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三明市马尾松毛虫工程治理中所调查的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幼虫种群数量和危害程度,采用概率分布模型、分布型指数及回归模型法探讨三明市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三明市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同时,列出林间调查最适抽样数及序贯抽样分析表,提出马尾松毛虫防治的上下限指标,为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松树主要害虫的有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松毛虫松毛虫分布范围很广,是主要的森林害虫。它的种类已知有两种,即马尾松毛虫、思茅松毛虫,经常猖獗成灾。为害严重时,把大片松林的针叶吃光。  相似文献   

3.
按10%高效灭百可乳油0.5kg、水15kg、0号柴油1kg的比例混合拌匀,对马尾松纯幼林中度为害的第1代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进行了喷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高效灭百可乳油对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防效较好,可达98.2%,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何小莲 《农技服务》2014,31(9):90-90
简述了石台县马尾松毛虫发生情况,强调了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总结了石台县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与防治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该文分析了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发现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快速增长期在增殖期末期,在增殖期末期开展有效的防治,可以预防马尾松毛虫暴发成灾,并依据这一原理编制了马尾松毛虫防治月历和防治周期历。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南平市延平区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发生趋势,为当地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提供参考.[方法]调查近10年延平区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与发生程度,总结当地马尾松毛虫的发生特点;采用不同剂型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进行了室内致病力测...  相似文献   

7.
进行1.2%苦烟乳油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2%苦烟乳油对马尾松毛虫有较好的防效,其中以1.2%苦烟乳油与柴油按1∶10混匀喷烟和1.2%苦烟乳油1 000倍液喷雾效果最好。并按照马尾松毛虫发生类型,将马尾松毛虫发生区域划分为常灾区、偶灾区和安全区,根据马尾松毛虫不同发生区,因类制宜,分类施策,从而实现马尾松毛虫灾害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8.
宜昌市夷陵区越冬代马尾松毛虫飞机施药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尾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林业有害生物,该虫寄主广、危害重。本文简要介绍了宜昌市夷陵区马尾松毛虫的发生现状,总结了飞机施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原则、要求和保障措施,以期为飞机施药防治马尾松毛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毛虫暴发年份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来研究暴发年份马尾松毛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增殖期,马尾松毛虫的存活率达4.27%,种群趋势指数为7.60;在暴发初期,马尾松毛虫的存活率为4.25%,种群趋势指数为4.81,增殖期易引起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剧增。说明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关键时期在增殖期末期。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是新邵县的乡土树种,分布广,面积大,加之近年来退耕还林普遍栽植的湿地松和火炬松,为马尾松毛虫的繁殖以及暴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本文介绍了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危害性,并提出了综合防控马尾松毛虫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朝阳地区侵蚀沟内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影响侵蚀沟内油松天然更新的因子有:沟坡方向,侵蚀沟部位(纵向位置),侵蚀沟深度和地被物厚度,对侵蚀沟内外油松的生长对比以及侵蚀沟内油松更新幼树连续5年生长量的调查研究表明;侵蚀沟内油松天然更新幼树连年生长量很大,侵蚀沟内外油松径生长量相当,树高生长量却相差悬殊,沟内油松树高是沟外油松树高的2倍。  相似文献   

12.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森林病害,被称为松树的“癌症”,已对我国的松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鉴于松材线虫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及破坏能力强等特性,因此对其难以有效根治。目前,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严峻,因此做好该病害的有效除治工作意义重大。为此,本文结合笔者长期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工作实践,综述了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特征,分析了当前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松材线虫病的有效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黄山松陈种飞播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浙江省以往飞机播种造林均在2~3月份进行。此段时间常因去冬新采种子来不及处理,飞机紧张,加上春季造林紧张而不能按时按计划完成飞播任务。1986年全省开始用马尾松、黄山松贮藏1a的陈种进行飞播造林。飞播后当年调查,结果马尾松陈种飞播平均出苗10500株/hm~2,5年生平均保存8850株/hm~2,黄山松陈种飞播平均出苗11145株/hm~2,5年生平均保存6570株/hm~2.均达到1990年林业部颁标准(成苗数:乔木6000株以上)。飞播成效率由原来的61.5%提高到67.0%,提高了5.5%.到目前止,全省已用马尾松、黄山松陈种飞播造林5.97万hm~2.1990年12月全省又采用马尾松、黄山松陈种首次进行冬季飞播造林,同样取得较好效果,提高了飞机利用率和飞播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4.
马庆丰 《北京农业》2011,(6):175-176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时红松种子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怎样培育出优良的红松嫁接苗以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是当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该文采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对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测度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都反映出基本一致的趋势.其总体多样性顺序为:原始红松林>人工落叶松林>槭树红松林>阔叶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人工红松林>椴树红松林>白桦林.各群落林下总的丰富度主要受草本层丰富度的影响.云冷杉红松林和人工红松林的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草本层,其他6种不同林型中,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都低于草本层.各林型的灌木层与草本层间的均匀度差异不大.通过群落主成分分析,得出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即物种丰富度指数S和物种多样性指数D的累积贡献率达98.945%,基本上反映了原来6个变量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在广东省高要市活道镇马尾松林地,于晴天就地选取马尾松针叶,每隔1 h1 次用快速称重法测定其从上午8 时到下午5 时的蒸腾强度;与此同时,测定立地光照强度、气温、叶面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 研究表明:马尾松针叶蒸腾强度日变化符合正弦波动,与气压相关性不显著,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光照强度、风速、叶面温度、气温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松针落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发现松针黄酮对各种自由基均有较强清除作用,总体抗氧化活性很强,对金属离子有很好的螯合作用,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蛋白质的羰基化氧化。但在不同的浓度、温度、pH值等条件下,其表现出的抗氧化活性却差异很大。试验结果表明,松针黄酮的抗氧化性能总体强于Vc,同时又验证了其与Vc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松轻油是利用松根经高温干馏裂解后收集到的260℃以前的馏份,因其为深褐色,具有焦臭味,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扩大用途,必须对其精制.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以8%的氢氧化钠溶液先预处理,再加入试剂经水蒸汽蒸馏,达到脱色、脱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北京山区油松林地菌根性食用菌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北京油松林地菌根性食用菌的发生规律以及与林地的依存状况,为松林的持续发展和野生菌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山区油松林地发生的菌根食用菌种类、发生时间、发生量与立地条件等进行4年的定位观测和临时调查。【结果】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和点柄粘盖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是油松林地最常发生的2种外生菌根菌,其次为棕灰口蘑(Tricholoma terreum)。 点柄粘盖牛肝菌和血红铆钉菇分布于海拔400—1 100 m,于8—10月发生,多雨年份出菇达到4—5潮,持续时间可达2个月以上。其子实体发生后约5 d散发孢子,天热时 7 d后腐烂。点柄粘盖牛肝菌在春秋雨水较多的年份还发生于夏初和深秋。充足降雨之后,连续3—5 d的高温是子实体大量发生的必要条件。油松林地地下菌塘菌丝密集,地表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结论】血红铆钉菇、点柄粘盖牛肝菌是北京油松林地的优势菌根性食用菌。降雨量、温度等气象因子是决定每年子实体发生时间和当年产量高低的重要因子。不同海拔、不同坡位的油松林地,菌根食用菌发生时间、发生的优势种类不同。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家系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建三明市中村采育场9 a生马尾松家系测定林中73个家系、656个单株木材基本密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在家系水平上变异较小,而在个体水平上变异很大;木材基本密度与胸径、材积、圆满度呈极显著的负遗传相关,与轮盘数呈显著的负遗传相关,与通直度呈极显著的正遗传相关;选择木材基本密度较大且生长迅速的马尾松家系和个体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