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吴茱萸     
《天然产物分离》2005,3(2):37-37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rutaecarpa(Juss.)Benth.vat.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落叶小乔木。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等功效,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  相似文献   

2.
吴茱萸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无害化治理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是名贵的中药材品种之一。别名有吴萸、吴椒、米辣子、茶辣、臭泡子、石虎等。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广西等省(区).余庆县已将吴茱萸药材的生产开发作为全县中药产业化建设的主要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33hm^2,为了规范吴茱萸  相似文献   

3.
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以干燥近成熟果实入药,是传统的中药材。但野生资源少,为零星分布,商品吴茱萸主要靠人工栽培生产。在总结了桂林市的吴茱萸种植示范基地的种植经验上,论述了吴茱萸低产原因和高产栽培技术,以及采收加工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室内测定了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吴茱萸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有较强的拒食活性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提取物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叶碟法测定吴茱萸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0.657 3 mg/mL和1.178 mg/mL.人工饲料法测定结果表明吴茱萸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随提取物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另外吴茱萸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抑制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引起发育历期增加,化蛹率减少和蛹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李荣林  王会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54-16155
[目的]观察双荚决明(Cassia bicapsularis Linn.)花粉的超微结构,并首次对双荚决明花粉的形态特征进行系统描述。[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双荚决明正常的花粉形态为椭球形,极面观为钝的凸三角形,赤道面观为钝的截形菱形。花粉大小为21~23μm(极面),13~16μm(赤道面),极轴与赤道轴的比值为1.44~1.54。花粉的萌发器官是其萌发孔,正常的花粉粒有3条萌发沟,属3沟孔的萌发孔类型,萌发沟在极面端不汇合,在赤道面处隆起,是花粉破裂花粉管萌发的位置。花粉具有穿孔状雕纹。[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双荚决明花粉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柚品种花粉形态特征,为柚类资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JSM-6360A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沙田柚、桂柚1号、早熟沙田柚、蜜柚、酸柚和砧板柚6个柚类品种花粉的特征,500倍观察花粉粒群体,3000倍观察赤道面,3500倍观察极面,10000倍观察花粉粒表面纹饰.用CAD软件测量花粉粒极轴长(P)、赤道轴长(E)和穿孔直径.[结果]6个柚类品种花粉粒均属于中等花粉,花粉大小为(19.73~22.60) μm×(38.64~41.99) μm.赤道面观均为近长椭圆形或长方形,极面观为近圆形或正方形.6个柚类品种花粉均具有4条萌发沟,其中沙田柚和早熟沙田柚少数或个别花粉具有5条萌发沟,萌发沟以等距环状分布,花粉粒表面具网状纹饰.[结论]6个柚类品种花粉大小、萌发沟、花粉壁纹饰均存在一定差异,可作为鉴定桂柚1号、沙田柚和早熟沙田柚亲缘关系及种间关系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河北省坝上七星湖夏季9种湿生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态意义。[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对七星湖9种湿生植物进行花粉形态观察和研究,记录其花粉的大小、形状、表面纹饰等形态特征。[结果]花粉粒呈球形、近球形或长球形;花粉的萌发孔主要有3沟、6沟、3-4沟、3孔沟、3~4孔沟等5种类型;其外壁纹饰主要包括网状、条纹状、具刺、颗粒状等4种类型。同时根据这些植物的生境、产地及分布,讨论了它们的生态环境指示意义。[结论]该研究为古环境、古植被、古气候研究提供了现代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怀山  乔国华  张茜  王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43-18846
[目的]研究狼尾草属土生种花粉的形态。[方法]对狼尾草属土生种3草种、1变种的3个变形共6份材料的花粉颗粒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花粉粒形态为近球形,萌发孔为单孔,位于远极面,周围有明显加厚处,花粉壁薄而易皱,分为2层,外壁纹饰与颗粒大小各不相同,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狼尾草土生种结实率低与花粉粒形态不够饱满具有一定关系;花粉粒形状与外壁纹饰的差异性与狼尾草属草种、变种的划分相一致;花粉形态与结实率的关联性,为引种狼尾草优良草种及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狼尾草属土生种花粉形态的观察研究(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狼尾草属土生种花粉的形态。[方法]对狼尾草属土生种3草种、1变种的3个变形共6份材料的花粉颗粒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花粉粒形态为近球形或近球形,萌发孔为单孔,位于远极面,周围有明显加厚处,花粉壁薄而易皱,分为2层,外壁纹饰与颗粒大小各不相同,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狼尾草土生种结实率低的问题与花粉粒形态不够饱满具有一定关系;花粉粒形状与外壁纹饰的差异性与狼尾草属草种、变种的划分相一致;花粉形态与结实率的关联性,为引种狼尾草优良草种及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室内测定了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幼虫的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 吴茱萸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有较强的拒食活性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 提取物浓度越高, 效果越明显. 叶碟法测定吴茱萸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0.657 3 mg/mL和1.178 mg/mL. 人工饲料法测定结果表明吴茱萸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随提取物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 另外吴茱萸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抑制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 引起发育历期增加, 化蛹率减少和蛹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菜青虫的无公害化防治以及开发吴茱萸作为环保型农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室内测定吴茱萸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结果表明:采用液—液萃取法对吴茱萸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初步分离,水相对菜青虫幼虫的拒食活性最强,其选择性拒食活性和非选择性拒食活性较分离前分别提高了32.48%和22.37%。[结论]吴茱萸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幼虫有较强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活性,提取物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采用ITS2和psbA-trnH DNA条形码组合分析我国吴茱萸主要栽培种的遗传背景,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别。获得的ITS2序列全长223 bp,共获得7个差异位点,其中特异性鉴别位点2个;psbA-trnH序列全长419 bp,获得特异性鉴别位点3个。基于ITS2碱基序列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表明:吴茱萸、石虎和疏毛吴茱萸的遗传背景差异较为明显,且吴茱萸与石虎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嫁接可以使吴茱萸的遗传背景发生较大的变异;并且序列特异性位点可以准确有效地对吴茱萸正品和伪品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吴茱萸的采种、种子贮藏、播种前预处理、播种、移植等一系列苗木繁育技术。结果认为圃地用塑料薄膜覆盖,早期移植有利于苗木质量的提高。移植时间应不迟于5月上旬,移植密度则以25cmX20cm为宜。  相似文献   

14.
吴茱萸嫁接方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5种嫁接方法苗木成活率均在80%以上,其中以贴枝接和长块削芽接为最高,平均成活率达95%以上,但从快速繁育苗木着眼,以长块削芽接为好。嫁接适期以3月中旬树液流动时为最好。嫁接苗当年在圃地就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5.
吴茱萸是贵州近年重点发展的中药材之一,为了明确其病害发生种类,对余庆县中药材基地种植的吴茱萸进行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共发现吴茱萸病害6种,其中,真菌性病害5种,分别为锈病、叶斑病、白粉病、斑点病、花梗腐烂病,病毒病害1种。调查结果表明,锈病发生严重,在各药材种植区均有发生,可造成毁灭性损失,而其余5种病害均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6.
隋吴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42-1943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中药材天仙子、半夏、杜仲、吴茱萸、天麻、何首乌中8种有机磷(敌敌畏、甲胺磷、甲拌磷、乐果、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毒死蜱、对硫磷)农药残留量方法。[方法]采用DB-35石英毛细管柱,分流进样,程序升温,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带磷滤光片),以高纯氮气、空气、氢气为载气测定中药材中有机磷残留量,并进行分析。[结果]8种有机磷农药在1~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 5),其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021~0.100μg/ml。8种有机磷农药的添加回收率均在81%~95%。[结论]该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回收率及重现性均符合农药残留测定技术的要求,可用于中药材多种农药残留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7.
黔产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贵州产香茶菜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甲醇提取香茶菜,反复运用各种层析技术分离其甲醇提取物,结合IR、UV、NMR、MS等波谱数据解析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贵州产香茶菜中分离得到3种无色结晶化合物。[结论]贵州产香茶菜中分离的3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β-谷甾醇、齐墩果酸。  相似文献   

18.
吴茱萸茎和叶分泌囊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吴茱萸 ( Evodia rutaecarpa ( Juss) Beth.)茎和叶分泌囊发育解剖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吴茱萸茎和叶分泌囊是通过原始细胞群的中央细胞之间分离 ,以裂生方式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香椿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世俊  胡永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07-6808,6810
[目的]为了研究香椿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热水、95%乙醇及75%丙酮分别提取香椿叶中的抗氧化物质,比较了3种溶剂的提取物对O2-.、OH.、亚油酸、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香椿叶提取物对O2-.、OH.、DPPH自由基具有直接清除作用,对亚油酸脂质过氧化反应也有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清除、抑制作用也增强,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95%乙醇的香椿叶提取物对O2-.、OH.、亚油酸、DPPH4种体系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热水及75%丙酮的提取物(P<0.05)。[结论]香椿叶提取物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添加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95%乙醇提取香椿叶中的抗氧化物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次碱的提取及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HPLC法测定了湖北阳新县所产吴茱萸在不同提取方法下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流动相为水-甲醇-乙腈(44:20:36)、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90 nm、柱温25℃的色谱条件下,阳新产吴茱萸药材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线性浓度范围均为0~1.2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32%和95.46%,RSD分别为3.05%和1.78%;线性关系、精密度及重现性都较好.3种生物碱提取方法的效果中,采用超声提取较常规的水提取和索氏提取方法效率高、时间短、提取温度低.是提取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