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四川省攀枝花市二半山区肉牛养殖现状及饲草资源利用情况,引进3个青贮玉米品种和4个黑麦草品种,开展"青贮玉米+黑麦草"轮作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参试的4个黑麦草品种中,"绿岛"的鲜草产量和种植效益均最高,分别为12 973.2 kg/667 m~2和5 189.3元/667 m~2;在参试的3个青贮玉米品种中,"YR12"的鲜草产量和种植效益均最高,分别为8 967.4 kg/667 m~2和3 587.0元/667 m~2元;筛选出的最佳轮作品种组合是"绿岛+YR12",年产鲜草21 940.6 kg/667 m~2,其次是"特高+YR12",年产鲜草20 762.2 kg/667 m~2。在攀枝花市二半山区海拔1 400~1 600 m区域内推广"青贮玉米+黑麦草"轮作模式,可大幅增加土地单位面积牧草产量,显著提高了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黄平 《蚕学通讯》2017,(4):40-46
1 年度工作总体情况 2017年累计推广优良家蚕品种1.91万盒,其中云蚕9号、华康2号等抗病性品种6100盒,秋华×平30、秋华×平30等雄蚕品种1.3万盒,鲜茧产量804t,产值3252万元,优良家蚕品种养蚕量、鲜茧产量及产值较上年分别增加了7.7%、8.1%、23.5%.推广优良桑树品种女桑、强桑1号、农桑14号、农桑8号617hm2,较上年增长了12.8%,每667m2桑园产茧量达140kg,产量较老品种增长了30%.开展67hm2高产创建示范桑园,实施了桑园节水灌溉(滴灌)、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集成技术,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10%以上,平均667 m2桑园产鲜茧达209.8kg,比对照增长了18.3%.开展适度规模示范20 hm2,示范户53户,人均桑园面积3773m2,通过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平均盒种产茧量达到45kg,667 m2桑园产茧量达155kg,户均收入达到3.95万元.  相似文献   

3.
以桂桑优12号为对照,对3个桑树品种抗青283、抗青10号和抗青283×抗青10号进行了3年的抗青枯病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抗桑青枯病桑树品种抗青283、抗青10号和抗青283×抗青10号都有一定的抗桑青枯病的能力。在象州县的桑青枯病疫区,抗青283的产叶量高于其它品种,平均每667m^2桑园生产桑叶2429.0kg,比对照品种桂桑优12号增产桑叶23.34%,且采用埋条繁殖方式种植时的抗病力最强,抗青283的平均抗病率达95.30%。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福安市农民常年西瓜种植面积达到300多hm2,但由于种植期集中在春季,3月中下旬播种,4月中下旬定植,西瓜收获期集中在7月份上市,常常造成价格下跌,增产不增收,极大的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从2002年开始,福安市农科所引进西瓜新品种,探索反季节西瓜生产技术,开展了延秋西瓜的种植模式与无公害高产配套技术示范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2-2004年累计示范面积100多hm2,平均每667m2产量1 240kg左右,每千克价格1.4元,每667m2产值1 860元,扣除成本外每667m2收入达1 260元,其收入比春种夏收西瓜增加2倍.  相似文献   

5.
6个饲料桑树品种在广西地区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主要研究桑特优2号作为对照组,桂桑优62号、桂桑6号、粤桑11号、桂桑优12号和粤桑51号共6个桑树品种进行品种种植遴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鲜枝叶产量最高者为粤桑51号[(6.52±0.42)t/667 m^2],最低者为桑特优2号[(3.89±0.28)t/667 m^2];生长性能方面较优质品种为粤桑51号、桂桑优12号和桂桑优62号;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桂桑优62号(18.46%),其次是桂桑6号(17.56%);品质较优的品种有桂桑优12号、桂桑优62号和桂桑6号。综合鲜枝叶产量、生长性能和营养与品质评价指标,较优良品种为桂桑优62号和桂桑优12号,其次是粤桑51号和粤桑11号,这些品种可作为饲料桑树品种大面积种植推广,有利于开发成为新的高蛋白饲料资源,助力广西草食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宜宾地区饲料桑品种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饲料桑品种在四川省宜宾市丘陵山区推广种植的可行性,于2015年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引进饲料桑品种桂桑优62、桂桑优12和桑特优2号,于2016年进行生物学性状调查、1年刈割4茬小区测定产量和检测春季枝叶的营养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引进栽植的3个饲料桑品种在宜宾地区的生长期基本相同,1年刈割4茬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桂桑优12桂桑优62桑特优2号,饲料桑的桑树叶片氨基酸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桂桑优62桂桑优12桑特优2号,饲料桑的桑树枝条氨基酸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桂桑优62桑特优2号桂桑优12。桂桑优62可作为川南地区家畜优质饲料的来源,适宜在宜宾市丘陵山区进行示范推广应用,其次为桂桑优12和桑特优2号。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分别在易门县十街乡熟地与生地开展常规种植技术与适当密度种植示范,总结了青贮玉米品种红单10号和雅玉04889示范种植关键技术及与常规籽实玉米的效益情况。播种前施予农家肥30 t/hm^2,再将地面土壤耙细耙平,播种量60 kg/hm^2,播种行距40 cm,株距20 cm,穴播,每穴1~2粒。植株留苗密度为105 000株/hm^2以上,示范面积为红单10号2.28 hm^2,雅玉04889号0.05 hm^2,测产8个重复共1 hm^2。试验结果表明,红单10号平均产量为63.71 t/hm^2,雅玉04889平均产量为85 t/hm^2;收籽实玉米平均产值为1.35万元/hm^2,而种植红单10号青贮玉米为2.23万元/hm^2,雅玉04889为2.97万元/hm^2,粮改饲的种植效益是收获籽粒的1.93倍;且雅玉04889在当地的适应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桑树不同冬伐方式对次年上半年产叶量和产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桑树杂交组合“桂桑优12”、“桂桑优62”进行低刈(即冬留长枝,剪留下半年新枝30-50cm)和根刈(即剪留地面10~15cm)两种冬伐处理形式,调查不同冬伐形式对桑树第2年上半年桑叶产量和养蚕蚕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冬伐处理对桑树的桑叶产量和养蚕量有较大的影响。“桂桑优62”低刈平均每1/15ha养蚕数量...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杂交桑桂桑优12的成果转化,研究了桑树杂交组合高效繁育制种技术,组织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建设桂桑优12种子因,从嫁接培育亲本苗木到大量生产出种子只用13个月时间,平均667m~2产种子27.5kg;树龄2年(从嫁接桑苗算起)平均667m~2产种子43.7kg;树龄3年667m~2产种子56kg。至2004年底共销售种子14.5t,推广种植面积已达1.82万hm~2。  相似文献   

10.
经选择不同产区烟地轮作种植光叶紫花苕进行现场测定、调查访问,资料分析得出平均每667m2产鲜草2848.61kg,产值518.45元,每667m2干烟叶增产7%,投入产出比约为4:6,表明烟地冬闲期轮作光叶紫花苕种植模式可行,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桑树夏伐后的副产品--桑条多用来做燃料烧掉或堆积园内自然腐烂,造成极大浪费.自2000年以来,我们试验推广利用桑条末作原料培植黑木耳获得成功,试验表明:每667m2产干桑条300~400kg,产干木耳30~40kg,价值1 200~1600元,再加上蚕茧收入每667m2桑园收入3700~4000元.其技术简单易学、投资少、效益高,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选择桂桑优12、桂桑优62、桑特优2号、桂桑5号、桂桑6号等5个桑树品种在石漠化地区山地种植,分别采用(120+40)×14、100×14、80×14三种不同的种植模式和片叶、条桑2种收获方式,以期筛选适宜石漠化地区的桑树品种和种植模式,探讨石漠化地区优质高效的桑树栽培管理模式。结果表明,单位土地面积片叶收获桑叶产量高于条桑收获,在土地资源稀缺的石漠化地区应该优先选用,但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条桑收获成为省力高效养蚕的有效途径之一。桂桑优12、桂桑优62、桂桑5号、桂桑6号4个桑树品种在石漠化山地种植产量高、耐旱耐贫瘠的优势比较突出,桑特优2号优势较弱。石漠化地区桑树种植模式要根据地形条件合理密植,种植模式80×14适合于地形比较复杂的干旱山地;如果地势开阔平坦,兼顾机械耕作,可选择(120+40)×14宽窄行种植,其次是100×14均行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14个春玉米品种、7个秋玉米品种和一个常规品种作对照进行品比试验,观察测定各个品种的植物学特性、产量。结果表明:春玉米品种东单04、东单02、东单01,产量分别为:7892.5kg/667m2、7514.3kg/667m2、7392.4kg/667m2,分别比常规品种增产9.2%、4.0%、2.3%,较其他12个参试品种差异显著;秋玉米品种沪青一号、SB06014,产量分别为:5596.3kg/667m2、5352.5kg/667m2,分别比常规品种增产6.5%、1.9%,较其他6个参试品种差异显著。5个品种植物学特性较其他参试品种好,且在湖南地区以玉米做青饲料适宜于春播。  相似文献   

14.
为实施好农业部粮改饲计划,在云南省景谷县开展青贮玉米红单10号试验示范,施用农家肥45t/hm~2,钙镁磷900 kg/hm~2,玉米专用复混肥(总养分≥25%,氮15%、磷5%和钾5%)3 t/hm~2。条播种量45~60 kg/hm~2,行距40 cm,株距20 cm,密度应为7 000株/hm~2以上,生育期91 d,青贮玉米处于乳熟后期时收获。每个测产区4个重复,测产样方为4 m×5 m=20 m~2。同时,测定株高、叶片总数、枯叶片数、单株重量等。测定表明平均全株鲜秸秆总产量112.90±4.91 t/hm~2,密度111 088.25±1 277.66株/hm~2,株高3.24±0.15 m,叶片总数15.75±0.50片,枯叶总数3.00±0.00片,单株重量1.07±0.07 kg/株。根据从当地相同区域内种植不同农作物的产量及产值统计看出:产值分别为种植青贮玉米达到39 515.88元/hm~2,甘蔗11 340.00元/hm~2,玉米籽粒12 000.00元/hm~2。以种植玉米籽粒的产值为1进行比较,种植青贮玉米的产值是玉米籽粒的3.29倍,种植甘蔗最低,仅是玉米籽粒的95%。说明粮改饲计划及其实施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桑园的综合利用,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进行桑草套作,蚕鸡套养.选择黑麦草、苦荬菜、菊苣三个品种,其产量高,适口性好,较耐荫.桑草套作牧草产量能够达到30 000~45 000 kg/hm2,肉鸡一年能出栏四批,每只鸡2 kg左右,纯利润3.5~5元,平均每667 m2收入2 000元左右.桑园植草、养蚕每年每667 m2效益近4 000元.比常规栽桑养蚕收入增加2 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通过6个杂交桑品种采叶养蚕比较试验,探明了不同桑品种的养蚕效果.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的蚕期经过、蚕体质、茧质、丝质等综合成绩好于桂桑6号、桑特优2号、粤桑11和粤桑51,而蚕茧产量、茧质二项成绩以桂桑6号、桑特优2号较具优势.在桑园建设中桑树品种应与养蚕布局科学搭配栽植,充分发挥桂桑优12、桂桑优62与桂桑6号、桑特优2号养蚕的增产增效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广西桑树品种老化和桑园产量低产等问题,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根据广西的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选育出超高产杂交桑品种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并研究出配套技术,该品种具有投产快、稳产高产、叶质优良等优点。至2012年,这两个品种在广西已经种植184.8万亩,占广西桑园面积的73.35%,占全国桑园面积的14.64%。通过对示范基地的测产试验,两个品种的平均亩桑产叶量能达到3218.33kg,亩桑平均养蚕4.35张,极大地提高了广西农民的桑园管理水平,对广西蚕业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南方水热条件较好,人工种草养畜的效益比种粮效益高。一般在667 m2中等肥力的土地上种玉米,除去投资纯收入为400--500元,而667 m2人工种植优良牧草,除去投资纯收入可达3 000--4 000元,是种粮收入的6~8倍,还可提高土壤肥力,并使后茬作物获得增产。因此,推广人工种植牧草丰产技术,不但可为畜禽提供优良的饲草,还能促进农民增收。现将人工种草丰产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桑园的综合利用,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进行桑草套作,蚕鸡套养。选择黑麦草、苦荬菜、菊苣三个品种,其产量高,适口性好,较耐荫。桑草套作牧草产量能够达到30000~45000kg/hm2,肉鸡一年能出栏四批,每只鸡2kg左右,纯利润3.5~5元,平均每667m2收入2000元左右。桑园植草、养蚕每年每667m2效益近4000元,比常规栽桑养蚕收入增加2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半干旱区发展人工种植甘草的效益分析可知,育苗当年纯收入为1282元/667m2、旱地移栽每年纯收入为319元/667m2、水地移栽每年纯收入为925.50元/667m2。在进行市场需求分析后可知,合理发展人工种植甘草可以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