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平贝母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中草药,经过多年人工栽培试验,总结出了平贝母的栽植的一整套技术措施,包括圃地的选择、繁殖方法、间作、田间管理等,为平贝母的人工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推动了平贝母集约化、产业化栽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平贝母的栽培及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贝母 (Fritilaria ussuriensis Mxnim)俗称平贝,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东北的长白山区,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已有栽培。   平贝母是东北主要地产药材之一,鳞茎入药,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是多种平贝母生物碱。平贝母植株矮小,生长发育期需作物遮荫,是良好的间作品种,可获得粮药双丰收。   栽培平贝母一般每亩可产 150~ 200kg干货,经济效益高,现将平贝母的栽培及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1选地与整地   平贝母是须根系,短而细弱,播种后要连续生长多年,应选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需要,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栽培面积在不断地扩大,尽管采取了一些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但病害发生严重,从而影响了产量和质量的提高。现将平贝母的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平贝母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主产于东北。用药历史悠久,用于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市场上,与川贝母互相替代使用,应用广泛。主要介绍了平贝母价格的历史变化,通过分析现阶段市场行情来预估未来产业前景。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平贝母的生物学特征,继而从3个方面分别叙述了平贝母的栽培技术、收获与加工方法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平贝母菌核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平贝母菌核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摸清了发病规律;在防治方面筛选出了两种效果较好的药剂,并结合平贝母栽培技术提出了配套的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平贝母病虫害综合防治有效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平贝母的人工栽培过程中所发生的病害、虫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与治相结合的措施,并通过病虫害综合防治有效途径的试验,除采用栽培措施外,要选出更有效的药剂防治的办法,取得了平贝母的病虫害防治较好的示范效果,为今后的生产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平贝母锈病又称“黄疸”病。该病是黑龙江省平贝母在生产中的主要障碍,一般发病率为40%~70%,个别年份可高达90%以上。该病一旦发生,植物地上部分提前枯萎死亡,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此病的发生与环境及栽培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调节种植环境和加强管理可预防和控制该病害的生  相似文献   

9.
平贝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贝母,别名平贝,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止咳化痰、润肺、清热散结之功效,是一味常用中药材。生长于林中湿润肥沃地域,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东部和南部地区。牡丹江海林市自1983年起开始种植平贝母,现已有30多年的栽培历史,平贝母具有繁殖力强、生产方法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产值高等优点,生产上多采用鳞茎繁殖方法,1~2年便可以受益。  相似文献   

10.
平贝母 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 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东北地区。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之功能,是治疗肺气肿、气管炎等病的常用药。根据笔者多年试验证明:利用房前屋后园田地栽种平贝母,实行菜药兼作,既不误吃菜又得药,菜药双收,是发展庭院经济的好途径。1 平贝母的生长习性平贝母是一种早春植物,在吉林省一般为4月上旬出苗,中旬展叶,下旬开花,5月末地上植株枯萎,生育期60天左右。6月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灵宝市汇丰园艺场,处在豫西海拔300米~600米丘岭山地,在苹果、山楂、玉米地分点试验套种间作高产平贝母,连续获得试种成功.效益增长十倍,现将基本经验总结如下。地域条件,无论果园间套平贝,或玉米地间套平贝,或林带间会平贝,宜选择海拔高度在3O0米~600米以上,腐植土良好,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域,平贝母才能高产,这是平贝母特殊条件决定的。平贝母每年地上茎叶光合生长期只有助天。即每年清明节萌芽长出地面,到夏至节前地上茎叶枯萎,即完成开花授粉后,茎叶即行枯萎,平贝母球径进入膨大期,无需叶面光合作用,因此,和…  相似文献   

12.
从林区的现实情况出发,选优择宜,提出了林区开发杏鲍菇的技术模式,包括杏鲍菇的制种、栽培、加工、良性循环等主要技术,对林区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春艳 《吉林林业科技》2009,38(6):34-35,44
林业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振兴林业的关键。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林业人才资源,有必要在城市与林区之间、林区与林区之间架设信息高速公路。本文在分析林业人才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林业数字图书馆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主要载体的问题,同时就林业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和构建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管涔林区是本省的重要林区,主要分布有云杉和华北落叶松等树种。为了合理经营森林,调整森林结构,经林业部和省林业厅批准,于1986年在管涔林区首次开展了经营采伐试验。本文就是整个试验的总结,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以及其它各项有关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山区林场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天山北坡林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情况和潜在危险天山北坡林区主要分布着天然云杉纯林和部分落叶松林,危害云杉的病虫害目前掌握的主要有云杉叶锈病和云杉雪枯雪霉病、小蠹虫等。虽然,近年来没有在天山林区发生大的病虫灾害,但存在潜在的危险。天保工程实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林区公路技术标准低、抵御洪水冲刷能力差,每遇台风、暴雨、山洪暴发,往往发生不同程度水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林区公路水毁进行防治,是公路养护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我省林区公路水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较有针对性的水毁防治措施,为我省林区公路的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经济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经济林产业是太行山林区改革的主要方向。介绍了太行山林区重点开发的几种经济林树种,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林区公路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的主要内容,归纳和总结了林区公路在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应该考虑道路的阻隔效应、减少人工痕迹、改善排水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林区道路设计中所采用的一般设计方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19.
对小陇山林区榛属植物进行了调查和鉴定,确定小陇山林区自然分布有4种2变种,引种栽培1种,且主要分布于各林场及林缘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报道其种类、形态特征及分布,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栏目编辑/籍志刚旺业甸林区有丰富的野生菌类资源。长期以来,当地群众在没有进行菌类普查和命名的情况,已对林区的几十种蘑菇及其它菌类加以利用,并形象地命名。如肉蘑、榛蘑、灰蘑、鸡腿蘑、松蘑等。珍贵的药用菌类有羊肚蘑、猪苓、美味牛肝菌等。初步估算,一般降水年份,旺业甸林区年产食用菌(各类蘑菇)干品上百吨,产值突破500万元。野生菌类资源早已成为林区群众的一项主要的副业收入来源,每年可为区我群众人均增收150元。近年来,旺业甸林区群众在利用野生菌类资源的基础上,又引进了人工栽培的菌类品种。现已栽培成功并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