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NAE标记T细胞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学研究证明,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是T 细胞(Tc)和B 细胞(Bc)。Bc 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反应,而Tc 则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反应。鉴别Tc、Bc常采用E一花环试验、免疫荧光、细胞电泳等方法。由于这些方法要求设备、技术较高,操作烦琐,重复性较差,因此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兴起一种新方法,即用α—醋酸萘酯酶(简称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2对犬瘟热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是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能激活T淋巴细胞,增强CTL的细胞毒活性,刺激细胞分泌IFN-γ等细胞因子,促进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同时也能激活B淋巴细胞,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
作为体内免疫活性细胞之一的淋巴细胞,按其免疫功能和细胞膜受体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大类。B淋巴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而T淋巴细胞不仅在抗体产生上起着调节作用,而且对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器官移植及肿瘤发生等均有重要影响。故检测动物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正常值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目前,多采用E-玫瑰花环试验。我们用此法对26头牦牛的T淋巴细胞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甘肃省山丹县大马营乡的健康成年牦牛26头,其中公牛12头(去势8头),母牛14头,年龄3—8岁。  相似文献   

4.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由各种淋巴器官和参与免疫反应的各种细胞所组成,众多的免疫活性细胞中以体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为主。在光学显微镜下,B、T淋巴细胞均为形态相同的小淋巴细胞,难以区别。目前最常用的鉴定和计算外周血液和各种淋巴样组织中T淋巴细胞的方法是通过鉴别其表面的受体来进行的。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 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能够吸附绵羊及豚鼠等动物红细胞受体的特征,可用绵羊等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相作用,使绵羊红细胞吸附在淋巴细胞周围,形成所谓的玫瑰花环,以此计算T淋巴细胞数,测定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并区别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J毒株细胞培养毒接种的6头仔猪和3头健康仔猪外周血SmIg~+B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数量作了检测。T细胞用总E玫瑰花(Et)及活化E玫瑰花(Ea)试验作检测,SmIg~+B细胞用荧光素标记的葡萄球菌A蛋白(FITC—SPA)菌体法鉴定。结果:接种后,SmIg~+B细胞百分率显著上升,于第23天时达峰值(29.19±3.45),明显高于对照猪(P<0.05),Et玫瑰花百分率虽略有上升,但与接种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Ea玫瑰花百分率则显著低于接种前水平(P<0.01)。以上结果表明,PEDV—J毒株细胞培养毒可刺激仔猪B细胞明显增多。由此认为,B淋巴细胞积极参与PED的免疫反应过程,体液免疫是PED猪的主要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9,(9):1758-1762
为了研究马鼻狂蝇蝇蛆感染蒙古马的细胞免疫反应,2015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屠宰场收集感染马鼻狂蝇蝇蛆的蒙古马4匹,健康蒙古马2匹,采集马的咽部和咽后淋巴结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试验,并利用graphpad prism5.0软件对感染组和对照组的CD3、CD20、CD68阳性细胞表达率进行分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咽部组织内B淋巴细胞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率差异极显著(P0.001)。咽后淋巴结内的T淋巴细胞的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B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率差异极显著(P0.001)。在咽部和咽后淋巴结B淋巴细胞增多说明,获得性免疫反应发挥作用以后产生了针对马鼻狂蝇蝇蛆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说明,在抗原提成细胞中T细胞识别抗原产生,宿主已经产生了获得性免疫反应。巨噬细胞数量增多,说明巨噬细胞在感染组的抗原提成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能够提呈抗原而且发起细胞介导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本报告应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法,检测了健康乌苏里貉43只心血中的T淋巴细胞值,每只血片计数200个淋巴细胞。从60年代初期到现在,不少学者对免疫学的研究证明,淋巴细胞是机体的主要免疫活性细胞。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大类,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细胞  相似文献   

8.
T细胞和B细胞是参与动物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在抗原的作用下,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过程,同时还协助B细胞完成体液免疫应答。在淋巴细胞再循环中,参与再循环的淋巴细胞绝大多数是T细胞。在外周血中,T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正常值的60%~70%。再循环的意义是增加淋巴细胞与抗原物质接触的机会,并不断补充淋巴细胞以维持免疫功能。T细胞正常比值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动物免疫功能药剂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参与免疫反应的各种免疫细胞、组织与器官,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胸腺和淋巴组织(淋巴结、脾、扁桃体).在执行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分化为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  相似文献   

10.
对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吉毒株(PEDV-J)按种的10头仔猪肠系膜淋巴结、脾脏,特别是肠粘膜Peyer集合淋巴结的SmIg~ B淋巴细胞及ANAE~ T淋巴细胞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PEDV—J毒刺激仔猪既可产生全身免疫反应,又可产生局部免疫反应,且肠道粘膜局部免疫反应早于全身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细胞免疫学的进展,以往被认为是一种功能低下,处于衰老的分化终末的淋巴细胞,已证实是免疫反应中的主要细胞,是体液免疫反应或细胞免疫反应的物质基础,又被人们重新重视起来。淋巴细胞主要分为T细胞与B细胞,它们是两种免疫功能完全不同的免疫潜能细胞,并且同时存在于周围淋巴样组织和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细胞水平探讨PRRSV GD强毒株和PRRSV弱毒疫苗接种仔猪后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运用血常规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了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将30日龄20头SPF猪分成3组,分别感染HP-PRRSV GD第5代强毒株、GDr180弱毒疫苗株及留作对照。于感染后第0、3、7、10、14、21、28及35天采血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分析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HP-PRRSV GD强毒株感染可导致白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单核细胞、粒细胞、B细胞、Tc细胞、Th细胞、Tm细胞、和γδT细胞数量的下降;而弱毒疫苗GDr180株免疫则表现为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引起粒细胞、B细胞、Tc细胞、Th细胞和Tm细胞的上升,对γδT细胞的影响不大;阴性对照组在整个检测期间各种细胞基本上保持稳定状态。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与HP-PRRSV GD强毒株破坏免疫细胞不同,PRRSV弱毒疫苗GDr180株免疫接种能刺激猪免疫细胞增殖,给试验猪提供良好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3.
<正> 动物体内的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是T、B淋巴细胞。以往区别T、B细胞多采用E—花环试验、免疫荧光染色等。这些方法操作繁杂,重复性较差,又需一定的设备条件,因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1975年Mueller提出在低温恒冷切片上用显示酸性非特异性酯酶(简称ANAE)法鉴别T、B细胞。随后Ranki等相继通过细胞电泳、双标记等方法进一步作对照研究,支持了Mueller的观点。目前,此法已被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4.
1975年Mueller首先提出酸性α—醋酸萘酯酶(Acid α—naphthyl acetta esterase,简称ANAE)能特异性标记T淋巴细胞,ANAE染色法用血涂片或组织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即可鉴别T和B淋巴细胞,操作比较简便,用血量少,重复性好,各种动物都可以用同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鸡的免疫系统包括法氏囊、胸腺、骨髓、脾脏、哈德尔氏腺、盲肠扁桃体和初级淋巴结。主要的免疫功能是在网状内皮系统参与下,由分化的淋巴细胞来完成。 细胞的免疫机能 成熟的T细胞形成“抗原识别系统”,还能产生在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数种物质。此外,T细胞也参与B细胞的激活。感染之后,T细胞通过产生记忆细胞,特殊的效应细胞(淋巴细胞)、抑制细胞进行应答。成熟的B细胞连续地从法氏囊,向其它淋巴器官移动,一直持续到大约8周龄。B细胞移出法氏囊时,它的表面被非特异性抗体所覆盖。它对感染的应答是通过记忆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有:一、依赖胸腺的T淋巴细胞;二、来源于骨髓的B淋巴细胞;三、小淋巴细胞。他们各具有独自的特点和功能又相辅相成。在免疫系统建立的过程中,T淋巴细胞出现得最早。辅助性  相似文献   

17.
动物免疫功能药剂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参与免疫反应的各种免疫细胞、组织与器官,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胸腺和淋巴组织(淋巴结、脾、扁桃体)。在执行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分化为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B细胞和T细胞分别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致敏小淋巴细胞;而后由将浆细胞合成多种免疫球蛋白IgG、IgM、IgA、IgD、IgE等抗体,并与抗原发生反应,产生体液免疫;由致敏小淋巴细胞与抗原发生反应,产生细胞免疫。此外,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还可产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巨噬细胞因子等参与免疫功能的调节。颗粒白细胞…  相似文献   

18.
免疫系统可以认为是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复合物.也类似于巨噬细胞、非吞噬细胞的附属细胞。淋巴细胞是其主体,在它们中胸腺(T细胞)和起源于法氏囊的B细胞群是可以区分的。尤其对T细胞来说.各种淋巴细胞功能的表现可能是由于存在不同的亚群。部分T细胞能帮助或抑制免疫反应的过程,包括抗体的形成。其余细胞能产生可溶性物质和识别包括机体本身携带表面抗原的细胞溶解。鸡的胸腺从胚胎发育的第12天开始形成.孵出时它的重量大约100mg,到1月龄时,逐渐增加到5.5g,那以后又开始降低到0.5-2g。这与性腺的逐渐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患犬瘟热病犬淋巴组织中T、B细胞变化的特点及淋巴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试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T细胞(用CD3和CD45RO检测T细胞)、B细胞(用IgG、IgM抗血清检测B细胞)和犬瘟热病毒(抗犬瘟热病毒抗体)在病犬淋巴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在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淋巴小结中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均检出了抗病毒阳性反应细胞。在骨髓组织的前髓细胞中也发现抗病毒阳性反应细胞和嗜酸性胞浆内及核内包涵体的存在。与对照组相比,CD3和CD45RO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T细胞的分布域;但CD3和CD45RO阳性T细胞的数量较少。位于淋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有的被CD45RO染成阳性。在B细胞分布的区域中,IgG、IgM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一些位于淋巴组织的浆细胞也被IgG或IgM染成阳性。在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减少的顺序为:IgG阳性细胞减少最明显,其次为IgM和CD45RO阳性细胞,再次为CD3阳性细胞。依据试验结果,作者认为病犬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减少主要是由B细胞缺乏所引起的;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是引起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减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一)细胞免疫的产生对传染病获得抵抗力,系由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开始的。关于产生免疫过程的确切机制,现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已成为免疫学中一个最重要的论题,但是本报告的目的,只谈到参与免疫产生的抗原与免疫活性淋巴细胞之间的一些相互作用,以及巨噬细胞在处理或提供抗原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个中间步骤问题,别的问题不赘述。如上所述,细胞免疫反应特别牵涉到 T 细胞。关于对抗原敏感的 T 细胞(祖细胞)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