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有助于遏止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实现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广西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划分为4个集约利用梯度区。从整体上说,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应加大对城市土地的投入,努力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综合考虑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对绥化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中观层次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对绥化市2004~2012年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以2004~2012年绥化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指标序列作为基础数据,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对影响绥化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7年绥化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呈现不集约状态。2008~2009年绥化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处于比较集约状态。2010~2011年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处于集约状态。2012年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处于十分集约状态。  相似文献   

3.
句容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总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等影响城市土地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建立句容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因素及指标体系,从宏观上对句容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出句容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重庆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特尔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对研究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璧山高新技术产开发区对集约利用的隶属度最大,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为集约利用;可通过采取加强内部挖潜、适度增加企业投资等措施合理促进园区节约集约用地,以确保开发区内土地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康乐县15个乡镇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康乐县各乡镇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空间差异较大,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可分为5级,其中,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得分为1.051 61,而莲麓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低,得分在-1.0以下;从县域范围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呈以附城镇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  相似文献   

6.
新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时空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17个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经济、社会、生态指标数据为依据,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2003~2006年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为样本点,以STATISTICA软件为手段,进行新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区域性时空差异评价,得出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2003~2006年间新疆17个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结果为基础,通过时间变化趋势分析,通过时间变化趋势分析可以看出,新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在4年中变化不大,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新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地域分布上空间特征十分显著,呈现出一个梯度:从东向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呈下降趋势.这充分反映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区域不平衡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7.
谈兵  龙兵  宋成舜  李聪秀  柯新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53-15455,15458
以高原城市——西宁市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定量分析西宁市1999~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并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9 ~2008年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土地集约利用度由0.259 7增加到0.775 0,年平均增长率为12.90%,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经历了粗放利用、基本集约利用和较为集约利用3个阶段;社会发展是影响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对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开发区的升级扩区、产业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因而如何科学地评价其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州元洪投资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状况、利用效果、可持续利用程度和利用管理绩效4个方面构建由土地供应率等16个指标组成的指标评价体系,对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元洪投资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属于高等集约型,最后对今后如何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浙江省丽水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从土地投入和产出强度、土地低碳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循环发展能力5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1-2018年丽水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8年丽水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从0.10升至0.90,呈逐年上升态势;土地集约利用等级不断提升,从土地利用不集约的Ⅳ级提升为土地利用高度集约的Ⅰ级。建议丽水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发展土地的集约利用与绿色低碳利用,以达到土地绿色、低碳、高效利用的目的,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浙江省丽水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产出强度、土地低碳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循环发展能力5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1-2018年丽水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8年丽水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从0.10升至0.90,呈逐年上升态势;土地集约利用等级不断提升,从土地利用不集约的Ⅳ级提升为土地利用高度集约的Ⅰ级。建议丽水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发展土地的集约利用与绿色低碳利用,以达到土地绿色、低碳、高效利用的目的,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甘肃永靖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理想值指标推算法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因素成对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采用集约度分值法对甘肃永靖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甘肃永靖工业园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为76.48%,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处于中度集约到高效集约利用的过渡期.内部各要素不协调是制约该区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刘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203-9205,9213
在将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用地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构建开发区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开发区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各不相同,各个产业集约度水平影响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还处于低度利用向集约利用转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工业企业集约用地效益测度的有效方法,提高集约用地效益,采用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统计分析与数学模型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企业投入率、产出率、税收率、企业影响力等维度构建了一套工业企业集约用地效益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不同产业的差异并考虑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设置了各指标权重,对研究区工业企业集约用地效益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研究区成立的时间短,土地供应、利用与监管等机制不健全,研究区工业企业集约用地效益整体不高,亟需建立贯通土地供应与利用全过程的多部门联动的监管机制.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反映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在对安徽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82家企业用地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对10家典型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开发区企业用地节约集约水平与其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值呈反相关,其用地整体处于集约水平,其企业用地集约水平呈正态分布。由此提出,要根据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评价企业用地绩效、管控开发区用地规模、实施差别化的管控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评价与指导贵州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以全省15个开发区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并从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和管理潜力方面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结果表明:安顺黎阳高新区、安顺经开区等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而六盘水钟山经开区、红果经开区等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中等,土地资源潜力需要充分挖掘。根据评价与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高新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升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管理和决策水平,根据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选取6个2级指标和15个3级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评价模型,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高新...  相似文献   

17.
以江苏省启东市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区位条件是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动态发展趋势总体良好,但是拥有"开发区"和"园区"的区域,其二、三产业增加值与用地增长弹性系数较其他区域低,表明其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过程中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8.
李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50-15651,15654
以咸阳市为例,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分别对咸阳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单个指标评价和指标综合评价。研究发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和单位GDP交通用地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负相关,而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单位工业用地工业产值都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正相关;影响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城镇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条件。  相似文献   

19.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仅从整体上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评价,但是企业的用地情况不能够全面反映出来,不利于微观管理。该研究以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通过对开发区内工业企业的强度潜力的测算并且结合GIS空间模型,从微观层次分析开发区内工业企业的土地利用潜力,并且将结果分为3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企业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低,需要通过对企业内部生产建筑调整、综合利用或增加投资等方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20.
李进涛  李贻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36-6940
运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以日照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构建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日照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度值为60.47,相对较低,还存在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