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英山县典型茶园茶叶和土壤中的Ca、Mg、Zn3种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9种茶叶中Ca、Mg、Zn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052~7696mg/kg、821~1542mg/kg、46~130mg/kg;不同茶园茶叶对Ca、Mg、Zn具有不同程度的富集作用,且与土壤中的Ca、Mg、Zn含量呈正相关;不同茶园茶叶随海拔高度降低土壤和土壤有效态中Ca、Mg、Zn3种元素含量有升高的趋势,对Ca元素含量影响最为明显。试验将为英山县生态茶园基地的选择和建设、生态茶园茶叶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西柑桔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广西柑桔主产区果园0~30 cm土壤样品56个进行了土壤有机质和N、P、K、Ca、Mg、Fe、Cu、Zn、B含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土壤速效N、P、K缺乏分别为30.36%、32.14%和28.57%;土壤有效Ca、Mg、B缺乏比较严重,而土壤有效Fe和Cu含量过高;柑桔园土pH、有机质及多个大中微量元素有效养分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或负相关关系。建议在柑桔园增施Mg、B肥及石灰或其它碱性肥料,减少喷施含Cu杀菌剂。  相似文献   

3.
对极粗质地的森林土壤一次施用500t/hm~2干污泥15年后的土壤剖面样品,分析了pH值、ECE、全N、P、K、S、Ca、Mg、Cd、Cu、Ni、Pb和Zn等,并同对照土进行比较。表层(0~17cm)中全N、P、S、CEC、Cd、Cu、Ni、Pb和Zn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由于这种风化不完全的土壤含K、Mg、Ca较丰富,处理区与对照区差异不大;土壤pH值处理区要低;Mg移到较深层次;Ni和Zn稍有移动;Pb、Cd、Cu、移至17~27cm,但未再向下层移动。  相似文献   

4.
旱冬瓜体内7种矿质元素含量与立地土壤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相关分析法对主要造林树种旱冬瓜体内各营养器官的7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元素之间以及植物与立地土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旱冬瓜不同器官各元素含量有着显著的差异,K、Mg、Fe、Zn、Cu、Mn在叶片中含量最多,Ca在树皮中含量最高;大多数元素在树干中含量最低.旱冬瓜对K、Ca、Mg、Zn、Cu有较强的吸收富集能力,对土壤富集系数大小依次为Mg>Ca>Cu>K>Zn>Mn>Fe,一般叶的富集系数最高.元素间和元素与立地土壤的相关分析表明,K、Mg、Mn、Fe、 Cu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Ca和Mn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除Fe元素外,植物体中K、Mg、Mn、Zn、Cu元素含量与土壤中元素含量关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四川巨桉人工林养分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土壤养分与巨桉人工林叶片养分及叶片中各养分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P含量与N、B的吸收呈显著正相关,全Zn、交换性Mg与N的吸收呈显著负相关 叶片P浓度主要受土壤总P供应量的影响,而与有效P含量关系不明显,但受到土壤有效N、交换性Ca、全K的促进作用和总Ca的限制作用 叶片Ca、Mg浓度与土壤Ca、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养分平衡关系中,N平衡最重要,K、Mg次之,Ca、Zn、B、Cu等也不可忽视,可采用N/Zn、K/N、K/Zn、Ca/N、Ca/B、Mg/N、Mg/K、Cu/N、Zn/Mg、B/N衡量巨桉人工林的养分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6.
贵州中部山区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PS定位在贵州中部山区采集了165个代表性土壤样品,对贵州中部山区不同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不同土层中土壤交换性钙(Ca)和交换性镁(Mg)的剖面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中部山区烟田耕层土壤交换性Ca含量平均值为9.00 cmol/kg,变异系数64.71%,交换性Ca缺乏和较缺乏(6 cmol/kg)的土样占土样总数的34.21%;土壤交换性Mg含量平均值为1.70 cmol/kg,变异系数79.95%,交换性Mg缺乏和较缺乏(1.6 cmol/kg)的土样占土样总数的59.01%。(2)植烟土壤交换性Ca和Mg含量在不同成土母质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第四纪红土发育形成的土壤交换性Ca和Mg含量较高,而沟谷堆积物发育形成的土壤交换性Mg含量较低。(3)在剖面垂直分布上,不同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土壤交换性Ca含量均表现出自上而下依次递减的规律,而不同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土壤交换性Mg含量分布规律不明显。(4)植烟土壤交换性Ca和Mg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低海拔土壤的交换性Ca、Mg含量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从本试验结果可推论,土壤的成土母质和海拔高度是影响土壤交换性Ca和Mg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桑园养分状况研究Ⅲ.土壤与桑叶养分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桑园养分状况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桑因土壤pH值与土壤有机质、速效K、Ca、Mg含量呈正相关,与速效N、P、Fe、Mn、Cu、Zn呈负相关,表现出全省桑园土壤养分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和桑叶中大多数养分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施用有机肥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重要作用。桑园土壤N、P、Ca、Mg、Mn含量与桑叶中相应养分呈正相关,而K、Fe、Cu、Zn与桑叶中相应养分呈负相关,反映出桑树吸收养分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通过对新疆轮台县9个乡镇轮台白杏叶样的采集与分析,旨在了解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状况,以期为轮台白杏的优质丰产提供施肥需求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轮台白杳叶样常量元素N、P、K、Ca、Mg和微量元素Fe、Mn、Cu、Zn浓度,并运用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DRIS)分析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状况.[结果]轮台白杏DRIS诊断指标为叶片Zn、Ca浓度和N/P、N/Fe、N/Mn、N/Cu、N/Ca、N/Mg、P/Fe、P/Mn、P/Cu、P/Ca、P/Mg、K/N、K/P,K/Zn、Fe/K、Fe/Mn、Mn/K、Mn/Cu、Mn/Ca、Mn/Mg、Cu/K、Cu/Fe、Cu/Ca、Cu/Mg、Zn/N、Zn/P、Zn/Fe、Zn/Mn、Zn/Cu、Zn/Ca、Zn/Mg、Ca/Fe、MS/K、Mg/Fe、MS/Ca浓度比值;轮台白杏树体养分浓度平衡值为N:1.68 g/kg、P:0.54 g/kg、K:2.36 g/kg、Ca:7.43 g/kg、Mg:0.23 g/kg、Fe:246.23 mg/kg、Mn:25.03 mg/kg、Cu:0.95 mg/kg、Zn:26.43 mg/kg.[结论]新疆轮台县轮台白杏树体K、P、Cu、Ca、Fe以缺乏为主,Mn、Zn、Mg、N以供应充足为主,科学、合理施肥是轮台白杏优质丰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养分状况及其空间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养分状况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活性酸、有效P和有效B、Mn、Fe等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较大,pH值及有效Ca、Mg、Zn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很小,有机质及有效N、K、S、Cu等营养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性介于两者之间。土壤有效N、K、P、Zn、Mn较为缺乏,Ca、Mg、Cu和B等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养分缺乏程度为N>Zn>K>P>Mn,缺Fe、缺S土壤较少。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海拔高度槽梅衣(Parmelia sulcata)矿质元素及有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槽梅衣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其中As、Cd、Hg、Pb、Se、Li、Sr、Mn、Zn、S、K、Mg、Ca、Fe、P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Co、Cu、Ni、B、Cr、Na、Ti、Al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同时,槽梅衣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富集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矿质元素Al与P的富集能力最强。而有机酸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在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我国4个主栽石榴品种为试材,对其叶片中N、P、K、Ca、Mg、Fe、Cu、Zn、Mn 9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石榴品种发育期叶片中N、P、Cu、Zn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K先降低后升高,Ca逐渐升高,Mg和Mn均先升高后降低,Fe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淮北红皮甜’N、P、Ca含量最高,‘四川大红甜’K、Mg、Zn含量最高,‘大青皮甜’Fe、Mn含量最高,‘净皮甜’Cu含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供试品种N、P、K之间存在增效作用,Ca、Mg、Fe、Zn、Mn对N、P、K存在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砀山酥梨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年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砀山酥梨叶片、梨园土壤为试材,于梨树生长期每10 d分别取样分析,测定了叶片中N、P、K、Ca、Mg、Fe、B、Mn、Cu、Zn、Mo及土壤中全N、水解N、有效P、缓效K、速效K、交换性Ca、交换性Mg、有效S、有效Fe、有效B、有效Mn、有效Cu、有效Zn、有效Mo含量,采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砀山酥梨叶片中N、P、K、Cu含量年变化总体上呈逐渐下降趋势,Ca、Mn则呈逐渐上升的趋势,Mg、B含量年变化不大,S、Zn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Fe、Mo含量变化波动性较大。叶片中N含量与P、K、B、Cu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g、S、F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Ca、Mn含量则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中N、P、K、Ca、Mg、S、Fe、B、Zn、Mo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变化与对应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变化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沂源县耕层土壤营养元素调查结果表明:沂源县耕层土壤中有效态N、P、K、Ca、Mg、S、Cu、Zn、Fe、Mn、Si含量丰富,有效态B与有效态Mo含量缺乏。统计分析表明:K、Ca、S、B、Mo、Si元素的有效态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N、P、Fe、Mn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pH值并不是影响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完全控制因素;土壤有机质含量与N、P、K、Ca、Zn、B、Si元素有效态含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促进元素活化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江淮地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江淮丘陵地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江淮丘陵黄褐土及由此发育的水稻土 ,养分状况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变异性。 2 73个土壤样品测定结果表明 ,土壤活性酸、有效P和K、有效B、Zn、Fe等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性较大 ,pH、有效N的空间变异性很小 ,有机质及有效Ca、Mg、S、Cu、Mn等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性介于两者之间。土壤有效N、K、Zn、P、B较为缺乏 ,Ca、Mg、Cu、Mn、S和Fe等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5.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常德市郊波杂山羊肺、心、肝、肠、肾和肌肉6大组织中的Ca、K、Na、Mg、Fe,Zn、Cu、Mn等8种矿物质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肌肉中K、Mg、Zn含量最高,Fe次之,Na、Ca、Cu、Mn最低:肠中Ca含量最高,Mg,Cu次之,而Zn、Mn、K、Na相对较低,Fe最低;肝中的Fe、Cu、Mn、Na含量最高,Zn Ca次之,Mg、K相对较低;肾中的Na、K、Mn含量次之,其他相对较低;心肌中各元素含量均相时较低;肺中Fe、Mn含量次之,K、Mg、Zn含量最低,其他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产地平贝母及其生境土壤矿质元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平贝母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和平贝母道地药材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指导,对东北三省9个不同产地的平贝母及其生境土壤矿质元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平贝母主要生长在酸性土壤上,pH平均为6.54,土壤速效N、P、K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08.5mg/kg、323mg/kg、657mg/kg。土壤微量元素同全国土壤元素平均值比较,土壤B、Ca含量都是相对较高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220mg/kg、10200m g/kg;土壤Fe、Mg、Mn、Zn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值分别只有25400m g/kg、4810m g/kg、760mg/kg、160m g/kg。不同产地平贝母生境土壤质地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平贝母中的N、P、K、B、Ca、Fe、Mg、Mn、Zn含量平均分别为27420mg/kg、4440mg/kg、18500mg/kg、6.0mg/kg、1310mg/kg、610mg/kg、1 160mg/kg、30mg/kg、160mg/kg。平贝母及其生境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不超标。不同产地平贝母K、Hg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平贝母营养元素浓度受土壤中养分浓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吉林中部黑土区营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研究区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土壤-玉米籽粒样品的采集。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比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九种营养元素全量、有效态含量及玉米籽粒中营养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区土壤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K、Ca、Mg、Fe、Mn、Cu、Zn、B元素有效态含量充足,Mo元素有效态含量缺乏,不同区域营养元素空间分布存在差异;Ca、Mg、Mn、Mo元素全量与有效态呈显著正相关,K、Ca、B元素有效态含量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Fe、Mn、Mo元素有效态含量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针对研究区有效Mo缺乏的现象,可以通过施用钼肥、降低土壤pH值等的方法,增加有效态钼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矿质元素,在陕西花椒主要产地选取17个样地,分别测定林地土壤中N、P、K、Mg、Ca、Cu、Zn、B、Mo的有效含量及其在花椒器官中的含量,分析花椒枝皮、叶、果皮、种子主要矿质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花椒林地土壤中K、Cu、Zn很丰富,Mo丰富,B中等,P、Mg、Ca缺乏,N很缺乏;花椒各器官中元素含量由大到小分别是K、Ca、Mg、P、N、Zn、B、Cu、Mo,花椒从土壤中的吸收量表现为PKN,对P的含吸收量约是K和N的5.5~6倍。各元素积累量由小到大排序,N为枝皮、种子、果皮、叶,P为叶、枝皮、种子、果皮,K为枝皮、叶、果皮、种子,Mg为枝皮、果皮、种子、叶,Ca为种子、果皮、叶、枝皮,B和Mo为枝皮、种子、果皮、叶。土壤中N、P、K、B、Mo含量与花椒及其果实发育相关,Mg、Ca对花椒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芦笋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弓巧娟  杨海英  郭桂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066-4067,4070
[目的]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L.)中Cu、Fe、Zn、Ca、Mg、K微量元素含量,为芦笋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加入LaCl3和CsCl消除测定Ca、Mg和K时的干扰,以硝酸和过氧化氢为消解剂,采用高压密闭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白芦笋、白芦笋罐头、绿芦笋及其嫩茎和花中Cu、Fe、Zn、Ca、Mg、K元素含量。[结果]方法的回收率在91.2%~112.3%,相对标准偏差为1.43%~2.31%。芦笋加工为罐头后,Cu、Fe、Zn和Ca元素含量增大,K和Mg元素含量减少;绿芦笋中Cu、Fe、Zn、Ca、Mg、K元素含量均高于白芦笋;绿芦笋花中Cu、Zn、Ca和Mg含量明显大于茎中。[结论]该研究可为芦笋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土壤芘污染对小白菜生态毒性效应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污染物芘对小白菜(油菜)种子发芽、根伸长,以及对吸收大量元素P、K,中量元素Ca、Mg及微量元素Fe、Mn、Cu、Zn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芘污染条件下,随着芘浓度的升高,小白菜种子萌发受到明显抑制,根伸长抑制率显著升高;小白菜根部P、K、Ca、Cu、Zn含量显著增加;小白菜地上部分P、Ca、Cu含量无明显变化,K,Fe、Zn含量随着土壤中芘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这说明,小白菜受到芘污染后,对小白菜种子产生了一定的毒害作用,同时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及分配也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