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竹类资源利用现状及深度开发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6  
通过对我国及浙江省竹类资源状况的分析。从竹材人造板系列、竹笋产品系列、竹工艺品系列、竹制品系列等6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及浙江省竹类资源加工利用现状,并介绍了重组竹、竹炭再制品、竹木复合板等几大类开发应用前景良好的竹类资源深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2.
以毛竹笋为主要原料,开发研制了笋脯、麻辣笋丝、多味笋脯、甜酸笋丁系列旅游方便食品,提出了产品的加工工艺和操作要点,为竹笋的深加工开辟了途径.  相似文献   

3.
竹笋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我国人民食用历史悠久.竹笋及笋制品国内外市场需要量很大.江苏人口稠密,竹类资源丰富,随着竹材供应矛盾的缓和,发展竹笋生产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其技术策略应是:立足于材用竹林的疏笋,重点建设笋材两用林,恢复并扩大培育挖笋专用林,推广发展优良笋用竹种笋用林.在基础上,开辟笋制品加工行业,拓宽本省竹类资源利用途径,提高其社会和经济效益.一、人们喜食竹笋多数竹种的竹笋滋味鲜美,清脆爽口,并具有丰富的营养,是优良的副食品.据分析,新鲜的竹笋中含有糖类2.0—4.0%、脂肪类0.2—0.4%、蛋白质类2.5—3.0%,以及磷、铁、钙、镁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竹笋蛋白质类物质中,至少含有16—18种氨基酸,其中不少是人体所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竹笋与肉类、鱼类及各种蔬菜调配烹食体道更佳.各种笋干、笋衣、笋罐头更为烹调菜肴配料之上品.  相似文献   

4.
植物甾醇和膳食纤维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具有诸多生理功能的重要化合物,本文对近10年来竹笋甾醇和膳食纤维的制取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发酵法制取竹笋甾醇和膳食纤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对竹笋及其下脚料的深加工研究和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3种竹笋夜蛾生态位及其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笋夜蛾是竹林笋期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应用昆虫种群生物学理论对早园竹、红竹和淡竹笋上3种夜蛾种群动态及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淡竹笋夜蛾和笋秀夜蛾在种群数量上明显占优,前者发生高峰期集中于4月底至5月初,约7 d,后者集中于5月中旬,约10 d,二者在发生时间上相互分离;竹笋禾夜蛾发生数量少,危害相对较轻.淡竹笋夜蛾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在3种夜蛾中最小,竹笋禾夜蛾和淡竹笋夜蛾的生态位相似比例较高(>0.7),种间竞争系数高达0.907 3,说明二者在利用时间资源上发生重叠,二者存在明显资源竞争,最终导致淡竹笋夜蛾种群密度和数量比例显著高于竹笋禾夜蛾.竹笋禾夜蛾的生态位宽度和笋秀夜蛾接近.3种竹笋夜蛾共存同一株竹笋的情况不存在,即使是2种夜蛾共存于同一竹笋的几率也很低,平均值也仅为0.97%.  相似文献   

6.
湖南优质高效笋用竹示范基地建设展望(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剖析我省竹笋资源概况 ,竹笋研究和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大力发展毛竹笋用林 ,积极引进优良品种 ,调整结构 ,营建实验示范基地 ,实现竹资源可持续利用 ,开创产业化经营新格局”的经营方针。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赤水市是我国知名的竹子之乡,竹笋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开发利用不足,竹笋产业发展水平低下,没有发挥竹笋产业应有的作用。文章综合分析了赤水市竹笋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竹笋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旨在加快赤水市竹笋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覆盖技术是浙江省大力推广的一项提升毛竹笋用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生产技术,能够极大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文章在分析毛竹笋用林覆盖主要技术措施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文章认为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着投入高、劳动力不足、管理粗放、竹笋深加工不足等问题,需要政府在资金、政策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加工利用现状我省林副产品品种多,可供利用的资源有800多种。建国前,林副产品资源基本上没有开发利用,只对油茶副产物、松脂、竹笋、棕片等十几种林副产物进行了简单的土法加工和手工加工利用。解放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尤其是轻工业、林产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的兴起,对开发利用森林副产物起了促进作用。到目前为止,我省已开发利用的林副产品资源有松脂、松针、油茶壳、油茶枯饼、山苍子油、由苍子核、核桃壳、柏木蔸、樟树油、竹笋、竹笋壳、杨梅树皮、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重庆荣昌麻竹笋资源的利用现状及竹笋加工企业产生的剩余物情况,阐明了开发利用这些剩余物的途径、开发技术方法、开发产品的用途、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