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农业生产中的有机废弃物基质化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有机废弃物复配基质(由壳聚糖+稻壳生物炭+发酵茶渣+珍珠岩+蛭石+发酵鸡粪混合形成)对辣椒、番茄穴盘幼苗生长及基质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对干旱胁迫下幼苗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基质处理辣椒和番茄幼苗株高与商品育苗基质处理(CK)无显著差异;辣椒幼苗茎粗与CK差异显著;辣椒和番茄壮苗指数分别较CK提高42.68%和25.45%,差异显著;二者出苗率均极显著低于CK;辣椒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与CK差异显著,番茄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复配基质处理干旱胁迫与未受干旱胁迫(CK)番茄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含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但辣椒的差异不显著;辣椒和番茄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CK,较CK降低13.09%和29.71%;基质酶活性除脲酶外,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K。有机废弃物复配基质可促进幼苗生长,缓解干旱胁迫对幼苗的伤害,在番茄幼苗中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地区有机废弃物资源有效利用,提升育苗基质质量,研究以有机废弃物配比发酵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牛粪与玉米、小麦、水稻、芦苇秸秆分别进行配比发酵后作为育苗基质进行试验,共设5个处理:T1(牛粪+玉米秸秆发酵基质)、T2(牛粪+小麦秸秆发酵基质)、T3(牛粪+水稻秸秆发酵基质)、T4(牛粪+芦苇秸秆发酵基质)、CK(选用"壮苗2号"商品育苗基质),分析不同处理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形态、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有机废弃物配比发酵作为育苗基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有机废弃物配比发酵处理可以提高育苗基质的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有机质养分含量,降低育苗基质的pH和电导率。由黄瓜幼苗生长形态指标可知,与CK相比,有机废弃物发酵配比处理黄瓜幼苗株高提高11.19%~36.76%,茎粗增加22.79%~54.76%,叶面积增加4.74%~40.09%,地上部鲜质量增加6.95%~58.27%,地上部干质量增加19.04%~104.76%,壮苗指数增加16.66%~33.33%;根冠比较CK增加26.31%。由黄瓜生理指标可知,T1处理黄瓜幼苗植株生理效果最好,与CK相比,可溶性糖含量提高28.16%,根系活力提高90.97%,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66.44%,叶绿素a含量提高20.58%,叶绿素总量提高15.11%。通过对生长形态和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出,有机废弃物配比发酵处理以T1最优,T3、T2、T4次之,CK最差。因此,将有机废弃物配比发酵处理作为黄瓜育苗基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干旱对多裂叶荆芥生长的影响,以多裂叶荆芥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模拟干旱的方法,设置CK、轻度、中度和重度4个水分梯度,对0、7、14、21d下多裂叶荆芥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和根冠比等形态指标,以及根、叶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表明,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多裂叶荆芥幼苗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较小,而根冠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较为敏感;不同干旱处理下叶片含水量差异不显著,但0~7d的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整体来看,多裂叶荆芥根、叶中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均随时间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在21 d达到最高;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递减(叶)或先增后减(根)的趋势,21d时含量最低,此时不同处理下的差异显著;SOD活性在14~ 21 d最高,且在21 d时中、重度干旱下与CK差异显著;POD活性在21d降到最低,且重度干旱下与CK差异显著,说明多裂叶荆芥幼苗在短时间内对轻度干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和适应性,胁迫21 d时,为应对干旱胁迫通过对渗透物质积累的调节,协调自身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清除活性氧对细胞膜带来的伤害,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相关性分析表明,根、叶的脯氨酸、可溶性糖与丙二醛含量三者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SOD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SOD与P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设施番茄生产的生态化栽培基质,以蚯蚓粪、菇渣和粉煤灰等废弃物资源为原料,部分替代草炭,同时添加有机肥进行不同比例的混配,开发了生态化园艺栽培基质,在北京市密云区进行设施番茄生产,筛选出了适于番茄生产的生态栽培基质。结果显示:与传统栽培基质相比,利用基质4(草炭∶蚯蚓粪∶有机肥∶土=3∶4∶1∶2)生产的番茄生长情况、产量、品质和水分生产效率均表现为最好,定植后50 d,基质4栽培的番茄株高最高(173.8 cm),较对照(CK)提高5.33%,差异显著;最终产量较CK生产的番茄提高29.31%;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Vc含量达到207.8 mg·kg-1,较CK处理高7.8%,差异达显著水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1%,较CK提高21.78%,差异极显著;水分生产效率为31.32 kg·m-3,较CK处理高30.71%,达到显著差异。综上,草炭、蚯蚓粪、有机肥和土4种物质混配比例为3∶4∶1∶2的生态化基质适宜北京地区设施番茄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高低温和干旱交叉胁迫对黄芩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的作用机制,以商洛市黄芩种植基地带回的黄芩幼苗为材料,在室温(25℃,CK)、高温(30、35℃)、低温(4、8℃)对幼苗先进行为期3 d的预处理,再待苗长至40 cm左右时,加入10%聚乙二醇(PEG)-6000用以模拟干旱处理。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前,高低温预处理对黄芩生长(株高、主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黄芩的生长指标差异愈发显著;温度与水分交叉胁迫程度的加剧也使黄芩的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在干旱胁迫结束时,35℃预处理黄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最为显著。因此,高温、低温预处理使黄芩幼苗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其适应性与其渗透调控能力的增强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15%聚乙二醇6000(PEG-6000)处理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氢气(H2)和脱落酸(ABA)在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幼苗抵抗干旱胁迫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外源H2和ABA均可促进番茄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其中富氢水(HRW,H2供体)和ABA最适浓度分别为75%和150 μmol·L-1。干旱胁迫下,HRW处理能显著增加番茄幼苗叶片内源ABA含量及其关键基因表达。同时,HRW和ABA单独及其共同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较PEG处理分别降低了34.8%、32.6%和37.0%;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显著高于PEG处理。另外,ABA抑制剂氟啶酮(FLU)抑制了HRW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说明H2促进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的生长可能需要ABA的参与。FLU抑制了HRW对干旱胁迫下叶片MDA含量的降低作用。此外,FLU抑制了HRW对干旱胁迫下叶片SOD、CAT和APX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增加作用,说明H2增强番茄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需要ABA的参与。可见,ABA参与了H2增强番茄幼苗的抗旱性,这一过程是通过抑制MDA积累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以1年生风箱果幼苗为材料,设置对照(CK)、轻度干旱胁迫(W1)、中度干旱胁迫(W2)和重度干旱胁迫(W3)等4种处理,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对幼苗的生长表现、生物量积累、光合生理特征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W1处理对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影响较小,W2处理和W3处理显著抑制了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特别是W3处理,苗高和地径比CK分别减少了71.4%和77.8%,根、茎、叶和总生物量比CK分别减少了33.3%、75.0%、69.2%和57.6%;光合生理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均随干旱胁迫加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W1处理最大;W1处理对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影响较小,W2处理和W3处理影响显著增大。风箱果幼苗能够适应轻度干旱胁迫,中、重度胁迫下生长和光合能力均受到抑制,抗氧化酶系统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大棚连作有机基质中轮作不同种类的叶菜,比较其对缓解或消除番茄连作障碍的效果。【方法】于大棚果菜冬闲季节,在连续栽培2茬番茄的有机基质中分别轮作蒜苗、小白菜和油麦菜,以基质冬闲为CK1,新配同配方基质为CK2,新配草炭基质为CK3,后茬再种植番茄,测定轮作叶菜的效果。【结果】除CK1的EC值变化较大外,其他处理基质栽培前后的EC、pH、体积质量、总孔隙度的变化幅度很小,均在适合番茄生长的范围内;轮作叶菜后基质中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整个生长期,轮作蒜苗或小白菜处理的番茄生长及根系还原强度均比CK1有显著优势,与CK2和CK3接近且无显著差异;轮作蒜苗处理的番茄小区产量与CK3无显著差异,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轮作小白菜处理和CK2次之,CK1最低。轮作蒜苗处理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番茄红素含量及糖酸比均较高,品质较好,与CK2和CK3差异不明显。【结论】连作2茬番茄的有机基质再种番茄后表现出了明显的连作障碍;对于连作基质,在大棚冬闲季节轮作叶菜可减轻或消除连作障碍,轮作蒜苗后再种植番茄,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均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商洛黄芩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盐分和干旱交叉胁迫对黄芩生长状况及相关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度干旱与轻度盐交叉胁迫下,黄芩株高与地上部分鲜重与对照(CK)差异显著(P0.05),分别增加了7.00%和7.33%;重度盐旱交叉胁迫下的主根长与地下部分鲜重与CK差异显著,分别下降了21.59%和21.76%,而主根直径与CK差异不显著;在重度盐旱交叉胁迫下,MDA和可溶性糖含量与CK差异最为明显,分别增加了151.59%和155.20%;在中度盐和重度干旱交叉胁迫、重度盐和中度干旱交叉胁迫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黄芩能通过相关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来提高其对盐旱交叉胁迫的适应能力,中度干旱与轻度盐交叉胁迫对黄芩的生长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以商洛黄芩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盐分和干旱交叉胁迫对黄芩生长状况及相关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度干旱与轻度盐交叉胁迫下,黄芩株高与地上部分鲜重与对照(CK)差异显著(P<0.05),分别增加了7.00%和7.33%;重度盐旱交叉胁迫下的主根长与地下部分鲜重与CK差异显著,分别下降了21.59%和21.76%,而主根直径与CK差异不显著;在重度盐旱交叉胁迫下,MDA和可溶性糖含量与CK差异最为明显,分别增加了151.59%和155.20%;在中度盐和重度干旱交叉胁迫、重度盐和中度干旱交叉胁迫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黄芩能通过相关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来提高其对盐旱交叉胁迫的适应能力,中度干旱与轻度盐交叉胁迫对黄芩的生长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