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竹笋膳食纤维开发和主要功能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本文以竹笋渣、竹笋壳为原料,研究了各种竹笋膳食纤维的生产工艺,并对产品的膳食纤维含量和主要功能性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植物甾醇和膳食纤维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具有诸多生理功能的重要化合物,本文对近10年来竹笋甾醇和膳食纤维的制取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发酵法制取竹笋甾醇和膳食纤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对竹笋及其下脚料的深加工研究和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高膳食纤维饼干是一种重要的营养保健食品.介绍了以面粉为主要原料,辅以乳酸菌发酵制备的竹笋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等成分制作高纤维饼干的工艺,并对影响饼干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高活性竹笋膳食纤维饼干的最佳配方和工艺参数为:竹笋膳食纤维颗粒度大小为120目、质量分数为6%,可溶性膳食纤维、谷朊粉、白糖和油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0.6%,25%和7%,烘烤温度为190℃,烘烤时间为8 min.该饼干口感松脆、香甜,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和儿童食用.  相似文献   

4.
竹笋是一种天然可再生的绿色蔬菜,其产量丰富,营养齐全,主要含有膳食纤维、蛋白及氨基酸、多糖和香气等化学成分。目前,竹笋产品主要以鲜笋、笋干、清水笋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严重限制了竹笋产业的发展。为了实现竹笋的高值化利用,近年来,关于竹笋化学成分的研究很多。该文详细介绍了竹笋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与应用、蛋白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多糖的提取与活性、香气化学成分和其他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旨在依托科技创新开发竹笋高附加值产品,更好地推动整个竹笋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常见食用竹笋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笋、石竹(Ph.nuda)笋为参照,对红哺鸡竹(Ph.iridescens)、白哺鸡竹(Ph.dulcis)、乌哺鸡竹(Ph.vivax)、黄秆乌哺鸡竹(Ph.vivaxf.aureocaulis)和早哺鸡竹(Ph.violascens)5种哺鸡竹竹笋的常规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不溶性膳食纤维和粗灰分)和矿质元素(P、K、Ca、Na、Mg、Cu、Fe、Zn和Mn)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种哺鸡竹竹笋的粗脂肪、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均显著高于毛竹笋和石竹笋(p<0.05);而在测定的其他营养成分方面,5种哺鸡竹竹笋与毛竹笋、石竹笋相当;黄秆乌哺鸡竹笋和乌哺鸡竹笋在粗蛋白、不溶性膳食纤维、P、Ca、Mg方面要显著高于其他3种哺鸡竹笋(p<0.05);而白哺鸡竹笋的Fe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竹笋深加工利用技术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竹笋是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竹笋综合利用及深度开发亟待解决.综述我国竹笋的资源情况、营养和药用价值,并从膳食纤维、含氮化合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阐述国内外竹笋深加工利用的研究进展,提出竹笋深加工利用技术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9个种源方竹笋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竹是世界著名的笋用竹种,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零星分布于江西境内。文中对江西省内9个方竹居群竹笋的还原糖、膳食纤维、锌、硼、硒、钼等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种源方竹笋均含有较丰富的还原糖、黄酮和膳食纤维,是较好的健康食品。矿质元素整体上以宜春市万载种源含量较高,各种矿质元素含量水平表现为锌 > 硼 > 钼 > 硒,说明方竹笋是一种较好的高锌食材。  相似文献   

8.
竹笋采后涂膜保鲜对其木质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给竹笋采后保鲜和竹笋膳食纤维的加工提供理论指导,将采回的毛竹春笋的不同部位在3℃冷藏条件下,进行壳聚糖涂膜保鲜对竹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从顶部到基部,竹笋各区段部位PAL和POD活性逐渐增强,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增大;与对照相比,各种涂膜保鲜处理均显著降低竹笋的PAL和POD活性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生成,加入亚硫酸钠能延缓竹笋的木质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竹笋作为高纤低脂的森林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而竹笋加工过程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长期以来未能得到产业化的资源再利用。【方法】该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竹笋加工废弃物(笋头、笋壳、笋衣、加工废液)所含的营养成分按大分子营养物质(如膳食纤维、多糖、蛋白、肽等)和小分子营养物质(如多酚、黄酮、甾醇、牡荆苷等)的研究和利用情况。【结果】竹笋加工废弃物中的笋头和笋壳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和氨基酸,其中笋壳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分别高于笋肉、笋头等其他部位。同时,笋壳中富含酚类、类黄酮等具有降血糖、抗菌以及抗炎的活性功能成分,笋头和笋壳是植物甾醇研究和开发的优良资源,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可得到槲皮素、芦丁、牡荆苷等物质。【结论】竹笋加工废弃物中营养成分丰富,可资源化利用潜力十分巨大。为探究竹笋加工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价值,该文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为竹笋资源深加工、功能性竹笋食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竹资源非常丰富,有200多个竹种的竹笋可以食用,是世界上最大的竹笋生产和出口国。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竹笋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文中综述竹笋营养成分的组成、特点及不同竹种之间的差异,分析了竹笋营养成分中膳食纤维、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甾醇、黄酮等在改善消化系统、降低心血管疾病、控制血糖、抗炎、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和健康功效,并探讨主要营养成分提取技术和加工方法,最后提出竹笋次生代谢产物高值化利用、开发具有抗氧化等多功能竹笋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等研究方向,以为竹笋产品深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江西连续覆盖3年的毛竹早出笋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早出笋中氮、磷、钾元素含量高于毛竹春笋,但还原糖、膳食纤维及矿质元素的含量均低于春笋。覆盖后3年间笋中各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表现为:氮元素、还原糖含量先降后升,磷、钾、钙、镁、锌元素含量先升后降,钾元素含量持续下降;笋还原糖和膳食纤维含量与各元素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氮、钾、钙、镁、铁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磷、锌、铜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对肥胖大鼠灌胃一定量的竹膳食纤维粉,研究竹膳食纤维对大鼠的减肥和降脂作用。结果表明:竹膳食纤维粉能够很好地控制大鼠的体重,随着竹膳食纤维粉在饲料中所占的比例增加,大鼠体重控制的效果也明显增加,当竹膳食纤维粉所占比例达30%时,减肥效果最好,再加大竹膳食纤维粉的比例时减肥效果下降;竹膳食纤维粉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水平,并能降低大鼠器官及其周围脂肪的质量,以饲料中添加30%的竹膳食纤维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竹笋以其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等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竹笋销量日益增加,产量与品质成为笋用竹林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笋用竹林的丰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笋用竹林的经营效益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当前笋用竹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笋用竹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并对笋用竹林可持续经营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笋用竹林的高产培育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安徽霍山毛竹笋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徽省霍山县是毛竹天然分布的北部边缘,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使这里生产的毛竹笋具有特殊的品质。文章测定了霍山毛竹春笋、鞭笋和冬笋的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霍山毛竹笋中蛋白质含量为1.78%~3.36%,可溶性糖含量为1.98%~3.20%,粗纤维含量为0.794%~0.924%;毛竹笋氨基酸总量为17.30~32.59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为20.7%~26.2%,鲜味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为34.8%~44.8%;毛竹笋中有害重金属含量均在检测限以下。分析认为,霍山毛竹笋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污染的食品,可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5.
竹笋腌制是我国传统竹产品加工方法之一。近年来,降低含盐量,及变腌干笋为及食、休闲、风味食品,在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需求中有上升的趋势,但这类产品货架期寿命、夏季高温导致质量难以控制等系列问题已经成为研究者和商家关注的焦点。就腌制及品质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新鲜竹笋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丰富,腌制后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均有变化:种类增加、含量减少;含盐量对腌制竹笋中的黄酮、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有很大影响;以总黄酮、粗纤维、氨基酸含量作为产品质量考察指标,竹笋腌制的最优组合为A1B3(含盐量为25%,有笋衣);竹笋腌制过程中的变色可能与氨基酸分子中羟基变性有关;竹笋腌制后氨基酸种类增加与竹笋蛋白质变性及腌制中微生物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湖北省崇阳县桂花林场,调查毛竹的母竹特性对新竹与地下鞭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年母竹发笋多于1年与2年母竹;胸径>4 cm及胸径2~4 cm母竹发笋均多于胸径〈2 cm母竹发笋;栽植4年的母竹发笋多于栽植3年、2年及1年的母竹;1年鞭的母竹发笋多于2年与3年生鞭的母竹。不同年龄的鞭长与鞭重所占比例依次排列为:壮龄鞭>幼龄鞭>老龄鞭;在以母竹为中心的1.5 m范围内,竹鞭上的壮芽数、弱芽数、笋芽数及休眠芽数依次为74.86,21.10,56.68个及8.68个,分别占总芽数的24.64%,13.98%,26.88%及3.19%。壮芽比例越高,说明地下鞭系统活力越旺盛。毛竹造林时要对母竹特性予以高度重视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与增加来年新竹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