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田作物通常都具有较大的种植面积,作物的长势受天气、墒情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除此之外,水、肥等人为可控因素也会对作物的产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自然因素属于不可控因素,要想提高作物产量,就需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大田作物的作物数量较大、占地面积较广,因此大田作物的田间管理具有很大的难度,否则会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2.
病虫害受到种植环境、种植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改变作物的病虫害,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病虫害深受其影响,给统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防治病虫害成为大田作物管理的首要工作,下文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型作物,在我国北方地区有着十分广泛的种植基础。河南省漯河市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该地区小麦产量和品质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小麦生产过程中,由于种植技术和气候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小麦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病虫害,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会给小麦产量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主要结合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小麦栽培实际,就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生态体系中,大田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不是孤立产生的,而与土壤肥料、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栽培管理、田间生物群落、气候、环境等因素是息息相关,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农作物这个整体发生不利或有利影响。因此农作物病虫害治理,  相似文献   

5.
大田作物主要指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的产量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品种日渐丰富,农业生产方面也逐渐出现了新型的技术、设备等。由此可见,国家比较重视大田水稻等作物种植技术的发展。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大田作物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所以大田作物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大田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不仅会影响大田作物的产量,更会影响大田作物的质量。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大田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期大田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下的大田作物视频监测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生产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必然趋势,能够为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奠定良好基础,而在大田生产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必须做好作物生长状况的跟踪管理,为水肥管控和病虫害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以此来保证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大田作物生产中,构建相应的视频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于作物的实时监测,保证田间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从农业物联网的内涵及构成出发,就基于物联网的大田作物视频监测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田作物是我国很多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其中包括小麦、高粱、大豆等作物。为了提高作物产量,需要进行合理施肥。基于此,本文从科学合理施肥对大田作物的重要性出发,从部分大田作物的施肥规律、肥料功能、科技农业技术等方面对科学合理施肥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能为种植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田作物在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新科技的发明,作物种植设备也进行了更新,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作物的产量。本文讲述了大田作物的代表作物水稻的发展问题,并就发展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所谓的大田作物就是指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这些作物的产量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其种植情况国家一直颇为重视,尤其是其早期的田间管理工作。下文主要针对我国大田作物的早期田间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列成为世界五大作物。马铃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栽培广泛,产量高,质量好。提高栽培技术,科学防治各类病虫害,对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危害马铃薯的病害较多,本文主要介绍青枯病、黑胫病、马铃薯尾孢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及对粮食质量要求的提升,为适应农业发展需求,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同时在品种培育及自然选择过程中,通常会产生新的农作物产品,而不断增多的农作物品类通常会导致病虫害品类不断增多,使农业生产和发展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以确保提高大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1、大田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我国大田作物数量较多,目前大田作  相似文献   

13.
<正>临近入冬,外界温度逐渐降低,光照时间缩短,光照强度减弱,再遇上阴雨绵绵,大棚作物生长将受到严重威胁,除了导致作物减产,还容易导致灰霉病、疫病、霜霉病等病害发生。面对这种低温寡照天气,加强大棚作物的管理,减少蔬果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要采取以下主要措施。1增加光照大棚作物由于棚膜的影响,光照条件比不上大田作物,再加上阴雨天气,光照更弱,所以,大棚作物哪怕有一点光照都要把它利用起来,早上8:00就应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北方玉米的种植一般是1a1季,主要生长周期在6—9月,此期间属于夏季雨水多、热量高的阶段,所以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病虫害对玉米的生长、产量和质量都有严重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北方地区玉米的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有着种植技术简单且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在我国的农业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北方地区的主要作物,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十分重要,尤其是黑龙江地区,位于世界3大黄金玉米带,种植玉米的优势十分明显,不论是从气候还是日照等因素都非常适合玉米的栽培。但从当前的种植情况来看,玉米的产量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较大,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首要目的是防治病虫害,以提高产量,增加收入。1常见的病虫害常见的玉米病虫害有很多,例如,哑玉米病、玉米大斑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秋粮作物,受到气候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介绍无公害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旨在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满足生活生产需求。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秋粮作物,当前产量已经超过水稻,成为我国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受到气候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以前,在玉米的种  相似文献   

17.
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大面积的种植,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病虫害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一些地区玉米种植深受病虫害的困扰,导致产量大幅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对于农作物产量以及粮食质量的提升都具有很大阻碍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玉米病虫害发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能够改善病虫害的状况,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小麦一直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和粮食作物,我国人口数量众多,稳定的粮食产量是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关键。并且北方地区以种植小麦为主,这也成为北方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近几年随着全球化气温升高,小麦的种植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小麦年产量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同时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小麦市场的价格也不稳定,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小麦种植范围的降低,进而影响我国的粮食供应。并且一直以来由于国内粮食产量无法满足需求,我国每年都会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产品,这会使得国内的粮食市场进一步受到冲击,同时依赖国外的粮食产品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还存在着病虫害的影响,往往会使得小麦出现大量减产的情况。为了能够使我国的小麦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增加小麦的产量减小对于国外农作物的依赖,本文针对小麦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相比较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农艺和科技的历史都比较悠久,随着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作产物积累的经验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现在我国很多地区种植的农作物都是大田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我国大田作物种植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大田作物产量无法满足人们需求等。因此,相关人员要总结大田作物施肥技术的要点,大田作物的产量才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在北方地区,大豆是一种非常多见的作物,同时在豆科当中营养最丰富,蛋白质含量非常高。大豆在种植期间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基本上对任何土壤都能够很好地适应。北方是一年一熟的春大豆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产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因北方大豆产量高、品质好而享有很高的声誉。影响大豆产量、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土壤、水、热、光、风等自然因素,还有施肥、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无论是北方大豆还是南方大豆大致都要经历六个生育期,分别是:播种期、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