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俗称心腐病,因水稻感病后烂心而得名,其病原属假单胞杆菌属细菌.近年来,南方早、中稻生长季节暴雨频繁,稻苗受淹和遭受洪涝侵袭现象严重,诱发细菌性褐条病局部大流行,造成水稻产量损失较大,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是一种假单胞杆菌引起的水稻病害,在我国南方地区均有发生,近年来该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在北方稻区也已见该病对水稻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3.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2005年,浙江省玉环县由于受到2次台风的影响,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部分农田受淹,在8月份发生了1种不常见的病害-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根据该县植保站8月份在该县陈屿、芦浦等乡镇调查,发病面积达140hm2,发病区平均丛病率达75%左右,株病率达10.3%,高的田块丛病率达100%,株病率达16.5%.发病区产量损失达15%左右.  相似文献   

4.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2005年,浙江省玉环县由于受到2次台风的影响,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部分农田受淹,在8月份发生了一种不常见的病害——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根据该县植保站8月份在该县陈屿、芦浦等乡镇调查,发病面积达140hm2,发病区平均丛病率达75%左右,株  相似文献   

5.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水稻病害。该文介绍了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病原、病害症状、发生特点,针对其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了正确区别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与其它几种稻病的症状,我们从1980年开始,对细菌性基腐病及几种相似病害的主要症状进行了比较试验和观察.巳初步分清细菌性基腐病和细菌性褐条病心腐型、自叶枯病急性凋萎型(枯心型〕、恶苗病枯死株、小球菌核病枯死株、生理性青枯及还原性物质中毒等症状特点,水稻茎基部,特别是根节部变深褐色腐烂是细菌性基腐病独有的特征,可区别于上述症状相似的病害。  相似文献   

7.
伏震  袁兆恩 《农技服务》2007,24(4):75-75
介绍了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特点,危害征状及与水稻细菌性褐斑的区别、特症,并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2005年,浙江省玉环县由于受到2次台风的影响,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部分农田受淹,在8月份发生了1种不常见的病害—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根据该县植保站8月份在该县陈屿、芦浦等乡镇调查,发病面积达140hm2,发病区平均丛病率达75%左右,株病率达10.3%,高的田块丛病率达100%,株病率达16.5%。发病区产量损失达15%左右。1为害症状在该县发病症状表现为心腐型。病菌侵害刚伸长露尖的心叶,使幼嫩心叶发生水渍状腐烂,并迅速向下扩展至生长点,致使心腐。在心叶已伸出而尚未展开以前,病菌多自叶枕处侵入,向上沿中…  相似文献   

9.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在我国南方地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在北方稻区已见该病对水稻造成为害. 一、病害症状.该病苗期至穗期都可能发生.开始发病多在秧苗心叶下一张叶片,先在叶片中脉出现褐色小点,以后上下扩展成为褐色或紫褐色条斑.病斑与叶片长度接近或相等,边缘清晰,病重时秧苗枯死.成株期发病,先在叶片与叶鞘交界处发生,病斑黄褐色,呈水渍状,然后沿中脉上下延伸,上至叶尖下至叶鞘基部,形成深褐色长条斑,严重时全叶枯黄,纵卷而死.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水稻2种细菌性病害———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和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2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因地制宜选择抗病、耐病品种,合理搭配施用氮、磷、钾肥,采用浅—湿—干间歇灌溉,适时晒田等;化学防治可进行种子处理和药剂喷施。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福鼎市遭受历史上罕见的超强台风"桑美"和多次强台风等洪涝灾害侵袭,台风带来强降雨,又遇到天文大潮,造成沿海大片稻区严重受淹。由于受淹时间长,稻苗损伤严重,极有利于病菌直接从伤口侵入,导致沿海稻区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爆发流行,同时引发白叶枯病、细条病、基腐病等其它细菌性病害发生。据统计,2006年全市水稻  相似文献   

12.
一、症状识别水稻细菌性茎腐病主要为害水稻根基部和茎基部,使之变褐,逐渐发黑腐烂,病株易被拔起,有恶臭。一般在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病,先心叶青卷,枯黄,随后茎基部进一步发黑腐烂,全株叶片自上而下褪绿枯黄,直至整株枯死。孕穗至抽穗期以后,病株自下而上依次枯黄,  相似文献   

13.
水稻病害是稻田生物灾害之一,它对产量的损失率通常约9.3-10%,在其流行的年份和地区,损失可达30%和50%以上。据多年的调查和观测,发生的主要种类有:真菌性的稻瘟病、纹枯病、菌核病、恶苗病、绵腐病、疫病、稻曲病、粒黑粉病、叶黑粉病、叶鞘腐败病、云形病、褐色叶枯病、谷枯病等;细菌性的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褐条病等;  相似文献   

14.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连续多年对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进行田间观察和试验,对发病原因进行了试验探讨,认为主要以种子带菌传病为主。本文整理了该病在大田的发生和防治试验情况,对各种症状进行了观察描述,提出了防治此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福鼎市遭受历史上罕见的超强台风“桑美”和多次强台风等洪涝灾害侵袭,台风带来强降雨,又遇到天文大潮,造成沿海大片稻区严重受淹。由于受淹时间长.稻苗损伤严重,极有利于病菌直接从伤口浸入,导致沿海稻区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暴发流行,同时引发白叶枯病、细条病、基腐病等其它细菌性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6.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是北方寒地稻区的新记录病害,在水稻育秧期发生。其主要症状是在幼苗的第1叶片上产生黑褐色长条斑;或第2、3叶片的叶鞘变褐,叶片主脉基部或全部呈褐色条状;或在虫伤等处产生不规则条斑。病部未见菌脓。药剂筛选结果是45%福酮可湿性粉剂、1.5%噻霉酮水剂、45%代森铵水剂对病原细菌有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每年洪水过后,受洪水浸淹过的稻田,极易发生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该病发生时,水稻叶片基部的叶枕处出现水渍状黄褐色小斑点,然后沿中脉向上下扩展成紫褐色长条斑,边缘清晰,病叶很快凋萎枯黄,停止生长乃至枯死。……  相似文献   

18.
茉莉酸甲酯对水稻幼苗抗细菌性条斑病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叶1心期水稻幼苗为试验材料,用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后剪叶接种浓度为5×108 cfu/mL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液,以探索MeJA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MeJA 诱导抗病性强弱与其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0.01~5.0 mmol/L MeJA处理水稻幼苗5d...  相似文献   

19.
水稻病害是稻田生物灾害之一,它对产量的损失率通常约9.3—10%,在其流行的年份和地区,损失可达30%和50%以上。据多年的调查和观测,发生的主要种类有:真菌性的稻瘟病、纹枯病、菌核病、恶苗病、绵腐病、疫病、稻曲病、粒黑粉病、叶黑粉病、叶鞘腐败病、云形病、褐色叶枯病、谷枯病等;细菌性的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褐条病等;病毒性的普通矮缩病、黄矮病、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锯齿叶矮病等;生理性(非侵染性)的赤枯病等;线虫性的干尖线虫病。其中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流行区域最广,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损失最重…  相似文献   

20.
咨稻褐条病和』。腐病奋东省各,、发生,在个别瘾’。如,。75年早造在曲江县马坝公社)为害比较严重,褐条辱卯,病.原细菌已有报道为ps“““。m““““p“n‘。‘(ELLIOTT)Stapp,心腐病的病原细菌则未见有鉴定报告。1975年我们比较了这两种病的症状、病原细菌的特性(包态,染色反应、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等),并进行了交互接种试验,特性·(包精二形芯染色反应、培养特性、生理二初步认为这两种病是由同一种病原细菌引起的。同年湖北一‘Jt“」有报道认为水稻褐条病菌可引起褐.条症和心腐症,与我们的结论基本相同。一‘症_状特点 ”褐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