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轮台白杏开心形树形冠内光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轮台白杏开心形树形冠内光分布的解析,旨在深入了解盛果期轮台白杏生产园典型树体结构及其光能利用现状,为其整形修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等体积(50 cm×50 cm×50 cm)树冠立体分隔法,利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和LI-191线状量子传感器测定每一树冠分隔体内叶面积指数、透光率和光合有效辐射...  相似文献   
2.
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通过对新疆轮台县9个乡镇轮台白杏叶样的采集与分析,旨在了解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状况,以期为轮台白杏的优质丰产提供施肥需求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轮台白杏叶样常量元素N、P、K、Ca、Mg和微量元素Fe、Mn、Cu、Zn浓度,并运用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DRIS)分析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状况。【结果】轮台白杏DRIS诊断指标为叶片Zn、Ca浓度和N/P、N/Fe、N/Mn、N/Cu、N/Ca、N/Mg、P/Fe、P/Mn、P/Cu、P/Ca、P/Mg、K/N、K/P、K/Zn、Fe/K、Fe/Mn、Mn/K、Mn/Cu、Mn/Ca、Mn/Mg、Cu/K、Cu/Fe、Cu/Ca、Cu/Mg、Zn/N、Zn/P、Zn/Fe、Zn/Mn、Zn/Cu、Zn/Ca、Zn/Mg、Ca/Fe、Mg/K、Mg/Fe、Mg/Ca浓度比值;轮台白杏树体养分浓度平衡值为N:1.68 g/kg、P:0.54 g/kg、K:2.36 g/kg、Ca:7.43 g/kg、Mg:0.23 g/kg、Fe:246.23 mg/kg、Mn:25.03 mg/kg、Cu:0.95 mg/kg、Zn:26.43 mg/kg。【结论】新疆轮台县轮台白杏树体K、P、Cu、Ca、Fe以缺乏为主,Mn、Zn、Mg、N以供应充足为主,科学、合理施肥是轮台白杏优质丰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轮台白杏叶片光谱特征及对施肥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叶片光谱反射率对施肥的响应,探索采用叶片光谱特征诊断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状况的可能性,为其快速营养诊断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途经。【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利用Unispec-SC光谱仪测定轮台白杏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叶片光谱反射率。【结果】轮台白杏叶片光谱反射率变异依赖于波长,变异最小的波段位于可见光范围,其波动最大处在近红外区域,并在310、550、750和1 100nm处形成4个峰值。在N、P、K不同施肥条件下,轮台白杏叶片光谱指数ND7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存在利用叶片反射光谱特征诊断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状况的可能性,可尝试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盛花期喷施肥料对轮台白杏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验盛花期喷施硼酸、尿素、白糖复合肥料对盛果期轮台白杏坐果率的影响,为轮台白杏根外肥料的科学有效施用提供解决方案。【方法】采取"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轮台白杏坐果率的常用对数与硼酸、尿素的喷施浓度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与硼酸、尿素的喷施浓度成显著正相关,与二者的交互作用成显著负相关。白糖喷施浓度与轮台白杏坐果率常用对数的相关性不显著。轮台白杏盛花期硼酸的最适喷施浓度为4.826 1 g/L,尿素的最适喷施浓度为5.565 2 g/L,理论坐果率期望值可达到8.03%。【结论】盛花期喷施硼酸和尿素的复合肥料,可显著提高盛果期轮台白杏坐果率。  相似文献   
5.
间作条件下杏树吸收根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绿洲灌溉条件下杏农间作系统中杏树吸收根空间分布,以期为新疆南疆盆地杏农间作杏树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法,利用WinRHIZO Pro2009a根系分析系统对间作条件下15 a生杏树吸收根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水平方向上(0~300 cm),杏树株间吸收根根长密度随离树干距离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最大根长密度分布在距离树干0~50 cm,行间则是先略有增大后减小,最大根长密度分布在距离树干50~100 cm,吸收根根长总量株间仅比行间少1.11%;在垂直方向上(0~150 cm),杏树株间和行间吸收根根长密度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吸收根最大根长密度株间分布在20~30 cm土层,行间则分布在30~40 cm土层。【结论】绿洲灌溉条件下,杏-麦间作系统杏树株间和行间吸收根空间分布存在差异,但总量相差很小。行间距离树干0~120 cm的0~60 cm土层是杏-麦间作系统田间水肥管理的重要区域,盛果期杏树株行间施肥位置应在树冠冠下的2/3~4/5处,行间施肥深度(30~50cm)应比株间施肥深度(20~40 cm)深约10~20 c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