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38-1”大豆: 是从2000年轰动太阳岛种子交易会的538大豆田中提出的变异单株,经农科院辐射室C60处理,海南加代,现已稳定,株高110厘米,四粒荚多,顶英丰富,增产潜力巨大,有垧产9000斤的潜力。尖叶、紫花、抗重茬生育期118,需≥10℃积温2450℃。百粒重23克公顷保苗18万株。7斤/亩,超级厚种6元/斤。一级良种4元/斤。  相似文献   

2.
高产大豆--世纪二号株高1.2米,有效分枝12~20个,串结式花蕾,连续挂荚,结荚密密麻麻,单株一般结荚380多个,最多可结520个。三到四粒荚比较多,籽粒金黄富有光泽,出油率高。品质优,生育期110天,年需有效积温2200℃,该品种育成后先后与早丰大豆、密丰大豆、巨丰大豆、王中王、89-9等大豆试种对比,其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早熟性均比对试品种高30%左右。亩用种8斤,平均亩产700斤,最高亩产900斤。一般农民看到本品种长势后均会争相订购。每市斤售价8元。100斤以上批发每市斤6元。巨穗一号玉米杂交品种,株高2.6米,穗长28~30厘米,单穗重1.3~1.6斤…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6,(4):F0002-F0002
株高1.2米,有效分枝12~20个,串结式花蕾,连续挂荚,结荚密密麻麻,单株一般结荚380多个,最多可结520个。三到四粒荚比较多,籽粒金黄富有光泽,出油率高。品质优,生育期110天,年需有效积温2200℃,该品种育成后先后与早丰大豆、密丰大豆、巨丰大豆、王中王、89-9等大豆试种对比,其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早熟性均比对试品种高30%左右。亩用种8斤,平均亩产700斤,最高亩产900斤。一般农民看到本品种长势后均会争相订购。每市斤售价8元。100斤以上批发每市斤6元。  相似文献   

4.
半矮秆大豆北豆25窄行密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半矮秆大豆的产量潜力,探索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以半矮秆大豆新品种北豆25为材料,在45 cm垄作条件下,设30万株/hm2、36万株/hm2、42万株/hm2、48万株/hm24个密度,研究产量和密度关系。结果可以看出,百粒重、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小;随着密度增加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42万株/hm2和36万株/hm2产量与对照比较达到极显著水平,30万株/hm2和48万株/hm2条件下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密度增加大豆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单峰曲线,42万株/hm2产量达到最高值,获得3 208.9 kg/hm2产量水平;结合产量与考种结果可以看出42万株/hm2为北豆25最佳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大豆冠层透光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于1979—1981年在东北农学院进行。通过20个无限结荚习性及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顶荚形成初期的不同冠层叶面积指数(LAI)、不同冠层光截获率(RLI)、全冠层光合生产率(RDMP)等光合生理生态性状对株荚数(NPP)、株粒数(NSP)、株粒重(SWP)、粒茎比(SSR)、主茎荚数(PMS)以及主茎荚/节(PNMS)等产量性状进行多元回归方程集合的分析,明确了该光合生理生态性状对此等产量性状形成的效应。进而,在哈尔滨地区大豆生育期、结荚习性、叶形、种粒大小、化学品质及抗病虫性等生态类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哈尔滨地区亩产450斤左右的无限和有限结荚习性大豆的顶荚形成初期的理想株型优良冠层模式。为大豆理想株型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用3个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下研究了大豆种植密度对其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大豆株高、底荚高度趋于升高,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趋于下降,播种密度对荚粒数、百粒重无明显影响。套作大豆产量与种植密度呈二次抛物线变化趋势。在该套作模式下,晋豆19、中黄30、晋豆23的最佳种植密度分别为21.7万株/hm~2、22.3万株/hm~2、17.9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适宜安康山地的烤烟大豆套种栽培模式,设置烤烟垄沟隔沟套种一行大豆模式(模式1,大豆密度3.13万株/hm2、4.17万株/hm2、6.25万株/hm2、12.50万株/hm2)、烤烟垄沟隔沟套种两行大豆模式(模式2,大豆密度10.00万株/hm2)、烤烟垄面套种两行大豆模式(模式3,大豆密度20.00万株/hm2)等3种烟豆套种栽培模式,开展试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模式1(3.13万株/hm2、4.17万株/hm2)和模式2的大豆底荚高、有效分枝数等农艺性状和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等单株经济性状极显著好于其他处理。(2)模式2和模式3的大豆单位面积纯收入无显著差异,极显著高于模式1。研究结论:模式2为安康市最优烟豆套种模式,大豆群体结构合理,个体生长势强、群体经济效益高,单位面积产量为1 399.96 kg/hm2、纯收益5 033.11元/hm2,该模式有...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旱作区夏播大豆种植效益,充分有效利用当地自然降水资源,在甘肃东部选择2个不同株型大豆品种,进行适宜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株高、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逐渐下降,底荚高度逐渐升高。播种密度对主茎节数、荚粒数、百粒重无显著影响。在设计密度13.5万株~31.5万株/hm2范围内,中黄30适宜种植密度为27.0万株/hm2,晋豆19为22.5万株/hm2。适宜的种植密度能够显著提高大豆籽粒产量和田间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正> 1981年,我县大豆发生大面积贪青秕荚现象.这种贪青晚熟,有荚无粒大豆,从外部长相看是生长过旺,迟至9月底甚至10月上旬仍全株青绿,秕荚率在50%以上,亩产一般只有三、四十斤,有的甚至绝收.据调查,仅花园、龙塘、孙六、城关等四个公社,发生面积5250亩,占大豆面积的11.3%,减收大豆60多万斤.我们对发生特点和原因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早熟马铃薯套作不同密度大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薯豆套作模式下大豆不同种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大豆产量与密度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表达,并随大豆密度的增加,株高、主茎节数、底荚高度趋于升高,而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趋于下降,荚粒数、百粒重变化不大,相对稳定。密度对套作马铃薯株高及单株结薯数影响不大,而商品薯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大豆密度为15万株/hm^2时,大豆、马铃薯产量均最高,分别是2136.03、42462.5kg/hm^2。  相似文献   

11.
1977年我县沙尖子、五里甸子公社引入美国“韦恩”大豆品种,共6000斤。1978年在两个公社进行试种,种植面积6200多亩,平均亩产350-400斤,比当地四粒黄品种增产30%。产量最高的五里甸子公社夹皮沟大队二队,80亩韦恩大豆平均亩产490斤。经过两年试种,韦恩大豆粒小、浅黑脐,生育期120-130天,株高130厘米左右,秆硬、抗风力较强。分枝较多,结荚多,最多一株结荚140个,三粒荚多,结荚较均匀。出油  相似文献   

12.
<正> 1982年春,林县小菜园大队在麦田里套种桐苗518亩,小麦收获后又在桐苗行间间作了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据调查,今冬可产苗215600株(其中三米以上的174636株),价值195118元,并收获小麦274540斤,大豆11135斤,花生66249斤,生产总值约为318171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适合广西种植的大豆品种,同时为广西地区大豆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方法]以广西区外引进的24个大豆品种及作对照的广西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大豆生长成熟期测定大豆的株高、茎粗、SPAD和主茎分枝数等农艺性状指标,在大豆采收期测定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和小区产量等产量性状指标。[结果]不同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各有差异,株高为42~75 cm,株高较高的品种是22、2、4和25号,株高均在70 cm以上;茎粗为3.5~8.3 mm,茎粗较粗的品种是25、4和3号;SPAD值为28~46,较高的是25、18和8号品种;主茎分枝数为7~16个,其中分枝比较多的是9和24号品种;20号品种的单株荚数最高,17号品种的单荚粒数和百粒重最高。产量前3的品种是20号、17和25号,产量分别为3 058.7、3 045.9和2 599.4 kg/hm~2。[结论]20号和17号这2个品种的株高较高,茎粗较粗,分枝数较多;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都较高,生育期合适,实际产量较高,增产潜力较大。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且适宜广西种植,有引种改良当地品种的前景,可在后续几年继续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4.
大豆荚粒性状对单株产量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富厚  郑跃进  侯典云  韦淑亚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32-3633,3636
针对河南省内外14个大豆品种的若干荚粒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单株荚数、单株荚重、单株粒位数、单株粒数、百粒重、荚皮重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而荚皮重/粒重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对单株产量为直接正效应的性状的通径系数大小依次是单株荚重、单株粒位数、单株荚数、株高和百粒重,为直接负效应的性状依次是荚皮重/粒重、单株粒数和荚皮重。此结果对大豆育种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陆银  吴刚  王陈 《农民致富之友》2014,(12):177-177
<正>南通市是鲜食大豆、鲜食豌豆在江苏省的主要种植基地,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研究形成了西兰花—青毛豆—秋豌豆高效种植模式,增产增效显著。该模式平均亩产西兰花1389公斤,大豆鲜荚1028公斤,豌豆鲜荚586公斤,年产值6000元/亩以上,年纯收益3800元/亩左右。一、茬口配置西兰花于9月上旬育苗,11月上旬移栽,行距0.83米,每亩密度2200株左右。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采收,4月上中旬采收结  相似文献   

16.
在皋兰县黑石镇中窑村开展了玉米与大豆不同套种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大豆以不同种植密度套种时,玉米产量主要随玉米密度的不同而变化,以玉米密度为60 000株/hm2、大豆密度为150 000株/hm2的玉米产量最高,并且其有效接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等经济性状均较好;大豆产量主要随玉米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以玉米密度为45 000株/hm2、大豆密度为150 000株/hm2的大豆产量最高,并且其荚数、荚粒数和百粒重等经济性状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以46份不同来源的春大豆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自然条件下节水胁迫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荚数百粒重株粒重株粒数有效分枝数底荚高主茎节数株高,单株荚数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百粒重、株粒重和株粒数,影响较小的是底荚高、主茎节数和株高。研究结果为宁夏春大豆节水抗旱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机械化收获大豆底荚高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宏 《农学学报》2017,7(9):62-67
针对山西和黄淮海大豆主产区大批育成品种品系难以适应机械化收获的现状,通过种植密度调控,研究大豆底荚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密度与底荚高度、相关产量性状的动态关系,为育成的品种品系适合机械化收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OD=8.23处将18份种质分为3类:第一类为中等分枝类型;第二类为多分枝类型;第三类为寡分枝类型。不同分枝类型品种的底荚高度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变化趋势不同。底荚高度与产量最佳密度结合点:中等分枝类型为14万株/公顷和27万株/公顷;寡分枝类型12万株/公顷和27万株/公顷;多分枝类型为24万株/公顷。  相似文献   

19.
大豆"1012"是北京先之声生物科技研究所科研人员培育出的新型高产大豆品系,具有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枝性强、结荚数多、粒大等特点,极具高产潜力.2005年10月下旬,中国农科院、北京农学院、山东省农科院和省农技推广总站等单位的专家,对北京先之声生物科技研究所在贫瘠的山坡老宅基地--土壤的盐碱较重、沙石较多的济南鹊山基地试种的1hm2大豆"1012"新品种进行实地测产,在果树间作条件下(含果树面积),每667m2产量达319.43kg,同时选出两株较大植株进行了荚数和粒数实测,荚数分别达1929个和1719个,粒数分别是3858粒和3438粒.经计算,平均单株荚数是1824个,粒数3648粒,单株产量为956.78g.据此分析,该大豆的增产潜力很大,按保守的数字1000株/667m2计算,理论产量可达729.6kg.  相似文献   

20.
在江西红壤旱地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鲜食大豆台湾292鲜荚产量、鲜籽粒产量、生育期和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大豆最佳种植密度为20万株/hm~2;在此条件下,鲜食大豆的鲜荚产量和鲜籽粒产量均最高,分别达16 511.1、8 696.4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