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黑木耳栽培耳木短缺而袋料栽培的黑木耳品质差等制约黑木耳产业发展的问题,开展了“人造耳木”法栽培黑木耳技术研究。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基本上解决了目前各种黑木耳栽培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生产周期短、效益高,但还必须采取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出耳管理是指黑木耳菌丝由营养(菌丝体)生长转入生殖(子实体)生长,进而分化形成耳基、耳片(子实体)至采收晾晒的全过程管理,是黑木耳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调控温度、湿度和保持空气新鲜,创造适合黑木耳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条件,使黑木耳子实体早分化、早出耳、健壮生长,达到高产、优质.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可分为原基形成期、耳片分化期、耳片生长期和采耳期4个时期,各期的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袁仁长  李健康 《新农村》2003,(10):11-11
黑木耳属中温性菌类,较耐低温而不耐高温,栽培上尽量使产耳期避开炎热的夏天。菌种应选用优质高产、适合代料栽培的木耳。标准是:菌丝生长旺盛、洁白,纯度高,绒毛粗、壮、密、齐,抗逆性强,菌龄适宜。  相似文献   

4.
<正> 栽培黑木耳,不论是段木还是袋式栽培,容易发生大面积流耳现象。即子实体组织破裂,分解变软,水肿糜烂,向外流渗粘性胶液。造成严重减产。因此,探明黑木耳流耳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介绍段木栽培黑木耳优质高产施肥技术,应给黑木耳补充哪些营养好?怎样给黑木耳施肥。  相似文献   

6.
栽培季节 杨树林下种植黑木耳,山东省一般安排在10~12月制种,次年4~6月出耳;栽培袋排袋时间4月10日左右。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大田代料仿野生畦式栽培可替代受资源限制的段木栽培,并能保证黑木耳的高产优质。具体的栽培方法包括:引进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合理安排季节、选用科学的培养料配方、注意菌袋的制作、科学的管理以及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袋装栽培技术的介绍,包括基料配制、接种划口出耳管理采收等重要环节。科学的栽培方法带来黑木耳高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硬杂木屑、玉米芯与稻草等进行黑木耳代料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0%硬杂木屑+20%玉米芯+18.5%稻草为主料的组合及40%硬杂木+38.5%玉米芯为主料组合污染率低,平均产量达44.9g/袋和41.4g/袋。同时划口出耳产量达45.9g/袋,扎眼出耳产量达39.6g/袋,扎眼出耳可作为优质黑木耳栽培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 黑木耳属低温胶质菌类,耐寒怕热,对高温(25℃以上)极为敏感。在干旱地区利用棉籽壳袋料栽培常因高温极易被绿霉污染,出耳期因高温而被粘菌侵害造成流耳病。这是目前新疆黑木耳袋料栽培难以形成稳产高产的主要原因。1989—1992年,我们利用温室、大棚冬春蔬菜生产空隙,于6—9月份挂袋生产黑木耳,1989年在本所塑料大棚挂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为满足黑木耳速生、高产、优质的目的,在生产条件与环境因素,栽培管理上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1个菜豆品种的栽培试验,从经济性状,产量表现及商品性等项进行观察比较,筛选出5个高产、优质抗性好和生育周期短的品种,供高山反季节栽培应用。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黑木耳是可食可药的黑色保健食品,也是人们传统的食药兼用型菌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黑木耳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地增长,价格稳中有升。然而,传统的生产方法既毁掉了大量森林资源,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产量低、成本高。大袋立体栽培黑木耳新技术不仅解决了黑木耳袋料栽培产量低、易污染的弊病,而且不受气候条件、场地、资源、资金等限制,省工、省料、产量高、品质优、栽培难度低。立体栽培完全抛弃了,传统方法,加以生长素,比传统发菌时间缩短10~15天,使黑木耳袋料栽培的投入产出比例达到1:2~1:5,接种到采收结束只需要三个月。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黑木耳,俗称黑耳子、黑菜,简称木耳,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地栽黑木耳,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栽培技术,具有原料来源丰富、设备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等优点。黑龙江省宁安市目前推广地栽黑木耳面积1.8万亩,每亩产值1.5万~1.8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地栽黑木耳栽培主要有春耳、秋耳和春耳秋管增产增收模式,现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确定春耳栽培季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代料栽培黑木耳已成为北方农民脱贫致富的门路之一。我市的农民,利用杂木屑、玉米芯等农副产品资源,袋栽黑木耳80万袋,接种后60天左右开采,每袋可收干耳30-50克,当年收黑木耳2.8万千克,收入达120万元。一位农民栽培黑木耳8000袋,当年收干耳300千克以上,纯收入达1.2万元。现将袋栽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台耳即中国台湾木耳。台耳的品质品位均在其它毛木耳之上,口感仅次于黑木耳,其营养价值却高于黑木耳。台耳因此赢得了既注重风味更注重营养的日本及东南亚国家消费者的青睐。国内市场的销售量也日趋上升,仅河南许昌华亚市场平均每月可销售5吨干耳。由于封山育林,段木黑木耳将在数年内消失于市场,袋料合耳将成为取代黑木耳长期占有市场的新型食用菌产品。现将种植1万袋台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黑木耳吊袋栽培出2~3潮耳后,由于袋内营养、水分缺乏不再出耳,一般就作废料扔掉。在实践中如采取覆沙处理,还可出3~4潮耳,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县四季豆反季节栽培发展迅速,2001年种植面积达200hm2,年产高山优质四季豆610万kg.预计2002年面积达500hm2,产量达2000万kg.现将高山区四季豆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地栽黑木耳技术因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及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已成为黑木耳的主要栽培模式。但据笔者了解以及耳农的反映,由于栽培经验不足,技术要领掌握不好,地栽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相差悬殊并经常发生杂菌污染等现象,给耳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调查了黑木耳栽培现状,并通过多年栽培实验,对本地地栽黑木耳技术要点进行了归纳总结,现简述如下。1适时安排栽培季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陕西省柞水县气象局观测场露天栽培黑木耳的全生育期观测数据分析,依据镇安、柞水、商南大棚和露天黑木耳栽培调查资料,结合走访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柞水县农业局黑木耳栽培专业技术人员,并分析同期气象要素,找到适合秦巴山区黑木耳栽种的适宜气象指标、灾害指标和科管要点,为黑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