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杨绍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9):67-69,78
[目的]将传统的土地适应性评价方法与现代GIS技术相结合,对三都县农业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方法]以贵州省三都县农业用地(耕地、园地、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取地形坡度、表层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 H、交通条件、灌溉条件6个评价因子作为农业用地适宜性的评价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高程数字模型图(DEM)、坡度分级图、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数据库作缓冲区进行空间叠加,建立农业用地适宜性评价数据库,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农业用地进行了适宜性等级评价。[结果]三都县农业用地适宜区面积为620.65 hm~2,占总研究区农业用地面积的0.88%;较适宜区面积为17 595.82 hm~2,占总研究农业用地面积的24.87%;中等适宜区面积为42 077.62 hm~2,占总研究区农业用地面积的59.48%,不适宜区面积为10 443.63 hm~2,占总研究区农业用地面积的14.76%。[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制定不同适宜性等级的农业用地利用对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技术中地统计学方法对复杂地理环境下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进行研究,以贵州省施秉县太子参种植为例,选取影响优质太子参种植的年有效积温、年均降水量、海拔、坡度、坡向、土壤p H、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排灌保证率、交通通达度等12个评价因子,对太子参适宜性种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施秉县适宜太子参种植的面积为18 114.55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6.75%,其中高度适宜区和适宜区面积分别为2 475.92、6 440.69 hm~2,分别占全县适宜茶叶种植面积的13.67%、35.55%。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牛大场镇、城关镇、白垛乡,其中,牛大场镇高度适宜种植太子参耕地面积为1 292 hm~2,占全县高度适宜种植太子参耕地面积的52.2%。  相似文献   

3.
以长汀县园地、林地和草地为评价对象,选取地形、气候、土壤、区位和生态环境5方面共11个因子,构建长汀县茶园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GIS支持下,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茶园适宜性评价模型,应用动态聚类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长汀县适宜种植茶叶的面积为167 288.21 hm~2,占全县园地、林地和草地总面积的61.64%,其中高度适宜区和中度适宜区面积分别为33 674.52 hm~2和87 721.95 hm~2,分别占全县适宜茶叶种植面积的20.13%、52.44%。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濯田镇、南山镇、宜成乡和涂坊镇,面积共为23 535.89 hm~2,占全县高度适宜总面积的69.89%。利用该结果可为长汀县茶园合理建设和茶叶稳产增收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低丘缓坡未利用地为例,在GIS的支持下,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考虑影响城镇建设各种因子的基础上选取参评因子,构建低丘缓坡建设适宜性评价因子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参评因子的权重,对低丘缓坡土地开发成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川区内低丘缓坡土地开发为建设用地的最适宜区面积为0,适宜区为5 035.74 hm~2,基本适宜区71 274.57 hm~2,不适宜区有14 754.07 hm~2。评价结果可为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的建设开发提供依据,为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综合开发未利用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以湖北省作为研究区域,运用GIS技术,以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从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出发,以30m×30 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择影响人居环境最主要的4个因子(地形、气候、水文与地被条件),定量评价湖北省不同地区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性。结果表明,湖北省人居环境指数呈现出由北向南递减趋势,其中西南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周围出现高值区。湖北省人居环境适宜地区面积为1.100 77×105 km~2。从适宜因子分析表明受双因子适宜面积最大,占高度适宜区的63.33%,多因子适宜区和单因子适宜区面积各占高度适宜区2.52%和24.98%。湖北省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地区面积为4.075 30×104 km~2,占湖北省面积的22.2%。其中,以高度适宜区单因子为标准,适宜性临界区和限制性临界区面积各占2 114.342 2 km~2和2 114.342 2 km~2。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土地面积为4.219 9×104 km~2,占湖北省面积的19.4%,从不适宜区限制性分析可知,人居环境不适宜区受双因子限制的面积最大,占不适宜区32.48%,多因子限制和单因子限制面积各占不适宜区13.37%和10.08%;综合限制型面积最小,只占不适宜区2.01%。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种植的适宜性分布特征,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层次分析法,以永寿县作为研究对象,从立地条件、土壤类型、肥力水平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体系,并对各项指标建立相应隶属函数,对渭北高原优质苹果种植的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永寿县苹果种植高度适宜区、适宜区、勉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所占面积分别为6 835 hm~2、8 656 hm~2、17 308 hm~2、4 141 hm~2,分别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8. 50%、23. 43%、46. 85%、11. 21%;永寿县农用地对发展苹果种植的适宜性总体较高,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适宜性较高的地块主要分布在土壤肥力较好,坡度海拔较缓的南部塬区和中部沟壑区;最终总结了永寿县苹果种植总体适宜性分布规律,并针对不同的苹果适宜区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研究卡拉麦里保护区适宜性生境自2000年起到2010年止的分布变化.为保护卡拉麦里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合理制定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野生动物实际分布和遥感数据反演的生态参量结合起来,运用ArcGIS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单因子评价参量(指标)方法,评价卡拉麦里保护区生境适宜性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自2000~2010年,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适宜性生境面积总体呈波动性持续下降态势.面积由2000年的9221.2 km2减少至2010年4 991.7 km2,减少了45.9;.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和东部的216国道两侧.[结论]卡拉麦里保护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有蹄类野生动物的适宜性面积不断减少,保护区野生动物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正处于恶化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生态位理论,对柑橘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及思路进行分析。[方法]对生境适宜性评价、生态位理论在作物生境选择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借助生态位理论开展品质约束的柑橘生境适宜评价的研究思路,包括3方面,即柑橘生态环境及品质因子的采集与表达、柑橘生态环境与品质的交互响应研究、基于品质约束的柑橘生境适宜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结论]为促进柑橘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聂艳  崔灿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111-4112,4121
[目的]基于生态位理论,对柑橘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及思路进行分析。[方法]对生境适宜性评价、生态位理论在作物生境选择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借助生态位理论开展品质约束的柑橘生境适宜评价的研究思路,包括3方面,即柑橘生态环境及品质因子的采集与表达、柑橘生态环境与品质的交互响应研究、基于品质约束的柑橘生境适宜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结论]为促进柑橘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特性的岷县马铃薯种植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岷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地力评价成果,选取9个影响马铃薯生长的评价因子,将岷县马铃薯适宜性生长区域分为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其中高度适宜区面积达21 665.24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3.27%;适宜区面积为21 567.96 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3.08%;勉强适宜区面积为5 146.49 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0.28%;不适宜区面积为1 688.5 hm2耕地,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3.37%。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洮河沿岸的中寨镇、梅川镇、茶埠镇、岷阳镇、十里镇、清水乡、西寨镇、寺沟乡、禾驮乡,宜建立马铃薯产业化生产区,特别是脱毒种薯繁育区及专用型薯生产开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