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膨化饲料破碎机制尚不明确,难以通过优化加工机械的关键结构、运行参数来降低膨化饲料破碎率的实际问题。本试验以膨化饲料为研究对象,应用EDEM软件建立了膨化饲料离散元模型,结合离散元黏结参数(单位面积法向刚度、单位面积剪切刚度、临界法向刚度、临界剪切刚度)测试与标定试验,确定了膨化饲料离散元黏结参数的临界法向刚度、临界剪切刚度的取值分别为10.86、2.31 Mpa,单位面积法向刚度、单位面积剪切刚度的量级范围分别为[1010,1011]、[109,1010];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表明,当单位面积法向刚度、单位面积剪切刚度的取值分别为1.52×1010、4.16×109N/m3时,仿真模型的挤压、剪切破碎力与实际破碎力之间的误差均在5%以内,标定结果合理;膨化饲料破碎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饲料样本承受剪切力的能力较差,承受挤压力的能力较强,但受剪切时不会产生粉末。本研究可为设计膨化饲料加工机械及运行参数的设定、降低膨化饲料破碎率提供理论参...  相似文献   

2.
鱼用配合饲料的加工与禽畜配合饲料不尽一致,就其产品形态,可分粉状、颗粒、碎粒及膨化等四种。呈粉状者与禽畜同类产品的加工工艺几无差异,主要有清选、粉碎、配料、混合、喷涂油脂及计量分装等工序。鱼用颗粒尤其是膨化饲料,与禽畜用配合饲料的加工则区别较大。呈颗粒状者系将混合好的粉状物用制粒机制成颗粒,再行冷  相似文献   

3.
谷物加工副产物物理流变特性,是影响其后续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采用圆锥堆积法、快速固结试验、轴向应力-应变法和固结直剪试验等4种方法,对5种饲料常用的谷物加工副产物进行测定,比较其流变特性,在为后续饲料加工设备、工艺、技术、仓储等方面的设计提供理论参数。结果表明:小麦胚的休止角为49.31°,其他4种介于30°~45°之间,流动性较好,小麦胚流动性最差;压缩性:小麦胚大豆皮豆粕米糠粕玉米,5种谷物加工副产物的压缩特性与回弹特性均呈正相关;豆粕粘聚力为86.05 kPa,大豆皮为26.87 kPa,米糠粕、小麦胚、玉米分别为32.58、39.98、51.88 kPa;豆粕的内摩擦角为62.07°,大豆皮为57.11°,玉米为54.54°,米糠粕和小麦胚较接近,为60.61°、60.79°。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膨化、颗粒等不同加工工艺的饲料对彭泽鲫长性能、抗氧化、免疫、消化能力的影响,使用同一配方不同加工方式制备的膨化饲料和颗粒饲料,按每日4次投喂初重为(38.71±0.17)g的彭泽鲫56 d,试验分为膨化组、交替组、颗粒组。膨化组全程投喂膨化饲料,交替组第1、3、5、7周投喂膨化饲料,第2、4、6、8周投喂颗粒饲料,颗粒组全程投喂颗粒饲料。结果显示:膨化组增重率较交替组、颗粒组分别增加9.01%和32.34%(P <0.05),交替组增重率较颗粒组增加21.4%(P <0.05)。膨化组特定生长率较交替组、颗粒组分别增长6.86%和23.86%(P <0.05),交替组特定生长率较颗粒组增加15.91%(P <0.05)。膨化组饲料系数较交替组、颗粒组分别降低9.93%和17.58%(P <0.05),交替组饲料系数较颗粒组降低8.48%(P <0.05)。膨化组、交替组的水分较颗粒组分别降低了4.38%和4.06%(P <0.05)。膨化组、交替组的粗蛋白质较颗粒组提高8.49%和9.54%(P <0.05)。膨化组、交替组的粗脂肪...  相似文献   

5.
针对颗粒饲料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破碎,因其破碎机制尚不明确,难以通过优化加工机械的关键结构、运行参数来降低颗粒破碎率的实际问题,本研究以颗粒饲料(母猪饲料)为研究对象,应用离散元素法建模软件EDEM建立了颗粒饲料离散元模型,结合台架试验(质构仪)开展了离散元粘结参数[单位面积法向刚度(Kn)、单位面积剪切刚度(Kt)、临界法向刚度(Cn)、临界剪切刚度Ct)]测试与标定试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Cn、Ct的取值分别为2.93×107、2.22×106Pa,Kn、Kt的量级范围分别为[1010,1011]、[109,1010];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当Kn、Kt的取值分别为4.11×1010、7.13×10...  相似文献   

6.
《养猪》2017,(6)
<正>1试验目的通过饲喂试验,对比分别饲喂未膨化、半膨化、全膨化加工处理的饲料对保育猪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等的影响,以综合评价饲料经膨化加工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效应。2材料与方法2.1试验时间与地点试验于2016年12月20日至2017年1月29日在武汉某猪场进行,预试期2 d,正试期39 d。2.2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选择400头品种、日龄、健康程度一致,平均体  相似文献   

7.
米糠制粒     
米糠制粒后,不仅保鲜效果好,密度、粉化率、自流角等与饲料加工密切相关的物理性质也大幅度改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入模温度85℃,压模孔径Φ25mm进行制粒,所得米糠颗粒除自流角略差于膨化米糠外,其余指标均优于膨化米糠。  相似文献   

8.
杨茂荣 《饲料工业》1991,12(10):24-26
<正> 虾在幼龄期和生长期摄食缓慢,而且在水底摄食。因此,大多数饲料加工者设计的饲料均为能够在水中下沉,并且能够完整地保持一定的时间。这类饲料可以通过制粒和挤压膨化两种设备加工而成。不过,最近挤压膨化工艺的发展表明,对于配方的适应性、颗粒质量、水质和经济效益,该加工工艺均有很多优越之处。经挤压膨化的水产动物饲料,其典型的颗粒直径范围是1.5~10毫米,而虾饲料的颗粒直径通常是4毫米或更小。在虾饲料的生产中,挤压膨化之后的操作管理是一道重要但却常被忽视的工序。挤压膨化之后的干燥、用微量元素或脂肪包衣以及冷却,对最终产品的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虾饲料的挤压膨化加工工艺与传统制粒加工工艺的对比如图1、图2。  相似文献   

9.
实验针对虾饲料颗粒对气力输送自动饲喂系统管道的磨损开展研究。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建立计算流体模型与离散元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耦合求解,探究气力输送自动饲喂系统提升管角度与入口风速对弯管内法向与切向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升管角度对法向和切向累积接触能影响不大,较大提升管角度可显著减小管道切向磨损面积;入口风速对法向和切向累积接触能影响较大,且较小入口风速可显著降低管道法向磨损面积。研究结果可为虾饲料自动饲喂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2019年春季,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进行了家蚕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全龄养蚕室内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家蚕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全龄养蚕可行,但蚕体小、蚕茧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都比普通桑叶育的低,死笼率比普通桑叶育的高。本文对家蚕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全龄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家蚕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全龄养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水产养殖中比较受欢迎的饵料形状有粉状、硬颗粒状、微型颗粒状、碎粒状和膨化状等。加工不同形状的饵料涉及到不同的加工技术。饲料加工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使一些抑制生长的因子失去活力,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但也会使有些饲料的营养价值受到损失。1粉碎水产饲料原料的粉碎一般采用40目(鱼)、60目(虾、蟹)、80目(鳖、鳗)粉碎筛。原料经粉碎或微粉碎处理,一般可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使饲料成分的颗粒变小,从而增加饲料的表面积,可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2热处理热处理可破坏饵料中存在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提高…  相似文献   

12.
膨化技术在动物废弃物综合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了对动物废弃物进行膨化的专用膨化机的研制情况,并通过此膨化机对鸡毛、猪毛、猪血及鸡粪的膨化试验,得出了将这些动物废弃物加工成饲料的膨化工艺参数和工艺路线。经动物喂养试验和分析测试表明,动物废弃物经膨化加工后总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含量不降低,消化率显著提高。膨化处理前,鸡毛和猪毛根本不能用作饲料,猪血的消化率较低,鸡粪的消化率仅有 50%。膨化处理后,鸡毛粉、猪毛粉、猪血粉、鸡粪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81.4%、 83.5%、 72.2%、 25%,可消化率分别为 82.8%、 75%、 97.6%、 71%。  相似文献   

13.
试验使用同一配方,在模板模孔直径和数量、物料调质温度、膨化机螺杆转速、膨化腔1区、2区和3区的温度等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单因素方法研究吨料开孔面积、调质物料水分和模头温度等关键参数对水产膨化饲料质量的影响,并确定缓沉性水产膨化饲料的适宜加工参数。结果表明:①吨料开孔面积、调质物料水分和模头温度对水产膨化饲料的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②生产缓沉性水产膨化饲料的合适加工参数为:吨料开孔面积450 mm~2/(t/h)、调质物料水分25%、模头温度在120~130℃之间。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水分和颗粒粒度的高粱制粒或膨化对不同原料粒度、肉鸡代谢能、氨基酸回肠消化率和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以720只雄性雏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处理以2×2×2因子设计,即2种加工方式(制粒和膨化),2个调质水分(1.6%和0.8%),2个颗粒粉碎粒度(650和850μm)。结果显示:在添加1.6%水分的膨化日粮中,制粒制粒和颗粒耐久指数较高。850μm的粒径增加了饲料颗粒耐久指数。各处理组对肉鸡日增重和屠体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10~13 d饲喂颗粒饲料和添加1.6%水分的饲料的肉鸡表观代谢能和氮校正代谢能均较高(P<0.05),与添加膨化性饲料相比,高粱制粒饲料回肠赖氨酸和甘氨酸消化系数显著提高(P<0.05)。在评价饲料加湿效果时,饲料添加1.6%水分后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和精氨酸回肠表观消化系数显著升高(P<0.05)。1.6%水分的膨化饲料较0.8%水分显著提高了21 d肉鸡采食量(P<0.05),在42 d时,0.8%水分的颗粒饲料显著提高了采食量(P<0.05)。结论:以650μm的粉碎粒度和1.6%的水分制备颗粒饲料在肉鸡生长后期可以提高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和表观代谢能,而膨化工艺提高了42 d肉鸡饲料颗粒制粒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5.
以50ppm的添加量,将颗粒包膜状和粉状两种不同类型的杆菌肽锌分别添加到肉鸭饲料中,进行加工稳定性和肉鸭生产性能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状杆菌肽锌的加工稳定性较高,其损失率最高仅为14%,而粉状杆菌肽锌的损失率最高达34%。  相似文献   

16.
<正> 按照本项研究总体设计要求,试验饲料生产采用二次湿法调质热压挤出膨化加工新工艺。为此,专门设计和试制了湿法调质热压挤出膨化机组与流化烘干机组,并以同类设备替代涂脂等工序的设备,在商业部无锡粮科所试验点(某部队农场颗粒饲料厂)形成间歇生产线。试验机组的试生产结果表明,新工艺能达到较好的生产性能,制品质量符合实用配方设计的要求。在整个试验期间(1986.4至1987.3)已加工Ⅰ~Ⅳ号试验料约6吨,对320头水貂进行育成饲养中型试验及32头种貂繁殖试验,  相似文献   

17.
正膨化饲料是将粉状原料送入膨化机内,经过混合、剪切、调质、升温、增压、出模孔骤然降压膨化、切粒、干燥从而制成的蓬松多孔饲料。依据水产养殖动物生活和摄食习性不同,可以制成浮性的、慢沉性的、沉性的膨化水产饲料。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的高速发展,生态与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水产膨化饲料具有提高饲料效率、减少饲料浪费、消化利用率高及环境污染少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水产养殖饲料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因水产膨化饲料加工工艺相对硬颗粒  相似文献   

18.
虹鳟配合饲料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虹鳟是属于鲑科的一种冷水性鱼类,适宜生活温度12~18℃,适宜水流速度为20~30L/s,要求溶氧大于6mg/L,喜食浮性饲料。早在80年代,Hilton等研究测定了挤压法和蒸气制粒法对饲料持久力、吸水性、饵料系数及虹鳟生理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膨化颗粒优于硬颗粒。本试验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对虹鳟应用膨化饲料的净增重、饵料系数、单位增重成本进行测定,以便能配制出高效且经济实用的配合饲料。1 材料和方法11 池塘结构 试验在怀柔花木养鳟场进行,选用2个池塘,规格为45.0m×4.0m×0.8m。一个为喂膨化料的试验池,另一个…  相似文献   

19.
我国快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对饲料种类及产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优质饲用蛋白质资源短缺,鱼粉、豆粕等原料进口依赖严重,成为了限制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因素。因此,开发应用新型蛋白质资源,建立基于多元化配方的数字化、智能化水产饲料精细加工技术体系是保证水产饲料行业高效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除营养价值外,原料性质以及工艺参数都会对水产膨化饲料的生产效率及物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决定饲料的饲喂效果以及动物的生长性能。文章就水产膨化饲料物理质量的评估方法,原料种类及工艺参数对水产膨化饲料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多元化水产膨化饲料配方的工艺参数及品质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饲料膨化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国内饲料膨化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膨化饲料及膨化饲料原料越来越受欢迎。何为膨化?膨化是对物料施以高温高压,然后减压,利用物料本身的膨胀特性和其内部水分的瞬间蒸发(闪蒸),使物料的组织结构和理化性能发生改变的一种加工技术。膨化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20世纪30年代谷物方便食品出现(二战军粮)、单螺杆机压膨化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