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2010年对红枫湖水库叶绿素a和理化因子的逐月监测数据,分析了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红枫湖水库叶绿素a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时间上,叶绿素a浓度排序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且在7月份最高,原因是降雨携带充足的磷进入红枫湖,使浮游植物迅速增殖;在空间上,叶绿素a浓度沿入湖河流至大坝出水逐渐降低,总体上南湖高于北湖,这与红枫湖水库磷污染源的空间分布以及浮游植物生长为磷限制有关,南湖因上游有工业点源和城市生活废水的输入而使磷浓度高于北湖。水体叶绿素a与透明度在春季、夏季和冬季呈负相关,与水温在夏季呈正相关,与总磷在春季和秋季呈正相关,而与总氮相关性较复杂,与氨氮无相关性。叶绿素a浓度水平指示红枫湖水库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贵州省龙滩水库生态网箱养殖水体和库区水体的特性,分析了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生态网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叶绿素a含量的上升,改变了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程度。现阶段库区和生态网箱养殖水体富营养指数均属于中营养水平,分别为37.2、38.1,无显著差异(P>0.05),生态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淀山湖水体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2004年1月-2006年12月逐月对淀山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及水质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分析了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评价了淀山湖水体营养状态,找出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并建立了多元逐步回归方程.3年期间,淀山湖叶绿素a含量均值为29.98 mg/m3,变幅3.48~141.63 mg/m3;每年分别在4-5月和7-9月出现峰值;水平分布上,Ⅱ站点金家庄附近叶绿素a含量最高,Ⅴ站点进水口和I站点出水口含量较低.基于叶绿素a、透明度和总磷等参数,依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公式,计算得出淀山湖TSI平均值为71.6(>53),全湖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应用SPSSWin和DP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水温、pH、高锰酸盐指数、BOD5、硝酸氮呈极显著相关,而与磷酸盐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氨氮、亚硝酸氮呈显著相关,而与总磷呈显著负相关.综合逐步回归方程表明,影响淀山湖叶绿素a的主要环境因子有高锰酸盐指数、BOD5、硝酸氮、溶氧、透明度和水温.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4年1月-2006年12月逐月对淀山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及水质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分析了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评价了淀山湖水体营养状态,找出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并建立了多元逐步回归方程.3年期间,淀山湖叶绿素a含量均值为29.98 mg/m3,变幅3.48~141.63 mg/m3;每年分别在4-5月和7-9月出现峰值;水平分布上,Ⅱ站点金家庄附近叶绿素a含量最高,Ⅴ站点进水口和I站点出水口含量较低.基于叶绿素a、透明度和总磷等参数,依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公式,计算得出淀山湖TSI平均值为71.6(>53),全湖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应用SPSSWin和DP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水温、pH、高锰酸盐指数、BOD5、硝酸氮呈极显著相关,而与磷酸盐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氨氮、亚硝酸氮呈显著相关,而与总磷呈显著负相关.综合逐步回归方程表明,影响淀山湖叶绿素a的主要环境因子有高锰酸盐指数、BOD5、硝酸氮、溶氧、透明度和水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喀斯特深水水库叶绿素a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方法]以阿哈水库为例,研究了2010年1~12月叶绿素a变量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并采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对阿哈水库水质进行评价。[结果]阿哈水库水体叶绿素a含量在3~5和9月相对较高,6~8月相对较低,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变化趋势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叶绿素a含量与透明度、溶解氧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氨氮呈显著相关(P〈0.05);阿哈水库全年营养状态指数较高,除8、10和11月处于中营养化状态外,其他月份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结论]该研究为湖泊富营养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美香  龙胜兴  支崇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82-14785,14836
[目的]了解红枫湖水库水质富营养现状及浮游植物多样性。[方法]于2008年8~10月对红枫湖水库水文、理化因子及浮游植物进行调查。采用营养盐营养状态指数TSI富营养化及浮游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评价红枫湖水库的水质和浮游植物的多样性。[结果]红枫湖水库水位变化极其明显,透明度变化与Chl.a有明显的相关性;pH偏碱性;溶解氧水平分布不均,相差值达8.7 mg/L;5次调查共记录浮游植物148种,绿藻门共86种,占总种数的58.10%;蓝藻门42种,占总种数的28.378%;硅藻门,有15种,占总种数的10.13%;此外,隐藻门2种,占总种数的1.35%;甲藻门3种,占总种数的2.02%。[结论]红枫湖水库水质已是富营养化型至重富营养化型,浮游植物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弄清红枫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2003-2009年共7年时间红枫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红枫湖水体透明度年均值变化不大,pH、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近年的pH和叶绿素a年均值显示红枫湖存在水华爆发的风险;总氮、总磷年均值较高,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年均值均超过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7年中,总氮年均值分别超标1.46、2.68、2.39、1.35、1.67、0.58和0.58倍,总磷年均值超标倍数分别为6、0.16、1.2、10、4.4、2.2和0.4倍.2003年、2006年和2008年红枫湖水体营养状态为富营养型,2004-2005年、2007年和2009年为中营养型,总磷和总氮为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分级的主要贡献因子,红枫湖水体的营养状况为中-富营养水平,且有富营养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兰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515-5517,5520
为了给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长期生态研究数据信息库的建立及生态工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丹江口水库水域设立5个监测站,于2012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叶绿素a和水质理化指标进行监测,并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对中线水源区进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叶绿素a质量浓度为0.003 mg/L,营养状态指数TSI(Chla)为41.35;丰水期营养状态指数最高(EI为45.3),枯水期和平水期相近;单项指标中总氮超标,已达中富营养状态。综合评价表明,2012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处于中营养状态,符合南水北调调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的石佛寺水库水质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石佛寺水库水质的富营养化状态,采集2012~2015年石佛寺水库的水质监测数据,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库入库口、库中和出库口综合营养化指数进行计算,并对水库水质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石佛寺水库2012~2015年水质各月份营养级别都处于轻度富营养化或中度富营养化,营养状态指数从中度下降至轻度,中度富营养化月份占全年比例由75%下降到37.5%,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由2012年的62.06%下降到2015年的57.76%。由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a(Chla)和透明度(SD)5项参数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评价结果表明:总氮指标最高,可以断定总氮是引起石佛寺水库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石佛寺水库2012~2015年部分月份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有些月份甚至只能达到Ⅳ类水质标准。通过对水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H与溶解氧(DO)呈极显著正相关,透明度与溶解氧呈极显著负相关,总氮与溶解氧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磷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总磷与总氮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与总氮、总磷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锰酸盐指数与总磷呈极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的石佛寺水库水质的评价方法和结果可为该区域内的水质富营养化控制和改善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晏妮  陈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848-2850
[目的]探究影响红枫湖水库(支流宽谷型)和乌江渡水库(干流峡谷型)的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及其影响强弱顺序,为合理开发利用这2座不同类型水库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5年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对上述2座水库进行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生态调查和水质理化指标测定,应用灰关联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在水温、pH值、透明度、溶解氧等7项环境因素中找出影响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因素。[结果]红枫湖水库和乌江渡水库的关联度均大于0.500,各理化因子对浮游植物密度影响大小的顺序,红枫湖水库为:透明度〉化学耗氧量〉水温〉pH值〉总氮〉溶解氧〉总磷;乌江渡水库为:溶解氧〉水温〉pH值〉总氮〉化学耗氧量〉透明度〉总磷。[结论]该7项环境因子对2座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均有很大影响,但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不同,其中透明度是影响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密度的首要因子,其次为化学耗氧量、水温;乌江渡水库则依次以溶解氧、水温、pH值为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eDNA宏条形码技术探究喀斯特高原人工湖泊鱼类多样性,并综合评估环境因子对鱼类分布的影响,为喀斯特地区水域鱼类多样性评估提供新方法、新思路,也为红枫湖和阿哈湖鱼类保护管理措施的制定积累基础资料。【方法】以红枫湖和阿哈湖为代表采集水样,以Tele 02硬骨鱼类通用引物PCR扩增eDNA,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完成高通量测序;对优质序列按照98%相似性进行OTU聚类,生成OTUs表格,通过基因注释获得鱼类物种信息,并以R语言分别进行PerMANOVA分析和冗余分析(RDA)。【结果】在红枫湖鉴定出鱼类32种,隶属于5目11科27属,其中鲤形目鱼类18种,红枫湖南、北湖鱼类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R2=0.08,P=0.562>0.05);在阿哈湖鉴定到鱼类33种,隶属于6目12科28属,其中鲤形目鱼类18种,各采样点检出鱼类总数差异不明显,保持在28~32种。现阶段的红枫湖和阿哈湖鱼类组成以鲤形目鱼类为主,但存在以日鲈目为主的养殖鱼类生态入侵。红枫湖环境因子与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决定系数(R2)排序为溶解氧(DO)>总溶解固体(TDS)=水温(WT)>pH>离子氨(NH4+),DO(P=0.034)是引起红枫湖各采样点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阿哈湖环境因子与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决定系数(R2)排序为TDS>WT>Tra>NH4+>DO,TDS(P=0.005)是引起阿哈湖各采样点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现阶段的红枫湖和阿哈湖鱼类组成以鲤形目鱼类为主,但存在以日鲈目为主的养殖鱼类生态入侵。eDNA宏条形码技术在喀斯特高原水域鱼类多样性评估方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快速监测到鱼类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但通用引物可能对某些鱼类存在扩增偏好性;此外,不同人工湖泊水质理化因子特异性较强,研究环境因子与湖泊鱼类群落的关系时应对每个湖泊单独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2.
冯业强  夏品华  张明时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33-6734,6740
[目的]分析红枫湖水库的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问题。[方法]通过室内外调查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红枫湖水质、水生生态系统、底泥污染特征以及蓝藻水华发生规律进行全面分析。[结果]红枫湖全湖处于中富营养到重富营养状态,水质为Ⅴ~劣Ⅴ类;湖泊底质蓄积了大量的营养盐,是水库富营养化的重大污染源;水生生态系统退化,易形成蓝藻水华。[结论]红枫湖的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银湖夏季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相关分析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2009年5~7月对银湖水质的连续调查和监测数据,分析叶绿素a含量的时间变化特征,探讨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应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对银湖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表明,叶绿素a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5月叶绿素a的含量明显大于7月,Ⅲ区靠近垂钓区叶绿素a含量最高;基于叶绿素a、透明度和总磷等参数,依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公式,计算得出银湖水质在夏季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a与高锰酸盐指数、总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透明度显著负相关,与水温、溶解氧、pH值、总有机碳量呈正相关,而与总磷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春、秋季对兴化湾的8个站位点进行6次常规要素监测,利用SPSS 18.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从理化环境因子、营养盐因子2个方面分别对叶绿素a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同时分析了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兴化湾叶绿素a含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春、秋季节的叶绿素a含量与理化环境因子中的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溶解氧、pH值呈显著负相关,与化学需氧量的相关性不明显;与营养盐因子中的氨氮呈显著正相关,与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活性磷酸盐相关性不明显。兴化湾海域叶绿素a的含量受多个环境因子协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红枫湖沉积物中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喀斯特地区饮用水源地红枫湖水库为研究对象,研究与氮循环有关的微生物。采用稀释平板法及最适或然数法测定了8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氨化细菌、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8个站位中氨化细菌、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分别为104~106CFU/g、105~107MPN/g、105~108MPN/g、105~109MPN/g。其中,氨化细菌数量最多的是大坡上采样点,其余采样点差别不大;氨氧化细菌数量最多的是花渔洞大桥采样点;新庄的亚硝酸氧化细菌高于其他采样点;反硝化细菌数量较大的是大坡上。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10月间采集太湖3个位点的水样,分析水体理化因子和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及种类。在整个采样周期,3个位点的胞外微囊藻毒素含量变化范围为ND(未检出,<0.02μg/L)至0.67μg/L,只检测到MC-RR和MC-LR两种微囊藻毒素;胞内微囊藻毒素含量变化范围为ND~53.34μg/L,MC-RR和MC-LR是主要的微囊藻毒素种类,在2009年10月的2号位点水体检测到多达6种微囊藻毒素。CODMn和叶绿素a与水体中胞内微囊藻毒素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在不同采样位点,胞内、胞外微囊藻毒素与理化因子的关系不完全相同,应根据不同区域开展环境条件对太湖水体中胞内、胞外微囊藻毒素含量影响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为丰富贵阳市两湖一库区的竹种多样性,从多个地方引进6个竹品种进行了3年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桂竹的多项指标表现均好,是选定的、可以推广发展的竹种.结论:斑苦竹、大明竹和实肚竹可作为备选竹种,合江方竹和金佛山方竹目前还不能进行大量的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红枫湖水体状况及其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在红枫湖选择18个典型的采样点,于2010年10月和12月两次采样,对所采集植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红枫湖有浮游植物8门13目1亚目23科37属55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共21种,占总数的38.2%;蓝藻门次之,共15种,占总数的27.3%;硅藻9种,占16.3%;甲藻和黄藻各3种,分别占5.5%;金藻门2种,占3.6%;裸藻和隐藻各1种,各占1.8%。红枫湖浮游植物平均数量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7.5×105个/L和1.79mg/L。优势种为小环藻、色球藻和小球藻,优势度分别为0.407、0.048和0.077。与1996年相比,主要优势种发生了变化,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仍以绿藻为主,蓝藻次之。红枫湖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分别在2.01~2.68和0.35~0.50,表明,红枫湖水体状况优于199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