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陇山白皮松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小陇山林区白皮松群落(Pinus bungeana Community)中8个主要种群及海拔梯度900~1 050 m综合为一维资源位,定量计算白皮松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比例指数值,分析群落各种群生态位的意义。结果表明,白皮松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值大小顺序为白皮松黄栌狼牙刺侧柏秦岭海桐野花椒灰木紫宛栓皮栎;白皮松为优势种群或者建群种,黄栌和狼牙刺为次优势种群;白皮松与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的种群有较大的相似性,与生态位窄的种群相似程度小;白皮松与其他树种生态位重叠较高,但互相间并不存在较剧烈的竞争;各树种可利用的资源位较充分,都能各自占据适宜的生态位而和谐共存,整个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
植物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武夷山米储林群落12个主要种群生态位(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组成米槠林群落的优势种群绝大多数为广生态位,种群之间关系复杂,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样方法、利用生态位宽度(Levins指数、Hurlbert指数、Feinsinger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对宛田红锥林不同资源位中20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Levins,Hurlbert和Feinsinger三个生态位宽度计测公式结果基本一致;红锥,九节,倒挂铁角蕨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对群落环境的适应和资源利用能力最强;宛田红锥林各主要种群间对生态因子的需求较相似,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比较高,Cih值大于0.4的有109对,占57.4%;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一般较大,如红锥与球序鹅掌柴,九节与罗伞树的Cih值分别为0.709 7,0.741 6;宛田红锥林各主要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程度低,表明红锥林利用相同资源位而产生的种间竞争不激烈,群落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阿尔山地区兴安落叶松林下植物种群生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由林龄(AG)、海拔(AL)以及物种数目(IS)组合而成的综合资源位指数(RGI)作为资源轴的划分标准,应用Levins(B(sw)i)和Shannon-Wiener(B(L)i)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LihLhi)以及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Cih)等将阿尔山地区不同起源的兴安落叶松林(天然林、人工林及火烧迹地恢复林)划分为6个资源位,在此基础上进行群落调查,对林下植物种群的生态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兴安苔草和黑麦草的重要值最大,不同资源位重要值之和达到114.924 8%和70.911 1%。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有北方拉拉藤、粗根老鹳草、黑麦草及兴安苔草,这些物种适应能力强,分布范围大,倾向于泛化种。生态位狭小的植物种群则可能成为林区进行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需要引起特别关注。本研究证实生态位宽度较大种群与其他种群存在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和相似性,而这在某些重要值较低且生态位宽度较窄的种群也会出现(如铁杆蒿、黄花委陵菜及巴天酸模),生态位重叠和相似性并非仅仅取决于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既能反映两种群在共享资源时的竞争关系,也能反映两者在利用资源时相互促进的关系。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植物种可作为植被恢复阶段的先锋种,而与其生态位重叠较大的物种以及与先锋种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小的物种则可作为伴生种,以便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逐步恢复受损地区的植被。  相似文献   

5.
为给我国特有种山核桃种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应用生态位理论对历山山核桃群落的26个优势种群进行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分析。结果表明:1)历山山核桃群落中,山核桃、连翘和披针叶苔草分别是群落建群种和优势种,数量多,分布广泛,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较强,因此,生态位宽度较大。2)漆树、杜梨、鞘柄菝葜和小叶鼠李因分布范围较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弱而生态位宽度较小。3)26个优势种群并不存在完全普遍重叠。生态位特定重叠值大小与生态位宽度有一定的关系,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如山核桃、北京丁香、连翘,与其它种群间特定重叠较大。但某些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间生态位特定重叠值并不高,如山核桃和紫苞筋骨草为0.001,北京丁香和牛尾蒿为0。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种群间生态位特定重叠值也可能较大,如虎榛子和山楂为0.566。  相似文献   

6.
基于绵阳官司河流域天然次生林群落57块100 m~2的样地调查数据,以微地形地貌作为一维资源位状态,以物种的重要值为生态位计测的资源状态指标,对该流域主要乔木、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木层主要优势种群马尾松、柏木、栓皮栎等Levins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841、0.816、0.907,灌木层主要优势种群铁仔、三颗针、黄荆、火棘等Levins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985、0.965、0.952、0.882。群落中各种群之间的生态位关系较复杂,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对资源利用能力较强,彼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存在生态位分离现象。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分布状况,反映了该流域植被恢复过程中森林群落的生态位特征。  相似文献   

7.
星斗山珙桐种群与主要伴生树种的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星斗山珙桐群落中珙桐种群及其6个主要伴生树种进行了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主要优势树种的生态位较宽,珙桐与其伴生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但在环境条件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该群落是较为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8.
聚宝山郊野公园乔木层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南京聚宝山郊野公园的样地调查,以不同生境的样地作为资源位,以物种重要值作为资源位的状态指标,运用Levins和Hurlbert生态位宽度指数、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和Schoener生态位相似比例指数,测定并分析乔木层13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Levins和Hurlbert 2种生态位宽度指数测定结果差异不大,均表明朴树、黄连木和短柄枹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对群落结构和功能起着决定作用;213个优势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值0.500的仅有1对,生态位重叠的程度不大,表明各主要树种之间竞争并不激烈。主要树种间生态位相似比例0.2000的占总对数(78对)的71.8%,生态位相似比例也较小,各主要树种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较低。综合分析表明,聚宝山郊野公园乔木层各主要种群间竞争不激烈,关系较缓和,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桂林岩溶石山阴香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Levins公式和Pianka公式测定了桂林岩溶石山阴香群落乔木层12个主要种群和灌木层13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关系以及环境适应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乔木层中,阴香、石山桂花、菜豆树等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0.051、6.935和5.695,而樟树、马尾松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23对,占总种对数的34.8%;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40对,占60.6%;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3对,占4.5%.灌木层中,阴香、石山桂花、粗糠柴等幼树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别为10.493、7.099和4.949,而山合欢、三叶五加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17对,占总种对数的21.8%;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47对,占60.3%;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14对,占17.9%.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的树种是阴香群落的主要优势种或伴生种,对岩溶石山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他种类间的生态位重叠也较大.  相似文献   

10.
在对南澳岛主要森林群落和植物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了8个台湾相思林不同生境梯度种群的资源位,对其生态位宽度和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台湾相思林种群各种的生态位宽度差别明显,重要值大的种生态位宽度基本较大,而高生态位宽度值的种对重叠值也偏高;台湾相思与生态位宽的树种马尾松、鸭脚木、中华楠、潺槁树的重叠机会较大,对生境有一定相似的要求,易形成混交林。其结果对南澳的台湾相思林分及水源涵养林的生态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人为干扰(采集)对闽楠(Phoebe bournei)群落优势种群利用资源和占据生态空间能力的影响,以广西富川县闽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研究人为干扰对闽楠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干扰下,闽楠在乔木层中的生态位宽度明显提高,在灌木层中大幅降低;乔木层优势种木荷(Schima superba)的生态位宽度受人为干扰影响不大,生态位重叠在干扰下变大,其生态位重叠值在蚌贝村委(BB)和白面寨(BMZ)2个群落中均为最大,远高于其他树种。综合分析表明,群落各层次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对人为干扰的响应存在差异。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物种组成受干扰影响最大。人为干扰降低了乔木层和灌木层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提高了草本层的生态位宽度;其对生态位重叠的影响则表现出与生态位宽度不同的变化趋势,人为干扰导致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种间竞争强度变大,不利于群落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子午岭油松林主要种群更新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与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及生态位重叠度反映了森林的更新生态特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子午岭油松林主要种群的更新生态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林下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值在中间范围,但辽东栎种群则为广生态位种;油松林林下主要种群之间生态位重叠度均很小,宽生态位种群对资源具有一定共享性,而窄生态位种群则各自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13.
广西银杉林主要树种种群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西银杉林不同生境的样地作为不同资源的综合体(资源位),以各物种的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状态指标,定量分析银杉林各主要树种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银杉、变色杜鹃、华南五针松、五列木、绣球茜草具有较大的重要值和较宽的生态位宽度值,占据群落中的重要资源,在所调查的生境中具有更强适应能力,在银杉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含笑、大头茶、小花桤叶树等种群数量相对较少,分布范围较窄,生态位宽度较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比较弱。2)银杉林中各种物种之间的相似性比例值多数较大,多数物种间的生态学特性较相似或他们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较大。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和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大,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与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较小。3)银杉林中各主要树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低,各主要树种之间的相互竞争不高。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具有较大生态位重叠值,与其他物种利用或占有同一资源的概率大;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具有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小,与其他物种的占有或利用同一资源的概率小。4)银杉在各个样方中都占据较大重要值,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是银杉林的优势种和群落的建群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光幼屿典型植物群落中各物种在群落中的功能地位,为海岛植被保护与恢复提供借鉴,2018年9月对光幼屿上典型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通过生态位原理对岛上优势种的环境适应性以及不同物种间对资源的竞争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样方中共调查到种子植物38种,隶属于22科38属,其中菊科(Asteraceae)物种数最多,占全部物种数的23.7%;(2)物种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乔木层中的黑松与灌木层中的木麻黄在所属层次中重要值最大,但生态位宽度比部分重要值小的物种小;(3)海岛生存环境恶劣,植物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多数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灌草三层次中优势物种生态位宽度大于0.600的物种占总物种数的82.6%;(4)物种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导致不同物种间生态位重叠普遍较大,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00的对数占总对数的46.5%,种间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15.
篦子三尖杉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和种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云南、贵州和江西3省天然分布的篦子三尖杉的野外调查,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基于2×2联列表x2检验、联结系数和种间协变分析篦子三尖杉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篦子三尖杉是群落中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种群。群落中重要值与Levins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重要值越大,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越大。Schoener指数表明,有92.63%的种对不存在生态位重叠或生态位重叠较弱,其中,篦子三尖杉与其它优势种群之间存在较小的生态位重叠。x2-检验结果表明,中性联结的种对占64.74%,其中,篦子三尖杉与其它优势种群之间的种间联结均为中性联结;群落所有优势种群之间正负联结系数种对的比率为0.91,而负协变的种对也要多于正协变的种对,篦子三尖杉与杉木表现为显著的负协变,与其它种群之间则无显著地协变相关。群落中种群之间不存在较大的利用性竞争,这与篦子三尖杉长期适宜沟谷溪边较少受到外部干扰群落稳定性相对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新河高速公路边坡植被乔木层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程度及生态位重叠度来衡量人工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发展方向和群落演替过程.对新(街)河(口)高速公路裸露边坡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路域植被恢复过程中,山黄麻、黄金间碧玉、银合欢和构树的生态位宽度值均最高,但是乔木层优势种群之间对资源的利用相似性程度不大,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不高,这说明该路域植被在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乔木层优势种群在恢复期间仍然处于初级演替阶段,资源相对充足.  相似文献   

17.
福建青冈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青冈群落中12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青冈、黄瑞木、多穗石栎、栲树是广生态位树种,笔罗子、甜槠、长圆叶鼠刺是狭生态位树种。福建青冈与各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比例的变化较大。福建青冈群落各种间的竞争并不十分剧烈,群落尚处于不稳定的演替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天然甜槠林乔木层主要树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计测天然甜槠林主要乔木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组成天然甜槠林的种群大多数为宽生态位,种群之间关系较复杂,对资源具有一定的共享性。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样方调查法,在茂名林洲顶自然保护区内设置32个20 m×20 m的样方,基于样地分层频度调查数据,以不同林层作为一维资源位,以个体多度为生态位计测的资源状态指标,对森林群落中的15个优势种群进行了生态位的计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耐荫树种生态位宽度值较大,如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Bsw、BL值分别为0.379 28、0.869 75,鸭脚木(Schefflera arboricola)Bsw、BL值分别为0.374 57、0.864 64;而阳性树种生态位宽度值较小,如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Bsw、BL值分别为0.117 10、0.388 92,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Bsw、BL值分别为0.042 01、0.347 29。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的树种与生态位宽度值较小的树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反之,重叠值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