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为评价头孢噻呋混悬剂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的疗效,本试验通过小鼠人工感染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建模,用不同剂量的头孢噻呋混悬剂(2、5、10mg/kg)进行临床疗效试验,并用头孢噻呋钠注射剂作为对照,结果5mg/kg和10mg/kg组治愈率均为100%,且头孢噻呋混悬剂较头孢噻呋注射剂效果更佳。因此,头孢噻呋混悬剂以5mg/kg剂量治疗小鼠放线杆菌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将头孢噻呋混悬剂以高、中、低(10、52、.5 mg/kg)3个剂量组,分别肌肉注射治疗仔猪黄白痢,每24 h用药1次,连用3次,同时设对照组。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混悬剂3个剂量组和头孢噻呋钠注射液对照组对仔猪黄白痢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成活率可达80%~100%,极显著的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头孢噻呋混悬剂中、高剂量组成活率显著高于头孢噻呋混悬剂低剂量组及头孢噻呋钠注射液组(P<0.01)。表明头孢噻呋混悬剂能减少大肠埃希菌人工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作为注射剂治疗仔猪黄白痢,剂量以5 mg/kg~10 mg/kg为佳。  相似文献   

3.
将头孢噻呋混悬剂分为高、中、低(10、5、2.5 mg/kg体重)3个剂量组分别肌肉注射治疗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每36 h用药1次,连用2次;同时设头孢噻呋钠注射液对照组,按10 mg/kg体重给药,2次/d,连用3 d。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混悬剂3个剂量组和头孢噻呋钠注射液对照组对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成活率可达80%~100%,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头孢噻呋混悬剂中、高剂量组成活率极显著高于头孢噻呋混悬剂低剂量组及头孢噻呋钠注射液组 (P<0.01)。本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混悬剂能减少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人工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作为注射剂治疗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以5~10 mg/kg体重的剂量为佳。 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耐头孢噻呋模型,利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倍递增法,用盐酸头孢噻呋诱导敏感APP-0成为耐药子代APP-Y100,结果发现,头孢噻呋对耐药子代APP-Y100的MIC比APP-0提高了128倍,无药培养30代后,MIC为APP-0的64倍。在头孢噻呋作用下,APP菌体由球杆状变为杆状,个体变大,与无头孢噻呋环境下存在显著性差异。小白鼠体内试验中,感染APP-0和APP-Y100的小鼠,感染后2 h分别注射10 mg/kg和20 mg/kg的盐酸头孢噻呋,计算10 d内小鼠死亡率。APP-0感染组,低、高剂量药物处理后,死亡率分别为80%和100%,而APP-Y100感染组分别为0和80%。  相似文献   

5.
作者研究了头孢噻呋混悬液和头孢噻呋钠对人工诱发猪大肠杆菌病的疗效.对人工诱导发病的35日龄仔猪分别肌注头孢噻呋混悬液和头孢噻呋钠冻干粉(每种药设3和5 mg/kg2个剂量组),分别在第0、12、48、72 h给药,3 d共给药4次.同时设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Tinknium注射液以及健康和感染对照组.用药14 d后结果表明,头孢噻呋组有效率、治愈率及增重相对比显著高于氨苄西林和Tinknium组,头孢噻呋混悬液和头孢噻呋钠各剂量组之间死亡率、有效率、治愈率和增重相对比差异不显著.头孢噻呋混悬液和头孢噻呋钠冻干粉以3 mg/kg 3 d给药4次的治疗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选择确诊为仔猪渗出性皮炎且发病程度基本一致的乳猪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1组,按每次40 mg/kg体重的剂量肌注头孢噻呋钠;2组,按每次40 mg/kg体重的剂量肌注头孢噻呋钠,同时用0.1%温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全身;3组,按每次40 mg/kg体重的剂量肌注头孢噻呋钠,同时用0.1%温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全身,红霉素软膏涂抹创面;4组,按每次40 mg/kg体重的剂量肌注头孢噻呋钠,同时用0.1%温的高锰酸钾浸泡全身,红霉素软膏涂抹创面,灌服适量口服补液盐。每组均连续用药5 d,再观察7 d。结果 1、2、3和4组的治愈率依次为46.67%、66.67%、80.00%和86.66%。说明在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其他治疗措施,要比单一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复方盐酸头孢噻呋混悬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药物动力学的方法考察复方盐酸头孢噻呋混悬剂是否具备缓释长效的特点,同时研究鱼腥草油对头孢噻呋药代动力学的影响。36只SPF大鼠随机平均分成三组:A组单剂量注射复方盐酸头孢噻呋混悬剂,B组单剂量注射盐酸头孢噻呋混悬剂,C组单剂量注射头孢噻呋钠粉针;三组注射剂量均为50 mg/(kg.bw)。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并以DAS2.0药动学程序和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A、B、C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权重=1/cc),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A组:T1/2Ka=(1.253±0.100)h,Tpeak=(2.000±0.000)h,Cmax=(35.203±5.732)mg/L,AUC=(229.51±18.278)mg.h/L;B组:T1/2Ka=(0.341±0.090)h,Tpeak=(1.000±0.000)h,Cmax=(43.919±1.51)mg/L,AUC=(188.488±9.611)mg.h/L;C组:T1/2Ka=(0.044±0.012)h,Tpeak=(0.167±0.000)h,Cmax=(159.091±19.971)mg/L,AUC=(128.554±6.625)mg.h/L。实验数据表明,复方盐酸头孢噻呋混悬剂肌肉注射后,其药物动力学特征表现为吸收缓慢,血药浓度平稳,消除半衰期延长,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在临床上注射1次,连用3 d,可以维持有效血液浓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实验室研制的4种不同配比关系的丙酮酸乙酯(EP)复方混悬剂,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进行治疗试验,以得到EP与头孢噻呋(CE)的最佳配比量,选出一个最佳组方,并比较不同的EP剂量、给药时间对治疗结果的影响。试验将3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17组,每组20只,注射大肠杆菌ATCC 25922菌液后,分别于1、4、8 h注射4种EP复方混悬剂(EP分别为40、80、120、160 mg/kg)和1种CE单方混悬剂(CE为5 mg/kg)。观察各组小鼠7 d内的死亡情况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攻毒后1和4 h进行治疗,EP为40、80 mg/kg的复方混悬剂治疗效果显著优于CE单方混悬剂(P<0.05),但2种EP复方混悬剂间无显著差异(P>0.05)。攻毒后8 h进行治疗,注射4种EP复方混悬剂和1种CE单方混悬剂均无显著治疗效果(P>0.05),且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小鼠大肠杆菌攻毒试验中,EP 40和80 mg/kg的复方混悬剂治疗效果明显优于CE单方混悬剂,能显著提高小鼠治愈率,2种复方混悬剂间无明显差别,但从更安全、更经济的角度考虑选择低剂量的EP 40 mg/kg复方混悬剂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盐酸头孢噻呋乳膏剂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试验选择80头临床型乳房炎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乳管注入低、中、高剂量的盐酸头孢噻呋乳膏剂和盐酸头孢噻呋注入剂,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的试验组、阳性对照组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愈率分别为33.3%、71.4%、78.3%和76.7%,总有效率分别为57.8%、85.7%、87.0%和88.4%,治疗效果显著。建议盐酸头孢噻呋乳膏剂临床推荐剂量为,注入300 mg/乳管,1次/d,连用3d,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按每千克体重1 000mg、500mg和200mg给15只小鼠腹腔注射头孢噻呋钠脂质体,7d后小鼠仍健活;再将56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即头孢噻呋钠脂质体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0、10和5倍),头孢噻呋钠原料药高、中、低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21d腹腔注射头孢噻呋钠脂质体和头孢噻呋钠后,进行血液学、血清生化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小鼠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经t检验后显示,头孢噻呋钠高剂量组对小鼠有明显的毒性,脂质体高剂量组也有一定毒性,但相比同剂量的原料药毒性有所降低。肝脏和肾脏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脂质体对小鼠造成的毒性影响明显比头孢噻呋钠小。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脂质体包封后的头孢噻呋钠毒性明显下降,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呋对大肠杆菌、沙门菌、溶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呋与氧氟沙星、甲氧苄啶(TMP)的联合抑菌浓度指数.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氧氟沙星对5种病原菌都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头孢噻呋与氧氟沙星联合使用时,对大肠杆菌、沙门菌、链球菌可产生协同作用,对溶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为无关作用;头孢噻呋与TMP联合用药时,对上述5种病原菌均具有协同作用.对实验性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呋高(100mg/L)、中(50mg/L)剂量对感染鸡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药物庆大霉素(P<0.05),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头孢噻呋高剂量组(100mg/L)感染鸡的增重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建议临床应用头孢噻呋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时,可采用饮水给药,剂量为100mg/L.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报道了普鲁卡因青霉素-硫酸双氢链霉素混悬剂对试验性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药效学。以试管2倍稀释法测得兰氏C群类马链球菌对青霉素、恩诺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是0.0313、0.5 mg/L。肌注给药对猪链球菌病的试验性治疗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普鲁卡因青霉素-硫酸双氢链霉素混悬剂组(0.05、0.1、0.2 mL/kg体重,每毫升混悬剂含普鲁卡因青霉素、硫酸双氢链霉素200000 IU和250000 IU)及恩诺沙星组(2.5 mg/kg体重)用药3 d,对猪链球菌病的治愈率分别是60%、80%、90%及60%,而链球菌感染对照的死亡率为70%。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增效硫酸头孢喹肟对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疗效,选用自然感染黄白痢患病仔猪为试验对象,以头孢噻呋钠的疗效为对照.结果显示,硫酸头孢喹肟高、中、低剂量组对仔猪黄白痢的治愈率分别为93.3%、90.0%、0%,总有效率分别为100%、100%和6.7%;头孢噻呋钠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60.0%;试验药物高、中剂量组对仔猪黄白痢的治愈率与对照药物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硫酸头孢喹肟对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头孢噻呋钠,建议推荐剂量为3 mg/kg,每天1次,连用2d.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头孢噻呋对实验性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头孢噻呋体内疗效良好,治疗组与预防组的治愈率、有效率、相对增重率均不同程度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或P〈0.01);头孢噻呋的治疗效果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头孢噻呋的中剂量组与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组的疗效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或P〈0.01)。实验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按0.1mg/只的剂量肌肉注射,每日一次,可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为考察厚朴酚对多重耐药性猪链球菌2型感染模型的影响。采用药敏试验方法鉴定猪链球菌2型临床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性,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感染模型组(Ⅰ组)、甲磺酸达氟沙星组(Ⅱ组)和厚朴酚25.00 mg/(kg·bw)组(Ⅲ组)、厚朴酚50.00 mg/(kg·bw)组(Ⅳ组)和厚朴酚100.00 mg/(kg·bw)组(V组);测定各组小鼠的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免疫器官指数和炎症因子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2型确实有多重耐药性,厚朴酚可显著提高感染小鼠的治愈率和有效率,降低病死率、免疫器官指数和炎症因子水平(P0.05)。厚朴酚对感染多重耐药性猪链球菌2型的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6,(12):92-94
为评价泰拉霉素对肉牛出血性败血症的治疗效果,选取38头患有巴氏杆菌病肉牛进行试验,按病情将病牛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根据等级平均分为两组,第Ⅰ组(19头)为泰拉菌素组,泰拉霉素2.5 mg/kg,颈部一次皮下注射,5 d后重复注射1次;第Ⅱ组(19头)为头孢噻呋钠联合恩诺沙星治疗组,5%头孢噻呋钠混悬液5 mg/kg,5%恩诺沙星2.5 mg/kg,分别肌肉注射,1次/d,连用8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 d、5 d、7 d、14 d观察临床症状及3个月后的增重及肺炎复发情况。结果显示:泰拉霉素比头孢噻呋钠联合恩诺沙星治疗能更快减轻病牛症状,降低病牛死亡率。3个月后观察,第Ⅰ组病牛体重比第Ⅱ组显著增加,且在3个月内肺炎并未复发。此次试验表明,泰拉霉素不但对牛巴氏杆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而且能使肉牛增重。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对奶牛的安全性。试验选择20头健康泌乳奶牛,随机分成4组,即1×(2.2 mg/kg bw)、3×(6.6 mg/kg bw)、5×(11.0 mg/kg bw)推荐剂量组和0.9%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用药后奶牛的直肠温度、精神状态以及乳房局部症状等临床症状,并进行血液生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1×、3×、5×推荐剂量组所有试验动物用药后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血液生理和血清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在临床上用于靶动物奶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对奶牛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对奶牛的安全性。试验选择20头健康泌乳奶牛,随机分成4组,即1×(2.2 mg/kg bw)、3×(6.6 mg/kg bw)、5×(11.0 mg/kg bw)推荐剂量组和0.9%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用药后奶牛的直肠温度、精神状态以及乳房局部症状等临床症状,并进行血液生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1×、3×、5×推荐剂量组所有试验动物用药后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血液生理和血清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在临床上用于靶动物奶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预先颈部皮下注射头孢噻呋钠,评价其对1日龄雏鸡试验性诱导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效果。以微量法测得头孢噻呋钠和恩诺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1mg/L和1.6mg/L。试验结果表明,0.2、0.1、0.05mg/只的头孢噻呋钠各用药组对人工诱导鸡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分别为100%、90%和80%,与0.125mg/只的恩诺沙星对照组(63.33%)及感染对照组(46.67%)相比,头孢噻呋钠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1日龄雏鸡人工诱发大肠杆菌病的死亡率(P<0.01),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试验结束后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头孢噻呋钠各剂量组和药物对照组鸡的大肠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3.33%、23.33%、30.0%、46.67%,与感染对照组(90%)相比均显著减少(P<0.01)。  相似文献   

20.
将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分为高、中、低(4、2、1mg/kg体重)3个剂量组分别肌肉注射治疗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同时设头孢噻呋冻干粉对照组,按3 mg/kg体重给药,一日一次,连用3天。结果表明,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头孢噻呋冻干粉对照组)对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率及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高、中剂量组的有效率及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人工感染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按每1kg体重2mg肌注,一日一次,连用3天,对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