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建立小秦艽花中总环烯醚萜和总酚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并测定10个药材样品中的含量。[方法]分别以龙胆苦苷和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环烯醚萜和总酚酸含量的方法。[结果]10批小秦艽花样品中环烯醚萜含量为67.95~155.16 mg/g;总酚酸含量为9.54~17.04 mg/g。[结论]2种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重现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评价小秦艽花的质量以及资源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建立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不同部位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检测7份地黄种质的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以梓醇为对照品,采用硫酸-香草醛显色法于510 nm对地黄叶片和根中的总环烯醚萜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1~0.25 mg/mL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1.191 7ρ-0.003 5,相关系数R2=0.999 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65%,RSD为1.61%。地黄叶片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普遍高于根含量。试验建立的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以用于对地黄根和叶片中总环烯醚萜苷进行含量分析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秦艽地上部位中环烯醚萜苷类功效成分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出秦艽中环烯醚萜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筛选出适合分离环烯醚萜苷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水为溶剂,以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含量为指标,考察温度、料液比及提取次数对秦艽中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提取率的影响,利用静态吸附法筛选出适合的大孔吸附树脂。[结果]秦艽中环烯萜苷的提取以水作溶剂,温度68℃,料液比1∶12,提取次数5次为最佳提取条件,D-101树脂为最佳提取树脂。[结论]最佳提取条件稳定,适合于秦艽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D-101树脂适合分离秦艽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杜仲叶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杜仲叶中总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考察提取条件对有效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用正交法优选最佳提取条件,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杜仲叶中总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1:12同液质量比的8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于80℃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45min,提取率为0.507%。桃叶珊瑚苷在0.1016~0.8128m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0731X-0.0474,相关系数r=0.997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18%,RSD为1.94%。[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杜仲叶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栀子不同炮制品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InertsilODS-2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栀子不同炮制品中栀子苷的含量不同,其排序为生栀子(3.60%)〉炒炭品(3.36%)〉炒焦品(3.22%)〉炒焦品(轻,3.02%)〉炒黄品(2.77%)。[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栀子中栀子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杜仲叶中活性成分积累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选择适宜采收期、保证所采杜仲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乙醇浸提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杜仲叶生长过程中绿原酸、木脂素、总黄酮、环烯醚萜的含量,找出每种成分含量随生长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杜仲叶活性成分的合成积累呈较为明显的季节性,4种成分含量在6月份之前均快速增加,而6月份之后绿原酸、木脂素和环烯醚萜含量又逐渐减小,特别是环烯醚萜含量减小速率较快,但总黄酮含量到9月份后才开始减小。[结论]同时考虑活性成分含量和杜仲叶产量,建议以应用黄酮类和绿原酸为主时,叶片的采收宜在5~10月份进行;而以应用环烯醚萜类和木脂素为主时,叶片的采收宜在5~8月份进行。如果综合考虑各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建议采用5~8月份的叶片为宜。  相似文献   

7.
采用直接阴干、自然晒干、发汗干燥、80℃鼓风干燥等4种不同干燥方法对秦艽进行加工处理,采用HPLC法对秦艽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秦艽质量的影响;采用L~*、a~*、b~*颜色特征参数描述"发汗"前后秦艽颜色,并对秦艽色度变化与成分含量变化进行考察。研究表明,不同加工方法的秦艽药材中裂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发汗"与"未发汗"秦艽色度与成分含量存在相关性。通过探讨不同加工方法对秦艽药材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并对"发汗"前后秦艽的颜色变化进行数值描述,探讨秦艽色度变化与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芒果叶中芒果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芒果叶药材中芒果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定8个不同品种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测定芒果叶中芒果苷含量。[结果]芒果苷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 925 446.835x+225 756.857(r=0.999 4),在850~6 8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RSD=1.4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芒果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西药已成为了防治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但西药副作用大,易产生机体耐受性,因而开发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降糖新药迫在眉睫。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具备强大的降糖功效,可开发利用其制备防治糖尿病新药。从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的化学结构、降血糖作用和降血糖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利用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开发防治糖尿病新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建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73-18774,18776
[目的]对柳蒿芽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柳蒿芽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柳蒿芽挥发性物质中共分离出了69种成分,其中62种成分被鉴定清楚,并测定了各组分相对含量,包括β-月桂烯(7.60%)、(顺)-1,8-萜二醇内醚(9.29%)、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醇(7.02%)、(S)-顺马鞭烯醇(7.05%)、蒿醇(2.64%)、2,6,6-三甲基-双环[3,1,1]-2-庚烯-4醇-乙酸酯(5.72%)、石竹烯(4.11%)、(Z)-β-法呢烯(10.61%)、大=牛儿烯D(8.07%)、α-佛手柑油烯(10.62%)等。[结论]通过对柳蒿芽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为柳蒿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栀子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及降尿酸机理。[方法]以栀子不同剂量提取物灌胃,观察氧嗪酸钾盐诱导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含量变化,以及提取物对正常小鼠血清尿酸的影响。[结果]栀子提取物不同剂量给药组的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和肝脏XOD活性与高尿酸血症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栀子提取物对正常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结论]栀子提取物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抑制XOD活性是其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利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采用硅胶G高效薄层板条带点样,以氯仿-乙酸乙酯-无水甲醇(3:2:1,V/V/V)为展开剂上行展开,在240nm波长进行扫描检测。[结果]在0.240—0.640μg/ml范围内,栀子苷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54,平均回收率为100.45%,RSD为1.6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赣南野生黄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栀子中绿原酸含量影响。[方法]采用Inersil ODS-2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1%冰醋酸水溶液(12∶88,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25℃。[结果]在0.42~2.52μg/μl范围内,绿原酸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n=6),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83%,RSD为1.3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控制栀子不同炮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青果总黄酮的急性毒性及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青果总黄酮的急性毒性及镇痛作用。[方法]青果总黄酮以最大浓度及最大给药体积的药液对试验组小鼠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溶媒,连续观察7 d;通过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观察青果总黄酮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均未死亡;对照组及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平均增长分别为28.0%和25.0%,无明显差异(P0.05);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小鼠灌胃青果总黄酮的最大耐受量为11.46 g/kg,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115倍;青果总黄酮能减少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热板致痛阈值。[结论]青果总黄酮急性毒性很小,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女贞子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女贞子(FRUCTUS LIGUSTRI LUCIDI)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乙醇回流法提取女贞子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2.50 g干燥女贞子粉末,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50(M/V),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2 h。在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较高,为6.215%。[结论]乙醇回流法提取女贞子总黄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谭乃迪  张延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75-19777
[目的]研究锦灯笼宿萼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锦灯笼宿萼总多酚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锦灯笼宿萼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锦灯笼宿萼中总多酚超声提取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提取溶剂为浓度50%乙醇水溶液,料液比为1∶20(g/ml),超声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该方法简捷、可靠,可为锦灯笼宿萼总多酚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资丘木瓜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AlCl3试剂测定资丘木瓜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水浴温度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影响资丘木瓜总黄酮的3个因素主次顺序为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其中温度和料液比对资丘木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影响较明显;最佳提取工艺为浓度50%乙醇为提取剂,水浴温度80℃,料液比1∶8(g/ml),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资丘木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348%。[结论]该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稳定性好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珍枣安神胶囊中五味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为考察指标,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应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五味子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五味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g/ml),煎煮3次,每次1.5 h;在此条件下,珍枣安神胶囊中五味子醇甲平均得率为5.05 mg/g。[结论]优选出了珍枣安神胶囊中五味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该提取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9.
杨帆  朱才庭  程丹  周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39-15940
[目的]通过对10种大孔吸附树脂筛选,寻求适用于纯化蒺藜总皂苷类成分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比较不同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蒺藜总皂苷的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洗脱并计算总皂苷回收率和纯度。[结果]HPD-300大孔吸附树脂的回收率为87%,纯度可以达到68%。[结论]HPD-300树脂综合性能最好,适宜于蒺藜总皂苷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