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小粒穗"的成因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年多点试验对江苏省粳稻生产中新出现的稻穗生长不良的小粒穗现象发生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粒穗的发生与种源密切相关,病种种源小粒穗的发生概率和发生程度显著增加;病种是否发生小粒穗及其发生程度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小粒穗的发生与水稻大田常用的农药、除草剂及一般肥水管理措施均无关联,杀菌杀线(虫)剂浸种对小粒穗的发生有防效。对小粒穗的可能病原物的分离和鉴定试验表明:细菌和真菌不是小粒穗形成的病原物,线虫与小粒穗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杜绝小粒穗田种源(病种)是防止小粒穗的基本措施,杀线(虫)杀菌剂浸种对小粒穗发生有防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玉米生产中多穗现象频繁发生,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发生面积不同.同一地区、不同品种发生程度也不相同。多穗现象给玉米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要正确分析形成多穗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小麦在成熟期出现有穗无籽现象,严重影响产量。本文通过分析小麦有穗无籽现象的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止此类现象发生的措施,对小麦生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玉米一株多穗现象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玉米种植出现的一株多穗现象,系统的分析了多穗发生的原因并给出具体的防治对策,为今后防治玉米一株多穗现象发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市玉米生产中出现了多穗现象,不同年份、不同品种发生面积不同,不同地区、同一品种发生程度也不相同。多穗现象给玉米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豫西地区在较大范围内发生了玉米空秆、空穗、半截穗、多穗、香蕉穗等雌穗分化异常现象,涉及的品种之多,面积之大,历史罕见。由于这种异常现象大面积发生,从而造成了玉米大幅度减产,减产幅度30%~40%,个别地块甚至超过70%。因此,笔者详细分析了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及规律,提出了基本的防控对策,供大家参考。一、异常现象的种类(一)空穗现象。部分玉米品种在一些地块虽然植株分化出雌穗,但每株果穗结实20粒以下。从外表看,玉米穗子长得挺大,但扒开果穗苞叶看穗轴上没有玉米粒,或仅有寥寥数粒。  相似文献   

7.
玉米多穗现象的发生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玉米一株多穗的发生原因,介绍预防措施,以为在生产中防止一株多穗现象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两系杂交稻晚造早穗现象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初步得出早穗与秧苗期的高温及高温日数有密切的关系,两系杂交稻秧苗期积温≥826℃时会发生早穗,秧苗期积温≤750℃时一般不会发生早穗现象。  相似文献   

9.
水稻施用中量元素肥料(粉剂)植株抽穗齐穗期长势长相与常规施肥差异不明显,但成熟期无倒伏现象,而常规施肥局部有小面积倒伏发生,所以该产品能增强抗倒伏能力,但水稻株高、穗长相差不明显;而蔸穗数、667平方米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水稻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正>据农户反映,2015年清丰县夏播玉米局部乡镇出现缺粒、突尖、畸形穗等现象。农科院玉米专家、技术人员现场考察与大田鉴定后,总结出主要有以下几种状况:苞叶不严,果穗顶部部分裸露、突尖、缺粒、畸形穗。一、现象(一)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发生程度不同。(二)大部分品种都有发育异常现象,郑单958系列的白轴品种发生很轻,美系品种发生较重。(三)同一品种不同密度发生程  相似文献   

11.
多穗现象在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从形态上可分为分蘖多穗和单秆多穗.分蘖多穗作为一个优良性状广泛用于青饲玉米的选育和生产;单秆多穗又分为一节多穗和多节多穗,一节多穗又称为“娃娃穗”或“香蕉穗”,多节多穗现象则更为普遍.多穗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2.
1水稻早穗发生的原因水稻早穗是指在秧田期间水稻主茎、幼穗已经开始分化或形成,移栽大田后过早抽穗的现象。发生早穗的稻田,早的在移栽后10 d以上,迟的不到1个月就开始抽穗。早穗植株表现为瘦弱矮小,叶色淡,分蘖少,穗子小,穗型异常,有的稻穗不能全部抽出剑叶,因此造成产量损失。水稻早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时可导致绝收。发展快、危害重、损失大,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穗颈瘟、节瘟、叶瘟、枝梗瘟等,其中以穗颈瘟对产量影响最大。一、症状1、穗颈瘟:发生在穗颈和穗轴或小枝梗上,对产量影响最大。初期出现小的淡褐色病斑,边缘有水渍状的褪绿现象。以后病部向下,向上扩展,长的可达2-3厘米,颜色加深,  相似文献   

14.
玉米空秆、缺粒现象近几年发生较为严重。造成一定的减产,严重的可达20%以上。空秆表现为整株无穗或有穗无粒,缺粒现象表现为穗两端严重缺粒、"花粒"缺行和近秆内侧缺粒。在生产上,应针对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加强管理,减少空秆、缺粒现象发生,以达到高产。本文针对玉米空杆缺粒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早穗是指水稻在生育进程上提早进入生殖生长,秧苗移栽时已经或即将开始幼穗分化,以致移栽后不久就抽出剑叶,并发生提前抽穗的异常生理现象。分析水稻早穗发生原因,提出防御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科技的发展也推动着农业的进步,农业的种植过程越来越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新技术的开发让玉米的品种不断更新,玉米的产量也芝麻开花节节高,在收获到巨大收益和成功的同时,玉米地多穗现象也频频发生,多穗对玉米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严重的多穗现象还会造成玉米产量下降,对多穗现象的解决是玉米种植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浅谈玉米空秆的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我市玉米生产取得可喜成绩,农民从中获得收益.面积有了较大发展.玉米空秆是目前在生产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对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玉米空秆是指植株没有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但没有结籽粒的现象,也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有雄穗没果穗;二是有雄穗也有果穗,但果穗不长大不结实。前者为完全性空秆,后者称不孕穗空秆。现就玉米生产中发生空秆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粳稻小粒穗的症状及其籽粒性状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系统介绍江苏省近两年来大面积发生的小粒穗异常生长现象,从稻穗、籽粒、糙米等方面对发生症状给出详细的图文说明。【方法】以武育粳3号为分析对象,对几个代表性地区的小粒穗进行取样,分析了正常籽粒和小粒穗籽粒的形态分布和粒重分布特征。【结果与结论】在正常籽粒中,籽粒的长、宽和粒重均呈较为规律的单峰连续分布,且分布呈一定程度的右偏趋势;小粒穗籽粒的形态分布和粒重分布则较不规则,总体上均呈双峰分布态势。两个峰累计分布的比例与小粒穗发生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在分析发生症状的基础上,对小粒穗现象的名称、症状以及诊断的指标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上高县属双季稻高产区,穗颈瘟是当地主要的病虫害之一,重发年份往往造成严重减产;多年来发生程度一般早稻重于晚稻,2015年晚稻穗颈瘟重发生少有现象,程度比当年早稻重两级。该文通过对比近年来当地种植区域穗颈瘟发生概况和差异性,总结了2015年晚稻穗颈瘟发生点多面广、程度重、发病品种多、暴发期集中、损失大等特点,综合分析了发生因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介绍2010年响水县境内水稻白色颖壳现象的发生时期、发生前的气象特点、田间表现及其对每穗颖花量的影响,以为白色颖壳现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