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昆明市行道树种调查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菲 《广东园林》2011,(3):51-56
运用数学的方法科学地选择道路绿化树种并发挥其最大效益,对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昆明二环以内行道树的抽样调查,从生态适应性、经济性、生态效能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建立昆明市行道树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昆明34种行道树进行综合评判与分级,进而为昆明行道树树种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福州市行道树种综合评价与分级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与评价是城市美化与建设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与综合功能的发挥。本研究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由7个抗性功能指标、6个生态功能指标、5个美学性能指标、3个经济性能指标组成的城市行道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福州27种主要行道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最优分割分级法对参评树种进行分级,评价分级结果显示与福州市行道树种选择有着较高的一致性,从而为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据调查,湛江市乔木绿化树种资源共58科,274种。用特菲尔法及民意测验方法,建立了湛江市绿化树种以生态适应性、抗逆性、生态效果、观赏价值、移栽难易度和经济价值六项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该评价体系对这274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Ⅰ级树种63种;Ⅱ级树种97种;Ⅲ级树种77种;Ⅳ级树种37种。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合理选择行道树,能提升城乡绿化的整体效果,便于后期养护与管理,通过对西高镇的自然地理概况、行道树树种选择现状、行道绿化情况等进行综合探讨,以西高镇为例分析了广汉市行道树树种选择存在的三个普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主要行道树树种适应性评价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2009和2010年对行道树生长情况的调查,初步总结北京地区现有十余个行道树树种的生长、生态习性、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考虑极端天气的耐受能力以及应用前景,特别推荐适应性强的传统树种"杨、柳、榆、槐、椿"以及栾树、白蜡作行道树,建议减少悬铃木、银杏等适应性差的树种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建设和城市园林绿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行道树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在创造优美的街道绿化景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近十几年来,河北省城市建设和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较快,城市行道树种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就目前河北省各大中城市行道树的应用现状来看,仍普遍存在着种类贫乏、病虫害较为严重等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选择应用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的行道树种,已成为目前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介绍行道树的生态作用及其选择的基本原则,阐述树木的抗寒性和抗污染性及其防寒与提高抗污性措施。分别抗寒性、抗HCI、HF、H2S、CL2、NH3、O3、SO2能力和抗粉尘能力列举了适宜北方生长的抗性行道树种,并提出了引种一些国外优良树种,增加树种多样性;重视生态因素的综合与互补意义,选择生态幅广的树种等行道树种选择上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孙薇 《林业调查规划》2014,39(5):132-135
以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为道路绿地设计和树种选择的基本思路,具体阐述绿化设计原则以及其行道树、人行道绿带、分车绿带、街道休息绿地和林荫路的绿化设计。从道路绿化节能减排功能、绿地种植和绿地设施的设计、树种应用、配置与管理等方面阐述道路绿化节能减排评价体系。阐述树种选择原则与标准。  相似文献   

9.
根据徐州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对行道树的要求,通过对徐州市建成区行道树的调查,从成荫能力、观赏性、环保性、养护成本等方面建立徐州市城市行道树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徐州市35种行道树进行综合评判和分级,结果表明,徐州市行道树骨干树种需优化提升,乡土树种应加强应用,其他树种选择要进一步考虑其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州大学城行道树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行道树树种选择、种植规划的原则,提出了完善当前行道树绿化种植现状、改善行道树树种选择、加强建成后的养护管理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园林绿化树种资源及其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林科院树木园中心园区绿化树种的调查,查阅相关文献并咨询专家,从适应性、生态效益、观赏特性、人文历史价值4个方面共12个评价指标建立广西林科院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体系,对128个尚未广泛应用的树种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级。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国内外行道树的种植历史以及现代行道树的栽植现况的基础上,以北流市北流镇乡村为例,对种植行道树带来的效益及北流镇乡村的行道树种开展研究。研究发现行道树可提供遮荫场所、美化乡村环境,具备生态效益。行道树树种选择时要注意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同时树种应具备美学、生态价值以及安全性。北流镇地处亚热带地区,同时水网密布,北流镇乡村需要种植行道树的地方可分为三类:水边、建筑旁和人群聚集地,以此提出北流镇乡村行道树种植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树木引种驯化的生态限制条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昆明树木园的树木引种驯化工作中 ,探讨了引种树木的生存、生长、发育受引种地常年性和偶发性生态条件影响的程度以及引种树种对新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一定的生态环境 ,对一些树种是适生条件 ,对另一些树种则是生存、生长发育的限制条件。这决定于树木的遗传变异性。由于各树种的遗传变异性不同 ,因而在受引种地生态条件影响的程度上存在种间差异 ,相同树种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种内在受引种地生态条件影响的程度上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引种树木对引种地的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可分为相似生态适应能力、潜在适应能力和可塑性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也存在种间和种内个体差异 ;适应能力的大小是该引种树木在新环境中能否存活以致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研究引种地常年性和偶发性生态条件对引种树木的影响和引种树木的适应能力 ,可以开扩树木引种驯化视野 ,使树木的引种驯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造林树种生态适应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树种选择和立地类型研究这两个造林的必备条件,综述了单一树种、同类树种、多类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评价方法。旨在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树木生长表现出的差异性进行生态适应性评价,确定不同立地类型适宜的造林树种,为选择造林树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行道树作为城市道路景观和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苏州市平江区的行道树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类、数量、生长状况以及绿化和种植方式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平江区行道树主要由9种木本植物组成,共计6091棵,其中香樟和二球悬铃木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3.47%和29.88%。二球悬铃木的胸径和冠幅均明显大于其它树种。平江区主、次干道行道树树种丰富,搭配多样;而支干路和快速路的行道树树种单一。平江区主要道路行道树的绿化形式多为多板多带式,而绿化方式则多为树带式和树池式组合。本文为今后苏州市平江区原有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和新建道路绿化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乡土树种具有生态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栽植管理容易、明显的地域性等特点。文章明确了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不可替代性,在此基础上,对府谷县当地乡土树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进而对乡土树种的保护,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7.
园林绿化树种灰色综合评价与分级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确定了生态适应性、观赏性、生态效益、保健功能、抗病虫能力、抗污染能力和经济效益7个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园林绿化树种灰色综合评价与分级模型.对衡阳市常见的84种绿化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级,评价结果为:Ⅰ级树种有20种;Ⅱ级树种有22种;Ⅲ级树种有23种;Ⅳ级树种有19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积累基岩海岸生态恢复经验,改善沿海困难立地的生态环境,对平潭岛临海石质山体造林乔木和灌木树种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质海岸不同乔木和灌木造林均表现出较高的保存率,其地径和树高生长比初植时均有显著提高,生态恢复成效显著;通过树种的适应性评判,4种乔木树种的适应性排序为木麻黄台湾相思肯氏南洋杉龙柏,4种灌木树种的适应性排序为黄栀子滨柃夹竹桃海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