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吊竹梅别名吊竹兰、斑叶鸭跖草,Zebri—napendula为鸭跖草科,吊竹梅属。  相似文献   

2.
<正>吊竹梅别名吊竹兰、斑叶鸭跖草,鸭跖草科吊竹梅属,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稍肉质,多分枝。叶半肉质,无叶柄,叶椭圆状卵形,顶端短尖,全缘,表面紫绿色,杂以银白色条纹,叶背紫红色,叶鞘被疏毛,花数朵聚生于小枝顶端。吊竹梅生长迅速,1年可覆盖满盆,枝叶匍匐悬垂,叶色紫、绿、银色相间,光彩夺目。置于高  相似文献   

3.
吊竹梅水培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丽  赵兰枝  王瑶  刘振威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25-5825,5914
用不同浓度的3-吲哚丁酸处理吊竹梅,并且进行水培繁殖,结果表明:吊竹梅比较适合水培繁殖,生根时间缩短,生根率达100%,其中以10 mg/L 3-吲哚丁酸处理下繁殖效果最好,平均生根数达11条,平均根长达19.91 mm,平均根鲜重达0.068 g。  相似文献   

4.
吊竹梅为鸭跖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花叶竹壳菜、水竹草、紫背鸭跖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的功能,可用于肺结核咯血、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菌痢、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崩漏、白带、瘭疽、毒蛇咬伤等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吊竹梅为鸭跖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花叶竹壳菜、水竹草、紫背鸭跖草。吊竹梅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的功能,可用于肺结核咯血、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菌痢、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崩漏、白带、瘭疽、毒蛇咬伤等症的治疗。一、形态特性吊竹梅株高50厘米左右。茎基部匍匐,上部斜生,分枝力特强,节间长5 ̄7厘米,节上易生根。茎圆形,紫红色带细绿条纹,稍肉质,无毛或有疏毛。叶无柄,单叶互生,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叶长3 ̄8.5厘米,叶宽1.5 ̄3.5厘米,边缘全缘,先端短尖,基部鞘状,鞘的顶部和基部均有疏毛,叶面紫绿色夹杂银白色,中部和边缘有…  相似文献   

6.
电镀含铬污水对植物细胞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凤眼蓝和吊竹梅作材料,用电镀铬系污水(Cr^6+浓度为12~15mol/1)进行水培试验,研究含铬污水对植物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镀含铬污水对植物生根和根的伸长有抑制作用,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吊竹梅核畸变作用明显,但对凤眼蓝核畸变作用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培技术对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Lour.) Harms]的根系进行快速诱导和枝叶生长研究,用不同浓度的NAA和营养液对鹅掌柴枝条进行处理,通过试验统计和方差分析得出水培鹅掌柴的根系生长的最适NAA和营养液浓度,其最适根系生长的NAA浓度为15 mg/L,最适营养液浓度为200~300 mg/L,即为1/4配方标准液;水培鹅掌柴根系诱导成功后,在水培鹅掌柴后期生长及养护过程中,营养液浓度为500~600 mg/L,即为1/2配方标准液时,水培鹅掌柴的根系最发达且植株的枝叶最茂盛。说明,同一生长调节剂、同一营养液不同浓度下对水培鹅掌柴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紫鸭跖草在铜胁迫下表达的特异性蛋白质,以期探明紫鸭跖草耐铜机理。[方法]以超积累铜植物紫鸭跖草(Setcreasea pur-purea Boom)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电泳和层析等方法,分析其表达的特异性蛋白质分子量、表达时间以及表达时铜的最低浓度,同时对该特异性蛋白质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铜胁迫下紫鸭跖草诱导表达特异性蛋白质的最低铜浓度为 50 μmol/L,表达的时间是第 4 周,其分子量为 89.4kDa。[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紫鸭跖草耐铜特性与其表达的特异性蛋白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蚯蚓粪残留臭味、活蚓、虫卵影响网络销售的问题,将蚯蚓粪制成颗粒并进行室内常见观赏性植物铜钱草和吊竹梅水培试验,以探究蚯蚓粪制粒对观赏性植物生长的影响,拓宽蚯蚓粪在室内种植的使用,评估蚯蚓粪制粒的可行性及市场前景。结果表明:蚯蚓粪制粒可有效去除蚯蚓粪残留的臭味、活蚓、虫卵等问题,且对铜钱草、吊竹梅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蚯蚓粪制粒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不同营养液对水培君子兰叶片气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种不同的营养液配方及其不同的浓度对大花君子兰进行水培培养,然后对其叶片进行指标测定。结果表明:3种配方浓度过大或过小都对水培君子兰叶片的气孔密度、气孔大小、表皮细胞密度的增加产生抑制作用。其适宜水培君子兰生长的最佳配方为1/4C配方。  相似文献   

11.
家庭水培叶用莴苣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意大利耐抽薹叶用莴苣为材料,对家庭水培叶用莴苣观赏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并在其生长后期对叶用莴苣各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可食性,确定最佳的营养液配方并选择合适的小型水培装置。结果表明:以日本山琦(莴苣)配方为水培营养液配方结合压缩空气式小型水培装置为最佳的家庭水培叶用莴苣模式,该模式生产出的叶用莴苣观赏性高,可食性好。  相似文献   

12.
景天三七水培营养液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景天三七水培营养液配方,并探讨(氮与钾)N,K元素对景天三七(Sedum.k.F)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以景天三七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不同水培营养液配方培养景天三七,以Hoagland营养液(霍格兰配方)为对照,30 d后进行生长形态及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配方B水培条件下,景天三七的茎粗较粗,根长最长、地上地下部分的鲜重最重,地上部干重最重,地下部干重较重,黄酮类物质含量也较高,该配方是最适合景天三七水培生长的营养液配方;且提高水培营养液中N、K元素的浓度对景天三七中的黄酮类物质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筛选适合观叶植物的水培培养液,观察金边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袖珍椰子(Chamaedorea elegans)、绿萝(Scindapsus aureum)和黑美人(Aglaonema commutatumcv.‘Sanpemo’)在水、单纯的营养液和在营养液中分别添加0.5 mg/L IAA和0.5 mg/L IBA的水培效果。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添加IAA的培养液比较适合鸭跖草和袖珍椰子的生长;在营养液中添加IBA的培养液比较适合绿萝和黑美人的生长;3种培养液和水不适宜金心吊兰的水培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以清水水培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配方水培营养液对皱叶留兰香(Mentha crispate Schrad ex Willd.)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Ⅳ是最适宜皱叶留兰香水培的营养液配方。采用该配方水培后,皱叶留兰香的产量、叶绿素含量、侧枝数显著高于其他配方,最长枝长、最大叶面积也优于其他配方。  相似文献   

15.
选用4种国内外著名的通用营养液配方、各设3个浓度梯度,对富贵竹进行水培生根试验,研究其对富贵竹生长量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霍格兰营养液配方的1/2个剂量和斯泰纳营养液配方的1/2个剂量最有利于富贵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对五唇兰进行水培试验,分析了5种营养液对五唇兰植株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唇兰可以进行水培.在水培条件下,五唇兰根系进行适应性生长,新根可以从老根上长出,也可以直接从根状茎上长出.在配方V中五唇兰成活率最高,在配方Ⅲ中增殖率和平均花朵数最多,因此在进行五唇兰水培产业化生产时,营养液不宜单一化,建议小苗采用配方V培养,中苗及大苗采用配方Ⅲ培养,同时可用配方Ⅲ作为叶面追肥.  相似文献   

17.
小白菜水培营养液配方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6种不同的营养液配方对小白菜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绿叶菜通用配方是水质硬度较大地区最适宜进行小白菜水培的营养液配方。采用该配方进行处理后,小白菜的产量、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与其他配方相比,硝酸盐含量降低了6.81%~43.37%,还原糖含量最大,提高了1.5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该文研究了不同水培固定基质和不同营养液配方对水培铜钱草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陶粒是水培铜钱草较为适合的固定基质,日本园试配方对水培铜钱草的生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探索适合草坪水培栽培的营养液。[方法]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为材料,进行不同营养液配方对水培高羊茅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在5种营养液配方中,霍格兰营养液培养的高羊茅株高、单株叶片数、单株分蘖数、植株鲜干重(生物量)以及根系活力等各项指标最好,是高羊茅水培的最佳营养液配方,斯泰纳配方培养的高羊茅各项指标最差,与其他营养液配方之间差异显著,故不适宜作为高羊茅水培的营养液。[结论]该研究可为水培建植草坪所需营养液选择提供参考,并为草坪水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光照对6种室内垂吊花卉形态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光照条件下对6种室内垂吊花卉的形态和生长适应性变化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叶长、叶宽、叶面积、比叶重和气孔密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叶长、叶宽、叶面积均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增加,但比叶重、气孔密度随光照强度减弱而减少。根据各指标可塑性指数和方差分析可知,鸭跖草、吊竹梅、金心吊兰耐荫能力较强;而常春藤、袋鼠吊兰、皱叶冷水花耐荫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