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木材径向导温系数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木材的细胞结构简化为一个中空的细长圆柱形模型,应用统计热力学原理和类比推理方法推导木材径向导温系数的表达式.利用该表达式计算23种木材的径向导温系数,并与相同条件下的试验数值进行比较,得到的最大理论误差为14%,平均误差为5.9%.  相似文献   

2.
木材导温系数的理论表达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木材是各向异性的天然高分子有机体 ,其化学组成与结构的复杂性导致迄今未见有木材导温系数的理论研究成果报道 .综合运用木材物理学、统计热力学、物理力学等多种学科 ,从木材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出发 ,从理论上推导出木材导温系数的理论表达式 ,应用该表达式计算 2 0种左右木材弦向和径向导温系数 ,并与实验值对照 ,理论值的平均误差在 7%左右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形理论通过试样木材的显微构造照片,采用盒维数法计算了其分形维数,由木材横纹的多孔结构特征和不同树种木材之间相对固定的分形维数(平均值约为1.495),建立了1个计算木材径向导热系数的分形模型。根据木材导热与导电规律的相似性,采用热阻模拟方法推导了径向导热系数的表达式,由木材孔隙率与分形维数的关系得到径向导热系数随分形维数变化的表达式。利用此关系式对试样木材径向导热系数进行计算,并与文献中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分形模型可以对各种木材的径向导热系数进行方便而有效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木材热导率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从木材的微观结构出发,应用物理力学原理,建立木材热导率的理论计算方法。并用于实际计算17种木材在0—100℃温度区间内的热导率,得到与实验值基本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木材热学参数的理论表达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木材的微观结构出发 ,应用统计热力学和物理力学方法 ,从理论上推导出木材的比热、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等热学参数的理论表达式 ,经大量实验验证 ,理论值的平均误差在 5 %左右  相似文献   

6.
从木材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出发,应用统计热力学原理和类比推理方法,从理论上研究和推导木材弦向导温系数的理论表达式。应用该表达式计算28种木材的弦向导温系数,并与同条件下的试验值相比较,理论计算的最大误差为12.9%,平均误差为8.3%。  相似文献   

7.
阔叶树材组织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体视显微新技术研究了44科90属124种阔叶树材的组织率.结果表明,随着木材胞壁率的增加,木材比重是增大的,但是,随着木材孔隙率的增大,木材胞壁率和比重却是减小的;木材壁腔比小于1的有83.9%的树种和95.5%的科;管孔、轴向薄壁组织、木纤维和木射线的体积率分别为18.6%、10.1%、58.0%和13.4%;木材比重、壁腔比和木材各组织的体积率、胞壁率、孔隙率的变异种间大于科间.这些研究为建筑结构材、木材加工、家具、造纸和纤维工业用材提供了实际意义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8.
以细长中空的同轴圆柱体作为木材生物学细胞模型,以4个D吡喃葡萄糖基组成单斜晶系的晶胞作为木材纤维结构的微观模型,综合应用木材物理学、统计热力学和结构化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推导木材弦向导温系数的理论表达式,应用该表达式实际计算了24种不同树种的木材弦向导温系数,并与同条件下的实验值相比较,其结果为最大误差12.2%,平均误差7.1%。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人工林大青杨优质木材的定向培育,以人工林大青杨木材为研究对象,运用响应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工林大青杨木材生长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气候因子对人工林大青杨木材生长轮宽度径向变异的影响可以达到21%;相对湿度是影响大青杨木材生长轮宽度径向变异最主要的气候因子,其中1月的相对湿度影响最大,回归系数为-0.367。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桑天牛危害对毛白杨材质的影响,对危害前后及不同危害程度的毛白杨材质进行了分析,主要测定了木材含水率、横纹抗压强度(径向、弦向)、热水抽出物及pH值。结果表明:毛白杨受桑天牛危害后,木材含水率相对增加17.7%,弦向和径向横纹抗压强度分别降低17.6%和22.7%,木材的热水抽出物及pH值分别增加62.6%和7.8%。健康材与危害材的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木材热学性质变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木材的热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热学性质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 .比热系数、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 0 5 9,0 77和 0 6 2 ,表明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木材的热学性质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 .热学性质与木材密度呈正相关 ,导热系数与木材密度达到极显著相关 ,木材密度与导热系数、导温系数和比热系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10 0 ,0 5 778和 0 0 938.  相似文献   

12.
木材热学性质的理论研究——木材导热系数与导温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物理力学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从理论上研究木材的热学性质。推导出木材的横纹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的理论表达式。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相比较、符合程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高导热的填料虽然能够提升木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储放热速率,但存在的易团聚现象无法使其均匀分散于材料内部。本研究旨在利用溶液还原法,由内而外地在轻木基体内原位生成单分散的金属铜颗粒,为提高木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储放热性能探索绿色、经济的道路。  方法  首先利用酸性亚氯酸钠溶液对轻木进行脱木素处理以提高其对相变材料的封装效率。然后利用CuSO4溶液与抗坏血酸溶液在脱木素轻木内利用溶液还原法多次循环制备单分散金属Cu颗粒,并将反应完全后的轻木利用真空浸渍法与石蜡(PW)制备具有Cu颗粒强化导热的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采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衍射仪(XRD)、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导热系数测试仪和温度巡检仪对材料的微观、结晶、化学结构及储放热性能进行评价。  结果  轻木经脱木素处理后其对石蜡的封装效率从64.9%提升至了82.6%。经过抗坏血酸对Cu2+的还原作用,在轻木基体内原位制造出了Cu。然而循环次数过少,Cu不能均匀地分布在木材基体内,而过多的循环次数则会过量地影响轻木对相变材料的封装效果;其中3次的循环次数最为合适,以此所制备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导热系数提升了1.76倍,熔融与凝固潜热分别高达143.7、142.9 J/g,同时储热与放热时间分别缩短了23.7%与32.6%,展现出了更好的温度调节潜力。  结论  利用溶液还原法能够有效地在轻木基体内均匀制备金属Cu颗粒,并且以3次循环制备的Cu颗粒强化导热的木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储放热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一种轻质高强、保温隔热的绿色建筑墙体材料,以绿色可持续的木丝作为增强增韧材料,添加到工业副产废弃物脱硫建筑石膏中制备新型木丝增强脱硫石膏板材。探究木丝尺寸、木丝含量和不同处理方式对石膏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丝的添加能减小石膏板的脆性,20%的木丝添加量对于板材的增强效果最好,增强木丝长度和宽度对材料的抗折强度、握螺钉力和导热系数均有影响显著,当添加量为20%,木丝长度(100±0.5)mm、宽度(0.9±0.05)mm的板材的抗折强度最高,木丝长度(100±0.5)mm、宽度(1.8±0.05)mm的板材的握螺钉力最高,较纯石膏板分别提高了67.12%和193.4%。木丝的添加使板材的导热系数满足建筑保温材料的要求。研究证明,木丝形态的优化选择有利于提高石膏板的增强效果,提高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