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病因T-2毒素中毒是由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T-2毒素引起的,以患畜拒食呕吐及脏器出血为特征中毒性疾病。T-2毒素对家畜皮肤和黏膜具有直接刺激作用。毒素可引起家畜口腔、食道、胃肠道烧灼,造成口、唇、肠黏膜溃疡与坏死。由于胃肠道炎症,导致动物呕吐、腹泻、腹痛,体重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和生产性能下降等。T-2毒素对骨髓造血功能有较强地抑制作用,并可导致骨髓造血组织坏死,引起血细胞特  相似文献   

2.
1呕吐霉菌毒素中毒的呕吐有反射性呕吐与中枢性呕吐,但以反射性呕吐多见。能直接引起呕吐的霉菌毒素主要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引起胃肠黏膜广泛炎症、糜烂、溃疡、坏死、出血,发生反射性的呕吐。许多霉菌毒素可以损伤肝脏,临床上亦能见到肝源性内中毒引起的中枢性呕吐。  相似文献   

3.
T-2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2毒素是污染我国饲料的主要霉菌毒素,主要危害动物的造血组织和免疫器官,引起出血性综合征,出现白细胞减少、贫血,使胃肠道功能受损等,对畜禽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危害很大.本文主要从T-2毒素的一般性质、产毒菌株、毒性效应、毒性机制及预防控制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谷物及其谷物饲料常因镰刀菌属(Fusarium)霉菌的污染,使其品质下降,霉菌的代谢产物—T-2、F-2毒素是引起家畜中毒的根本原因。T-2毒素是F.sporotrichiella变种的代谢产物,按其化学性质是属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它可引起皮肤、口腔粘膜和肠粘膜以及肝脏的坏死,同时还可影响血液凝固过程  相似文献   

5.
用家兔皮肤毒性试验测得三线镰刀菌污染玉米中T—2毒素的含量约为1.8g/kg试验灵敏度为0.08μg.此霉玉米经提取纯化后得白色针状结晶,根据毒素结晶的熔点、C、H元素含量、红外光谱、质谱碎片峰及1H核磁共振谱确证为T-2毒素,纯度为95.84%.毒素对锦鲤鱼苗72、96、120的LD_(50)分别为0.0847±0.0034ppm,0.0760±0.0053ppm,0.0705±0.0036ppm.每天连续口服毒素0.5~1mg/kg体重,可引起犬的出血性综合征,表现为呕吐、便血,尸检见肠道出血坏死,且充满大量的血液;组织学检查表明,肠粘膜广泛的出血坏死,牌小体萎缩和数量减少,骨髓造血细胞消失.将毒素给小鼠连续灌胃(2mg/kg体重),可引起骨髓核细胞数下降,但停毒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
宫波 《养殖技术顾问》2014,(10):145-145
1 T-2毒素中毒 饲料中因玉米、小麦赤霉病引起猪出血性胃肠炎,凝血障碍,粪中有潜血或血粪。自然发病者多呈慢性经过,食欲减少,以至废绝、流涎、口腔溃疡,逐渐消瘦、腹泻,因同时伴有致呕吐因子中毒猪还表现反复呕吐。死后剖检可见猪胃底结膜有卡他性炎症,小肠黏膜出血,局部溃疡或瘢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T-2毒素和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对脾脏白细胞DNA片段化和鸡氧化应激的影响,以评估日粮核苷酸对毒素诱导的DNA损伤的修复潜力。选用雄性肉鸡,分别饲喂添加或不加核苷酸的含有10 mg/kg的T-2毒素或呕吐毒素的饲粮。试验进行17 d后,利用"彗星"分析法(又叫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脾脏白细胞的DNA损伤,通过测定血浆和肝脏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血浆中的总抗氧化水平(Total Antioxidant Status,TAS)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含量来评判机体的脂质过氧化程度,肝毒性通过血浆中肝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来评定。T-2毒素和呕吐毒素能诱导的鸡脾脏白细胞DNA的片段化,补充核苷酸只能减少T-2毒素引起损伤的程度。相比于空白对照组,饲粮中含有T-2毒素的添加或不添加核苷酸的两个处理组肉鸡的TAS和AST显著减小。饲粮中含有T-2毒素和呕吐毒素的处理组肉鸡血浆和肝脏组织中的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当肉鸡饲喂含有霉菌毒素的饲粮时,日粮核苷酸的补充并不影响机体MDA的生成。结果发现日粮核苷酸对削弱免疫细胞中因T-2毒素诱发的DNA损伤具有功效,这表明补充日粮核苷酸对霉菌毒素中毒的免疫系统的改善具有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8.
T-2毒素及其对关节软骨和心肌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2毒素是A族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毒素,也是我国两种地方病,即大骨节病和克山病最可能的致病因素,主要对关节软骨及心肌有毒害作用。T-2毒素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引起家畜、家禽关节超微结构的改变和关节软骨细胞的损伤;还能影响心肌离子通道电活动,影响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也能改变心肌超微结构;微量元素硒对T-2毒素致关节软骨和心肌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的高发地区粮食中T-2毒素含量偏高20%左右,所以大骨节病和克山病可能和T-2毒素中毒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胃溃疡是指急性或慢性消化不良与胃出血引起胃黏膜组织糜烂、坏死或自体消化,而形成溃疡,严重可形成胃穿孔。1胃溃疡发生的病因1.1应激胃溃疡的发生与应激有关。应激可导致猪内分泌紊乱,胃泌素分泌旺盛,形成自体消化,导致胃黏膜发生糜烂和溃疡。应激因素有过分拥挤、惊扰、粗暴管理、冷热、驱赶、冲洗栏舍、天气突变等。1.2饲料饲料因素如营养缺乏,饲料粗糙,难以消化;滥用微量元素,特别是高锌、高铜等;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少,易引起消化不良;饲料粒度过粗或过细等都会对胃产生影响。1.3霉菌毒素霉菌毒素能直接引起猪呕吐,特别是T-2毒素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消化  相似文献   

10.
1中毒病葡萄状穗霉毒素具血管毒和神经毒,头面部肿胀。病猪出现肌震颤,后肢麻痹。该病有典型的口炎和局部皮肤损伤,尤其在腹部、乳房和脐部坏死,形成痂皮,并有接触霉稻草的历史,可将霉稻草分离的真菌培养物涂在脱毛的兔皮上,可产生明显的皮肤充血和坏死现象进行确诊。猪中毒时,白细胞减少,常与T-2毒素中毒混淆,但后者属镰刀菌毒素中毒,有大便夹血现象。而对于葡萄状穗霉毒素中毒,猪尽管有口腔炎症,流涎、呕吐,但少有腹泻和大便夹血现象。  相似文献   

11.
Gbodi  TA  包鸿俊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3):48-50
家畜霉菌中毒是自古就存在的问题。现已知霉菌代谢物可引起动物的多种疾病,例如:赭曲霉毒素能引起猪肾病;黄曲霉毒素能导致鳟鱼的肝细胞瘤;葚孢霉素会使绵羊产生面部湿疹;牛采食霉菌污染的豆科牧草后,能引起流涎;玉米赤霉烯酮引起猪和家禽生殖上的问题;T-2毒素使牛死亡;镰刀菌毒素导致农畜死亡;家禽饲喂黄曲霉毒素导致急性中毒和死亡;马、绵羊和山羊的葡萄穗霉中毒以及猪的青霉酸中毒等(Messeltine,1978)。本文综述世界各地报道的家畜霉菌中毒情况,并阐明此问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2.
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以及T-2毒素,这些霉菌毒素名称无疑会引起你的警惕,它们是在畜牧生产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几种霉菌毒素。尽管这些霉菌毒素是在作物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单端孢菌霉烯毒素(呕吐毒素和T-2毒素)等镰刀霉菌毒素主要在田间产生,  相似文献   

13.
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以及T-2毒素,这些霉菌毒素名称无疑会引起你的警惕,它们是在畜牧生产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几种霉菌毒素。尽管这些霉菌毒素是在作物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单端孢菌霉烯毒素(呕吐毒素和T-2毒素)等镰刀霉菌毒素主要在田间产生,  相似文献   

14.
T-2毒素是一种A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具有高度致毒作用、毒性较难降解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安全。目前,用于T-2毒素脱毒的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化学试剂中和法、微生物分解法等。但T-2毒素导致的中毒反应的分子机制还尚未明确,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如线粒体损伤、细胞自噬、免疫逃逸、细胞凋亡等。因此,文章主要探讨了T-2毒素毒性作用分子机制以及T-2毒素脱毒的研究进展,为T-2毒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哺乳母猪霉菌毒素中毒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或者饲料的原料在运输、加工和贮存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改变,可导致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污染,给动物带来不利的影响.目前已知在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和T-2毒素的污染是最为常见,并且多种霉菌毒素同时存在.2007年11月,某养猪专业户饲养的哺乳母猪发生霉菌毒素中毒,临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家畜中,猪对各种霉菌毒素最敏感,因此,霉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最大。玉米是畜禽能量饲料的主要原料,在畜禽日粮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为50%-70%。霉玉米产生的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毒素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以及仔猪成活率,从而影响到生猪补栏,使得养猪业存栏量、出栏量受到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病,黄曲霉毒素主要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增生,临床上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精神沉郁、可视黏膜黄染、贫血、粪便中带有脓血、胸腔和腹腔积液、出现神经症状及妊娠母畜流产为特征。猪一旦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轻者预后良好,重者死亡。该病现无特殊治疗方法,一般以预防为主。笔者对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进行了总结,现论述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霉菌毒素在谷物类饲料原料中不同程度存在,对生猪健康危害较大,影响养殖效益。其中呕吐毒素和T-2毒素会导致猪采食量下降,降低生长性能。本文综述了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分析了抽样检测市售谷物类饲料原料的霉菌毒素含量以及营养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饲料霉菌毒素是引发生猪饲料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饲料霉菌毒素可引起免疫抑制和繁殖紊乱,使猪的抵抗力下降,易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引起死亡,给生猪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饲料霉菌毒素对生猪生产造成的危害应引起养殖者重视。1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1.1黄曲霉毒素主要对肝脏造成损害,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临床上以肝功能障碍、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神经症状为特征。长期采食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其肝脏、免疫系统及造血功能都会受损,  相似文献   

20.
霉菌毒素是由各种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的总称。在我国普遍存在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6种〔1〕。霉菌毒素可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使动物疾病的易感性增加〔2〕;导致繁殖障碍,流产和死胎率增加〔3〕;还会造成肝脏和肾脏的损伤,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