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为筛选适应北京地区气候的耐热白桦种源,丰富北京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本试验对收集的5个不同种源白桦种子做发芽率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种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重等指标,是研究不同种源种子之间的差异性的定性指标。(2)东北4个种源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均表现良好,KYY种源最差,但种子耐高温能力最强。(3)白桦自交,种子千粒重、种子活力(发芽率、发芽势)明显低于杂交组合。(4)白桦生殖生长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气温高种子质量差。  相似文献   

2.
以引进俄罗斯欧洲垂枝桦不同种源种子为材料,对不同种源种子形态及其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种子吸水量没有显著差异,而在种长、种宽、种厚、翅长、翅宽、千粒重、含水率、生活力、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新西伯利亚种源种子最大、质量最重、发育最好、有生活力种子高达82.75%;采用混雪冷藏处理种子萌发能力最强,新西伯利亚种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达到67.63%、55.41%、27.19;而对照种源采用低温冷藏处理种子萌发效果最差,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38.51%、32.42%、11.89。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合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文冠果优良种源,在达拉特旗对20个种源文冠果种子及发芽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种源间和种源内文冠果种子百粒重均存在明显差异,种源内变异系数为3.47%~29.18%,种源间变异系数为15.52%;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发芽率均达到80%以上;发芽势变化范围为18.41%~74.80%,种源间变异系数为35.63%;发芽指数变化范围为16.72~32.49,种源间变异系数18.24%;发芽速度变化范围为3.47~7.01 d,种源间变异系数为20.74%。不同种源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平均发芽速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说明文冠果不同种源间种子发芽特性已明显分化。通过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特性进行聚类分析,将20个种源文冠果种子至少划分为3类,初步筛选种源地编号为NTB,NTK,NCH,NCK,SYJ的5个种子质量最优种源。研究结果可为文冠果良种选育和优良种源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黄檀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及幼苗生长量在不同种源间的差异,选取湖南新宁、吉首,江西庐山,安徽皇甫山等4个种源地的黄檀种子作为研究材料,测定其种子的长、宽、千粒重等指标,并通过发芽试验,分析不同种源地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黄檀种子变异幅度为长8. 28~10. 63mm,宽4. 89~5. 16 mm,千粒重33. 11~52. 43 g。新宁种子最长,为10. 63 mm,千粒重最大,为52. 43 g;皇甫山种子最宽,为5. 16 mm;新宁种子发芽率最高,为68%;新宁幼苗株高最大,为7. 00 cm;新宁幼苗地径最大,为1. 67 mm。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源间种子长、宽、千粒重有极显著差异;不同种源间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株高、地径有极显著差异,且发芽率及幼苗生长量均与种子长、千粒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凤凰木种源与家系种子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2014年进行凤凰木不同种源与家系的种子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与家系间的千粒重、种子发芽能力与1年生苗木的地径及苗高生长存在较大差异,而冠幅生长差异不明显。经相关分析,凤凰木种源与家系间种子的发芽率与千粒重、平均发芽率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苗高生长与地径、平均发芽率分别呈较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6个不同种源麻疯树(Jatropha curcas)进行种子观测及播种育苗试验,对种子品质、苗期生长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种源间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R值差异较大,变异系数较高,形状差异不明显;苗高、地径分别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生物量差异明显,但不均衡。经过综合评价,初步选出贵州贞丰和百色隆林2个种源为苗期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7.
竹子种子品质测定和发芽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时间采集的12个种源地竹子种子进行随机抽样,得到12个样品,利用恒温发芽箱进行发芽率实验及种子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种子的纯净度、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为32.4% ~ 96.7%、11.5 ~107.5 g、0%~72%、0% ~ 44.5%.多数种子发芽率为10% ~50%,巨竹种子发芽率较高,可达50%以上.种源不同,种子保存条件不同,种子发芽情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广西香椿(Toona sinensis)分为红木类型和白木类型,两种类型在形态和生长方面有显著差异。为了解两种类型香椿种子和幼苗差异性,对广西石山区不同类型香椿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含水量和苗高、地径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木类型香椿种子和白木类型香椿种子千粒重分别为7.46 g、10.69 g,差异极显著;红木类型、白木类型种子发芽率为61%、77%,差异显著。贮藏120 d内,白木类型香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高于红木类型种子,均呈下降趋势和存在不同程度变化;贮藏150 d,两者发芽率均为0。红木类型、白木类型种子含水量为14.73%、15.13%,贮藏期间,白木类型香椿种子含水量也高于红木类型种子,且均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两种类型香椿种子含水量和发芽率均存在极显著线性正相关。红木类型幼苗比白木类型幼苗生长速度缓慢,红木类型苗高、地径均低于白木类型。  相似文献   

9.
以6处不同种源的南方红豆杉种子为研究对象,对种子千粒重、优良度、生活力、发芽率和发芽势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南方红豆杉种子千粒重范围为86.0—90.25g、优良度为85.0%-90.0%、有生活力的平均值为80.2%;发芽率的范围为64.6%-79.4%、发芽势的平均天数为15.17天;综合分析可知,九江市和桑植县的发芽特性最好,采用40%温水浸种20min,0.5g/kg赤霉素溶液浸种24h后,翌春播种后发芽率最高,为89.33%。  相似文献   

10.
陶德生 《浙江林业科技》1993,13(2):19-23,39
对来自澳大利亚42个种源分四批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1)种子平均千粒重0.2225g、发芽势5天,发芽过程11~41天,千粒重和发芽率与海拔高和纬度相关不密切,应用木箱播种方法比苗床播种的出苗量可提高13.9倍。(2)营养袋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种源间差异极显著,不同种源苗木在形态—生理特性上有明显的地理差异,高纬度地理的种源叶狭而短,叶面积、叶重比率较少,干物质产量较低,而单位叶面积的干重较高,低纬度地区的种源与此相反。(3)一年生大苗的苗期生长种源间差异极显著,7~10月为生长盛期,8月为高峰期,澳大利亚昆士兰离海岸较远的种源和西澳、北澳种源高峰期出现较早,昆士兰北部的沿海种源相对较迟。苗木生物产量每亩352~439kg,地径与各部分生物产量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11.
为了快速繁育黄连木良种苗木和提高造林成活率,研究了不同的播种时间和播种方法对黄连木育苗出苗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嫁接时间进行枝接和山区造林时间对黄连木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育苗采用沙藏春播出苗率高,枝接繁育苗木以4月10日成活率最高,可达86.7%,良种苗木适宜造林时间为3月20日。  相似文献   

12.
在初代培养中(1/2DKW+6-B1lmg/L+IBA0.2mg/L+NAA0.1mg/L+琼脂粉6.5mg/L+蔗糖30mg/L),黄连木无菌苗在红光和白光下可正常生长,褐化率较低,但在蓝光下,褐化率高且芽体伸长不明显;培养室内湿度对减缓褐变没影响,当湿度为80%时,黄连木腋芽萌发最高达到69.17%;茎段接种3种方式即平放、斜插、直插对腋芽萌发无影响,但平放接种可以减轻褐变的发生。在继代培养中(1/2DKW+6-BA4.0mg/L+IBA0.04mg/L+NAA0.02mg/L+琼脂粉6.5∥L+蔗糖30g/L),7—14d转接一次可将褐化率降至15.41%~18.07%;糖是培养基的重要成分,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3.
黄连木种子小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连木种子小蜂是黄连木的主要害虫,也是黄连木种子的毁灭性害虫。在陕西商州区调查,有虫株率达95%以上,种子被害率也在90%以上,致使黄连木种子损失惨重。采用营林措施、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黄连木天然群体表型变异与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黄连木天然群体为试材,对18个表型性状的变异与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连木表型性状存在极其丰富的群体间和群体内变异,各性状间的变异系数相差较大,变幅为4.249%~27.31%,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小,受较高的遗传控制。群体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22.27%,说明群体内变异是黄连木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把11个群体分为4类,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分析表明除百果重、千粒重、种长几个性状外,多数表型性状随地理位置的改变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有随着经度、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As a renewable energy, biomass energy has aroused wide attention and studies of this issue have become a hot topic throughout the world.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Anacardiaceae) is a superior species for biomass energy with high oil content in seeds and wid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It is a dioeciously, deciduous arbor, flowering from March to April and bearing fruits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The classification,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 chinensis are stated in this paper, then,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growth, breeding and physiology of this species are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in present studies are broached. Finally, a future direction for research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6.
阿拉斯加落叶松种子特性与播种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种子为对照,对引进的阿拉斯加落叶松(Larix laricina)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及播种育苗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阿拉斯加种子净度高,含水量适中,种子长、宽度分别为2.856mm和1.832mm,千粒质量2.519g,饱满度为94%,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62.33%和28.33%,当年苗高、地径分别为8.14cm和0.18cm。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源黄连木苗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连木(Pistacia chinesis Bunge)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及用材树种,也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木本生物质能源树种.随着能源危机和人们对林业生物质能源的重视,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掀起了大面积发展黄连木能源林的热潮[1].  相似文献   

18.
通过资料查阅、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黄连木野生资源进行调查,首次对昌江县海尾镇五联新村新发现的黄连木野生资源进行调查、记录和选优,并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木荷种子进行低温冷藏和常温贮藏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冷藏7个月、常温贮藏8个月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20.8%和3.8%,t检验结果为两种处理的木荷种子发芽率差异极显著。说明不同的贮藏方法对木荷种子的发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冠果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冠果种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冠果种子百粒质量为64.66~66.78 g,直径为9.58~11.08 mm,长度为12.47~13.65 mm,含水量为11.78%~12.86%,生活力为93.76%~94.23%,萌发率9.62%~19.93%,通过测定认为文冠果种子存在一定的休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