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日龄前雏鸡:每只鸡日投料克数日=龄数+2.如6日龄的雏鸡,每只鸡每日投料量为8克. 120日龄雏鸡:每只鸡日投料克数=日龄数+1.如14日龄雏鸡,每只鸡每日投料量为15克.  相似文献   

2.
1.雏鸡脐炎和卵黄囊炎生姜125克,50度白酒120毫升,一起混合拌料,可供600~700只鸡1次用,连用3次。2.雏鸡白痢鱼腥草400克,绵茵陈、桔梗各150克,地绵草、马齿苋各200克,蒲公英250克,车前草100克,煎汁拌料喂服,供600只病鸡1次用,连用3天。3.鸡曲霉菌病金银花、蒲公英、炒莱服籽各30克,丹皮、黄芩各15克,柴胡、知母各18克,生甘草、桑白皮、枇杷叶各12克,鱼胆草50克,将药煎汤取汁1000毫升,拌料供100只鸡1次喂服,每天2次。4.禽副伤寒马齿苋、地绵草各160克,车前草80克,加水3公斤煎汁,可供600只鸡1天用,连用3~5天。5.球虫病柴胡15克,血见愁10克,…  相似文献   

3.
1.治雏鸡脐炎和卵黄囊炎生姜125克,50度白酒120毫升,一起混合拌料,可供600 ̄700只鸡1次用,连用3次。2.治雏鸡白痢鱼腥草400克,绵茵陈、桔梗各150克,地锦草、马齿苋各200克,蒲公英250克,车前草100克。上药煎汁拌料喂服,供600只病鸡1次用,连用3天。3.治鸡曲霉菌病金银花、浦公英、炒莱服籽各30克,丹皮、黄芩各15克,柴胡、知母各18克,生甘草、桑白皮、枇杷叶各12克,鱼胆草50克。将上药煎汤取汁1000毫升,拌料供100只鸡1次服,每天2次。4.治禽副伤寒马齿苋、地锦草各160克,车前草80克,加水3公斤煎汁,可供600只鸡1天用,连用3 ̄5天。5.治球虫病柴胡1…  相似文献   

4.
防治鸡瘟土良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蒜 大蒜捣碎拌食油,每只鸡灌2~3克,连喂2次可好转;或将大蒜放入白酒中浸泡24小时,每天每只鸡喂1~2瓣,连喂8~10天.   ……  相似文献   

5.
<正>1.用白酒浸泡大米、小麦、高粱、玉米均可,浸泡时间不少于12小时,体重250克内的小鸡每日喂一次,每只每次喂酒泡粮食9克,大鸡每次喂12克。2用白酒浸泡大蒜1~2天,每只鸡每天喂两瓣,切碎后连喂7天。3.将仙人掌捣烂,每只鸡每日喂两次,每次喂6克,连喂3天。4.将大蒜头剥皮捣烂混入500克饲料内,大鸡每日喂50克,喂10天后停4天,再接喂10天,连喂3个疗程;半大鸡日喂量是大鸡的一半,饲喂方法同上。  相似文献   

6.
治鸡瘟八方     
春末夏初,鸡瘟易流行,现介绍几则防治鸡瘟的验方,供参考。1.白酒浸粮食(大米、小麦等)12小时,小鸡每日喂1次,每只每次喂9克;大鸡每只每次喂12克。2.白酒泡大蒜1天后,每只鸡每日喂酒泡大蒜1~2粒,连喂7天;每30天喂一次有特效。3.鲜仙人掌捣烂,每只鸡每日喂两次,每次喂6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农村发病普遍,造成的危害较大,下面介绍几种中草药治疗方法,以供参考。 1.党参、黄芪、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蒲公英40克,甘草10克(去皮),蟾蜍1只(100克以上),煎液供100只鸡饮服。 2.黄芪300克,黄连、生地、大青叶、白头翁、白术各150克,加水煮2次,煎液合并,加5%白糖,供500只  相似文献   

8.
一、动物粪便。收集1头牛1天排泄的粪便,加入糠麸15千克、小麦粉2.5千克、酒曲3.5千克,用水调成半干半湿状,装人缸中或塑料袋内压实封口,在26℃温度下发酵1~2天,待呈黄色并微带酒香味时与35千克饲料混合,可供700~800只鸡食用1天。350~400只鸡1天排泄的粪,加入糠麸、小麦粉、  相似文献   

9.
<正>1.加工工艺流程。选鸡→宰杀→煺毛→去脏→冲洗→用中草药液浸泡→焖制→成品。2.配方。加工20只鸡,需如下原料。①泡制料。清水适量(有老泡制液更好),玉竹6克,白芨10克,辛夷2克,冬瓜籽10克(研细),蒿本10克,白僵6克,当参6克,杜仲  相似文献   

10.
一、动物粪便.收集1头牛1天排泄的粪便,入糠麸15千克、小麦粉2.5千克、酒曲3.5千克,水调成半干半湿状,入缸中或塑料袋内压实封口,26℃温度下发酵1~2天,呈黄色并微带酒香味时与35千克饲料混合,供700~800只鸡食用1天.  相似文献   

11.
方一 : 对急性患病鸡可采用 : 茵陈、半枝莲、大青叶各 100克 , 白花蛇舌草 200克 , 生地 150克 , 霍香、当归、车前子、赤芍、甘草各 50克煎汤 , 在 3天中供 100只鸡分 3~ 6次服或拌料行群体预防 . 对慢性患病鸡采用茵陈、大黄、茯苓、白术、泽泻、车前子各 60克 ,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 80克 , 生地、生姜、半夏、桂枝、白芥子各 50克煎汤 , 100只鸡 1次用完 .   方二 : 猪苦胆汁拌小麦阴干后喂鸡 , 每日 1次 , 每次占日粮的 1/10~ 1/8, 连喂 5天 , 用于预防 .……  相似文献   

12.
何京 《油气储运》2006,(7):12-13
牛、鸡粪收集1头牛1天所排的粪便,加入糠麸15千克,小麦粉2.5千克,酒曲3.5千克,用水调成手捏成团、松开能散的状态,装入缸中或塑料袋内压实封口,在20℃的温度下发酵1-2天,当料呈黄色微带酒味时,与35千克饲料混合,可供700—800只鸡饲喂1天。收集350-400只鸡1天所排粪便,加入糠麸、小麦粉、酒曲各2-5千克,用上述方法发酵,待鸡粪呈黄绿色、无臭味时,再加入饲料粮25千克、青饲料15千克,可供30-40头猪饲喂1天。  相似文献   

13.
1、有利于果树的生长.1只成年鸡一年可排出25千克粪便,如果每亩(667平方米)果园放养30只鸡,全年可增加750千克优质有机肥,相当于碳酸氢铵50千克,过磷酸钙52千克,氯化钾10千克.桔园和桃园放养鸡群可使水果增产5%.  相似文献   

14.
<正>饲养蛋鸡最大的开支是饲料,占总费用的70%左右。因此,节省饲料是提高蛋鸡饲养效益的关键。为了提高蛋鸡的饲养效益,现将蛋鸡在各个生长时期合理投料数量的准确计算方法介绍如下:10日龄前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克数=日龄+2。如8日龄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克数=8+2=10(克)。11~20日龄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克数=日龄+1。如14日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是14+1=15(克)。21~50日龄的雏鸡每只鸡日用料克数和雏鸡日  相似文献   

15.
<正>鸡蛔虫病主要寄生于鸡的小肠,为圆形线状虫体,以3-4月龄的鸡群最易感染,尤以蛋白质、维生素饲料不足时发病比较严重。本病临床症状为食欲减退、消瘦虚弱、羽毛逆立、两翅下垂。成年鸡产蛋下降、蛋壳变薄。预防以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消毒和饮水卫生为主。治疗①竹叶、花椒各15克,文火炒黄碾末,每只鸡每次0.02克拌料喂,每天2次,连喂3天。②烟草15克,切碎,文火炒焦碾碎,每只鸡每次0.02克拌料喂,每日2次,连喂3天。  相似文献   

16.
正1.选用良种鸡产蛋鸡应选用体重小、饲料利用率高的品种;同一品种以中等体重为宜。产蛋量相同,体重大的比体重小的鸡耗料多。2.断喙在雏鸡6~9日龄时进行断喙,在生长期每只鸡每天可节省饲料3.5克、产蛋期节省饲料5.5克;每产1枚鸡蛋,节省饲料12克。3.实行笼养笼养因环境稳定、活动量小以及饲养密度大,减少了散热量,因此吃料相应减小。据测算,笼养比散养一般可节省饲料20%~30%。4.实行保护喂养最适宜鸡产蛋的舍温为13℃~21℃。冬季舍温低于8℃,每只鸡每天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2005,(7):5-5
1、添加豆油法在出售肉鸡的前7天,在鸡饲料中添加少许生豆油,可使肉鸡膘肥肉嫩。2、添加肥粉法按干姜粉20%、甘草粉9%、茴香粉7%、肉桂50%、熟黄豆粉6%、硫酸铁8%的剂量配制成肥鸡粉,每只鸡每次0.5克~1克,加水拌入饲料中,2天喂一次。3、添加蛋氨酸法在每5千克鸡饲料中加入蛋氨酸4克和少量维生素喂鸡,增重较快。4、喂煮熟玉米粉法1只鸡每天喂200克熟玉米粉,分上午、中午、下午3次人工添喂,适当加些青菜叶效果更佳。5、喂无菌蝇蛆法以酒糟为原料,生产出500克鲜蝇蛆喂养肉鸡,可增重0.9公斤~1公斤。6、喂多酶片法雏鸡开食后3天,在日食中加入0.…  相似文献   

18.
十六焖鸡是由十六味中草药科学搭配与鸡一起焖制成的熟禽制品,具有健脾补肾、养心安神之功效.其制作方法如下. 1.中草药处方 每加工10千克重的鸡(相当于5~10只鸡)计算,需熟地黄10克,巴戟天10克,枸杞子10克,远志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肉10克,茯苓9克,石菖蒲9克,肉苁蓉9克,牛膝9克,五味子9克,杜仲9克,小茴香9克,楮实子9克,续断9克.以上中草药装入调料袋里.另取大枣9克.  相似文献   

19.
一、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整形→腌制→腔内涂料→腹内填料→浸烫→烤制→成品。二、原料配方用量以25~30只鸡计。(1)腌料。按50千克腌制液计,生姜100克、葱150克、八角150克、花椒100克、香菇50克、食盐8.5千克。(2)配制。将八角、花椒包入纱布包内,与香菇、葱、  相似文献   

20.
一、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整形→腌制→腔内涂料→腹内填料→浸烫→烤制→成品。二、原料配方用量以25~30只鸡计。(1)腌料。按50千克腌制液计,生姜100克、葱150克、八角150克、花椒100克、香菇50克、食盐8.5千克。(2)配制。将八角、花椒包入纱布包内,与香菇、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