较好,产量较开袋口稍好,但操作麻烦;采用不打开袋口,而是用直径1.scm的锥子在袋头各扎2一4个孔出菇,此法方便菇形好,产量也较高。袋栽平菇打孔出菇好@陈君!河南光山朝阳寺新区42号  相似文献   

2.
晁金生 《食用菌》2008,30(4):41-42
通过对6种冬季室内出菇方式进行培养料测温、春节前、后出菇产量及收入和盈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以菌棒用栽培料地栽出菇方式效果较好,菌棒间距为4cm出菇方式盈利最高,为直接垒墙出菇方式盈利的2倍以上,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近3年引种试验示范,总结提出大球盖菇发育起点温度为8℃,按日均气温·料温,评估出从堆料播种到出报信菇的有效积温为1 000℃。依据有效积温管理公式W=∑(T-t)×d倒推安排与当地适温雨季吻合的出菇期,因地制宜科学安排播种期;介绍根据气温选择生料栽培或发酵料的栽培模式。建议秸秆种菇后菇渣还田,以利于促进土壤物质有机转化。  相似文献   

4.
翟广华  乔立平 《蔬菜》2009,(9):21-21
1.双面出菇 在床架上先铺20目的塑料筛网,然后铺料接种,使床底和料面同时出菇,缩短了生产周期,能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副产物栽培大球盖菇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利用农作物副产物作为主要培养料,探索适合大球盖菇最佳生长栽培料。对比分析不同栽培基质,大球盖菇产量和经济效益,筛选出适合大球盖菇生长最佳配方2(谷壳为主料),生物转化率达到64.2%。该配方大球盖菇出菇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6.
姜泽之 《食用菌》1992,14(3):23-24
绝大多数食用菌都是腐生菌,因此长期来人们都是用固体栽培料种菇.如果能够开拓以液体栽培料种菇,则必将大大地增加菇类产量,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菇类食品.笔者根据菇类具有嗜湿性的生物学特点,开展了液体栽培料种菇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产量、质量和固体栽培料基本相同.而且具有菌丝粗壮、生长速度快、出菇时间早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代料香菇栽培技术的推广普及,从传统秋菇栽培模式发展到夏菇、高棚架花菇等多种栽培模式。但是栽培工艺需搭建菇架及菌筒人工注、浸水。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林木资源消耗,提高代料香菇竞争力,我们经多年的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经济适用的代料香菇覆土地栽生产模式。夏菇覆土地栽大大简化了栽培操作程序,省去搭建菇架及菌筒浸(注)水工本,提高了香菇的品质。其菇形圆正,肉质肥厚结实,菇柄短小挺直,保鲜菇合格率高,商品经济性状好,菇质鲜美脆嫩,市场竞争力强,出菇期长,产量高而稳,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菇农的欢迎。现将其…  相似文献   

8.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栽培工程团队在草菇工厂化三次料技术上取得突破。经过连续3年多的努力,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克服了草菇三次料原基形成难、出菇不整齐、产量低等技术难点,实现了草菇三次料的正常出菇,试验产量达4.3 kg/m2。将目前常用模式的草菇菇房栽培周期(从进料播种到出料)由原来的20~25天减少至12~14天,每个菇房每年最多可以完成30个栽培周期,效率提高66%。  相似文献   

9.
介绍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从栽培场地的选择、整地做畦、原料发酵、铺料播种、发菌期及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一套简单易行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代料香菇菌棒暴发性出菇多发生在出菇的第一潮,指在生产管理中对菌棒采取催菇措施后,菌棒密集出菇,每个菌棒出菇50个以上,甚至超过100个,栽培者往往来不及采收处理,俗称"暴菇",暴菇会使菇农经济效益严重下降,打击菇农的种植积极性,造成种菇富民的社会效应日益下降.暴发性出菇一直是困扰香菇生产者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暴发性出菇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种防控手段,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芯、醋糟为栽培料,对新引进的12个平菇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以玉米芯、醋糟为栽培料的平菇春栽优良品种。结果表明:"黑平8号""早秋508""科佳1号""早秋615"等4个品种发菌快,菌丝强壮,菇形菇色美,韧性好,产量高,适宜在晋南地区春季出菇,可作为当地春季主栽品种。"小白平"菇色纯白,产量高,宜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黎明 《食用菌》2002,24(5):29-30
我县近年才开始栽培杏鲍菇,发菌期都相当好,出菇时由于对其出菇特性不甚了解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现总结介绍如下:1 几项改进措施1.1 现原基后再割袋口 我县菇农由于受一些“专家”的错误指导,采取先割袋口现蕾,且棚内湿度不让增大,结果导致料面干缩无法形成原基。笔者将其改为待袋内现原基后再割袋口出菇,并预先将棚内湿度提高至85%~90%。1.2 出菇时加强棚内通风 2000年出菇时,由于棚内通风不良导致料面菌丝受二氧化碳刺激形成密集的菇蕾,再加之幼菇竞争生长性差,使菇蕾都长成了刺猬菇,空耗了袋内营  相似文献   

13.
全面叙述滑菇代料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场所和栽培季节的选择,栽培的原料与6种配方,栽培袋的制作方法,接种的技术,发菌期和出菇的管理,两种出菇方法,采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采用菊花杆为主料种植白参菌的可行性,设置了3个配方和1个对照进行栽培试验,并采取两头开口和脱袋周身出菇2种出菇方式,结果表明配方1采取脱袋出菇方式的白参菌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最高,生物学效率高达41%,仅次于CK的42%,与其余各配方相比,配方1为较好的白参菌栽培料配方。  相似文献   

15.
滑菇代料高产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叙述滑菇代料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场所和栽培季节的选择,栽培的原料与6种配方,栽培袋的制作方法,接种的技术,发菌期和出菇的管理,两种出菇方法,采收。  相似文献   

16.
春季栽培的平菇、凤尾菇,多属中低温型,出菇适宜温度15~25℃,出菇中后期(4月上中旬)往往会遇到高温影响继续出菇.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使尚未出完或完全未出菇的菌料安全越夏,到秋季气温合适时再让其出菇,可提高春菇经济效益.根据实践经验,以下"四法"可使春菇培养料安全越夏.(一)沟藏法选地势较高、通风背阳处,挖1m  相似文献   

17.
杨国良 《食用菌》2010,32(2):74-75
第8问:何谓块式出菇? 块式出菇是双区制生产的一种方式,早期用于山洞、人防工程等非专建的出菇场所。这项技术解决了鲜菇不能远途运输的难题,例如荷兰能够向远在10000km之外的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大量出口发好菌丝的料块,在消费市场附近出菇(图18)。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稻草、谷壳、亚麻屑三种栽培料及其栽培的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子实体中三种重金属(铅Pb、镉Cd、砷As)的含量,并比较了栽培前和第一潮菇出菇后栽培料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谷壳栽培的大球盖菇子实体中的有害重金属Pb、Cd、As含量均低于《食用菌卫生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食用菌》中规定的限值,因此,谷壳是适宜大球盖菇栽培的栽培料。  相似文献   

19.
鸡腿菇是具有食疗作用的优良菇种之一,风味独特,肉质细嫩,菇体洁白,近年国内外市场对其需求增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从栽培场地及设施要求、栽培季节与品种、栽培基质原料选择与配方、拌料与装袋、发菌期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和包装等方面介绍鸡腿菇发酵料袋式标准化系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生料和发酵料配合使用的半生料大田栽培大球盖菇技术,包括生产季节安排和对菌种要求,栽培前的大田和栽培料的处理,铺料、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技术环节。栽培主料无需发酵,就能使菌丝快速生长,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