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17只1日龄肉用小公鸡,饲喂低水平核黄素日粮(1.65mg/kg),于22-23日龄间有29.4%出现其型的“卷趾”麻痹症状。光镜观察,坐骨神经纤维雪旺氏细胞肿大、增生、酸性磷酶活性增强和髓鞘变性。严重病例的坐骨神经显著肿大,神经纤维分离,间质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电镜观察,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扭曲、分层、破碎、形成同心圆层状小体,神经轴膜与髓鞘分离形成间和神经轴索变形。雪旺氏细胞胞浆中见同心  相似文献   

2.
雏鸡维生素B2缺乏症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养失衡引起雏鸡腿病综合征是当前生产中一种常见多发病。维生素B_2缺乏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病鸡的典型症状是“卷趾”麻痹。病变特征是外周神经肿大和神经纤维脱髓鞘。本实验旨在全面观察在集约化生产技术条件下,雏鸡维生素B_2缺乏症的特点,为诊断和防制本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雏鸡核黄素缺乏症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日龄AA肉鸡,分组饲喂含不同核黄素水平日粮,人工诱发雏鸡核黄素缺乏症。结果表明,核黄素缺乏主要损害雏鸡的外周神经。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均表明外周神经明显变性。临床上,多数病鸡表现卷趾麻痹,少数表现不卷趾麻痹和亚临床症状。引外,本实验发现坐骨神经干的不同分支脱髓鞘程度不同,并提出此变化与病鸡是否表现卷趾麻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生活在高寒低氧环境下的青海高原牦牛的肩胛上、下神经和腋神经的起源、位置、行程、分支和分布情况。其主要特征是肩胛上神经、肩胛下神经纤维都来自第6、第7颈神经的腹侧支、其神经的分支支配与牛、水牛、马的基本相同。腋神经纤维来自第7、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其分支支配三角肌、小圆肌、冈下肌、臂头肌锁臂部以及前臂的筋膜和皮肤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 b FGF复合膜对自体不同神经桥接物作用的影响。在兔的缺损神经桥接处 ,分别置入被 b FGF复合膜包裹的自体肌桥或自体神经桥。术后 1 80 d,切取神经桥接部位 ,常规制成光、电镜标本 ,进行镜下观察、图象分析测定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 :自体神经桥组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及平均直径均小于自体肌桥组 ,但两组间再生神经纤维的数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平均直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由此可见 ,在创伤局部自体肌桥缝接神经处应用含 b FGF的复合膜 ,不仅对缺损神经的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而且其效果(特别是再生神经纤维发育程度方面 )明显好于自体神经桥接组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生活在高寒低氧环境下的青海高原牦牛的肩钾上,下神经和腋神经的起源,位置,行程,分支和分布情况,其主要特征是肩钾上神经、肩胛下神经纤维都来自第6、第7项神经的腹侧支,其神经的分支支配与牛、水牛、马的基本相同。腋神经纤维来自第7、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其分支支配三角肌,小圆肌,冈下肌,臂头肌锁臂部以及前臂的筋膜和皮肤。  相似文献   

7.
冷应激和核黄素对动物免疫、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应激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紊乱,可导致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影响动物健康及生产;核黄素作为抗氧化维生素之一,在抗氧化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还能增强免疫功能,进而增强机体的冷适应。文章就冷应激和核黄素对动物免疫、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核黄素是人和动物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核黄素是目前国内外生产核黄素的主要方法,其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产品纯度高等优点。本文综述了核黄素生产中微生物发酵、生产方法、生产工艺、分离提取等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核黄素生产的发展前景,为核黄素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0、5、28日龄的仔猪小肠黏膜下神经丛中神经元类型的变化进行了定性研究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仔猪小肠黏膜下神经丛分为靠近环肌层表面的ESP(external submucosal plexus)和靠近黏膜肌层的ISP(internal submucosal plexus);ESP与ISP神经纤维的性质不同,ESP主要是有髓神经纤维,而ISP主要是无髓神经纤维;随着日龄增长,黏膜下神经丛发育较快,ESP与ISP的差异日益显著。研究揭示:仔猪出生后黏膜下神经丛在形态和不同亚群神经元比例上均有一调整期,其生理学意义可能是使小肠黏膜下神经丛的功能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10.
雏鸡核黄素缺乏症的外周神经酶细胞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讨核黄素缺乏时外周神经变化的发生机理,对琥珀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腺苷三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进行了酶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核黄素不足的鸡,雪旺氏细胞和轴突中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下降,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定位于雪旺氏细胞膜上的腺苷三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下降。通过对琥珀酸脱氢酶、腺苷三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的动态观察,证明轻症鸡自愈的现象以及雪旺氏细胞中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下降可能是形成脱髓鞘、外周神经水肿、导致雪旺氏细胞膜上的腺苷三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而增生的雪旺氏细胞中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则可能是修复损伤的一种代偿。腺苷三磷酸酶活性下降与神经水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核黄素缺乏对1~28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组织核黄素含量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360只1日龄健康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3个组,即核黄素缺乏组、采食配对组(人为控制该组采食量与核黄素缺乏组一致)和自由采食对照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核黄素缺乏组试验鸭饲喂核黄素缺乏饲粮(实测核黄素含量为1.38 mg/kg),采食配对组和自由采食对照组饲喂核黄素充足饲粮(在核黄素缺乏饲粮基础上添加10 mg/kg核黄素)。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与采食配对组和自由采食对照组相比,核黄素缺乏组试验鸭的平均日增重、胸肌率和腿肌率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和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肝脏指数、心脏指数和胰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血浆核黄素、肝脏核黄素和黄素单核苷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浆谷草转氨酶活性及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提高(P0.05)。由此得出,核黄素是北京鸭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饲粮中缺乏核黄素可降低1~28日龄北京鸭的生长性能和组织中核黄素含量,可提高肝脏指数并导致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2.
2009年7月中旬,滕州市顺达种鸡场所属孵化厂孵出的雏鸡部分出现脐部肿大发炎、精神萎靡、排黄白色粪便、跗关节肿胀,趾向内侧弯曲、有时以关节触地走路的症状。通过对发病鸡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和药物治疗,确诊为肉种鸡日粮中核黄素缺乏诱发雏鸡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应用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探索鸡肠神经内胆碱乙酰转换酶(ChAc)和多巴胺羟化酶(DβH)神经元的形态及其分布。结果显示,肠神经内含有52%的ChAc神经元和36%的DβH神经元,2种神经元胞体或为多突起的多边形,或为一端有长突起的椭圆形,它们分布于神经内的神经纤维之间。DβH神经元在节间束也有个别分布。部分神经纤维呈ChAc或DβH阳性。这表明鸡肠神经系混合神经,既含副交感节后神经元,也含交感节后神经元。  相似文献   

14.
鸡神经肿胀性疾病的死亡率虽然不高,但是一种较为常见和严重的疾病。病理切片和治疗性诊断发现,鸡神经性肿胀性疾病主要由马立克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核黄素缺乏症三种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核黄素水平对产蛋期北京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及血浆、蛋黄、蛋清中核黄素含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80只40周龄产蛋期北京鸭母鸭,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鸭。各组分别饲喂核黄素水平为1.48、3.98、6.48、11.48和16.48 mg/kg的试验饲粮。试验期7周。结果显示:1)饲粮核黄素水平对产蛋期北京鸭的体重、产蛋率、蛋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核黄素水平对产蛋期北京鸭的蛋壳强度、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黄重及蛋黄比例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核黄素水平对产蛋期北京鸭的血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核黄素水平对产蛋期北京鸭血浆、蛋黄、蛋清中核黄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核黄素水平提高,各组血浆、蛋黄和蛋清中核黄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当饲粮核黄素水平提高至11.48 mg/kg时,血浆、蛋黄和蛋清核黄素含量均达到稳定。由此可见,饲粮核黄素水平对产蛋期北京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浆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血浆、蛋黄和蛋清中核黄素的含量有提高作用。分别以血浆、蛋黄和蛋清中核黄素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测产蛋期北京鸭核黄素的需要量为6.91、5.04和8.02 mg/kg。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7月中旬,滕州市某种鸡场所属孵化厂孵出的雏鸡部分出现脐部肿大发炎,精神委靡,排黄白色粪便,跗关节肿胀,趾向内侧弯曲,有时以关节触地走路的症状。我单位通过对发病鸡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和药物治疗,确诊为肉种鸡日粮中核黄素缺乏诱发雏鸡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反刍动物核黄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黄素在动物体内能量、蛋白质、脂肪代谢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作者综述了国内外反刍动物核黄素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能为反刍动物核黄素营养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核黄素水平对15~42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288只体重相近的15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核黄素水平为1.38 mg/kg),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3.00、4.00和5.00 mg/kg核黄素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核黄素显著提高了15~42日龄北京鸭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浆核黄素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谷丙转氨酶活性和甘油三酯含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核黄素可显著提高15~42日龄雄性北京鸭的生长性能和血浆核黄素含量。以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血浆核黄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测15~42日龄雄性北京鸭核黄素需要量为2.24~2.66 mg/kg。  相似文献   

19.
核黄素缺乏症,以口角炎、舌炎、结膜炎及皮炎为特征。核黄素为耐热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在人体内是许多呼吸酶系统的组成部分。与烟酸及其他耐热B族维生素共同存在于食物中,如动物心、肝、肾、蛋类、奶类、酵母、豆类和新鲜蔬菜等。所以,核黄素缺乏多与其他B族维生素缺乏同时出现,尤以与烟  相似文献   

20.
选5头经产并装有永久性十二指肠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烟酸和核黄素,0 g/d)、烟酸组(烟酸,3 g/d)、核黄素组(核黄素,0.3 g/d)、烟酸+核黄素组(烟酸3 g/d+核黄素0.3 g/d)、VB混合物组(烟酸3 g/d+核黄素0.3 g/d+硫胺素0.03 g/d+泛酸0.42 g/d+吡哆醇0.03 g/d+生物素0.04 g/d+叶酸0.04 g/d),以研究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参数及牛奶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在烟酸+核黄素组、VB混合物组中增加(P<0.05),在烟酸组、核黄素组中无显著改变(P>0.05);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在VB混合物组中增加(P<0.05),在烟酸+核黄素组中降低(P<0.05),在烟酸组中无显著变化(P>0.05),核黄素组外周血红细胞数降低(P<0.05),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改变(P>0.05),处理组间其余外周血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牛奶风味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泌乳奶牛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且VB混合物对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具有提高作用,经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对牛奶风味无副作用,且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组牛奶风味较对照组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