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抗倒伏水稻新品种选育综合定量鉴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抗倒伏水稻新品种培育和解决稻作生产的倒伏问题,采用水稻综合定量鉴定技术,对16个水稻新品系和4个对照品种进行抗倒伏比较试验,定量鉴定参试品系综合表现。结果表明:1)16个新品系和4个对照品种的茎秆性状和倒伏指数均存在较大的变异,其中品系15-89倒伏指数为12.8,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为2.5,产量为12 675kg/hm2,垩白米率为20%,在各品系和对照品种中综合排名第1,是抗倒性强、抗病好、产量高、米质佳的优异品系,可推荐参加品种审定试验。2)抗倒伏水稻新品种综合定量鉴定技术量化了水稻基本农艺性状及抗倒性能的评价指标,排除人为主观误差,可用于抗倒伏水稻新品种选育和引种鉴定。  相似文献   

2.
几个常规水稻新品系产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优势育种室最新育成的30份水稻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选用辽宁省目前主栽水稻品种辽粳9号和盐丰47为对照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0个水稻材料中,有10个品系产量表现比较突出,其中P8、P10、P11、P9、P13和P25性状表现更加突出。建议表现优良的品系参加升级试验,优良性状结构可作为选种参考。  相似文献   

3.
引进13个木薯品种新品系进行区域试验,综合观察各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3个木薯新品系中J1025产量最高(2498.01 kg/666.67 m~2),其次为J2446,第三为H1071。与对照华南205相比,这3个品系增产均不显著,但产量相当,可以作为主要的新品种继续示范和考察;其余品系均比对照减产。各品系的抗病、抗逆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灰色系统理论在水稻育种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章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针对兴安盟农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与品系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证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水稻新品系进行多性状综合评估比单纯依靠产量结果对参试品系进行评估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鉴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选育的12个小麦新品系在淮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加快小麦育种进程,于2015—2016年在安徽淮北生态区域进行了12个小麦新品系的适应性及抗逆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12个小麦新品种中,有6个品种(品系)比当地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参试品系产量变幅在7453.5~9046.5kg/hm2,平均产量为8308.5kg/hm2;西农120、西农511表现出抗病性较好,产量三要素协调,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6.
2009年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试验站对9个小花生新品系进行了产量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参试9个新品系中7个比对照品种花育20号显著增产,籽仁增产幅度为10.40%~19.51%。S8、S14籽仁产量高达4 593.75kg/hm2。这些品系经进一步鉴定、繁育,其中的优良品系将参加省级或国家区试。  相似文献   

7.
在灵台县旱作农业区露地栽培条件下,引进布设了8个糜子新品系,进行省级区域试验,以考察参试品系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并确定糜子新品系的生产能力,配合完成新品种选育。结果表明,6个新品系与对照品种产量相比,有不同幅度减产表现,仅有1个新品系9303-3-1-2比对照品种增产4.4%。  相似文献   

8.
为选育出甘蓝型油菜新品系提供给西藏全区区域试验,对15个品种(系)进行2016-2017两年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系144497-2,农艺性状表现好,生育期148 d,产量204. 58 kg,超过对照山油2号5. 3%,提升到全区区域试验;品系137294-3、147171-1、154001-1、158112-1、155261、155290-1、158091-1,个别性状表现突出,继续留用作为育种中间材料;其余品系农艺性状、田间长势及产量均表现一般,全部淘汰。  相似文献   

9.
普格高寒稻区种植的水稻品种由于品种特性退化,产量较低,抗病性弱,为选出适宜普格高寒稻区种植的高寒稻品种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从西昌学院高原及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盐源县种子站引进6个高寒稻新品系在普格县武道箐乡以凉山州种子站提供的粳9为对照进行品比试验。测定各品系的产量、碾米品质和稻米外观品质。最终筛选出H013、H014、H009三个产量高(分别增产78.3%、93.8%、121.7%),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好的品种进入下一阶段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0.
在灵台县旱作农业区露地栽培条件下,引进布设了8 个糜子新品系,进行省级区域试验,以考察参试品系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并确定糜子新品系的生产能力,配合完成新品种选育。结果表明,6 个新品系与对照品种产量相比,有不同幅度减产表现,仅有1 个新品系9303-3-1-2 比对照品种增产4.4%。  相似文献   

11.
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1脱胶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地域的16个样品.分离脱胶菌148株,其中麻田土获脱胶菌105株,获得率居首位(35%).复选后60h完成亚麻脱胶的有9株,占所分离脱胶菌的6.1%;72h完成亚麻脱胶的19株,占所分离脱胶菌的12.8%,5株60h完成脱胶的菌株性能测定表明,它们均不分解纤维素,亚麻沤制后纤维外观性状优良;亚麻纤维中果胶残留量均合要求,Ke34和Le10两株脱胶菌尤为突出,果胶钙含量为4.43%和4.8%,折合果胶酸量为4.07%和4.41%;出麻率以Ke34和Le10两株脱胶菌最高,分别为31.13%和30.92%,故均为微生物脱胶的优选菌株.  相似文献   

12.
20株土壤粘细菌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不同采集地土壤样本中分离的20株粘细菌菌株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及G+C mol%测定,以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分属粘球菌属(Myxococcus)和珊瑚球菌属(Corallococcus)2个属的6个种,其中18株属于粘球菌属(Myxococcus),2株属于珊瑚球菌属(Corallococcus)。各供试菌株与已知相关菌株16SrDNA序列相似性在98.9%~100%之间。各供试菌株G+C mol%在63.12%~73.78%之间,除菌株93357的G+C mol%为63.12%,较其最近相关菌株黄色粘球菌(Myxococcus xanthus)DSM16526低5.26%外,其余同种内菌株的DNA的G+C mol%差异未超过5%,可作为粘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的验证性指征。  相似文献   

13.
对2004~2006年吉林省参加预试或完成区试新品系的丰产性、稻米品质、抗稻瘟病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参试新品系丰产性突出的比例很低,产量超过对照8%的品系数不到5%,产量超过对照5%的比例虽有所增加,但也只有15%左右;②米质特别优良的比例太低,品质达一等米标准的只占参试品系的1%,达二等米标准的也不到10%;③参试品系的抗稻瘟病性较好,预试中穗瘟抗性达到中抗(MR)的比例达35%以上,但在完成区试品系中比例有所下降。本文还对育种中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与致病力分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河南主要产棉区发病棉株中分离35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根据致病力测定结果,将河南黄萎病菌菌株和2个对照菌株划分为强致病力菌株、中等致病力菌株和弱致病力菌株3种类型,分别占24.3%、54.1%和21.6%。通过对其培养性状的测定发现,各地棉花黄萎病菌菌株的菌落生长速度和微菌核形成能力等培养性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多数菌株为菌核型,占70.3%,少数为中间型和菌丝型,分别占21.6%和8.1%。不同培养类型的菌株致病力也不同,以菌丝型的菌株致病力最强,菌核型次之,中间型最弱。研究还发现,不同地区棉花黄萎病菌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一定差异,同一地区的不同菌株间致病力也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黄瓜枯萎病病株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集来自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保定、银川、西宁及杭州等8个地区黄瓜大棚内的43株枯萎病病株,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共分离获得478株镰孢菌。根据形态学鉴定,确定它们属于7种镰孢菌,其中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占77.62%,锐顶镰孢菌(Fusarium acuminatum)占0.21%,木贼镰孢菌(Fusariumequiseti)占3.97%,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占15.48%,半裸镰孢菌(Fusarium semitectum)占1.46%,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占0.84%,以及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占0.42%。对所有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只有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致病性,发病率为71.43%;而其他菌株均未发病,表明其他菌株为非致病菌株。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植物上冰核活性细菌种类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省25种植物上分离到60株冰核活性细菌,鉴定结果为:假单胞菌属有37株,其中非荧光假单胞菌10株,占16.7%;丁香假单胞菌11株,占18.3%;荧光假单胞菌2株,占3.3%;菜豆荚斑假单胞菌14株,占23.3%。欧文氏菌属有23株,其中菠萝欧文氏菌21株,占355;草生欧文氏菌2株,占3.3%。INA细菌的种类和分布受季节、环境、地域和植物种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是山东省关于冰核细菌研究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对陕西、宁夏和内蒙的典型盐渍土样分离得到180株细菌,在NaCl浓度为15%,20%,25%,30%,32%五个梯度进行了菌株耐盐性的试验。用平板检测法对菌株的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4种水解酶产生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68.9%的菌株可在15%盐浓度的培养基中生长,随盐浓度增加,可生长的菌株数明显减少;在筛选出的耐盐菌中,来源于单一盐土中耐盐菌多于复合盐土,重盐土中筛出耐盐菌所占比例较大;供试菌株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能力高于产淀粉酶能力,其产脂肪酶的能力最弱。挑选出产纤维素酶和产蛋白酶效果较好的菌株各5株,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表明,大多数菌属于G ,杆状细菌,油脂状,不透明,并且表面光滑,耐15%盐浓度。  相似文献   

18.
刺槐、紫穗槐、黄檀根瘤菌抗逆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0株分离自四川省凉山州的刺槐、紫穗槐、黄檀根瘤菌进行了耐酸碱、耐盐、耐高温或低温的抗逆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刺槐、紫穗槐、黄檀根瘤菌具有很强的耐酸碱性,所有菌株都能耐受pH值5~12的环境,76.7%的菌株在pH值4~12的环境中仍有活力.耐盐性普遍较差,有86.7%的菌株不能在1%的NaCl平板上生长,13.3%的菌株能在4%的NaCl平板上生长.黄檀根瘤菌耐盐性一般强于刺槐和紫穗槐根瘤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对温度的耐受性上表现出较大的多样性,有17.6%的菌株在4~60℃均能生长,黄檀、紫穗槐根瘤菌耐60℃高温和4~10℃低温的能力均强于刺槐根瘤菌.供试根瘤菌对温度的抗性主要受宿主植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受海拔高度和土壤类型的影响.筛选到抗逆性强的优良菌株是:黄檀根瘤菌Spar18、Spar19,紫穗槐根瘤菌Spar28、Spar29,刺槐根瘤菌Spar8.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岳阳市鸡源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南省岳阳市周边8个养鸡场收集病料,从中分离出169株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岳阳市周边鸡源性大肠杆菌的主要血清型为:O78(41株)、O1(35株)、O2(22株)、O55(16株),共占总待检菌株的67.4%,占定型菌株的80.9%。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安宁油菜根肿病的生物防治新模式,研究生防功能菌株对油菜根肿病的影响。通过生防功能菌株的直接施用、添加到有机肥或基质中施用的小区试验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防功能菌株能有效降低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及危害,生防功能菌株直接施用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达74.03%,将菌株添加到有机肥中施用时防效达83.12%,将菌株添加到基质育苗时防效达68.83%,化学防治的防效达89.61%。将生防功能菌株添加到油菜秸秆腐熟发酵的有机肥中施用,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最佳,能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并提高油菜的产量。相比常规施肥,株高提高7.63%,有效分枝数提高26.08%,产量提高16.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