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项试验收集全国79个侧柏种源,在山东省的东、中、南部设3处试验区,分析检验了各种源2年生苗木高度的差异显著性,测算了各种源抗寒旱性。结果是,各种源苗木生长量的差异呈现出典型的由北到南、自西至东递增的规律;山东、河南是侧柏良种集中产区;山东泰安、沂水、滕县、微山,河南确山、浙川、灵宝,江苏徐州为适合山东的较佳种源;除少数南方种源受寒旱外,大多数种源能适应山东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种源的侧柏进行苗期,造林试验研究表明,不同种源的侧柏,在高生长、地径生长、造林保存率等方面有显著和极显著的差异。在高生长、地径生长及造林保存率均表现好的种源有河北遵化、河北易县、山西石楼、河北获鹿、山东历城。通过对不同龄期各种源高生长的相关性和秩次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各种源在苗期生长的稳定性较差,而进入3龄(造林)后,各种源的高生长趋 向稳定。因此,依据3龄后的高生长表现,可以初步确定侧柏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3.
收集我国侧柏分布区内的种源71个。据在兰州,正宁,两当,张掖等6个试验点历时14a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山东泰安,河南确山,河北获鹿等优良种源树高,胸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8.8%和10.3%选用优良种源造林增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红楠种源苗期生长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西九连山、宜丰官山、井冈山、德兴红楠种源苗期生长节律、种源间生长差异及生物量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4个种源生长节律相近,均为一个生长高峰;九连山种源表现最好,苗高、地径分别大于种源平均数34.39%、64.16%,表明种源选择可获得明显的增益效果;苗木不同器官间生物量分布的比率是相对稳定的,不因苗木生长量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两次育苗试验的结果,对侧柏33个种源的性状变异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苗高、地径、分枝间距、根系生长等存在着显著差异。1年生苗高生长快的种源比生长慢的种源高3.3倍,2年生苗高优劣种源间仍有两倍以上的差距。苗木生长与纬度、海拔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年均温、年降水等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评价结果将参试种源划分为优良种源、一般种源和较差种源三类。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侧柏种源的早期选择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6.
毛红椿播种苗苗期生长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定期观测的基础上,对不同种源苗木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和苗高生长节律对比分析;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拟合了毛红椿不同种源不同播种期的苗高与时间的相关关系,构建了苗木生长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不同播种期1年生毛红椿播种苗苗高生长高峰期均出现在7—9月,春播苗苗高大于冬播苗;(2)不同种源播种苗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宜丰种源优于龙南种源;(3)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毛红椿苗木高生长过程进行模拟,模型参数R2为0.950~0.969,表明模型拟合与实际观测值较接近,可用该模型估算1年生毛红椿播种苗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高生长量。  相似文献   

7.
欧洲赤松生长较快、适应性强,苗期生长节律基本与樟子松一致,且越冬前能及时封顶。种源间及种源内裸根苗苗高生长差异显著,种源间平均变异系数为23.61%。5个种源樟子松容器苗高生长均值较8个种源欧洲赤松苗高生长快11.8%,其中:樟1#、樟2#、FL2及S105种源苗木高生长较快,FL1、S104、S103和S101种源苗木高生长较慢,生长最快种源樟子松较生长最慢的欧洲赤松种源苗木高生长量提高44.0%。  相似文献   

8.
侧柏种苗性状地理变异趋势及其气候生态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全国侧柏种源试验种子性状和苗期观察结果,利用统计分析技术,研究侧柏地理变异,探论引起变异的气候生态基础。结果表明:侧柏种源间种子和苗木性状差异明显,种源选择有很大潜力;种苗性状地理变异的总趋势是:偏东南比偏西北种源生长量大、种粒小、发芽早,适度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调种可提高侧柏林分生产力;生长性状地理变异模式属梯度变异类型,受纬度和经度双重控制,但纬向变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引进的10个种源北美白云杉、3个种源的内陆红皮云杉3个年龄段苗木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的苗木高生长差异显著,自云杉种源间、红皮云杉种源间及各种源之间3a生苗木地径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白云杉3a生苗高和地径生长表现最佳的种源是3^#、9^#和7^#,红皮云杉种源为CK2的地径及苗高生长量最大,其次是CK3和CK1,而且白云杉3^#种源苗高生长略超过红皮云杉CK3。  相似文献   

10.
红锥种源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锥博白、浦北、东兰3个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率2年生苗木生长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种源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都显著,均呈"S"型生长模式。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将苗木的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生长初期、速生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3个种源苗木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博白种源和浦北种源较好,东兰种源次之。  相似文献   

11.
秃杉22个种源苗期阶段试验研究表明,秃杉各种源生长差异极显著。苗高、枝下高、苗木鲜重与各种源所处地理位置呈显著负相关。纬度较低、经度偏西的云南昌宁和昌宁的老厂、河尾、水泪种源生长最好,苗高生长比纬度较高、经度偏东的湖北利川种源快48.9%,比杉木快14.6%。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文冠果不同种源造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择适宜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造林的文冠果种源,在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文冠果林木良种基地进行了不同种源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红沙窝试验区种源地文冠果种子培育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较河南灵宝、三门峡种源地的苗木成活率分别高59.26%和50.88%,较内蒙古赤峰的苗木成活率高24.15%,较甘肃庆阳的苗木成活率高10.51%;不同种源地文冠果种子培育的苗木在试验区造林后苗高、地径、主根生长量、侧根数及生物量指标由大到小均依次为红沙窝试验区种源、甘肃庆阳种源、内蒙古赤峰种源、河南三门峡种源、河南灵宝种源;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干旱半干旱地区建设文冠果能源林时,应尽量选用本地种源或与造林地气候条件、立地条件等基本相似地区种源培育的苗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全国10省33个种原种子千粒重与出苗率分析及种源间苗木生长情况和生长节律观察,为选择适合我省石贡山地造林的侧柏最佳种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辽西北田间试验条件下,对5个种源元宝槭苗木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元宝槭苗木生物量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辽宁四合城种源苗木叶、茎、根及单株生物量均最高;辽宁章古台次之;其他3个种源较低。植株生物量构成上,不同种源苗木均以叶生物量占比最大,超过50%,辽宁3个种源茎生物量占比显著高于根系,山东聊城和山西运城种源则正相反。山东聊城和山西运城种源根冠比最大,辽宁铁岭最小,辽宁四合城和章古台居中。辽宁四合城和章古台种源茎叶比显著高于其他3个种源。综合比较,辽宁四合城和章古台种源元宝槭比较适宜辽西北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5.
选择西南桦(BetulaalnoidesBuchHam.)中国分布区内的13个种源进行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在种子千粒重、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苗木全株生物量方面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种源内部也存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经苗期物候观察,各种源除发芽始期遗传差异不明显外,发芽盛期、发芽末期、真叶出现期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苗高、地径、全株生物量等指标,确定云南西畴新马街、西畴莲花塘、腾冲、潞西为苗期生长快、生物量大的种源;云南镇源、屏边、广西田林为苗期生长中等的种源;云南龙陵、景洪、广西平果、凭祥、百色、靖西为苗期生长慢的种源。  相似文献   

16.
对3种基质,4个种源的2年生柔枝松容器苗的年生长规律及其形态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2个处理苗木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3-4月份、5-8月份,地径处于迅速生长阶段;而苗高只在4-5月份整个生长季中唯一一次高生长,期间地径生长缓慢。P3种源的年生长规律与其他种源有较大不同,即地径生长起止时间相对较早,苗高生长期较长。对17个形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结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M1基质容器苗的苗木质量较差;M2、M3基质的苗木质量较好,其中又以M2基质P1种源和M3基质P2种源的苗木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17.
曹凤来 《江苏林业科技》1992,19(2):13-15,26
侧柏是绿化石质山地的先锋树种。为了进一步比较不同侧柏种源在徐州的生产潜力,筛选出更适宜徐州地区造林的优良种源。笔者于1983~1989年进行了侧柏种源引种试验。 1 试验材料和地点 1.1 试验材料 1982年收集了辽宁、北京、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四川、甘肃等省、市19个种源,本场种源作对照,于1983年春育苗,1985年造林。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徐州南郊的徐州泉山森林自然保护区内,约当东经117°10′,北纬34°14′,成土母质石灰岩,土壤较粘重,pH7~7.5,略呈碱性。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869.6mm,且多集中于夏季,常发生春旱,无霜期205天,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2 试验方法 整个试验分为苗期试验和造林试验两个阶段。1983年春~1985年为苗期试验阶段,1985年3月21日为造林开始阶段。造林苗龄2年生,均为各种源优良苗木。造林为随机区组设计,共4个区组,每区组20个小区(每种源为1小区)。每小区11株,全部试  相似文献   

18.
不同西南桦种源的苗期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选择西南桦中国分布区内的13个种源进行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在种子千粒重、苗木高原生长、地径生长、苗木全株生物量方面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种源内部也存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经苗期物候观察,各种源除发芽始期遗传差异不明显外,发芽盛期、发芽末期地出现期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苗高、地径、全株生物量等指标,确定云南西畴新马街西畴莲花塘、腾冲、潞西为苗期生长快、生物量大的种源;云南镇源、屏边、广西田 苗  相似文献   

19.
兴凯赤松3个中国种源及家系苗期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天然分布区以外进行引种试验,连续3 a的试验结果表明:兴凯赤松种源间以及种源内家系间苗木高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且苗高生长节律与樟子松相近。各种源兴凯赤松播种后出苗均较快,9月末苗高基本停止生长,越冬前能及时封顶,可以安全越冬。苗圃育苗1 a和2 a生苗木高生长差别较小,但Msn(密山)种源3 a生苗高生长较快。在干旱的立地条件下进行人工林培育,Jdg(鸡东)种源表现出较大的生长潜力,其中部分家系高生长甚至超过CK(樟子松青山种源),地径生长量与CK基本相近。表明其生长潜力和抗旱、耐瘠薄能力远远高于Msn种源,是值得重视的种源。  相似文献   

20.
闽南红锥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采自福建闽南的5个红锥地理种源种子,在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苗圃开展苗期物候观察和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红锥之间的首次出芽时间和出芽持续时间相差较少,且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基本一致;红锥不同种源苗木的生长指标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其中,华安和安溪种源苗期生长较好,苗高、地径均显著高于苗木整体平均值,且高径比及其遗传变异系数较低,因此在生产中可优先考虑作为种苗繁育的种质材料;而云霄、南靖、诏安种源的红锥苗木苗高和地径均低于苗木整体平均值,尤其是南靖种源,苗木生长纤细,需进一步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