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饲料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素(AF)是世界公认的最剧烈的致癌物质,动物食入被AF污染的饲料后,对生长繁殖均带来不良影响,严重的发生死亡。目前,国际上对AF的研究和检测十分重视,各国都制定了一定的检测标准,在饲料分析中通常把检测AFB_1作为检测内容之一。我所饲料研究室多年来一直从事饲料检测工作,并对饲料黄曲霉素的检测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从组织学、病理学和种属差异方面探讨黄曲霉中毒的规律性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4.
黄曲霉毒素B2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aflatox in,AFT)是一类有毒致癌化合物,污染粮食及其制品,给人类及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AFB2a是AFT的一种,作者对AFB2a的毒性、生物学活性及其抗体的反应性进行了综述。由于AFB2a的毒性远远低于AFB1,而且AFB2a抗体能与AFB1及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发生免疫学交叉反应,因此AFB2a的抗体,尤其是单克隆抗体对人、畜AFT中毒病的早期诊断、治疗、AFB1在体内的代谢转归、肿瘤预防以及食品卫生监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有关AFB2a的单克隆抗体方面的研究,国内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类最常见的具有高毒性、诱变性和致癌性的霉菌毒素,对畜禽多系统多器官有损伤作用,对肝脏的毒害作用尤甚,导致畜禽免疫力低下、生长缓慢,使畜牧生产造成巨大影响。本文着重总结了黄曲霉毒素对畜禽肝毒的作用机制,同时也总结了抗黄曲霉毒素的方法,为实际畜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HPLC法检测发酵玉米粉中的黄曲霉霉素B1、B2、G1、G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玉米粉用甲醇水(8+2,v+v)提取,经免疫亲合柱(IAC)分离纯化、在线光化学衍生器柱后衍生化后,反相HPLC荧光检测器测定AFT含量.4种毒素在0.5ng/g和2ng/g两个水平下的样品加标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B188.0%和93.6%、B285.2%和85.3%、G192.4%和91.5%、G289.6%和85.6%;5次测定的精密度SD值分别为B12.5和6.3、B23.5和6.0、G12.8和9.0、G22.3和6.9;4种毒素的方法检出限均达到0.05ng/g;样品中4种毒素测定值分别为B1(102±5.4);B2(47±9.2);G1(63±7.4);G2(30±4.9).  相似文献   

7.
霉菌毒素吸附剂对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盛群  陈南南  谌刚 《饲料工业》2012,33(17):17-18
奶牛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严重影响着奶牛生长性能的发挥以及人类的健康。试验从体外和动物体内试验两方面,依次考察了两种不同霉菌毒素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脱毒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霉菌毒素吸附剂在体外对黄曲霉毒素B1均有较好的吸附脱毒能力;在体内均能有效降低奶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含量,并能提高奶牛产奶量(P<0.05),对乳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9.
云南德宏州某珍贵禽兽养殖场饲养130头黑熊,从1990年9月初开始陆续发病,经用抗生素、磺胺和中草药对症治疗无效,死亡熊27头。经检验,此群黑熊患的是黄曲霉毒素中毒,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许多真菌在玉米和其它大田作物中,如果发生次级代谢作用便可产生黄曲霉毒素,但另一些真菌则不能。基于这一现象,研究者推测次级代谢物可能受遗传调控。如果可识别这些代谢物并将其引入粮食作物中,粮食中就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本文介绍了研究者对此所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曲霉毒素的生化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3.
饲料贮存     
要提高牧业生产和增加利润,饲料保存十分重要。在生产肉、乳、蛋过程中,饲料的费用最大,约占总成本费用的70~80%。初看起来,从饲料收获到饲喂,保持其质量似乎比较简单。但是,它却关系到家畜和饲料生产,是一项难题。甚至质量的较小降低,便能给畜主和饲料生产带来重大亏损。饲料和谷物是微生物的良好食物来源,并使之易于腐败,对动物造成损害。黄曲霉毒素:在20万多种的已知真菌  相似文献   

14.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高度致癌物质,它不但危害畜禽的生长、健康和生育,而且还能通过动物性食品进入人体内,影响人类健康。生产中存在很多因素,容易诱发黄曲霉素的产生,要注意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控制和脱毒。  相似文献   

15.
受黄曲霉毒素(AF)污染饲料的利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健  曾凡坤 《饲料工业》1996,17(10):3-8
受黄曲霉毒素(AF)污染饲料的利用方法四川省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牧医系何健,曾凡坤1引言自从1960年,在英国南部因采食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粕,约10万只火鸡在数月内死亡以来,人们对黄曲霉毒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缩...  相似文献   

16.
饲料作物在生长、收割、运输和贮存期间常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畜禽食用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可以引起免疫力降低,抑制DNA和蛋白质合成,从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和疾病发生率增加。在各种霉菌毒素中,以黄曲霉毒素B_1的毒性最大,会给畜牧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据Nichols(1983)估计,1980年美国东南  相似文献   

17.
大部分养禽人现在都认识到给家禽饲喂发霉的花生饼粉或玉米粉所冒的风险.自六十年代英国诺福克郡一家禽场发生大批火鸡中毒事件以来,黄曲霉毒素-一种曲霉菌的生长过程中的副产物-的危害性得到了确认和证明.从那时起开展的广泛研究表明,家禽饲料中存在黄曲霉毒素会导致下列后果:抑制生长、减少产蛋量、降低蛋的孵化率、肝脏损害、免疫抑制、疫苗失  相似文献   

18.
19.
奶牛黄曲霉毒素中毒以群发,病程长,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伴随生产力急剧下降为主要特征,给养牛生产带来极大损失。某牛场1997年4月因用霉变玉米饲喂奶牛3天后引发了一起中毒事件。现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1997年1月,该牛场外购30000千克玉米作奶牛饲料。因当时所购玉米水份含量较高,存放数月后,有6000千克玉米发生了霉变。饲养人员将霉变玉米加工后混入日粮喂给奶牛(其中霉变玉米占日粮总量25%),平均每头日喂量达10千克。1997年4月13日用上述日粮饲喂成牛群(共80头),3天后大部分牛只表现拒…  相似文献   

20.
家禽的霉菌毒素中毒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lav.  R 《国外畜牧科技》1999,26(5):47-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