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丽水农业科技》2007,(1):F0002-F0002
2006年,全市农业工作紧紧围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源头监管、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业行政执法,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市农业总产值70.69亿元,实际增长3.2%;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69元,比上年增加297元,增长7.7%。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来,青州市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加快农业发展的路子,依托优势,重点突破,抓特色产业,建特色优势,初步形成了瓜菜、花卉.林果、畜牧四大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刀.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七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7.8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1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3128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漯河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紧紧围绕。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目标,继续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整体上优化了农业生产布局,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05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013053万元,实现增加值577638万元,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种植业的比重占51.3%,比2000年下降15.1个百分点;畜牧业总产值占43.8%,比2000年增加12.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319元,比2000年增长44%。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栖霞市在保证粮食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对农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初步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去年,粮经作物比例由10年前的1:0.65调整到1:0.85,全市农民人均纯上入达到3345元,比1999年增长12%。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陇西县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718hm^2,其中日光温室207.33hm^2,总产量15861t,总纯收入3110万元;塑料大棚510.67hm^2,总产量15891t,总纯收入1049万元,全县农民人均从菌菜产业获得纯收入100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中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加入WTO,又使中国农业面临一个新的国际环境。新阶段、新环境,使我国农业直接面临国内国际双重竟争,农业资源由国内配置转向国内国外双重配置。围绕加入WTO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威海市积极实施农业“五化”联动战略,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重新进入了快速健康发展轨道。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威海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增幅分别达到6.0%和7.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分别达到7.6%和6.4%。其中,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6元,居山东省第一位。 农业科学化 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农业科学化。为此,近年来,我们狠抓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在科研  相似文献   

7.
刚刚过去的2004年,对于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而言,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各项农业农村经济主要指标均大幅度增长。全年市级以上财政农业投资30.2亿元,同比增33.9%;农村经济总量超过885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35元,增长14.5%以上;粮食产量成为1997年以来第三个高产年,总产量达到l150万吨,  相似文献   

8.
江西抚州是一片肥沃而神奇的土地。她养育了聪颖灵秀的人民,享有“才子之乡”的美誉;她孕育了丰饶的物产,不仅有“赣抚粮仓”之称,更有许多与其地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业特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抚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0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86.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30.38元,比1980年分别增长了4.3倍和7.4倍。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抚州着眼于资源特色,围绕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打响了农业特色品牌。目前已经建成了优质稻、瘦肉型猪、南丰蜜桔、广昌白…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平度市农业,进入信息化快车道。 信息融入资源,平度农业活力四射:果品、畜牧、蔬菜、桑蚕、种苗五大主导产业巨柱擎天,支撑起全市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虽然国内农产品市场疲软,平度的农业效益却是有增无减,农民收入节节攀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1696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872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1%和9.7%。  相似文献   

10.
广安市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确定以优质柑桔、优质蔬菜、设施农业为重点的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培育促农增收长效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全市柑桔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预计总产22万t,产值可达6.0亿元,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53元;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3.5万亩,总产量可达227万t,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05元;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6300亩,工厂化育苗3000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针对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发展趋势,围绕化解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诸城市瞄准国际市场,以发展创汇农业为突破口,以推动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为主要手段,大力实施农业经济国际化战略,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0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2%;实现财政收入 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分别增长19.4%和22%;完成农业增加值21.2亿元,增长4.1%;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99.6亿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8元,增加178元。 一、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增强农业经济国际化的牵动力 坚持“大(大规模)、高(高起点、高层  相似文献   

12.
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大同市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属高寒冷凉地区,是北部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境内土地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样,雨热基本同期,昼夜温差较大,农产品种类多,品质好。目前,全市共有耕地35.30万hm^2,农业人口166.48万,占总人口的62.00%,农业生产已逐渐形成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农、科、教相结合的产业化格局。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79.7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41.00元。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农业发展现状,为大同市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就是建立农户、生产基地、龙头企业、流通市场、技术推广、安全检测、信息服务等相关支持体系,通过产业链在一定区域内的大量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间的关联和协作效应,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群落。在推动发展农业优势产业集群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业》2013,(2):4-5
一、认真回顾总结,充分肯定2012年农业工作成效 2012年.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的发展态势,预计实现农业产值1263.7亿元,增长3.9%;牧业产值;481.3亿元,增长5.3%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0100元,增长15%;农业工作呈现八大亮点: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中央农业政策调整和惠农政策的实施,如农业免税、良种补贴、耕地保护费发放以及购置农业机具优惠等措施,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从上世纪末的2210元上升到目前的4761元,提升了2.15倍。2008年,廊坊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55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9倍。  相似文献   

15.
六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十一五期末全市人均总产值达800美元.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全市的农业、农村经济必须抢占份额,做出贡献.就金寨县来说,至2004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在2 000元左右,至2010年底,几乎要增2倍才能达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现就金寨县农业经济在十五期间的发展提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库尔勒市立足市场,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带动产业升级,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2004年,G D P达到168.47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疆县级市首位,在全国百强县(市)中位列72位。农业总产值21亿元,全市当年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530.1元,其中种植业占2764.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全市农业产业化取得长足进步,成为全市农村经济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2007年,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9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4家,市级70家,全年实现产值(经销额)70.8亿元,利税4.6亿元,网络带动基地20万hm,农户3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1.6%。当前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 山东省诸城市是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地。该市经过上十年的不懈努力,已基本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有效地带动和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6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了173.6亿元、47亿元和2908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124%、152%和135%,年均递增分别为30.8%、36.2%和33%。总结诸城成功地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实践,主要  相似文献   

19.
1 特区农业现状及战略定位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等方面 ,经过多次调整,取得了较好效果,农村三产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生产结构得到大力调整和 优化;各项农业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1996年,全市农村经济基本达到小康水平;199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7.12亿元,农民人均 纯收入3826元,农村经济总体形势良好,为建设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委、市政府对发展特区农业非常重视,提出了厦门特区农业发展的总思 路,确定“立足厦门,服务厦门,跳出厦门,走向世界”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厦门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及国民经济发展总目标,充分发挥特区优势,发展集高优农业、精致农业、生态农业、出口创汇农业及观光农业为一身的现代农业。如何实施这一战略,走适合特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在特区二次创业中显得相当重要。 2 特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薄弱环节 2.1 有利条件 2.1.1 区位优势 特区位于福建东南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温 、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达360 d以上,一年四季花木繁盛,素有“天然温室”之称 ; 地理位置优越,是闽南厦、漳、泉经济开发区的中心,与台湾省仅一水之隔,是发展两岸往 来最有利的港口;交通发达,对内对外交流繁多,信息灵通;非农经济发达,以工养农、以商扶农优势十足。 2.1.2 政策扶持,领导重视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 把它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些政策相对宽松有利。  相似文献   

20.
应对加入WTO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扬长避短,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确保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最近,南昌市出台了一整套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给了县、区更大的发展权,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宏观发展环境。我市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任务,即:“十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农村人口非农化率每年增加1%。到200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