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鄂茶1号(又名苑香)1992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该品种为无性繁殖系、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育芽力强,生长旺,持嫩性强.  相似文献   

2.
鄂茶1号由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选育,具有移栽成活率高,繁殖系数大,芽叶持嫩性强等品种优势。全国区试产量比福鼎大白茶高99.80%,2002年通过国家品审,2003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邮编:430209,电话:027—81525151)选育的茶树新品种“鄂茶11”,前不久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正>1.国家级茶树良种--鄂茶1号鄂茶1号是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采用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茶树无性系良种。200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该品种分枝及育芽能力强、移栽成活率高、成园快、持嫩性强;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优于福鼎大白茶种,在河南信阳茶区,日平均气温≤0℃有14天,极端低温-16.7℃仍能安全越冬。在湖南茶区高温干旱季节高温达38~40℃并持续  相似文献   

5.
(续第3期第26页) 12.尖波黄13号 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呈近水平状着生,长椭圆形,叶色黄绿,叶面微隆,叶尖渐尖;芽叶生育力强,黄绿色,茸毛较多,一芽三叶长7厘米、百芽重105克.春茶一芽二叶含茶多酚32.1%、氨基酸2.8%、水浸出物45.4%,夏茶一芽二叶含茶多酚33....  相似文献   

6.
6年的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鄂茶5号[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cv.E-ChaNo.5]具有特早生、制绿茶品质优良、生长势旺、芽叶持嫩性强、平均公顷产量比福鼎大白茶[C.sinensis(L.)O.Kuntze cv.Fuding Dabaicha]增产70.9%、抗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续第2期第28页) 6.白毫早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树姿半开张,分枝部位较高.叶片斜着生,叶身微内折,叶面平滑,叶尖渐尖;芽叶生育力较强,绿色,茸毛特多,一芽二叶百芽重21.2克.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5.2%、茶多酚18.6%、水浸出物49.6%、咖啡碱3.6%.该品种品质优良,适制绿茶;产量高,每...  相似文献   

8.
鄂茶1号鄂茶1号是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利用茶树剥花授粉技术,以福鼎大白茶种为母本、梅占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茶树无性系新品种,通过国家茶树品种审定,并荣获湖北省科技进一等奖。适宜我国绿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红莲优6号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所用“T-07A”作母本、“YD-05”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85%,千粒重27克左右。全生育期130~138天。大田种植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650千克左右,产量潜力可达8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邮编:430209,电话:027—81525151、选育的茶树新品种“鄂茶12”,前不久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齐两优908”是合肥齐民济生生物技术研究所用自育两系不育系033S与自育强优两系恢复系R90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2009—2010年经过湖北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扬两优6号增产5.11%,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湖北省鄂西南以外的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一季中稻种植。该文着重介绍了“齐两优90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劲峰、福安 2号 (坦洋菜茶 )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 ,经系统选种 ,无性系繁殖育成了茶树新品种鄂茶 5号、鄂茶 6号。品比试验及区域性试种结果表明 :1芽 1叶期分别比福鼎大白茶 (CK)早 11~ 3d ;鄂茶 5号比福鼎大白茶增产 3 0 5 4% ;鄂茶 6号制名优绿茶色绿多毫 ,汤色嫩绿明亮 ,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究江西省引种省外无性系茶树良种的适应性与特征特性,从中筛选出适宜推广种植的茶树良种.[方法]以25份省外引进无性系茶树良种为材料,测定其农艺性状、化学成分含量、抗逆性和制茶品质等15项性状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性状指标的贡献度与相关性,最终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引种品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15项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5.08%~57.20%,其中13项在10%以上,表明所引进的无性系茶树良种在江西省的适应性差异性较大,其中生长势、EGC、耐旱性、耐旱性最大,发芽密度、一芽二叶百芽质量、一芽一叶期、总游离氨基酸、EC、ECG、EGCG次之,水浸出物和绿茶品质得分最小;因子分析提取的5个主因子能够解释引种品种适应性的79.19%的信息,各性状对主因子均有相应的贡献,性状指标中生长势、发芽密度、耐寒性和耐旱性之间相关性较大,水浸出物、茶多酚、EGCG、EGC和一芽二叶百芽质量之间相关性较大,EGC、EC、咖啡碱和一芽一叶期之间相关性较大;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显示有11个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在0.7以上,综合评价最好,依次为浙农117、福鼎大白茶、浙农113、鄂茶1号、迎霜、湘波绿2号、浙农902、白毫早、名山白毫、玉笋和春雨1号,这些品种的制茶品质优良,生长势较强、产量较大,物候期早,化学成分含量优异和抗逆性较强;11份品种评价为中等;3份评价较差.[结论]灰色关联度法可应用于茶树引种品种的适应性评价,综合评价最好的11份茶树良种可以在实际生产中进一步推广种植,也可以作为茶树品种选育时的遗传亲本材料,评价中等和较差的应谨慎引种.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地方审定茶树品种中儿茶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个湖北省地方审定茶树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分析8种主要儿茶素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儿茶素各组分变异系数在1973%~6717%之间,变异幅度较大;非酯型儿茶素组分含量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而酯型儿茶素各组分含量大小为EGCG>GCG>ECG>CG。基于儿茶素品质指数进行聚类分析显示,鄂茶1号、鄂茶8号、鄂茶10号3个茶树品种可以作为适制名优绿茶的品种;五峰212、五峰310、鄂茶3号、鄂茶6号4个茶树品种EGCG含量高,可用于开发特殊茶饮;鄂茶2号儿茶素品质指数最低,适制红茶,但其EGC和儿茶素总量最高,应在今后的生产和育种中善加利用。  相似文献   

15.
糯玉米新品种“中玉糯8号”是以自选系“ZY3351”为母本、自选系“ZY335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 089.8 kg/hm2,比对照“春糯5”增产11.3%;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0 286.6 kg/hm2,比对照“春糯5”增产2.1%.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等优点,于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吉林省中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湖北农业科学》2005,(1):69-69
品种来源: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用“W2-24-3”作母本、“W2-54-16-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有子西瓜品种。原代号:W9903。商品名:桔宝。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瓜2004003。品质产量: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西瓜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中心糖含量10.3%,比对照西农8号高0.3个百分点,边糖含量7.4%,比西农8号高0.4个百分点。剖面纤维少,子粒中等,瓤色桔黄,口感较好,品质与西农8号相当。两年区域试验商品果产量平均比西农8号减产13.2%。特征特性:属早熟中小果型有子西瓜品种。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17.
贺脐1号为纽荷尔脐橙芽变品种,二代株系经过多年田间对比试验观察,遗传性状稳定,表现出成花易、坐果稳,果大、品质佳、风味好,抗逆性强等特性,4年生树平均产量1000kg/667m2,进入丰产期果树可达3000~5000 kg/667m2.2012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湖北农业科学》2005,(1):30-30
品种来源:鄂玉21号是宜昌市农科所用“Y8G61-512”作母本与“抗83”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原代号:YS1043。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04003。品质产量:2001~2002年参加湖北省玉米二高山组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淀粉含量72.95%,蛋白质含量10.60%,脂肪含量3.54%,赖氨酸含量0.2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9824.1kg,比对照鄂玉10号增产5.98%,其中,2001年每公顷产量10855.5kg,比鄂玉10号增产8.17%,增产极显著;2002年每公顷产量8792.6kg,…  相似文献   

19.
<正> 鄂豆六号是湖北农学院大豆育种课题组于1987年以(天门黄豆/郑46长叶)F_2为母本,用灰33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1998年7月经湖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现场考察评议,1999年3月通过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1 品种简介 据1996、1997年省区域试验11点次统计,平均每1hm~2产量为2562kg,比对照品种矮脚早增产10%,居试验首位;多年多点生产试验和示范,平均每1hm~2产量3000~4017kg,具有4200kg的增产潜力,比当家品种增产20%左右,高者增产30%左右。在其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是该品种的高  相似文献   

20.
<正>2.6 鲜叶产量 1991年至1993年测定各参试品种的鲜叶产量,春茶留一叶采一芽二叶,夏茶留鱼叶采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分小区计载。各参试品种鲜叶产量统计分析结果见表8-表10。 上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各参试品种间鲜叶产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2)与对照种福鼎大白茶比较,槠叶齐12号、槠叶齐9号连续3年鲜叶产量高于对照种,而且3年平均产量高于对照种达到极显著水平;尖波黄13号连续3年鲜叶产量高于对照种,3年平均产量高于对照种达到显著水平;龙井长叶、福大61号、信阳10号、白毫早连续3年鲜叶产量高于对照种,3年平均产量高于对照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寒绿3年平均产量低于对照种,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