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北大西洋大青鲨年龄和生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青鲨广泛分布在大西洋热带或温带水域,是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最主要兼捕种类。利用中国金枪鱼渔业科学观察员2010年10月~2011年3月在北大西洋(48°~52°N/15°~34°W,3°~15°N/34°~40°W)采集的524尾大青鲨样本(雄性328尾,雌性196尾)和相关数据,并随机选择51尾雄性(104~254 cm)和52尾雌性(135~211 cm)脊椎骨样本进行年龄鉴定,根据以上信息对大青鲨的年龄和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叉长和脊椎骨半径的关系式为LF=192.8 Rv0.837;通过10%硝酸钴染色法观察脊椎骨轮纹,雄性的年龄范围为1~11a,雌性为3~7a;平均百分比误差指数为3.58%,鉴定精确度较高;采用实测的年龄-叉长数据估算大青鲨生长参数,雄性生长参数为L∞=289.4 cm,k=0.16,t0=-1.61;雌性生长参数为L∞=308.3 cm,k=0.13,t0=-1.77;雌雄大青鲨生长呈显著性差异(P<0.05),估计雌雄寿命分别为21.3a和17.1a。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科学观察员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3个航次在印度洋西南部海域(1°~33°S,40°~75°E)采集的336尾大青鲨的数据,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雌、雄大青鲨的优势叉长组分别为150~229.9 cm和150~250 cm,雌雄性比符合1∶1,且雌、雄大青鲨叉长无显著性差异;马达加斯加岛北部热带海域兼捕的大青鲨群体组成以大型性成熟个体为主[x=(207.6±30.6)cm],马达加斯加岛东南部温带海域兼捕的群体以中小型未成熟个体为主[x=(170.9±47.1)cm];50%雌性与雄性性成熟个体对应的叉长分别为183.6 cm与182.3 cm;胃含物中以鱿鱼和帆蜥出现频率最高。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评估大青鲨种群资源状态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热带中东大西洋拟锥齿鲨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拟锥齿鲨是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常见的兼捕鱼种,处于海洋食物链的顶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金枪鱼渔业国家观察员在热带大西洋海域(4.24°~14.03°N,38.28°~27.13°W)调查时采集的383尾拟锥齿鲨样本,按不同性别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拟锥齿鲨雌雄性比约为1∶〖KG-*2〗0.36,且存在显著性差异;雌、雄性拟锥齿鲨的优势叉长范围分别为75~95 cm、65~90 cm;雄性肝重指数与性腺的发育程度关系不明显,雌性性成熟个体的肝重指数小于未成熟个体;雄性成熟个体占雄性总数的96.8%,雌性性成熟度以Ⅱ期和Ⅳ期为主,性成熟个体占雌性总数的56.12%,雌性拟锥齿鲨50%性成熟叉长为84.6 cm;摄食等级以0级为主,其次为1级,分别占52.38%和〖KG*9〗33.86%;胃含物中以沙丁鱼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鱿鱼,分别占72.56%和27.44%;雌、雄的叉长和重量关系式分别为:WR=2×10-5LF2.7614,WR=2×10-6LF3.3287。  相似文献   

4.
乌苏里江上游虎头江段哲罗鱼种群结构及生长特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2、2003年春、秋李对乌苏里江上游虎头江段哲罗鱼种群结构、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339尾样本分析,得其叉长、体重和年龄组成及生长情况:乌苏里江上游虎头江段哲罗鱼种群结构合理,种群生殖群体、补充群体较大,有利于资源的增殖和恢复。叉长与体重关系r=0.9958,生长拐点年龄t=16.5,拐点体重W=3714.71g。性成熟年龄:雌性为6^ 龄,雄性为5^ 龄,性比(9:6)为113:1。叉长、体重的相对增长率8^ 龄以下增长较大,生长比速、生长常数、生长指标与之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性,表明乌苏里江上游哲罗鱼8^ 龄之前生长旺盛,以后虽然生长较8^ 龄之前减慢,但仍保持较快的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千岛湖大眼华鳊(Sinibrama macrops)的种群状况,于2008年7月-2009年4月在千岛湖采集了707尾实验样本,以其鳞片为材料进行年龄鉴定,对大眼华鳊种群的年龄、生长和繁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大眼华鳊样本年龄由雌性0+~5+(1~6龄)6个年龄组和雄性0+~4+(1~5龄)5个年龄组组成,雌雄的优势年龄组均为1+~2+龄(2~3龄),占总数的71.4%;体长范围为9.2~20.4 cm,体重范围为18~195 g;体长和体重生长关系式为W=0.0248L2.8985(r=0.9482);拟合的Von Bertalanffy方程为:Lt=24.04[1-e-0.1477(t+2.8540)],Wt=249.38[1-e-0.1477(t+2.8540])2.8985;生长拐点年龄为4.35龄时,拐点体长、体重为15.74 cm、73.13 g;雌、雄性比为1.27∶1,绝对繁殖力为1 870~18 665粒,平均6 279粒,个体体长相对繁殖力平均为(408±214.22)粒/cm,范围为134~989粒;个体体重相对繁殖力平均为(98±40.49)粒/g,范围为38~215...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0年10月-12月金枪鱼渔业科学观察员采集的冰岛南部海域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生物学样品,对该鱼种的群体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蓝鳍金枪鱼叉长为154~ 230 cm,平均叉长为188 cm,优势叉长组为176~190 cm,占总数的67%;叉长(LF)与体质量(W)的关系可表达为W雌性=3×10-4 L2.4907F(R2=0.7698),W雌性=2×10-4L2.5204F(R2 =0.8335),W雌、雄混合样品=6×10-5L2.779F(R2=0.8452);雌性性成熟个体约占雌性个体总数的86%,雄性性成熟个体占雄性个体总数的51.3%;蓝鳍金枪鱼摄食等级较低,0~1级内的个体约占样本总数的72.2%,摄食等级与性腺成熟度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0年10月—12月金枪鱼渔业科学观察员采集的冰岛南部海域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生物学样品,对该鱼种的群体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蓝鳍金枪鱼叉长为154~230 cm,平均叉长为188 cm,优势叉长组为176~190 cm,占总数的67%;叉长(LF)与体质量(W)的关系可表达为W雌性=3×10-4L2F.4907(R2=0.7698),W雄性=2×10-4L2F.5204(R2=0.8335),W雌、雄混合样品=6×10-5L2F.779(R2=0.8452);雌性性成熟个体约占雌性个体总数的86%,雄性性成熟个体占雄性个体总数的51.3%;蓝鳍金枪鱼摄食等级较低,0~1级内的个体约占样本总数的72.2%,摄食等级与性腺成熟度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1年8-9月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海域长鳍金枪鱼资源调查数据,对捕获的长鳍金枪鱼群体组成、性比、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南太平洋延绳钓渔业捕获的长鳍金枪鱼个体较大,叉长为77.5~112.9 cm,优势叉长为93~103 cm(67.2%),平均叉长97.6 cm,雌性与雄性个体大小存在显著差异(P〈0.05);(2)体重(W,kg)与叉长(FL,cm)关系分别为:W=4×10-5FL2.829(9总体),W=10^-4FL2.565(9雄性),W=6×10^-5FL2.764(7雌性);(3)雌、雄性别比为1:1.94,成熟期雌性个体性以Ⅴ、Ⅵ期为主(94.4%),雄性个体以Ⅲ、Ⅳ期为主(65.7%)。推测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在调查海域及调查期间存在产卵行为;(4)长鳍金枪鱼在繁殖期间摄食水平较低,摄食等级以0、1级为主(81.1%),其中空胃率占56.6%。平均饱满度指数较低,且与个体大小无关(P〉0.05)。  相似文献   

9.
利用鳞片、矢耳石、脊椎骨3种材料对水口水库野生罗非鱼(Tilapia sp.)606尾进行了年龄鉴定,并对其生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以鳞片为主,矢耳石、脊椎骨为辅助鉴定的年龄由1~3龄组成;体长与鳞径拟合出直线回归方程为:L=45.991R-3.124 1(r2=0.944,N=606);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262.8(1-e-0.2(t+1.28));Wt=690(1-e-0.2(t+1.28))2.890 6。2龄前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重增长缓慢,2~3龄体重较体长增长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江心水库鲢、鳙年龄结构及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江心水库青草沙地理位置、供排水系统特殊,主要采用鲢、鳙为主的生物操纵技术调控水质。在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共采集了鲢139、鳙59尾,以鳞片、脊椎骨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并对每个样本的体长、体质量等生物学数据进行了采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它们各自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青草沙水库鲢由1~10龄组成,其中以3~4龄居多;鳙由1~11龄组成,其中以2~3龄居多。鲢、鳙体长和体质量回归方程分别为W=0.037 9L~(3.027)和W=0.039 0L~(2.946);鲢体长、体质量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_t=77.73~([1-e~(-0.183(t+0.60))]),W_t=20 024.3[1-e~(-0.183(t+0.60))]~(3.027),其中t代表鱼的年龄,生长拐点年龄在5.4龄;鳙的体长、体质量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_t=92.11[1-e~(-0.172(t+1.27))],W_t=23 875.2[1-e~(-0.172(t+1.27))]~(2.946),生长拐点年龄在5.0龄。建议青草沙水库中的鲢、鳙鱼以5.5龄为起捕年龄。  相似文献   

11.
生长调节剂TDS对锥栗生长调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福建省建瓯市房道镇连地村 7年生锥栗果用林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 TDS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 TDS,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锥栗的营养生长 ,极大地促进光合作用和代谢作用 ,多分化雌花 ,增加球果数 ,显著提高坚果产量 .在展叶盛期 ,用 5 .0 g/L的 TDS喷洒叶面 3次 (每星期喷 1次 ) ,效果较为显著 ,使当年生枝条的长度缩短 1 2 %、叶片的蛋白质含量提高 45 %、叶绿素含量提高 2 0 % ,冠幅体积球果产量提高 47% ,冠幅体积坚果产量提高 5 7% ,冠幅投影面积坚果产量提高 5 0 % ,冠幅外表面积坚果产量提高 60 % .  相似文献   

12.
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是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文章从分析经济增长的内涵入手 ,研究了经济增长的转变标志 ,评价经济增长方式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及指标体系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13.
大樱桃枝果生长动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大樱桃在黔北遵义的适应性。[方法]对红灯、大紫、芝罘红樱桃的枝果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供试樱桃一年多次生长,萌芽率高,成枝力弱,红灯、大紫长势较强,芝罘红较弱。叶芽萌动在2月底3月初;展叶分离在3月中下旬;5月上旬果实采收后为新梢生长高峰期,7月后新梢生长速度降慢,8月底9月初停。花芽在2月下旬开始萌动;露萼露瓣在3月上中旬;盛花期在3月下旬,花期7~10 d,花后3~5 d子房明显膨大,果实生长呈快-慢-快的节奏。果实发育期大紫为35 d,芝罘红为38 d,红灯为40 d。3个品种果实均有光泽,食用百分率高,酸甜适中,经济性状好。[结论]大樱桃在黔北遵义地区枝梢生长呈慢-快-慢的节奏,高峰在果实采收后;果实生长呈快-慢-快的节奏。  相似文献   

14.
为找出适合白灵菇菌丝生长的谷物颗粒培养基,为白灵菇菌丝体的培养、提取与白灵菇栽培料的制备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在微生物实验室内采用随机区组试验,以白灵1号与白灵801为供试菌株,通过对菌丝萌发时间、颜色、密度、均匀度、平均生长速率和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7种不同谷物(脱壳与不脱壳)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脱壳与否,白灵1号与白灵801在供试的7种谷物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情况各不相同,其中最适合供试白灵1号菌株菌丝生长的是脱壳高粱培养基,其次为不脱壳的小麦和高粱培养基,最适白灵801生长的是不脱壳大麦培养基,其次为不脱壳小麦、荞麦、高粱米培养基;通过对比,在脱壳谷物培养基上(除荞麦外)白灵1号菌丝生长指数较高,在不脱壳谷物培养基上(除大黄米外)白灵801菌丝生长指数较高。综合各项因素,不论脱壳与否,高粱、小麦、大麦培养基相对适合白灵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结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从增加值入手,分析了农、林、牧、渔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985-1997年中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为15.5%,农业平均贡献率为53.22%,林业为30.17%,渔业为11.67%,农业和畜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表现出反向波动,且呈现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不同浓度的6-苄氨基嘌呤(6-BA)、α-萘乙酸(NAA)、噻唑蓝(mtt)、3-吲哚乙酸(3-IAA)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浓度为5 mg.L-1时6-BA、NAA、mtt和3-IAA能显著促进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其中3-IAA的作用最为明显。同时也可得出,低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螺旋藻的生长,而高浓度时则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7.
在整个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农业企业由于自身的行业特性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较广泛的关注。为了检验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状况,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提供借鉴的财务指标。选取了沪深两市A股农业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检验的方法对样本公司可持续增长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存在显著差异,未实现可持续增长,且存在实际增长过快现象。  相似文献   

18.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开发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开发研究进展和模型的应用情况,并对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棚瓜肥黄瓜增产剂是沈阳农业大学遗传所以植物生长物质为主,辅以必要的营养物质配掣是大棚黄瓜增产剂。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结瓜期叶面喷施后,黄反功能叶光合速率提高36.2,果率提高21.4%,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且瓜直色正,改善了瓜条的商品质量。采收根瓜时喷施,在黄瓜整个生长季节都有增产作用,其中喷药后20-40d增产效果最大,整个生长季节可增产29.51%。  相似文献   

20.
五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甘草喷施1 000倍液爱多收、1 000倍液植物动力2003、500倍液多效唑、0.4%的精肥王和200倍液钾天下进行田间试验,旨在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草干物质积累、株高、根长及芦茎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草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综合评价最好的是0.4%的精肥王,其次是1 000倍液爱多收,而500倍液多效唑基本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