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猪呼吸道疾病五种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呼吸系统疾病目前是困扰我国养猪业主要疾病之一。为了弄清安徽省猪呼吸道疾病主要致病微生物,本研究利用细菌学鉴定技术、RT-PCR技术对2010年-2011年安徽省皖南、皖中、皖北地区采集的180份呼吸障碍性病(死)猪病料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2型、链球菌、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5种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显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率高达68%,圆环病毒2型感染率高达83.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率达27.8%,猪链球菌感染率为22.8%。结果提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缺失株、圆环病毒2型、链球菌的普遍感染是近年安徽省猪呼吸道疾病的重要致病病原,研究结果为安徽省今后猪群呼吸道疫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猪圆环病毒是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病原。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PCV2)自2000年在我国发现以来,许多地区流行,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典型临床症状、综合防控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猪PCV2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病猪体内检测到了一种新的小环状病毒,该病毒与已知的PCV不同,原来的PCV定为1型,新发现的与临床疾病相关的PCV命名为PCV2型,我国是2002年暴发,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损失。1PCV2感染情况根据国外调查情况,世界各地猪群中PCV2广泛存在。2005年调查发现各国感染PCV2情况为,德国95%,加拿大55%,英国86%,爱尔兰92%。2009年我国学者对北京、河北、山东、天津、江  相似文献   

4.
猪伪狂犬病毒和猪圆环病毒都是猪易感的病毒性传染病,猪圆环病毒包括1型、2型和3型,猪圆环病毒2型是目前最易感的血清型。猪圆环病毒2型是一种免疫抑制病毒,感染猪圆环病毒后很容易发生与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发生混合感染后病猪的死亡率增加,本文通过对一例猪伪狂犬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断,希望引起广大养殖户对混合感染情况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西贺州市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以及猪圆环病毒(PCV)等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2018—2019年在该市无害化处理场进行采样监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分别对猪圆环病毒1型、2型、3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病毒核酸中,猪圆环病毒核酸阳性率最高,为58.52%。其中,又以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核酸阳性率最高,达53.98%。此外,样品中同时检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阳性率最高达14.20%。猪圆环病毒不同基因型的混合感染中,2型、3型混合感染的感染率最高,为4.26%。说明该市存在CSFV、PRRSV、PRV、PCV 4种病毒的散发性流行及混合感染,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中国动物保健》2010,(1):117-118
圆环病毒病是一个新病,1997年Clark等才首次分离到猪圆环病毒2型(PCV2),我国更是到2000年才有猪群中存在PCV2感染的血清学证据的报道,但该病却给养猪业带来极大的损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全国现代产业体系猪病专家杨汉春老师指出,圆环病毒病的威胁越来越大,目前国内PVC2呈高感染取在病死猪组织样本中检出率几乎达100%。  相似文献   

7.
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al Disease, PCVD)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2,PCV2)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1]。我国自从2000年证实猪群中存在PCV2感染以来[2],各地区已有陆续报道该病的发生,2002年由PCV2感染引起的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在全国呈暴发流行[3]。据统计分析,近年来我国PCV2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该病的流行范围已经波及全国各地,成为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重要免疫抑制性疫病之一[4]。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地区分布情况、季节性特征和混合感染病原类型,基于中国知网、NCBI等数据库,对2008-2018年间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病例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国18个省市地区统计样本数量共计6951份,其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样本数3345(48.12%)份,混合感染阳性样本数1325(19.06%)份;我国中部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率高于其他省市;冬季(12~2月)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多发季节;细菌和病毒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主要病原,在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中,主要混合感染病原类型为大肠杆菌,在与病毒的混合感染中,可以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轮状病毒、猪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嵴病毒、猪Delta冠状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进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主要以二重混合感染(15.41%)为主,三重混合感染和四重混合感染分别占总样本数的3.25%和0.40%.本文归纳了近10年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基本特征,为了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及提高疫病综合防控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2020年齐鲁合作的第三方实验室对猪场送检的样品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其中病毒性疾病以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圆环病毒3型感染检出率比较高;而抗体检测结果以伪狂犬病gB抗体、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猪瘟抗体相对比较理想。但各种疾病表现不同的特点。综合抗原、抗体检测结果看,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伪狂犬病防控相对较差,猪场还是需要查漏补缺,提升群体健康度。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猪病毒性疾病,是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PRRS)之后又一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我国猪群的PCV2感染十分普遍,在养猪生产的各个阶段都存在感染,特别是哺乳仔猪和仔培猪、母猪的感染率很高。近年来由PCV2感染所引发的疾病已成为我国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其危害十分严重,给我国养猪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规模化猪场圆环病毒病的危害及控制措施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规模化猪场混合感染增多,联苗成为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农牧业产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利地带动了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发展,畜禽品种和数量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同时畜禽疾病的种类和发生频率也大大增加。临床发病中,混合感染是常见现象,特别是圆环病毒2型极易与其他病毒发生混合感染。据统计,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相关的断奶衰竭综合征(PMWS)病例中,最为常见的混合感染首先是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占比51.9%,其  相似文献   

12.
<正>塞内卡病毒病是由A型塞内卡病毒(SVA)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猪的病毒性传染病。A型塞内卡病毒又被称为塞内卡山谷病毒(SVV),是小RNA病毒科塞内卡病毒属的唯一成员。2002年SVA原型毒株由美国遗传治疗公司科研人员从人胚胎视网膜细胞中首次分离[1],2015年我国首次在广东地区爆发猪原发性水疱病(PIVD)猪场的样品中检测到SVA,母猪表现为水疱病临床症状,感染仔猪急性死亡[2]。另据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的猪只均可感染该病毒,可导致猪的口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环状DNA,病毒呈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结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种最小的动物病毒。猪圆环病毒依据其致病性和基因组差异分为无致病性的猪圆环病毒1型(Porcine Circovirus 1,PCV1)和有致病性的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3,PCV3),猪圆环病毒4型(PorcineCircovirus 4,PCV4)。PCV2主要侵害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机体继发感染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wasting syn-drome,PMWS)、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orcine dermatitisandnephropathy syndrome,PDNS)、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母猪繁殖障碍、肉芽肿性肠炎、仔猪先天性震颤等疾病。2000年,我国首次报道了PCV2感染。目前,PCV2感染在我国猪群中广泛流行,种猪有很高感染率,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现象严重。PCV2现已被世界各国的兽医与养猪业者公认为是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syndrome,PRRS)之后新发现的引起猪免疫障碍的重要传染病病原,因此建立即时有效的检测PCV2的技术方法尤为重要,文章综述了多种PCV2检测技术,旨在为养殖场PCV2有关疾病的检测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猪流行性感冒是由于猪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人畜共患病.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的病毒,根据病毒核蛋白抗原的特点可分为A、B、C三个型,其中感染猪的病毒主要是A型流感病毒,1981-1982年也从我国猪群中分离出多株C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因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A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猪以外,可感染人、禽类、马.目前感染猪的流感病毒主要是A型流感H1N1和H3N2.  相似文献   

15.
51近期圆环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1974年世界首次分离到圆环病毒(PCV),2000年我国开始报道猪群中存在PCV2感染。据报道,我国猪群和猪场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39.47%和58.75%。2011年上半年,笔者走访广东、江西两省10余个市的223家100~200头经产母猪自繁自养小规模猪场,其中143家有圆环病毒2型或疑似圆环病  相似文献   

16.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生长猪的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的疾病.1991年首次在加拿大西部发现此病,随后传入欧洲.特征为渐进性消瘦、呼吸症状、黄疸.临床症状包括显微病变、颗粒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结病、肝炎和肾炎,主要病原是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PCV2)自2000年在我国发现以来,2001年在南方许多地区流行,2002年在全国各地规模化猪场暴发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蓝舌病病毒血清9型毒株在我国的首次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分离流行于我国云南省的蓝舌病病毒(BTV),掌握分离BTV的遗传特征与感染特性。采用"鸡胚—C6/36细胞—BHK-21细胞"接种的方式,采集哨兵牛的BTV阳性血液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清中和试验以及Segment 2与Segment 6ORF区的克隆测序确定分离病毒的血清型;通过病毒噬斑形成和增殖曲线的测定,分析病毒在BHK-21细胞的增殖特性;通过qRT-PCR与血清中和试验分析BTV感染动物血液中病毒含量与中和抗体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13年8月,在云南芒市设定的哨兵牛中分离出一株BTV(毒株号V013/YN/2013),血清中和试验显示V013/YN/2013为BTV-9型病毒,Segment 2与Segment 6序列分析表明分离的病毒属BTV-9Eastern型,与日本毒株和澳大利亚BTV-9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病毒噬斑与增殖曲线测定结果显示V013/YN/2013在BHK-21细胞上增殖能力明显强于BTV-9型参考毒株。自然感染V013/YN/2013的牛在连续5个月的监控期内未出现临床症状,感染动物虽产生了特异性中和抗体,但血液中始终能持续检测到病毒核酸。本研究首次报道了BTV-9Eastern型毒株V013/YN/2013在我国的分离,为进一步开展中国BTV-9型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诊断方法的建立、流行病学调查与致病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犬细小病毒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至今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病原的广泛存在和养犬者对疫病防控知识的匮乏,使得每年秋季开始,我区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出现大量散发病例。感染犬细小病毒的犬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心肌炎型和肠炎型2种病型,心肌炎型主要感染2月龄左右幼犬,因病程短和诊断困难,很少在门诊出现;肠炎型病例各种年龄的犬均可感染,但多发生于周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病。猪感染圆环病毒可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和免疫失败以及严重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及繁殖障碍,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等,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自1991年加拿大西部首次确认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暴发以来,该病被认为是危害全球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现已知有三个血清型,即猪圆环病毒1型(PCV1)、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其中PCV1为非致病性的病毒;PCV2对猪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感染猪可自鼻液、粪便等废物中排出病毒,经口腔、呼吸道途径感染不同年龄的猪,是一种对养猪业危害较大的免疫抑制性疫病;2016年10月,美国 Kansas州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