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深圳市梧桐山苗圃总场是一个经营花卉苗木的大型国有企业,多年来,在兰花保护、科研及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
1987年以来,深圳市梧桐山苗圃总场致力于收集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建立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库,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资源的大面积培育繁殖,通过收集、保护、培育、繁殖、回归,走濒危兰科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成果已引起世人的关注。该场对独蒜兰、杓兰、槽舌兰等属的兰科植物资源进行收集迁地保护繁育,其中收集槽舌兰20种,并对其生长繁育、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研究,而且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深圳市梧桐山苗圃总场已收集兰科植物400多种,涵盖了我国兰科植物的主要属种,所收集迁地保护的兰科植物,绝大多数种类均能开花结实,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沙头角林场(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是广东省林业局中开展自然教育工作起步较早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有直属林场。结合场域资源与自身特色,建设了别具特色的自然教育发展模式。文章通过解读该林场自然教育发展建设路径与方向,为同类型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工作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是1989年建立的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公园内生态良好,环境优雅,景观美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一、开发的必要性1.缓解矛盾的需要。深圳市盐田区是一个土地资源稀竭的新区,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开发利用梧桐山森林公园这片土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这一矛盾,也有利于全区经济的发展。2.做强旅游业的需要。这几年,深圳市盐田区充分利用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全局来看,旅游项目的数量还比较少,内容还比较单薄。开发建设好森林公园,对做强旅游业,发展旅游经济,念好“…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及风景特征 1.地理位置及范围梧桐山风景区位于深圳市东部,横跨罗湖、沙头角两个管理区,西临深圳水库,东至沙头角及盐田工业区,南北均临近特区边界。根据景观资源分布情况,开发条件,游览需求和景区管理因素分析,综合考虑环境保护及尊重现状行政区的原则,拟定梧桐山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线虫群落结构和生态指数分析方法,研究了深圳梧桐山土壤线虫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对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从梧桐山土壤中分离出线虫5 213头,隶属于30科56属,线虫群落结构对梧桐山毛棉杜鹃生长有重要影响;(2)辛普森优势度、密度-类群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4项指标均表明毛棉杜鹃生长状况与土壤线虫多样性显著相关;(3)瓦斯勒斯卡指数和线虫通路指数均表明毛棉杜鹃生长与土壤环境以及分解主导者相关不显著;(4)土壤生态系统成熟度是影响毛棉杜鹃生长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当食微线虫与植食性、捕食性线虫之和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时,毛棉杜鹃生长良好,而当植食性和捕食性线虫占据主导时,毛棉杜鹃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7.
最近,省政府公布了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其中,包括九泷十八滩、潮州西湖、玄武山—金厢滩、梧桐山、封开龙山和云浮蟠龙洞等六处。 这六个风景名胜区具有较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管理较完善,接待游客较多,具备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条件。潮州西湖、深圳梧桐山、云浮蟠龙洞为著名的城市风景名胜区。潮州西湖内有一百六十多处摩崖石刻,为我省三大摩崖石  相似文献   

8.
深圳梧桐山风景区主要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路线、典型植物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梧桐山山地常绿阔叶林9个主要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梧桐山植被保护完好,群落平均高度集中在7~13m,郁闭度为0.80~0.95;结构分化明显,优势种突出,乔木层以黧蒴、短序润楠、浙江润楠、红楠、枫香、鸭脚木、亮叶冬青为主,下木层主要有华鼠刺、银柴、降真香、毛棉杜鹃和九节等.乔灌层植物丰富,但草本层植物种类少,覆盖率低;群落外貌春季变化明显,夏秋冬常绿,景观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吊钟花作为华南地区的一种特色观赏花卉,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总结吊钟花属植物品种、演化趋势及繁殖技术的研究概况,对广东省内的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深圳市梧桐山、南澳山林、中山市五桂山、肇庆市北岭山森林公园5个吊钟花野生资源集中分布地进行调研。结果显示,银瓶山森林公园以白色齿缘吊钟花为主,花期较晚,其他4个地方多为粉红色、红色吊钟花,花期较早,盛花期为春节前后。  相似文献   

10.
广东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5,(4):115-123
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鸟类调查共记录13目35科135种,将6种本次调查中未记录到的历史种类合并分析后,雀形目共有24科95种,占梧桐山鸟类总数的66.4%;按生态类型分,鸣禽类型或林鸟类型占优势。优势种类为红耳鹎、小白腰雨燕、暗绿绣眼鸟、白头鹎、丝光椋鸟、叉尾太阳鸟、树麻雀、红胸啄花鸟、长尾缝叶莺,大山雀和白腰文鸟。共有留鸟78种(占54.5%)、冬候鸟33种(占23.1%)、夏候鸟18种(占12.6%)和过境鸟15种(占10.5%);繁殖鸟96种(占67.1%)。共记录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3种,CITES附录Ⅱ鸟类12种,IUCN受胁鸟类易危(VU)1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5种,"三有"动物96种,广东省省级保护动物3种,中国特有种1种。梧桐山鸟类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梧桐山村-小梧桐-大梧桐-碧桐道-沙头角;西坑片区虽然植被较好,但鸟类多样性并不丰富。讨论了部分可能为逃逸或归化的类群如矛纹草鹛、蓝翅希鹛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业传统与林业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两分法,将中国林业传统分为保护森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传统和破坏森林、大量消耗林木的传统。前者是以对动、植物的图腾崇拜为开端;后者是以火的使用为开端。在两种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中,产生了丰富多彩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文化,包括各类树木及竹文化、花卉文化、园林文化和岩栖山居与森林游乐文化等。  相似文献   

12.
泰国的森林旅游与森林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泰国森林旅游业的情况。泰国经济由"替代进口型"转向"外向型"的过程中,成功地利用了本国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在发展森林旅游业时,采取森林资源开发与森林保护并重,发展旅游与改善环境并重,提高人民素质与加强法治管理并重的方针,取得了比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林业改革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的论述,指出了制约森工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提出森工林区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中在讨论我国国有林场存在体制机制、森林经营方案、采伐限额和监督检查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从森林认证现状与特点出发,分析将森林认证引入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职责与关系,提出基于森林认证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林分密度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林分密度的作用及对营林生产的指导意义,着重分析了密度在森林生长过程中所发挥的实际效能。  相似文献   

16.
龙晓飞 《绿色科技》2021,(5):112-114
指出了龙里林场现有国家储备林中以马尾松人工林为主,树种结构单纯、层次结构简单、生态效益差、生态系统脆弱,容易发生雪压、风倒、火灾,松毛虫危害严重。为了改善林场马尾松人工林的健康状况,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优化林分的树种、水平、垂直结构,进一步提高林分质量,模仿马尾松自然演替规律,通过择伐,在林下补植了乡土珍贵树种,以把马尾松人工林尽可能地改造为接近自然状态的异龄针阔混交林,结果表明:近自然改造具有如下优点:①确保了持续的主林层郁闭,实现了森林的永续利用。②将培育珍贵树种与马尾松大径材有机结合起来,兼顾了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③有利于提高林分质量,保证了森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ArcViewGIS平台的杨树河林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杨树河林场二维坡向图和坡度图、三维地面模型、二维河流、公路、城镇和林型分布专题图,用缓冲分析方法进行护岸林,护路林,环境保护林,水源涵养林等公益林的规划;商品林和一般用材林用蓄积等值图规划,在空间尺度上进行合理的划分林种,对杨树河林杨植物群落生长的立地条件进行研究。最后经过调整林种结构和林龄结构,以达到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收集整理昆明北市林区20a(1989~2009)森林防火资料,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特点,提出适合该区森林火灾防治方略.  相似文献   

19.
森林认证与中国林产品贸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森林认证基本含义及中国林产品贸易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森林认证对中国林产品贸易和林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政府和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不同森林管理预案下友好林业局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作为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木材,而且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大气成分平衡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代力民等,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