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湖南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策略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分析湖南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其优越条件,提出了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思路:开展新型农业休闲模式;合理布局;准确定位;规范市场;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2.
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是新兴的旅游模式,满足了饱受新型城市污染荼毒的大众需求,休闲农业以城郊休闲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努力发展城郊休闲农业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长沙城郊休闲农业发展尤为迅速,被誉为“全国农家乐最火的城市”。本文从休闲农业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基础理论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为长沙城郊休闲农业发展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3.
分析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文昌市发展条件与特点,在指出文昌经济发展的六大制约因素及四大潜在动力基础上,重点突出当地农业、旅游业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海南高效农业和优质农产品基地、海南东北部优越的度假旅游区、海南东北部高端生活休闲服务区、海南科教文明教育基地四大任务及五大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休闲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栾城区地处石家庄东侧,地理位置优越,适宜发展休闲农业。因此,基于SWOT分析法对栾城区休闲农业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优势因素包括区位优势、文化底蕴深厚等,劣势因素包括用地问题突出、人才短缺、资源分散且产品单一,机会因素包括休闲农业政策、潜在客群扩大、城郊短途旅游兴起,威胁因素包括同质化程度高、管理粗放、宣传与实际不符、资金风险高。并提出增长型、转向型、多元型和防御型战略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5.
城郊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长沙市的城郊休闲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研究利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审视新时期下长沙市城郊休闲农业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日益坚固的经济基础、发达的城市交通体系、丰富的资源优势是长沙市城郊休闲农业的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迟缓,缺少多方面的宣传,缺乏品牌观念、专业管理人才,管理与服务质量欠缺,以及游玩项目单一与发展不充分是长沙市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的劣势。与此同时,良好的政策环境、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的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给长沙市城郊休闲农业带来机遇;环境与公共资源遭到破坏,盲目建设以及周边休闲农业发展给长沙市城郊休闲农业发展带来挑战。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长沙市应该从政府多部门联合管理,深度开发地方特色资源,增强从业者素质和提高服务水平方面推进城郊休闲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内丘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主要有资源丰富、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阐述了内丘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主要做法,包括创建美丽乡村、休闲农业示范园、示范农家乐、特色小镇,打造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推介农事节会品牌行动等,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其他县域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发展休闲农业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优越条件,如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和政策条件等.近年来,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迅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福建省休闲农业将朝着品牌化、特色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曹晖 《农业与技术》2014,(3):227-227
城郊农业旅游随着近些年的发展,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内容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通过对长沙城郊农业休闲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建立城郊休闲农业的集群化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宁乡市休闲农业的基本情况,归纳其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产业布局、项目类型、景观环境和发展机遇等方面对宁乡市的休闲农业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扶企业,强产业,争休闲农业政策扶持;夯基础,拓渠道,谋休闲农业多元发展;转方法,提效能,促休闲农业产业升级;集资源,谋规划,增休闲农业地域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及其保障措施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麦全法  林宁 《农学学报》2013,3(11):60-64
为了有效了解海南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加快海南休闲农业资源整合升级,本文通过资源优势分析、产业分布和效益对比,在列举存在的六点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海南发展城郊农家乐式旅游、村落乡镇旅游、热带田园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回归自然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和科普及教育旅游等六大特色休闲农业模式,强调落实规划入手、政府支持、资源和技术整合及突出地方特色等五点保障措施是必要的。总结出海南在发展本土特色休闲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条件,只要在合理规划利用、重点开发、政策引导下是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对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休闲农业资源进行评价,就永泰县发展休闲农业提供相关的可行性建议,促进永泰县地区的经济发展。【方法/过程】通过层次分析法,从资源条件、开发条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3个方面选取12个评价指标,构建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体系,采用德尔菲法获取专家权重赋值,并利用加权评分法计算福建省永泰县休闲农业资源综合得分。【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当前永泰县休闲农业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也存在一些开发限制因素,因此从合理进行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区位优势、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得出永泰县的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晓琴  金兆森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92-7993,8002
介绍了休闲产业的概念、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休闲农业的功能,认为休闲农业能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重要的旅游资源。为扬州小城镇休闲农业的发展拟定了6条特色线路,即以高邮市马棚镇为主的东湖度假村旅游,以江都市丁伙镇为主的花木之旅,以邗江区槐泗镇的酒甸为主的猕猴桃试验基地,以仪征市谢集镇的捺山为主的采茶游,由邗江区瓜洲镇的滨江湿地公园、润扬森林公园及沙头镇的夹江两岸生态旅游3处整合而成的滨江游,以江都市邵伯镇为主的邵伯湖之旅,并分别加以介绍。在此基础上就扬州小城镇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强调政府部门要充分重视小城镇休闲农业的发展,增强内涵,挖掘农业特色,注重营造体验型休闲农业的乡土气息,加强资金投入,将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关于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研究大多基于传统调查数据开展。随着网络电子地图的发展,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数据和通行时间数据为此类研究提供了新的大数据来源,但运用这些数据进行省域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研究的实例较少。为此,以高德地图POI数据和百度地图驾车通行时间数据为基础,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结合地理探测器分析工具,研究了浙江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休闲农业在浙江省省域尺度上呈多核集聚分布,形成了杭州-湖州核心密集区和安吉县核心密集区,以及其他都市依托型密集区和景区依托型密集区。休闲度假类、田园农业体验类、农家乐类、回归自然类休闲农业项目呈现连片集聚,民俗风情类、村落乡镇类休闲农业项目分布较为均匀,科教旅游类休闲农业项目数量较少。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和消费能力、农业发展水平是影响休闲农业密集分布的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休闲农业分布的都市依托性和景区依托性明显:田园农业体验类等依赖地理区位和地形特征的类型连片集聚,而民俗风情类等与地理区位和地形特征联系较弱的类型则分布较为均匀。整体上,资源禀赋丰富、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水平高、居民消费能力较高、客源市场较大、交通较为便捷的区域,休闲农业发展环境较好。  相似文献   

14.
徐剑  吕慧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1-4743
简析了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休闲农业、苏北地区几个相关概念的内涵,指出休闲农业对苏北地区发展所产生的效益主要在于:推动苏北地区农村生产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开发苏北地区农业生态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转移苏北地区的剩余劳动力,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总结了苏北地区在发展休闲农业方面所具备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市场条件。在此基础上,就加快苏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思路对策,强调政府应给予政策、财政支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新休闲农业发展理念与经营组织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树立服务意识,做好品牌宣传;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组织管理,拓展公共服务;改革农村金融信贷体系,制定休闲农业保险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发展休闲农业,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契机,加快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大力发展热带旅游休闲农业,不仅是省政府关注民生,以民为本,让农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惠民政策”,也是利用资源优势,用休闲农业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特色农业旅游体系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孟珏  董宁 《热带农业科学》2010,30(2):70-74,82
作为当今农业转型和旅游业发展的新走向,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在国外起步较早。基于比较国内外休闲农业的主要开发模式,文章总结和借鉴了国外成功经验,从依托于资源环境状况进行定位(资源角度)、立足于需求导向考虑发展模式(客源角度)以及着眼于休闲农业综合系统完善(环境协调角度)三个方面.提出在打造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8-2017年中国28个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且稳定的空间相关性,地区间呈现显著负向溢出效应;收入水平、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交通通达度在不同权重矩阵不同空间计量模型下均与休闲农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旅游禀赋中旅游接待能力在经济矩阵和SDM模型中呈现负向溢出效应。各地应正视休闲农业区域间的空间关联性,针对性制定发展策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太谷县的基本概况和休闲农业现状,着眼于精准扶贫下的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认为太谷县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存在产业链构成不完善、经营方式不规范、政府引导效率低等问题。针对主要问题,建议多种渠道延长产业链,提升经营者的管理理念,并由政府多方面加强引导。旨在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浅析现代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现代观光农业因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综合效益、参与性、地方特色和多样性等规划原则,并在规划设计中做到主题鲜明、因地制宜、分区合理、特色突出、风格统一、形式和谐等基本要求,以期对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有所启悟。  相似文献   

20.
陈彩霞  蔡人群  陈升忠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7):184-187,封3
通过分析广州都市农业发展条件、发展历程和特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广州市都市农业发展条件优越;已形成产品生产、科技示范、生态屏障、休闲服务等多种功能,且空间分异较明显;面临农业地位下降、城市用地扩张、劳动力流失和生态环境污染等内外部的发展障碍因素。为推动广州都市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协调好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矛盾,打破行政界线、组建大广州都市圈农业区,走科技型都市农业发展道路,完善都市农业的流通配套体系,异地建设部分农副食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